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需“得寸进尺”
2016-05-14黄惠仪郑凡
黄惠仪 郑凡
“得寸进尺效应”,也称“登门坎效应”,这样一种理论的巧妙运用,有利于帮助当今的学校走出德育困境,尤其在针对“城市里的村庄”——城乡结合部学校学生德育生活化问题上,应能给我们更多的启发。社会生活中的家庭环境、社会文化、成人的榜样示范,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儿童道德的形成与发展。这便决定了,城乡结合部学校的德育教学不是简单地输入抽象概念和讲解名人事例,而必须是紧贴社会生活实际,以学生生活为基础,贴近他们的生活,注重他们的需要,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形成良好的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德育生活化城乡结合部学校“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核心,也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本体论。陶行知先生认为,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便是以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为课程的基础。这也决定了我们的德育教学应因地制宜帮助学生认识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使教学成为学生体验生活、道德成长的有效过程。
城乡结合部学校生源以随父母流动的外来生居多。他们的家庭背景多样,父母文化水平和教育水平较低,缺乏家庭教育的有效方法,孩子难以得到一个稳定和谐的生活环境,相反更容易得到一些“世俗化、功利性、贪图安逸”等不负责任行为的“言传身教”,养成不良行为习惯,形成歪曲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对于这些城乡结合部的孩子来说,一些道德原则和规范难免有些过于“高大上”。城乡结合部学校的德育教学不是简单的输入抽象概念和讲解名人事例,而必须是紧贴社会生活实际,避免5天学校德育和2天家庭德育共同作用后出现“5+2=0”的教育尴尬。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它被广泛地应用在生活尤其是销售中“得寸进尺效应”(“登门坎效应”)。作为教师,许多时候也在无意识地将这种效应运用在教学中,教师一般会提出简单易达成的要求,而后再“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对学困生进行针对性的目标设定,为学生达成最终目标嫁接“梯子”,所以也可称为“搭梯子”理论。这一理论的巧妙运用也有助于当今的学校走出德育困境,尤其在针对“城市里的村庄”——城乡结合部学校学生德育生活化问题上应能给我们更多的启发。
我校作为城乡结合部学校代表之一,尝试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核心,以桑代克的联结学习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和弗里德曼的“得寸进尺效应”为推手,寻找城乡结合部学校德育生活化推进策略。
一、提供示范刺激物,营造氛围
提供示范刺激物,营造氛围,激发兴趣,敲开孩子的心门,为“得寸”做准备。
学校对于学生品格形成肩负的责任就是改进、改变、劝阻、加强、丰富与发展他们的各种本能,使学生以一种和谐、上进的方式适应社会环境。在学校教育中,要使学生形成良好品格,就应认识到所有的学习现象都是从观察别人的行为及其结果,在替代基础上所发生的直接经验那里来的。凭借观察学习以简化获得过程,对发展和生存都是极为重要的。而如上所述,城乡结合部学校的学生在生活中所接触的负面、错误行为较多,因此,提供可学习的正确范例先入为主、激发兴趣便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各种媒介所提供的大量的符号性示范活动,能有效营造德育氛围。我校每周结合时事针对不同德育专题进行专项集中教育,其中采用较多的形式便是制作和播放相关视频、PPT,如在登革热高峰期,我校及时开展“科学预防登革热”的德育专项活动,在班会课时通过广播、PPT、电视向学生介绍“何为登革热及其危害”和“如何正确、科学预防登革热的方法”。学生在享受图片和视频带来的视觉冲击的同时,观察和学习了科学预防登革热的有效方法。又如,因地处文化底蕴较为薄弱的城乡结合部,孩子们接受到文化熏陶的机会较少。受家庭经济和教育影响,孩子们较难触及“艺术”,甚至有种“艺术能当饭吃吗”的错误观点,一提及“艺术”,他们便面露羡慕或假装不屑。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是德育的重要内容。立足城乡结合部学校孩子的生活实际,我校以书法为突破口,从德育生活化角度出发,紧抓孩子们的在校生活,通过在显眼位置悬挂名家书法作品、设置书法长廊、修建古色古香的书法室等多种校园文化建设,为孩子们提供了大量的示范刺激物,营造了良好氛围;同时,发动家长,在家为孩子配齐“文房四宝”,让孩子的校外生活也溢满墨香,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识,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使孩子们在生活中,受到充分的熏陶和感染,对民族文化有了初步感知和体验。
二、提供活动机会,体验实践
利用PPT、视频、校园文化建设等示范形式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激发了他们的兴趣,敲开他们的心门后,刺激和反应之间便已建立起某种可改变的联系,依据桑代克联结学习理论,此时加以应用,能使这种联系得到强化,反之,则会随时间而消退。我们应巧妙利用他们在得到示范刺激后“跃跃欲试”的心理状态,顺时顺势地提供活动机会,使孩子们参与其中,且这项活动依旧应紧贴生活实际,且简单易操作。
