浅析通东民歌与海门山歌
2016-05-14汤蕾
汤蕾
摘 要:海门民歌是海门人民的精神财富,是海门——“江海之滨”的精粹,海门民歌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它来源于生活又再现生活,是表达真情实感的重要文艺表现形式。海门民歌根据地域划分为海门山歌与通东民歌。海门山歌的悠久历史、形象生动的山歌语言及流传广泛的地域范围,使其成为江苏省首批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反映的是一个地方的文化积淀,是人文环境的真实写照。而通东民歌来源于劳动,以丰富的内容、曲调以及强烈的感召力而深受喜爱。本文主要论述了海门民歌的渊源、分类特征、音乐内涵,并对其传承发展作简要论述与展望。
关键词:海门民歌;探究;传承;发展
0 绪论
海门,素有“江海门户”之称,历史悠久,经济发达,环境优美。海门人民勤劳勇敢,充满智慧。正是在这样优秀的氛围下,海门民歌渐渐积淀了别样的风土人情,浮出水面,一路发展至大放异彩。总体说来,海门民歌具有浓郁的江海风韵和乡土气息,它是海门文化最真实的流露,它是海门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在鼓舞人民、教育人民、推动社会进步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按照《中国海门山歌集》记载,海门民歌根据地域划分,系统上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海门山歌,使用的是沙地语言;第二种是通东民歌,用的江北语言,通东民歌细分下去又分为号子、小调、民间乐曲等,种类繁多,别具特色。
本文将结合当地采风调研所得的文字图片资料,总结归纳出海门民歌每个种类的风格特征、演唱技巧,结合相关谱例对其音乐作简要分析,并对海门民歌传承发展寄予展望。
1 海门民歌
1.1 海门民歌
1.1.1 海门简介
海门市,是江苏省南通市代管的县级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东濒黄海,南倚长江,与上海隔江相望,素有“江海门户”之称,被誉为“北上海”。海门市总面积1149平方公里,100.06万人,下辖2个街道和9个乡镇。海门市是中国闻名的“科技之乡”“纺织之乡”“建筑之乡”“教育之乡”“长寿之乡”,“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海门,顾名思义便是“大海的入门处”,地理上它位于长江入海口北部,这里历史悠久,经济发达,环境优美。在海门人民杰出智慧和勤劳双手的共同致力下,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个性的地域文化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海门不仅仅是一片开放的热土,也是一块洒满音符的乐土,海门人民创造了海门的历史,同时也造就了海门灿烂的文化。海门民歌是海门人民独有的一笔财富,是海门文化进步发展的见证,是海门这个小城市丰富生活的佐证,它是海门百万人民的骄傲。
1.1.2 海门民歌
民歌,通俗说来即民间歌谣,处处都有颇具地方特色的民歌,它是人们在日常社会实践中为了表情达意而口头创作的一种歌曲形式,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世代流传,并且在传承进程中不断加工提炼。[1]它伴随人的一生,从摇篮曲、童谣、到青年时期、成年时期更为广阔的歌唱领域,内容包括爱情、时事、生活、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可以说,民歌伴随了我们一生。
