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教师专业化培养的“横”与“纵”

2016-05-14李科峰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6年6期
关键词:年级组区级优秀教师

李科峰

如何开展卓有成效的“教师专业化培养”,应遵循“专业化的指导思想、方法、内容、过程、监督跟进、评估和落到实处奖励”的原则,从教师培养到学校管理,采取了“三横三纵一带动,两论两评一落实”,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教师培养“三横三纵一带动”“两论两评一落实”教师培养,是各学校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与学校所有教学活动并行不悖、同步进行的重要课题。学校绝大多数的“显性”课程,要通过每位教师独特的、具有很强个性的教学行为得以落实,而绝大多数“隐性”课程,也直接或间接地体现着全体教师智慧的结晶。所以,一定程度上讲,一所学校教师培养的成败,决定着一所学校办学质量的优劣。

怎样在既定的条件下,开展卓有成效的“教师专业化培养”?我们遵循 “专业化的指导思想、方法、内容、过程、监督跟进、评估和落到实处奖励”的原则,从教师培养到学校管理采取了一系列的做法,它们是“三横三纵一带动,两论两评一落实。”

一、教师培养——“三横三纵一带动”

(一)“三横”:教师专业化培养的三个横向梯度

我校有80多年的办学历史,在区内算是比较有影响力的公办小学,分为三个校区,较为优秀的教师占很大比例,也有一些新加入的年轻教师。年长的教师普遍学历稍低,但教学经验非常丰富;年轻的教师普遍学历稍高,但教学经验缺乏,这就要求对于教师要进行有梯度、分类的甚至是因人而异的培养,同时还要考虑三个校区的特点。

1.所有教师要达到的“最低标准”

我校的教师都达到了入职标准。但身为我校教师,还有着自己的“最低标准”:

(1)三笔一画、普通话、演讲、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知识和技能等的掌握、熟悉与运用。

(2)备课、上课、作业、辅导、检测、反思总结六大教学环节的严格实施能力。

(3)参与各种性质的教研组活动、外出培训学习等方面实现自我提升,并从中获得成长的意识和能力。

常规教学及其研究活动,保证教师每周至少可参加一次教研,确保学校教师专业培养的“最低底线”。

2.区级优秀教师后备人选的培养

根据区级选拔优秀教师的标准,对于我校教师分 “梯度”进行分类定标、分层指导和分别考察评价,这是我校教师专业化培养在“横向”上的核心所在。

(1)对于与区级优秀教师专业水准相去较远的教师,我们以课堂教学为基点,引导他们多观摩学校内部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要求他们竭尽全力去挖掘这些教师的优点,鼓励和帮助他们先试着以其中一两个突出之处为目标,先大胆试着去“做”,然后努力“做得像”,然后试着追求“做得到”,最后追求“做得好”。因为“门槛低”,“目标实”,“步子缓”再加上“师傅带”,“同伴助”和“领导引”,这些教师在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深度的观察和反思中,结合自身的特点对自己的课堂进行大刀阔斧的改进与提升,缩短两者之间的差距。

同时,这种的“模仿”的方式,也激发了“被模仿”教师的斗志——促使被模仿者随时保持高速的进步姿态,不断地通过各种渠道充实自己,提升自己。

(2)对于与区级优秀教师专业水平有一定相似性或接近的教师,我们就按照区级优秀教师的评价标准作为“尺度”对这类教师进行培养。首先,在思想上进行引导,令其发现自身存在的发展潜力并有意识、有目标的进行发展的动力;其次,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努力为教师们搭建他们成为优秀教师所需要的各级各类平台,关注、帮助和督促他们逐步达到这些优秀教师的水平。当然,我们在具体的操作中,会适当采用“就近”原则,先以最接近此优秀标准的教师作为优先培养对象,培养一个就能成就一个。

3.市级及以上优秀教师后备人选的培养

这是我校教师专业化培养的“皇冠上的明珠”。操作方法大致如上一个“横”的方法,但是,这一级上,我们更重视提升教师的专业理论修养,一方面,从全国各地请来教育专家开办讲座(当然,这同时也为前面两“横”的教师提供了成长的机会)。一方面,把有这样潜质的教师送到全国各地参加专题的研修、开办讲座、公开课等,也要求他们在校内开展广泛的公开课和讲座等。我们认为,先进的理论指导,是提升这些本已经非常优秀的教师水平的关键一环,而较多的参与更高级别的讲座或者亲自主持这种级别的讲座,是使他们得以长足进步的重要方式。