根据城乡结合部环境的特殊性,学校在让学生观看完“科学预防登革热”的相关PPT、视频后,引导学生进行“预防登革热——居住环境问题调查和成因分析”,让孩子们关注自己所生活的环境,很快孩子们便有许多发现,如在学校附近的大街小巷,总有很多积水,闻起来还隐约有股恶臭;包围着鞋城和茶叶城的出租屋,即拥挤的“握手楼”过道间,总有许多垃圾,甚至很多过道口都被默认为“垃圾堆”,租户将垃圾堆放在这里,引来了许多苍蝇蚊虫,喂肥了许多老鼠等;而这些现象的成因,分别是临街大排档在每天早上明目张胆地随意排放餐余废水,和出租屋集聚地没有设立垃圾回收点,而租户普遍缺乏素质和环保意识等。这些发现是惊人的,通过孩子们自己的眼睛去发现更是可喜的。这次调查活动,孩子们意识到平日里习以为常的不文明行为正影响着他们和家人的生活与健康,更意识到自己是可以也应该为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付出行动与努力的。
这时,学校向每位学生派发一张任务表,包括“清理家中花盆积水”等,让孩子回家对照表格完成任务,并邀请家长在相应任务栏里签名,在让每个孩子参与到活动中的同时,也使家长或多或少参与其中,有效达到“以孩子带动父母、家庭”的效果,既贴近生活,符合孩子和家长对自身健康安全的关注需求,切实改变了学生生活环境,尊重了学生主体地位,坚持了以学生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为基础和旨归,又掌握了德育主动性。
又如,我校为了让这些城乡结合部孩子真正亲近、感受书法之美,特意聘请名师专家,每班每周抽一节校本课到书法室学习书法,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分年级制定学习内容,从书法史、笔墨纸砚到书写基本笔画,逐步实现“人人拿毛笔,个个懂一二”,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态度认真。此为“得寸”。
在不同年段的德育教学中,我校也时刻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结合城乡结合部的特殊性,合理利用和挖掘多种社会生活资源。如我校虽位于广州,但周边却有着大大小小数个村落,有着悠久的农耕历史,至今仍有许多本地的孩子“家有良田在耕”。这是许多地处城市中心孩子所没有的。二年级开展“我们的农产品”主题教学时,便利用此天然优势,让孩子们假期去了解本地的农产品,并鼓励有条件的孩子与家里长辈一起下田耕作体验,还请了有耕种经验的父母录制相关视频,现场教学,使孩子们认识到农耕的乐趣和农产品的来之不易。同样的,因处于城乡结合部地区,交通设施欠完善,常住人口交通安全意识缺乏,许多人会贪图便利快捷,横穿马路,孩子们也有样学样,在上下学时,做个“勇敢”的马路杀手,全然不知此举的危险;另外因此处出租屋繁多,来往人员复杂,地段偏僻,难以管理,许多不法商人借机在此开设“黑网吧”“赌场”等,对小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据此,五年级开展了“法在我身边”专项行动,教师以生活体验为核心,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1)立足生活——“法”在我们身边。试图从番禺一家“黑网吧”被查封的报道,创设情境,让孩子们认识到“法”的作用和“法”就在身边。(2)联系生活,认识法律——知法懂法。尊重学生的生活常识和已得知识,利用教材做适时适当的补充,使学生认识到法律与我们的一生息息相关。(3)回归生活,严守法律——守法扬法。教师将在学校附近拍到的“横穿马路”场景作为案例,供小小法官们去评判分析,再现生活场景,让学生意识到“横穿马路”的危险与危害,也意识到自己也能为法治社会贡献一份力量。(4)指导生活。通过“守法小公民”自我诊断表和庄严宣誓等,将口头教育内化为内在行动力量。陶行知先生曾指出,道德教育要为人类过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生活服务。将学生生活变成“课程资源”,使城乡结合部德育生活化不是停留在基于学生生活、再现或重复学生生活,而是螺旋上升,服务于学生生活的需求,意在指导孩子们更好地生活。
三、提供展示平台,内化升华
人们在想象中考虑到所预期的结局时,就会把未来的结果转化成为目前行为的动因。因而,多数行动常常受到预期的控制。需要注意的是,当刺激和反应之间已建立起某种可改变的联系,且随之而来的是满意度时,这种联结便会增强。在对社会和个人有利的事情与愉悦的感觉之间建立起联结,是提高道德修养最有效的途径。在孩子逐步随学校的引导投入到“科学预防登革热”的工作中时,我们便可“进尺”了,要求孩子以即兴演讲、制作手抄报等方式向身边的亲朋好友宣传科学预防登革热的必要性和操作方法,既给予孩子展示自我的平台,又进一步内化升华了孩子对“科学预防登革热”这一德育目标的认识,增强了孩子自我效能感,“关爱他人,奉献社会”不再是空话。
我校在德育生活化推进中,十分重视为孩子提供展示平台,如张贴悬挂优秀的书法作品;有创意、合乎主题的手抄报;将优秀作品集结成册,在家长开放日发放给全体家长欣赏等。这极大地满足了孩子们的表现欲,提高了孩子们参与德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由“敲门”到“得寸”再到“进尺”,德育紧贴生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看似一气呵成的“三步走”实则大有玄机。从孩子的生活中寻找德育内容,让孩子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了解道德的价值,学会道德的判断和选择,使孩子们作为道德自我建构主体,在教育者的引领下通过道德实践和道德生活,积极主动参与对自己道德素质的塑造和建构。因此,德育生活化的推进需“先得寸再进尺”。
参考文献:
[1][美]班杜拉著.社会学习理论.陈欣银,李伯黍译.2015,1.
[2]陶行知.为生活而教育.2012,11.
[3]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2012,1.
[4]李凤娟.主任应学会“要尺得寸”——“登门槛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基础教育,2004,(07).
[5]陈祥.“门槛效应”我这样运用.新课程,2008,(04).
[6]张建珺.小学“德育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究——以上海市杨浦区水丰路小学为例.上海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