对于海门民歌的定义,中国海门民歌继承人崔立民先生在《乡间无处不飞歌——浅谈海门民歌的音乐》一文中指出这样一句话:“海门民歌具有浓郁的江海风韵和乡土气息,它是海门文化的真实流露和表达,它与海门劳动人民的生活密切相连,是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随着社会的变迁而不断发展进步,成为教育人民、鼓舞人民、陶冶情操、表达真情实感的重要文艺表现形式。”[2]笔者认为,这是对海门民歌最好的诠释。
海门民歌流传广泛,笔者谈及要做关于家乡民歌的论文研究,母亲马上就哼唱了很多劳动号子、小调。这些都是自幼从大人随意的演唱中学来的,根本不需要刻意学习。那时候,夏天人们农忙之际就会通过简单的一唱一和的方式,来一点劳动号子,以增加劳动情绪。累了的时候,大家经常聚坐在一起,唠唠家常,然后唱几段小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就是在这样浓郁的音乐氛围下,笔者的母亲自幼就学会了很多号子小调,平日里心情好的时候总是不时来上几句。其实,海门民歌在这样简单的口头传唱中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并非难事。
1.2 通东民歌、海门山歌
海门民歌的分类,参照全国民歌搜集整理的分类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四类:一是号子,二是山歌,三是小调,四是民间乐曲。首先,号子是民歌最早的源头,因为它伴随劳动自然产生。其次是山歌,它内容丰富,情绪饱满,使人们的思想情感得到充分发挥。而随着民间的号子、山歌进一步发展进入城镇,也就渐渐形成了较规范的多段体小调,有了较为简单的伴奏,进而出现民间乐曲,由几个人以民族乐器演奏各种传统曲目,有些还配上民间舞蹈,载歌载舞,甚是精彩。乐曲相比前三种而言,较为严谨高雅,直到现在还流传在各个乡镇村组,很受群众欢迎。
具体来说,按照《中国海门山歌集》记载,海门民歌根据地域划分,系统上可以分为两大脉系。海门的地方语言本就分为南部和北部两类,北部即从南通二甲以东的十个乡镇左右,人称老海门人,也称江北人,他们讲的语言是通东话也是所谓的江北话,笔者祖辈就是江北人;而南部十个乡镇因大部分人都是江南逐步迁移过来定居的,讲的是吴语方言,也称为沙地话。因而海门民歌根据地域划分为两大脉系,一脉是流传于海门南部沙地的山歌,另一脉则是流传于海门东北部的通东民歌,通东民歌又细分为劳动号子、民间小调、各类仪式歌,其中劳动号子因为个性鲜明,是其主体。[3]
在这几类中,值得一提的是海门山歌。海门山歌的有关记载书籍、发表文章不胜枚举,如书籍有《海门山歌集》《海门非物质文化遗产——海门山歌》,文章有《一江春水一江歌》《海门山歌与海门山歌剧团》《海门山歌剧音乐唱腔初探》。此外,笔者还看到中共海门市委文件《关于加强全市宣传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中提及“办好海门山歌节,抓好海门山歌的传承和普及工作,组织山歌会唱等活动,引导中小学生学唱海门山歌、制作和播放海门山歌音乐电视,使海门山歌真正成为海门人的一张名片”。海门山歌是江南吴歌伸向苏北的支脉,源远流长,在经过历代相传、不断创造、不断丰富下形成可观的储藏量。1958年,海门政府支持下正式成立专业的海门山歌剧团,从此海门山歌剧作为一个崭新的剧种活跃在各个舞台,活跃在江海之滨,在人民心目中深深扎了根。海门山歌剧是江苏南通地区唯一的地方剧种,在我国戏剧百花园中独树一帜,同时在国内外也具有一定的影响。海门山歌剧团使海门山歌由单一的歌曲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山歌剧,形成了自己的唱腔、声腔系统,有自己的表演行当,同时也有戏曲表演程式,已经是初步具备戏曲成熟状态的一个戏曲剧种。[4]为此,笔者特意去海门解放西路考察了下,发现至今“海门山歌剧院”还完好存在,并焕发勃勃生机。
1.3 海门山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崔立民先生