实现第三个梯度的目标,是要让那本已经非常优秀的教师自己去悟道,这种悟道层次高、幅度宽、鲜活有力,促使这些教师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让它成为自己的“名片”,成为学校的“符号”。

(二)“三纵”——教师专业化培养的三个纵向提升

把个人的成长与教研组的成长,教研组的成长与学校的成长融为一体,做到:既见树木,又见森林,以“树木”的成长来带动“森林”的成长,以“森林”的成长来巩固“树木”成长的成果。

1.每位教师的自身提升,是我校教师专业化培养在“纵”的方向上的基础或者核心所在,它是以教师的横向培养为前提的。(横向培养以上已阐述,故不赘述。)

2.教研组纵向提升。教研组是以教师个人为单位而存在的,教研组内的每个教师的成长,关系到教研组整体的纵向提升。反过来,教研组的纵向提升也会促进组内教师的横向成长。根据我们学校三个校区的特点,本期我们通过“年级组共同打磨一节课、评选优秀教研组、开展组内小课题研究等多种方式来增强组内的凝聚力,组与组之间良性的竞争力,不断促进教研组的纵向提升。

3.学校的纵向发展。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发展,教师的发展脱离不了学校的支撑。从这个层面上看,学校要发展必须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一切可能,建构健全教师发展的机制,增强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团结力,协调力,统一思想和步伐,使学校朝着良好的方向纵向提升的同时,促进教师的自我自豪感,从而使教师自身得到再发展。

这三个“纵”的关键在于:对每一个“单位”的专业化水平现状进行科学、合理、全面的评估,设定“原点”,再根据各自发展的需要和“参照系”的情况,拟定发展的目标,摸石头过河,一步一个脚印。在过程中随时帮助、督促、跟进,按阶段进行总结,发现问题和不足,及时反馈和修正。

(三)“一带动”——以师徒结对为主、同伴互助为辅的全员参与

师徒结对,以师带徒,以老教师的实践经验带动年轻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我校在沿袭以往“学校指定师徒关系”的基础上,还进行了长期性师徒互相学习规划、跟踪保障和成果抽检。同时,推行“开放式”的师徒关系,帮助每一位有志于在专业领域得到发展的教师,可以“光明正大”地以任何一位他认为值得学习的教师为师,吸取众家之所长为我所用。

如果说师徒结对是横向的、小部分的带动,那么以各校区的年级组为单位的同伴互助则是纵向的、全体性的带动。在各校区的年级组又可以形成一个小整体,针对存在的教育教学问题进行共同讨论研究、全体参与、不分彼此、献计献策,寻求解决的办法,以便在整个年级组教研时加以研讨,从而带动整个年级组的参与。

“三横”体现的是教师自身的发展,“三纵”体现的是学校整体的发展,“一带动”体现的是全员的学习力,只有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才能在教师培养过程中发挥最大的力量!

二、学校管理——“两论两评一落实”

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力支撑,学校应该在管理中思考以下问题:

(一)“两论两评”即两讨论、两评议

讨论一:学校是否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和平台,或者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应该提供什么样的资源和平台。

讨论二:标准和操作是否妥当。我们的培养活动,必须是牢固地站在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全程参与的基础之上, 那么鼓励教师充分讨论这两点和其他相关因素,是激发教师参与热情,提高培养价值的必要前提。

评议一:教师是否利用学校提供的各种帮助,全力以赴追求专业化提升,具体得到了怎样的进步。

评议二: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是否为学生的教育和教学带来了可以借鉴的价值。

(二)“一落实”

在学校制度上,拟定奖励方案,促进教师各自找准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借助学校教学研究环境,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不断磨练,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意识和专业能力,达到既定的专业发展目标,形成个人的专业成长档案。在这个过程中,对于教师取得的各种进步,分别予以认同和肯定。

在教师专业化培养上,我校没有设定“惩罚”方案,因为我们认为:没有进步或者没有能力为之提供有价值的资源或平台,本身就是一种惩罚!

猜你喜欢

年级组区级优秀教师
天津市总多项举措推动“区级工会加强年”工作落地
保定市首家县区级职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莲池区揭牌
河北农业大学优秀教师
——张 焘
梅州市中小学生2015—2018年体质健康的动态分析
寻找属于自己的可能
——记全国优秀教师朱阿娜
推进报台网深度融合 做强区级融媒体中心
县区级社情民意调查方法初探
年级组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效能研究——制度建设与方法创新维度
探析中学年级组管理现状及措施
年级组长负责制与教师专业化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