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治法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2016-05-14杜奇峰

医学信息 2016年6期
关键词:鸣音胃肠功能灌肠

杜奇峰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手术已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由于禁食、手术创伤、麻醉药物、牵拉、镇痛泵、人工气腹等因素,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可产生诸多不良影响。故尽早恢复胃肠功能对术后患者的恢复和并发症的预防十分重要。目前对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中西医以外治法研究较多,包括针刺、穴位注射、灸法、穴位按压与按摩、外敷、灌肠、理疗及多种方法联合治疗等。

1针刺

临床上运用体针或配合电针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取得较满意的效果,选穴较多的是足三里、上巨虚。张敏[1]研究结果提示针刺可明显缩短患者术后的肛门排气和排便时间。且术后72h恶心呕吐和疼痛评分,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蒋丽萍、廖芬[2]对130例剖宫产术后患者采用电针双侧足三里、中脘、天枢等穴治疗,结果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提前,且出现胃肠功能紊乱、腹痛腹胀等并发症例数较对照组少。吕鹏[3]等采用电针治疗30例腹部术后患者,取穴:足三里、上巨虚、阳陵泉、内关,在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方面明显提前。

2穴位注射

穴位注射能发挥穴位针刺和药物的共同治疗作用,疗效确切。李会平[4]对腹部术后50例患者于术后6h进行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1或胃复安治疗,穴位注射组术后18~70h排气,肠功能恢复平均为46h;对照组术后24~96h排气,肠功能恢复平均为78h。牛晓滨[5]采用新斯的明联合维生素B1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腹部术后患者55例,治疗组总有效率55%,对照组总有效率35%。

3灸法

灸法具有行气活血、消肿散结和强壮保健的作用。姚芳[6]对腹腔镜术后患者给予回旋灸足三里、天枢、中脘穴,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提前。朱恩普、田琼香[7]对150例胃肠穿孔术后患者采取神阙穴施灸,治疗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4穴位按压与按摩

赵晓军等[8]采用足三里、三阴交穴位按压治疗阑尾术后患者40例,结果穴位按压组排气时间明显缩短,腹部疼痛、腹胀症状也明显减轻。杨丽、孙晓旭[9]将120例腹部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足底穴位按摩组和对照组,按摩组选穴脾、胃、小肠、结肠、肛门反射区,结果穴位按摩组平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

5外敷

外敷疗法利用药物渗透入皮肤,直达经脉,摄入体内,从而达到内病外治的功效。汤传梅[10]等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排气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提前。古紫云[11]将腹部术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术后6h,取小茴香、吴茱萸各200g,粗盐炒热,用布包裹后热敷脐部(神阙穴、天枢穴)。结果治疗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6中药灌肠

中药保留灌肠是利用中药调理气机、导滞通腑、补中益气的功效来激发和促进腹部术后胃肠蠕动,使肠腔内容物得到及时排泄,从而促进患者较快康复。张慧力等[12]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规律肠鸣音出现时间均早于对照组,术后腹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胡庆华、王韬[13]收集98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灌肠组。灌肠组于术前12h灌肠,取四磨汤100ml保留灌肠4~5h,后用肥皂水灌肠。与对照组相比,灌肠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与术后排便时间均明显缩短;与手术前相比,灌肠组术后胃动素水平显著上升,血管活性肠肽水平显著下降。

7理疗

理疗具有抗炎、松解粘连,提高内脏平滑肌张力,促进胃肠蠕动的作用。临床上常采用脉冲中频电疗法及音频理疗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蒋素英等[14]等研究结果中频脉冲治疗组术后首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提前,腹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陈建新、陈金坤[15]将胃癌术后患者采用传统治疗措施外,另给予音频理疗,结果治疗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

8其它外治疗法

除上述疗法外尚有超声电导靶位透药技术[16]、腹部烫疗[17]、超声药物透入技术[18]等,均能有效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9多法联合治疗

9.1针刺联合其它疗法 陈宝艳等[19]观察针刺联合中药熏足治疗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较对照组提前,腹痛腹胀等临床症状较对照组轻。

9.2电针联合其它疗法 林雪梅等[20]观察吴茱萸药熨神阙穴及电针足三里穴对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结果观察组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9.3艾灸联合其它疗法 汪志帼[21]观察穴位帖敷结合艾灸对胃大部切除术后胃肠恢复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排便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腹胀程度轻于对照组。罗瑞颜[22]探讨艾灸联合中频电疗对腹部术后肛门排气的影响。将150例腹部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进行常规护理,B组在A组的基础上采用FK998-A型电脑中频电疗机功能性电刺激处方进行中频电疗,C组在A、B两组的基础上取神阙、中脘、天枢与大横、足三里、气海等穴进行艾灸。结果在肠鸣音恢复时间及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方面,B、C两组均较A组提前,且C组明显快于A、B两组。