崔立民,中央音乐家协会会员,非遗南通海门山歌代表性传承人及海门通东民歌代表性传承人,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海门山歌集》特邀副主编,原海门市第五、六、七、八、九、十届政协委员。崔立民老师几十年来致力于海门民歌的挖掘整理和研究编创,在全市作500多次“海门民歌传承演唱讲座”及示范教唱辅导。他创作的100多件作品在省市及全国发表获奖,其中《我家住在桃花乡》获中国音乐家协会及《歌曲》编辑部颁发的词曲新作“晨钟奖”,并入编《全国高等院校音乐教材》(声乐)一书。崔老师几十年来不仅在海门民歌采集演唱方面有很高造诣,他还热心于音乐的打谱排版,先后为中国作家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等打谱排版了20多本音乐书籍。
采访他的那天,一进他的书房,满满一屋的关于音乐的书刊让笔者瞬间感受到浓厚的音乐文艺气息。崔先生拿出厚厚一打有关他采风的手稿,上面详细记录着不同乡镇不同人演唱的曲谱唱词等,还有很多他写的曲子。此外,他还给笔者播放了几段采访时候的视频。他坚持充分利用假期回乡采集民歌。据崔立民先生回忆,海门至今举办了不下十次的海门山歌会唱,而且现在多以山歌新作为主,许多中小学生包括城乡青年也加入了这支队伍,涌现一大批新人新作。2003年,文化教育部门出版一系列新书,并举办由文化站长和音乐教师参加的山歌培训班,崔先生自己已经为海门市各个中小学举办了六七十场山歌专题讲座,最少三百人,最多一场有1000多人,讲唱结合上下互动,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2013年11月20日下午,南通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的会议大厅座无虚席,崔立民先生为音乐系的全体师生作以“南通地方民间音乐传承”为主题的非遗传承讲座,海门民歌的传承活动也借此从中小学进入了高等学府。除此之外,崔立民老师还办了民歌写作培训班、民歌演唱培训班。笔者回家拜访他时,正值他休息在家,所以有幸在他家中听他当场唱了些曲目,甚是精彩。
2 通东民歌与海门山歌音乐分析
2.1 通东民歌
2.1.1 号子
号子是民歌最早的源头,起源于劳动生活,每种不同的劳动动作都有与其相适应的不同的有所区分的劳动号子及音乐曲调,如打麦号子、渔歌号子、挑担号子、打夯号子等。号子是直接反映劳动生活或者协调劳动节奏的民歌,它是由体力劳动直接激发出来的民间歌谣,具有协调劳动动作、鼓舞劳动情绪的特殊功能。下面,我们从号子的节奏、调式、旋律、唱法等方面来一一说明。
(1)号子的节奏。通东号子,其节奏强弱鲜明,结构方整,演唱情绪上有强烈的劳动气息。例如,《打连枷号子》这首曲子是过去人民公社集体劳动夏收时农民唱的,他们站两排,一上一下一边打麦一边喊唱这样的打麦号子,一人领唱众人合唱,动作整齐,情绪饱满,用的是连枷,所以叫连枷号子,这样的号子在海门北部通东地区普遍流传。从整理的谱例中可以看出,该号子结构方整,有强烈的劳动气息。
(2)号子的调式。通东号子多是五声音阶大调式,充分体现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调性特征。“宫”“商”“角”“徵”“羽”的五声音阶中,以“宫”“商”“徵”“羽”组成的四声音阶更加凸显通东民歌的特色和风格,给人强烈的艺术感召力。[2]《倒耥号子》这首曲子是崔立民先生于2011年在海门市余东镇青山村玉米田里采集的,题目《倒耥号子》中,倒耥的意思是用锄头把板结的泥土钯松,有利于庄稼的生长。这种劳动号子没有非常固定的节奏,哼唱出来音调也较为自由。其也是通东民歌五声民族调式的充分体现,主要是“宫”“商”“徵”“羽”组成的四声音阶的运用,此曲就是由四声音阶编创,这在海门南部地区的沙地民歌中是基本没有的。《拔花稭号子》这首号子也采集自海门市余东镇。拔花稭的劳动号子重力在于拔,用力重,号子的音也强。在通东号子中,强度越大,用音越少,用的都是四声音阶,与运用七声音阶的抒情悠闲的山歌小调完全不同。
