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术前实施健康宣教的效果观察

2016-05-14张洁

医学信息 2016年6期
关键词:健康宣教介入治疗冠心病

张洁

摘要:目的 探讨术前健康宣教应用于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术前常规护理,干预组术前实施全面、系统的阶段性健康宣教,对比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普及度及临床疗效。结果 干预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实施术前健康宣教,可有效提升患者健康知识普及度,减轻心理负担,改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介入治疗;冠心病;术前;健康宣教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是治疗冠心病最常见的方式,是基于细胞学、生化学而发展出来的非外科治疗方式。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疗效肯定,颇受青睐。但由于大部分患者缺乏介入治疗相关知识,普遍存在恐惧、焦虑心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治疗依从性。研究指出,给予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实施全面、系统、阶段性健康教育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患者进一步了解介入治疗的目的和意义[1]。笔者旨在通过将术前健康教育应用于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护理中,以改善患者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所收治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干预组患者中,男34例,女26例,平均年龄(52.9±4.1)岁,平均病程(2.6±1.1)年;对照组患者中,男33例,女27例,平均年龄(53.1±3.8)岁,平均病程(2.7±1.2)年。两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病例纳入标准[2]:①术前经彩超、实验室检查确诊冠心病;②符合冠心病介入治疗指征;③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病例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心脑血管疾病者;②精神异常或合并其他恶性疾病者。

1.2方法

1.2.1对照组 心内科常规护理,在入院时告知患者住院期间注意事项,常规输液、查房等,具体内容本文不再赘述。

1.2.2干预组 在心内科常护基础上,加用系统、阶段性健康宣教,具体措施如下所示:

1.2.2.1健康宣教模式转变 健康宣教不拘泥于护理人员向患者解释疾病及治疗相关知识,由院内向院外延伸,将家属及配偶纳入健康宣教范畴,提升家属认可度的基础上,提升患者健康宣教质量;而具体健康宣教方案可根据患者及家属性格、文化水平差异适当调整。以下为我科健康宣教途径:①面对面对话交流:面对面交流是最利于交流的方式,护理人员可以利用护理操作、查房期间与患者进行交流,跟随治疗过程进行相关知识宣教,边操作边解读,既方便完成工作,又能加深患者印象。针对患者治疗过程中所产生的疑虑可以及时解答,避免问题堆积,也可以提高患者治疗信心。②介质宣教:护理人员通过纸质、影音等方式将冠心病介入治疗相关资料发给患者,使患者在住院期间可以通过阅读或者视频演示了解冠心病相关知识。针对年轻患者,可以通过微信等方式将相关健康知识及视频发送给患者,时常保持联系的同时,还可增进医护之间感情。

1.2.2.2健康宣教时机 在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病情以及管床医师治疗方案进行评估,分析其健康知识普及程度,制定健康宣教方案。对于已经确定进行介入治疗患者,给予针对性术前健康知识教育,帮助患者进一步了解冠心病介入治疗有关知识,给予患者术前训练,降低其心理焦虑及恐惧感。

1.2.2.3健康教育内容 ①营造良好就医环境,关心患者内心感受及生活质量,拉近护患关系。②输氧指导:讲解持续性给氧具有重要意义,要仔细讲解,使患者理解其重要意义。针对相关知识缺乏,常随意终止吸氧患者,护理人员应及时告知患者术前持续低流量氧气吸入。③术前准备:术前告知患者手术可能持续时间为1.5~2h,要患者做好心理准备;并且告知患者术前不需完全禁食禁水,可以适当进食清淡饮食,但不宜过饱;另外一方面,要提醒患者在进行介入手术室之前前要将膀胱排空;讲解各项术前检查意义,针对过分焦虑患者,术前一晚可适当给予镇静剂。

1.3判断标准[3] 自制健康知识普及调查表,分为全面普及、一般普及及未普及三个等级。疗效标准:显效:心功能稳定,胸闷、胸骨后疼痛等症状消失;有效:偶见心悸气短,均可自愈;无效:较前无明显改善。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普及度比较 经健康宣教后,干预组患者中,全面普及例数40例、一般普及14例,健康知识普及度为9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4例、13例及6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干预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8.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冠心病病程极长,需长期服用药物维持,患者多态度消极;另外,行介入治疗前,大部分患者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缺乏深刻了解,恐惧、抵触心理极强,对疾病本身及介入治疗存在了解需求。因此,给予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实施系统、阶段性健康教育非常重要,健康宣教所涉及过程,应该囊括冠脉内支架术患者从入院到术前的整个过程。研究发现[4],术前健康教育可有效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提升治疗信心。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通过灵活运用健康教育模式,深化健康教育内容,可以提升患者对疾病本身及治疗的了解,为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提升治疗依从性提供良好基础;干预组患者临床疗效更好,这与实施术前健康教育后,患者健康知识普及度更高、心理负担更轻以及对医护人员信任度更高等有直接关系,与相关研究结论一致[5]。

综上所述,针对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实施术前健康宣教,可有效提升患者健康知识普及度,减轻心理负担,改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段金凤.围术期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5):1547-1548.

[2]罗慧兰.冠心病介入治疗新进展[J].空军总医院学报,2009,25(1):26.

[3]林晓华,杨平,林静宜.急性冠脉综合征30例围术期整体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3):39.

[4]徐宏.冠脉支架手术前后的心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疗效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09,18(03):483-484.

[5]陈婷婷,孙红娟,单银娣,等.术前健康教育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理障碍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5,22(4):659-660.

编辑/孙杰

猜你喜欢

健康宣教介入治疗冠心病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临床护理路径在开颅手术患者术后健康宣教中的应用
多元化健康宣教模式对护生关键能力的影响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和静脉溶栓治疗后心率变异性的影响研究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中替罗非班的应用及意义探究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加强宣教对提高房颤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对输液室患者实施图片式拔针宣教的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