9.4穴位按摩配合其它疗法 余丽娜等[23]将老年胃术后患者用温水足浴加穴位按揉治疗,按揉穴位为足三里、合谷、三阴交、支沟、天枢。结果实验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腹胀发生率、开塞露使用率均小于对照组。郑玲[24]观察通腑散敷脐加穴位按摩对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排便和饮食恢复时间均早于对照组,胃肠减压时间和术后静脉输液总量均少于常规治疗对照组。

10结论

临床上虽然有较多外治方法报道可用于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①虽然各种方法都有一定疗效,但各种方法之间的优劣不确定。②临床上经常采取两种或多种方法联合应用,以期更好地促进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但是,多种方法联合应用是否起了协同或叠加作用不确定。③临床观察指标如腹胀等为患者主观感受,病情轻重程度不易明确划分;所采用的疗效评价标准多是采用自拟标准,对于术后患者的恢复没有统一的疗效判定标准。④现代康复手段对本病治疗方面的研究非常少,且缺少对比研究。综上所述,目前寻找到较好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早期使腹部术后胃肠动力恢复正常可以减少诸多并发症,还可以减轻病人的精神及经济双重负担,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敏."远道取穴"针刺促进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J].中医药导报,2012,18(2):65.

[2]蒋丽萍,廖芬.电针对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2,9(1):161.

[3]吕鹏,张居元,周振理.电针促进腹部手术后肠胃功能恢复60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2,18(1):82-83.

[4]李会平.足三里穴位注射促进腹部术后肠胃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2,36:248.

[5]牛晓滨,梁小梅,常新华.新斯的明合维生素B1足三里穴位注射对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1):1375.

[6]姚芳.艾灸促进腹腔镜术后肠胃功能恢复的效果初探[J].中国医学创新,2011,8(4):163-164.

[7]朱恩普,田琼香.艾灸对胃肠穿孔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J].云南医药,2012,33(4):374-375.

[8]赵晓军,付丽,陈长香.足三里、三阴交穴位按压对阑尾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1,13(3):346-347.

[9]杨丽,孙晓旭.足底按摩对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康复的效果观察[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3,19(3)148-149.

[10]汤传梅.中药贴敷足三里对妇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1,32(33):7071.

[11]古紫云.小茴香联合厚朴加粗盐热敷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3,16:67.

[12]张慧力,尚大可,高满仓.厚朴排气合剂保留灌肠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3,23:91-92.

[13]胡庆华,王韬.术前四磨汤保留灌肠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观察[J].陕西中医,2012,33(5):825-826.

[14]蒋素英,陈慧云,李敬香,等.脉冲中频电疗法对妇科手术后病人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3,27(8):2482-2483.

[15]陈建新,陈金坤.音频理疗促进胃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观察[J].医学信息,2011,24(8):5359-5360.

[16]张慧力,俞汉蒙,郐涛,等.超声电导靶位透药对胃肠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2,14(9):50-51.

[17]李雪娟,高春霞,程彩芬,等.舒腹散烫疗对腹部手术后病人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11,25(12):3341-3342.

[18]傅宇翔,潘凯,夏利刚,等.超声药物透入治疗在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1,32(23):3089-3091.

[19]陈宝艳.李道成,王淑平.针刺配合中药熏足对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27(3):152-153.

[20]林雪梅,符梅华,罗晓芬,等.药熨配合电针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2,28(2):91-92.

[21]王志帼.穴位贴敷结合艾灸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护理研究[J].全科护理,2012,10(10):2694-2695.

[22]罗瑞颜.中频电疗联合艾灸治疗术后腹胀的效果及护理[J].现代医院杂志,2011,11(6):92-93.

[23]余丽娜,黄凤英,付九梅.足浴加穴位按揉对老年患者胃手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9):621-622.

[24]郑玲.中药加按摩对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应用[J].中国中医药资讯,2011,3(8):88.

编辑/申磊

猜你喜欢

鸣音胃肠功能灌肠
四磨汤口服液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改善的作用分析
肠鸣音监测仪在临床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分辨肚子咕噜声
一例空气灌肠法治疗犬肠套叠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灌肠方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
热敏灸结合中药灌肠缓解慢性盆腔痛的作用
耳穴贴压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改良足三里穴位注射对直肠癌Dixon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