(3)号子的旋律。有些劳动号子节奏规矩方整,而有些号子节奏则相对自由,这样,它的音乐旋律听上去就会非常优美抒情。这样的号子往往用很少的音,然后整体围绕主音,朗朗上口,颇有特色,如《社员心里开兰花》。
(4)号子的唱法。号子直接来源于劳动生活,所以它的音调高亢明亮,自由灵活,它的滑音、倚音、颤音等装饰音用得比较多。在演唱时,这些都要处理到位,不是简单地照着谱子就可以掌握的,这需要很多处理方法,需要深入学习民间歌手的演唱方法。笔者走访的几个人在演唱号子的时候,都用了很多独特的方法巧妙处理装饰音,许多在最后长音的地方用直嗓音唱法,这种唱法才能体现出江海平原劳动者原生态的独特演唱风格。
例如,《泥木工号子》是泥水匠在干活时候随口哼唱的劳动号子,用以提振精神,干活时候的动作灵活,所以劳动号子也较为自由。此曲中,长音部分都是采用直嗓音唱法演唱。
2.1.2 小调
小调是劳动人民的生活音调,它和号子山歌最大的不同在于,小调是经过适当加工和创作的,节奏规整,旋律也较为流畅,大多是多段式的反复进行。海门山歌中的小调有很多种曲调,如南部的对话调、佛祈调,北部的小郎依儿和市调等。[4]在民间小调的流传和应用中,北部地区比南沙地区更为广泛普遍,直到现在,北部地区乡村农户人家每逢欢度节日之时,还有人用小调登门说唱贺词,唱词形象生动,气氛欢乐,深受群众欢迎。小时候,笔者和奶奶一起生活,记忆犹新的是,一到过年或是去邻家做客、结婚、建房等喜事的时候,总会有人来门口唱上一段,特别喜庆。笔者幼年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却也爱听,大概是因为热闹吧,等这个人叽叽喳喳唱完后,主人家就会从兜里掏出几个硬币,算是赏钱,那人便也挺乐呵,满足得离开。这种曲调自幼听过好几回,长大了回奶奶家还经历过,只不过明显少了,现在想来这也是一种民间音乐文化。
例如,《大补缸调》小调是在解放初期,崔先生还是少年时期,那时候,农村中演唱翻身搞生产的群众文化活动非常活跃,余东镇殷忠村业余剧团排练演唱《大补缸》,就由崔先生男扮女装,扮演王大娘,同村大伯崔朝仁扮演补缸的货郎担。这个谱例就是《大补缸》其中一段,当时这个小调在附近几个乡镇都很流行。
《穷村变富气象新》是一首经过整理的通东民歌,富有特色。演唱的时候,“得儿”要用卷舌的吐音来演唱。此歌于20世纪80年代由山歌剧团冯军演唱,参加了上海、江苏、浙江二省一市民歌交流巡回演出,受到各地观众的热烈欢迎。
2.1.3 民间乐曲
海门的民间乐曲由来已久,据崔立民先生介绍,过去的民间艺人都是使用工尺谱记载乐谱,彼此抄录。笔者在崔先生书房有幸看到了这样颇具特色的乐谱,崔先生介绍说,民间乐曲演奏时一般都是用民族乐器,音乐风格也是丰富多彩。
民间乐曲流传广泛,现在的一些场合还能听到民间艺人演奏民间乐曲。崔先生兴致勃勃地说,现在海门很多企业家都非常支持欣赏本地民间艺术,专门建立了民间乐曲演奏队伍,海门著名的广云乐队就是典型的例子。在和崔老师的交谈中,他向笔者介绍了一首十分优雅抒情的民间乐曲,名为《劝金杯》。
2.2 海门山歌
2.2.1 海门山歌简介
海门山歌,见诸文献记载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不过笔者接触得也不多,不像号子、小调这些,从小和奶奶住在一起,在平日生活里就唾手可得。山歌是笔者这次走访一些民间艺人时学习到的。在一本关于海门山歌的书籍中,笔者曾看到过这样一段话:“海门山歌伴随海门历史,海门山歌传承海门文明,海门山歌哺育海门人民。”没错,这是我们海门人民自己的音乐。海门山歌源于劳动,源于生活,而且艺术地再现生活,可谓是历代海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山歌既是一种文化,也是质朴的情感,更是一种生活的原生态的艺术。[4]
