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6-05-14王文妍王海

医学信息 2016年6期
关键词:手术治疗临床效果

王文妍 王海

摘要:目的 手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效果探究。方法 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入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慢性化脓性患者98例,分析其各项临床治疗资料,综合评估术后疗效情况。结果 手术前、后,98例患者纯音测听的结果有显著变化,对比检测均值得出:t=5.67,P<0.05,这表明手术治疗降低了患者的纯音气导听阈数值。术后第6个月,有74例听力提高,有效率占75.51%(74/98)。此外,出现10例并发症患者,占10.20%,经有效处理后,均被消除。结论 将手术方法运用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中,能够取得较好疗效,且副反应小,值得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治疗;临床效果

化脓性中耳炎作为临床上比较多见耳科疾病,医院常采取手术方式对此病进行治疗[1]。长期实践证实,手术方法确能取得较显著的效果[2],为进一步探究具体疗效情况,本文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入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慢性化脓性患者98例,通过综合分析各项临床资料,探究治疗效果情况,现作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入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慢性化脓性患者98例,包括59例男性、39例女性,年龄为21~73岁,平均(42±11.85)岁,病程在为4个月~34年,平均(18±2.78)年。所选患者都有听力降低、耳流脓等疾病史,治疗前都接受过CT检测,经颞骨分辨率、纯音测听检查,确证耳内出现化脓炎症、胆脂瘤,部分患者还出现不同程度的听骨链损坏病症。按鼓膜穿孔位置不同进行分型:21例单纯型、32例骨疡型、45例胆脂瘤型。

1.2方法 术前,向患者施行局部麻醉与强化麻醉,按照CT检测结果确定中耳炎分型,并规划具体手术方案。

1.2.1对于单纯型、胆脂瘤型、骨疡型的中耳炎病症患者,医生通常实施改良乳突切除术,主要切除已病变组织,同时清理术后耳腔及病灶,最后采取鼓室成形术保留听力功能。操作方法:施行麻醉后,操作者由患者耳后切开术口,打开鼓窦、上部鼓室与乳突气房,祛除以上部位附近已病变的组织。借助引流导管探查患者咽鼓管是否通畅,如果听骨被包裹于肉芽中(或听骨链已中断),要磨去耳道后上缘的部分骨质,便于探查后鼓室、上鼓室情况。然后,以显微镜为导向,除去肉芽组织,将耳道外部的皮瓣剥开,构建鼓膜移植床,再植进颞肌筋膜内,修复鼓膜缺损部位。

1.2.2对胆脂瘤型与骨疡型的听骨链全部受损患者 通常实施开放型鼓室成形手术,即施行麻醉后,操作者由患者耳后切开术口,先行常规乳突切除处理,打开面神经隐窝、上部鼓室与鼓窦,对面神经嵴加以磨低处理,使外侧一段稍稍超过鼓乳缝,平行于外耳道底部,而内侧一段稍稍超过砧骨窝与半规管隆突的水平线,再彻底除掉已病变的组织。同时,借助引流导管探查患者咽鼓管的通畅情况,若听骨被包裹于肉芽中(或听骨链已中断),要磨去耳道后上缘的部分骨质,便于探查后鼓室、上鼓室相关情况,再以显微镜为导向,除去肉芽组织,将耳道外部的皮瓣剥开,构建鼓膜移植床,再植进颞肌筋膜内,修复鼓膜缺损部位。

1.3观察指标 手术前、后,分别检查患者纯音测听情况,术后测试听力改善具体结果,并观察相关并发症出现情况。以患者听力改善效果作为评估疗效的首要依据,疗效标准有听力提高、无改善、下降三个等级。当中,听力提高:术后,患者听力提升在10dBHL以上;听力无改善:术后,患者听力提升幅度在10dBHL以下;听力下降:术后,患者听力较术前下降,且超过5dBHL。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中,全部数据均采用SPSS20.0版统计软件予以处理,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计量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P<0.05表明对比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手术前、后患者纯音测听结果对比 手术前,患者纯音测听的结果均值是(52±6.14)dBHL;手术后,患者纯音测听的结果均值是( 41±7.13)dBHL。对比手术前、后纯音测听检测均值得出:t=5.67,P<0.05。这表明,手术治疗降低了患者的纯音气导听阈数值。

2.2术后患者听力改善结果 术后第6个月随访中,调查98例患者听力情况,有74例听力提高,22例听力无改善,2例听力下降,有效率占75.51%(74/98),见表1。

2.3术后患者并发症出现情况 术后6个月内,共出现10例并发症患者,占10.20%。当中有伤口感染5例,头晕病状4例,出现面瘫病状1例。经及时对症处理后,并发症都被消除。

3 讨论

化脓性的中耳炎会牵涉到耳黏膜、骨膜及周围组织出现病变,患病期间患者会伴有连续性(或间歇性)耳聋、耳内淌脓、鼓膜穿孔等并发症状[3]。患上这种疾病后,患者的抵抗力逐渐降低,特别是年龄较小的患者易被病毒菌体侵袭,致使急性的中耳炎症恶化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4]。为根治此病症,临床医师要按照鼓膜的穿孔情况确定手术方法及方案,以实现完全消除中耳病变组织,完好保留患者听力的治疗目标[5]。

此研究中,手术前、后,98例患者纯音测听的结果有显著变化,对比检测均值得出:t=5.67,P<0.05,表明手术治疗降低了患者的纯音气导听阈数值。术后第6个月,有74例听力提高,有效率占75.51%(74/98)。此外,出现10例并发症患者,占10.20%,经有效处理后,均被消除。由此可见,采用手术方法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实施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疗效,且副反应小,应予以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郭娣.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与氧氟沙星联合局部用药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活动期的临床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163.

[2]司瑜,张志钢,黄春宇,等. Toll样受体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和中耳胆脂瘤中的差异表达及其意义[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2,47(5):388-393.

[3]汤永波,宋丽华.甲硝唑与氟哌酸联用方案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评价[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4):68-69.

[4]阿依恒·曲库尔汗,王远强,木拉提·阿地力,等.慢性中耳乳突炎性疾病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分析[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5,15(8):726-728.

[5]秦玮.乳突根治加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化脓性及胆脂瘤中耳炎疗效观察[J].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5,23(5):539-541.

编辑/哈涛

猜你喜欢

手术治疗临床效果
肱骨骨折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疗效对比
脑动脉瘤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路径护理效果观察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手术治疗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观察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