从形式上看,海门山歌具体有短山歌、长山歌、盘歌、叙事山歌等。从唱词上看,它内容丰富生动。短山歌只有四句,长山歌长达数百句,有的甚至长达上千句。有首长山歌叫做《摇船郎》,在海门北部通东地区和南部沙地地区都广泛流传,后改编成山歌小戏《淘米记》,[4]50年代一直唱到中南海,受到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也由此诞生了全国唯一的地方剧种——海门山歌剧。海门山歌剧源于海门山歌,1955年发展为舞台剧,海门山歌剧团是海门山歌剧种唯一的剧团,被誉为“江海平原一枝花”。它拥有别具一格的唱腔,通俗纯朴的舞台语言,逼真的情感和浓郁乡土气息,它的曲调是由海门、启东、上海崇明一带的民间山歌、小调、号子音乐发展而来。[5]它从搬上舞台开始就一直很正规,演员没有严格的行当之分,表演艺术上以写实为主,强调表现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借鉴吸收京剧等传统戏曲以及歌舞剧表演手法,与之融为一体,逐渐运用舞蹈身段、形体动作,向载歌载舞、唱做念打方面发展。海门山歌剧的演出范围除了海门本地外,还包括整个南通地区和江浙沪吴语区,它不仅是专业的戏曲团体,也是海门山歌传播的重要载体,是山歌发展的基地和山歌演员的人才库。[4]
2.2.2 海门山歌的特点
(1)根据《中国海门山歌集》的论述,海门山歌具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即兴山歌,大多是劳动人民在劳动中或者劳动之余随口编唱,内容多是体现男女爱情,一般有独唱或者男女对唱,甚是精彩。即兴山歌的唱词不多,一般有四句、六句或八句。另一类是叙事山歌,这类山歌的唱词往往较长,少则数十句,多则达数百句。叙事山歌和即兴山歌的不同在于,它有完整的故事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丰富的思想感情,一般多是形象地讲述一个完整故事情境,引人入胜。时代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山歌的突破进步,新时代下,人们有了新的生活方式和更高准则的审美标准,传统的海门山歌已经难以适应这样的新环境。因而,大量新创作的山歌突破了旧山歌的模式,方式各异,有的是新唱词的讲究,有的是音乐上更为富有美感,有的则是在演唱上要求更高些。在新形势的推动下,海门山歌在继承传统风格的基础上,不断得到创新发展。
(2)海门山歌剧唱词的特色。贴近生活,朴实无华;诙谐隽永,耐人寻味;句式多样,平仄协调;插入对歌,脍炙人口。[4]
2.2.3 海门山歌剧——《献给妈妈的歌》
海门山歌剧属流行于海门一带的地方剧种,它源于海门山歌,1955年发展成舞台剧。1953年3月,《淘米记》进京参加汇演,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节目并接见了全体演员。1958年8月,海门山歌剧团成立,海门山歌剧团是海门剧种唯一的剧团,被誉为“江海平原一枝花”,剧团至今已经上演200多个剧目。
《献给妈妈的歌》是著名的海门山歌剧,谱例不慎丢失,崔先生正在积极编撰中。据崔先生回忆,这首歌颂伟大母爱真情的山歌,演绎了一幕幕颂扬传统美德、呼唤社会责任感的悲喜剧,大概内容是长期操劳下母亲体弱多病,患有尿毒症,姐妹俩为挣钱给母亲治病的一系列情节。在《海门山歌》一书中,有一篇《海门山歌剧音乐唱腔初探》中明确提及,这首山歌于2002年12月晋京演出,13日在首都民族文化宫隆重上演,部分中央领导都观看了演出,演员的精彩演出深深打动了台下观众,很多人为剧中人的命运留下同情的眼泪,当时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光英还上台接见演员并合影留念。第二天,召开了“海门山歌剧”的座谈会,称赞了山歌发展为山歌剧这一成功飞跃式进步,音乐特点明显且内容丰富。
2.2.4 海门山歌音乐分析
海门山歌调的基本曲调比号子、小调少得多,现在只有两种基本曲调,也是根据海门地域南北两脉系而分的,即海门通东北部地区的山歌调和海门南部沙地地区的山歌调。海门北部山歌:《樱桃好吃树难栽》(见谱例一);海门南部山歌:《日出东方白潮潮》(见谱例二)。
谱例是此曲的前两句,曲子是C大调,曲调宽广自由。全曲采用的是“宫”“商”“徵”“羽”四声调式。北部山歌调都是大调式,大多是五声音阶,有的是四声音阶,体现苏北地区老海门民歌明亮豪放、宽敞抒情的特点。
南部山歌调如上,多是小调式,曲调下行居多,以a音为主,易于体现柔美抒情的感觉。
在曲式结构上,南北山歌一般都是单段体结构,短山歌一般两句;在处理更长的山歌唱词的时候,就要在两乐句的基础上,结合唱词句式和感情的不同进行变化发展。
极具特色的“通东哭山歌”《十二条街》:
这是用哭腔演唱的山歌,讲述的是得知离家亲人去世的悲痛情景。这种哭腔的曲调在海门很多,不管是沙地地区还是通东地区,最常见的就是亲人去世,悲痛的亲人用哭腔来表达内心的无助和痛苦。这样的场景笔者自幼就见过,亲人们坐着跪着哭晕过去的也有,还有见过假哭的,左邻右舍并没有真的哭泣,只是用这样的腔调去哼唱,渲染烘托悲痛的情境。
2.3 海门民歌音乐内涵浅析
2.3.1 海门民歌起源
海门民歌的起源,一是通东民歌,其起源是劳动说,因为通东民歌三类中号子是最早兴起的,而号子这类劳动歌曲显而易见源于劳动。劳动中劳动者即兴编唱号子,一方面可以协调众人的劳动节奏,使劳动步伐一致;另一方面又可以调节情绪,排解压力,从而有效提升劳动效率。例如,海门的东灶港北枕黄海,东邻吕四渔港,因而海门东灶港的渔歌都是用来帮助渔民增强劳动兴致的。打渔之际,渔民口头吟唱创作些朗朗上口的曲子,这种朴素自然、不施粉黛之美可以说深入人心。二是海门山歌,清代以后,海门土地涨沙成路,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沙地”,1768年,清政府恢复海门建制,大批崇明太仓一带的江南人纷纷过江开垦,带来江南方言习俗的同时也带来了江南山歌,世代流传,经久不衰。数百年发展进程中,受到海门当地社会生活生产环境的影响,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所以说,海门山歌与江南吴歌、崇明山歌一脉相承,是吴歌伸向苏北的一个分支。[3]
2.3.2 海门民歌音乐美
具体从民歌的歌词上来看,歌词具有其自身的美和特有的艺术价值。词绝不是歌的附属品,海门民歌的歌词主要来源于海门人民的日常生活,从口语文化上发展而来,没有特定的修饰,没有硬性的要求,却自然地具备节奏鲜明、上口顺耳、讲究声韵的特点,极具内涵。
从旋律来看,旋律是音乐的灵魂和基础,体现音乐的主要思想甚至是全部思想,民歌旋律特有的美感在于其将各种音乐要素紧密结合,其强烈的表现力、感染力也由此展现。民歌的旋律大都是即兴创作下产生,没有所谓的大家之作,都是民间艺人随性创作的,带给我们耳目一新的冲击力和感染力。有的旋律较为复杂,有的则甚至只是几个音,整体围绕主音而作,带给我们抒情优美之感。再者,如通东民歌的号子,大都是五声音阶大调式,充分体现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纯朴的调性特征之美。
内容上看,民歌独有的纯朴自然美深入人心。例如,民歌中极具特色的“哭歌”,每首哭歌都有故事,都有情感爆发的关键点。海门民歌中的“哭歌”往往表达亲人离世的巨大悲痛,如本文提及的通东哭山歌《十二条桥》,讲述的就是爷爷和父亲的离开。他们外出打渔,出去十几天未归,得知死讯的家里人崩溃。“一去不归来哦,出去十来多天么”“今朝好时好日么,哎走在桥上么哎胆大点”,这些曲调歌词虽然粗糙简单,但是整体流露出亲人不舍和悲痛的心境,知道亲人已经再也回不来了,不舍之余只能寄希望他能一路走好,这是怎样纯朴简单、让人揪心的真挚情感。这种不施粉黛的真实美,难能可贵。
音乐表演中有四要素,即音乐表演中的投情、想象、直觉以及音乐表演临场心理。对于民歌表演者来说,如海门民歌多是即兴创作的,因而表演者在临场表演时心理的把握及直觉的体验可谓是相当精准的,同时要积极融入自己丰富的情感和想象。其次,音乐表演者必须具备良好的音乐感、适于音乐表演的良好生理条件与高度灵敏的身体协调能力、良好的音乐记忆力这三样特殊技能。民歌表演者在这方面具备天然的把握力,海门民歌如通东民歌的号子,基本都是出自海门劳动人民的创作,劳动人民在劳动过程中不由自主地为配合身体的协调动作而即兴歌唱,大家一唱一和,不一样的劳动配合不一样的号子,可见其对特殊技能的高度掌握。
3 海门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3.1 海门民歌的挖掘与传承
3.1.1 出版刊物
海门市委、市政府都积极倡导编撰属于海门人自己的音乐书刊,以此来大力宣传海门民歌,尤其是海门山歌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崔立民平时除了举办讲座、开办课堂之外,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编纂书刊,发行的很多海门民歌的书刊都是在崔立民老师辛苦的采集编写下形成的。崔老师认为发行这样的刊物,特别是很多书编成中小学课本,对于海门民歌的挖掘传承有重要意义。书刊有《海门山歌1》《海门山歌2》《江海民歌》《海门民歌》,还有近年最具权威性的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海门山歌集》,这些刊物的内容都是收集而来的民歌曲谱,是在海门人民代代传承下积攒的宝贵财富,见证的是海门人民厚重的文化底蕴。
3.1.2 演出交流
市文化局不断积极鼓励将海门山歌更为广泛地搬上舞台,也因此使得海门山歌渐渐家喻户晓,屡获嘉奖。2005年,海门市山歌剧团参评剧目《采桃》在首届“中国戏剧奖、小戏小品奖”的评选中,荣获小戏类优秀入选剧目(参评剧目771件,入选作品50件),2005年中国乡土艺术协会颁布证书:江苏省海门山歌剧荣获“中国民族文化优秀品牌”。此外,海门人民对于民歌的演唱技巧也极其到位,经常获得很多艺术协会举办的民歌演唱会比赛的奖项,如女声独唱《声声山歌唤家乡》在“中国民间艺术节”的“江苏省民歌民舞民乐大赛”中获得银奖等。
3.1.3 采集学习
海门市政府鼓励支持音乐人积极下乡,亲身走访、体验、学习,搜集整理曲谱和音响资料。主动做好挖掘整理,才能更好地发展创新,从而弘扬海门特色文化,推动海门综合实力的大力提升。海门市余东镇、正余镇民间老艺术家颇多,还有的分布在货隆镇、东余镇、四甲镇、刘浩镇等。2007年,崔老师在刘浩镇采集现场听97岁高龄的老山歌手张来芬演唱,据崔老师说,当时完全听不出来她是这样的高龄,嗓音清晰嘹亮,山歌演唱掷地有声,十分精彩。这些老艺术家都是海门必须珍惜挖掘的金矿,是海门历史文化的佐证,依靠他们,海门民歌才历代传承下来,才能够在当今被很好地保存和挖掘。可以说,海门民歌的发展进步,他们功不可没。
3.2 海门民歌的发展与创新
用民歌的音乐素材来编创新歌:
方式途径——旧曲填词。
在学习、熟悉、了解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在原民歌曲调的基础上添加新的音乐素材进行创新。
《幸福山歌唱到万万年》,作者:崔立民。
新编通东号子《幸福山歌唱到万万年》中的开头三句,根据旧曲《毛竹挑担两头尖》改编而成,曲调上稍作修改,主要是旧曲填新词。2010年,崔立民在由江苏、浙江、上海、台湾四地在苏州举办的民歌歌会上演唱此曲。2012年5月,省群文学会和非遗保护中心举办的民歌大赛在盐城举行,崔先生演唱的这首原生态通东民歌荣获二等奖,并代表南通市参加了此次活动的颁奖典礼汇报演出。
《家纺神韵》,作者:崔立民。
海门市三星镇是著名的家纺之城,所以这首由崔立民先生谱曲填词的新山歌正是对三星叠石桥最好的赞誉。这首曲子运用了原海门山歌的熟悉曲调,用旧曲填新词的办法发展了海门山歌。
《山歌之乡》,梁学平 词;崔立民 曲。
这是这首曲子的开头一小部分,此曲以现代音乐写法作了大胆的突破和创新,用切分音调整了原调四平八稳的节奏,采用重复、模进、紧缩、拉宽等手法,提升歌曲的情绪,从而使演唱者对山歌之乡的满腔热情得以发挥。而且这首曲子的演唱不仅适合民歌手,也适合通俗歌手。
3.3 展望海门民歌
时代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历史变革促使民歌不断地发展创新,时代赋予其更加丰富的内容和更为积极的曲调。人们的生活进步发展,变得积极幸福,与之相应的民歌也进入了一个崭新时期,音乐的格调更加活泼热烈明快,充满激情。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海门民歌是海门独有的精神文明与历史文化底蕴的见证,是在祖祖辈辈劳动人民的口传心授下流传至今的,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这样一份优秀的艺术文化传承下去。特别是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海门山歌,我们更有义务推动其发展进步。崔立民老师现在开办很多民歌学唱班、民歌作曲班,这些都是将海门民歌向前推进的具有现实性意义的行为,是新时期对海门民歌最好的继承发展,海门解放西路的“海门山歌剧院”也依然并将永远焕发勃勃生机。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民歌的创作和发展必将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大量涌现新的素材、新的内容,旧民歌将会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成与时俱进的新音乐,开创一个更加辉煌的民歌新时代,海门民歌也将会在这进步的洪流中逐步发展壮大,成为海门这座“江海之滨”的旗帜、标杆,成为海门一道独具一格别具匠心的亮丽的风景线。
4 结语
本文论述了海门民歌系统下的通东民歌与海门山歌。海门人民辛勤创下海门丰富的历史文化,尤其是海门民歌这样别具匠心的音乐文化,它可以说是海门悠久文化底蕴的见证,是这座“江海之滨”的精粹,是海门人民宝贵、独有的精神财富。
海门民歌是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是人民生活中的音乐,是朴素纯净的百姓音乐。它有丰富的音乐内涵,无论是从起源、歌词、旋律、内容还是表演上,音乐美渗透在每个方面,带给我们巨大的感染力与冲击力。通东民歌语言朴实无华,音乐形式多样;海门山歌语言淳朴自然、形象生动,音乐悠扬婉转,数百年流传不绝。参照一些谱例发现,很多曲子都节奏自由,没有固定的节奏形式,这明显体现了民歌的自由性、独特性。通东民歌和海门山歌二者交相辉映于海门这片热土,它们是海门优秀文化的展现,是海门悠久历史的积淀。笔者坚信,海门民歌将在挖掘传承中获得更为崭新的发展平台!
参考文献:
[1] 王沥沥.民歌艺术[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
[2] 崔立民.乡间无处不飞歌——浅谈海门民歌的音乐[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 2010.
[3] 《海门山歌》——《一江春水一江歌----海门山歌简介》一文[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 江苏省海门市文化局.海门山歌[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 中国海门山歌集[M].中国戏剧出版社.
[6] 崔伟.民歌:民族音乐的精髓[J].民族论坛,2010(12).
[7] 龙明洪.民歌技法短论[J].艺术探索,1990(02).
[8] 薛明.生活·创作·感受[J].音乐探索,1987(01).
[9] 杨民康.中国民歌与乡土社会[M].
[10] 周青青.中国民歌[M].人民音乐出版社.
[11]肖常纬,刘小琴.中国民间音乐概述(修订版)[M].
[12] 王春杰.南腔北调——浅析南北方民歌的风格差异[J].音乐大观,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