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写作,语文因你而精彩

2016-05-14马丽南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6年6期
关键词:拼音对联习作

马丽南

习作一直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学生们经常是一到三年级开始写作文就苦于缺少生活积累、写作素材匮乏、作文没有真情实感、内容空洞不详,等等。困难越多,孩子们越没有写作热情,更达到了厌倦作文课的地步。解决这一问题,可从低年级入手,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早早的与作文交上朋友。将写作与生活实际相连;与平时的语文技能训练相连;与其他学科的教学相连……总之,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多为学生创造写作的机会。让孩子们感受到生活处处皆习作,习作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让他们把习作当成我们呼吸的空气一样去习惯它,并爱上它。

习作作文早起步重训练很庆幸,我参与了语文工程背景下的《树立大语文观、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探索与研究。在这一过程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和学生的成长;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个个充满生命张力的语文课堂;真切地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魅力。

我参与研究的主要是《作文早起步》这一子课题,以下我将从“实验阶段”“实验措施”“实验困惑”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实验阶段

第一阶段:拼音开路,自由表达。

从入学第一天起,就要求学生说一句完整通顺的话。如在第一节课上要求学生按照“我几岁了,叫什么,我喜欢什么”这样的句式介绍自己。待到学生学习拼音后,让他们运用拼音每天写一句想告诉家长的话,如:“爸爸,今天我学会了怎样擦黑板,老师表扬了我。”三四周后,让学生用拼音写贴图日记、不仅巩固了拼音知识,还积极促进了作文的早期发展。

第二阶段:丰富训练形式,积累素材。

对于刚刚接触写作的一年级学生来说,最大的困难莫过于孩子小,阅历浅,经常会感到无话可写,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们不妨为学生提供一些写作素材。比如,可以建议让孩子们写在幼儿园时学过的儿歌,小时侯听过的故事,他们一定感到非常自豪。或投其所好,播放学生喜爱的动画片,并将动画片中看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还让他们写童话、续写故事结尾、写信、写诗歌、写对联、写歌词(对于写诗歌,我想展开谈谈,诗歌是我们中华民族语言的精粹,而且我们每册教材中都会出现诗歌教学,很多老师也十分重视,鼓励学生大量的背诗、读诗、学诗,不过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在学生背学的同时和他们一去发现诗歌的特点,写法上的规律,从而鼓励孩子们自己也去创作诗歌。学生对这种写作方式非常感兴趣,虽然孩子们的作品有些稚嫩,但却唤起了学生的创作欲望。记得三四年级时我们学习了《江总书记来我家》一课后,有一个学生用诗即兴写下了自己的感受:“江总书记真爱民,危机时刻心连心。瓢泼大雨哗哗下,深深脚印在民心。”

另外,我想谈谈对联。记得学生第一次接触到时,对这种琅琅上口,格式工整的语言非常喜爱,于是,我就拿出两节课的时间和孩子们一起搜集了大量对联,在读读背背中他们发现了很多对联中的玄机。于是,班级掀起了一股写对联,对对联的高潮。当时,我记得有一个学生出了这样一个上联:月亮圆月饼圆人团圆。有位学生对的下联是:竹叶香粽子香心香甜。进入高年级后,还可采用即兴作文、课堂速写、情景作文等多种方式进行训练。用笔记录生活中每一个精彩的瞬间。

第三阶段:交流模拟,创新提高。

进入三年级后,我采取了写轮流日记的做法,即将班级学生按习作水平的高低分成几人一组,大家轮流写一本日记,这样学生感到轻松,就会愿意写作。同时,一本日记大家写,每次日记本轮到手中时,大家都象读作文选一样争相阅览前边同学写的作文,以及老师的评语。又增加了一个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师生之间互相交流的渠道。

二、实验措施

(一)浅化入门,树立自信

什么是作文,怎样才能写好作文,这些都是在长期的作文实践中慢慢理解、体会造就的。如果一开始就和学生讲作文的理论技法,会让学生感到枯燥而有压力,觉得根本写不出那样的作文而厌恶它,丧失兴趣。浅化入门的方法很多,比如,我在给孩子们上第一堂作文课时,采用了故事引入法。

教师在上课前随手拿一本故事书,先挑选一则简短的故事读给大家听,孩子们自然听得津津有味。然后,再让每个学生都讲一个简短的小故事给伙伴们听。而后,要他们把故事写下来,能写几句写几句。学生写完之后,我们可以把学生写的“故事”装订起来。然后说:“好极了,祝贺大家。你们不简单哪,都会写书啦!”孩子们一定都很兴奋。第一堂作文课,就这样轻松愉快地度过了。学生对于写作文没有一点畏惧的心态,这就是一个极好的开端。

(二)启发想像,发展思维

曾经上过这样一节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上课时,我先在电脑上画“——”,启发学生看到这个图形,你能想到什么事物?学生说:“想到教鞭、独木桥、粉笔……”然后又画“~~”线和“△”“○”,学生说:“想到海浪、山头、月亮……”接着启发学生,能回想一下和这些物体有关的事情吗?回想一下在这些地点你曾有过的经历吗?有的学生说我看见~~线,就想到心电图,想到那天姥姥突发心脏病,我们送姥姥去医院做心电图的情景。有的学生看见三角形,想到登山时的经历,想到“无限风光在险峰”的诗句。学生的思路在一点点打开,他们开始抛弃固有的模式,将触角伸向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生活事例中感悟真理。训练到此,我觉得学生的思想已经挣脱束缚,想像的翅膀已经展开。但在培养创新能力上还要再上一个台阶。这时教师又请学生在电脑上选择其中的几种图形,任意组合成一幅画,再给自己的画取个名字,编一个故事。这时有学生将圆和三角形组合在一起,取名乘着理想的翅膀飞翔;有的学生将长方形和直线组合在一起,取名《风筝》……学生围绕着组合的图形,再次展开想像,讲述着一个又一个生动的故事。

(三)拓宽渠道,巩固提高

作文早起步除应坚持课堂这一主渠道外,还应充分利用一切机会,不拘一格地进行多方位地训练。因此我们更注重学生借助实践来写作。

1.开扩眼界,留心观察生活

“生活处处皆语文”。我们经常组织学生参观、访问,把学生带到多彩的社会中去发现,创作。有生活,学生们才有内容可写,才会说真话,表真情。如学生丢了铅笔,我就启发他可以写个寻物启事。学生有事要请假,我就让他写请假条,眼前的事实让学生感受到作文的应用很广并不难,它就在我们身边,渗透了作文的应用意识。

2.以画带写

如指导学生学习卷纸画、吹泡泡画等,让学生在创作后说说写写自己的作品,他们自然兴趣盎然。

3.给学生一块园地,让他们自己去播种、耕耘、收获。

如让学生自己办报纸。自己当采编、校对,从选槁、版面设计都由学生独立完成。提高了他们作文、审文、改文的能力。

(四)课外阅读,充实心灵

我们提出“有趣、有益”的阅读宗旨,启迪他们去思考和体会,从一年级开始,就要求每个学生都设立积累本,写读书笔记,帮助学生积淀精神律动的底蕴,因为丰富的语言积累是学生兑换语意的一张存折。这些语言储备将成为学生日后成长中一股不竭的心泉。

生命,因语文而精彩!写作,语文因你而精彩!孩子是语言的哲学家。需要你我的呵护引导。让我们竭尽全力地去鼓励孩子们写出自己想说的话,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让我们共同努力,我坚信:“今朝花胜去年好,料得明年花更红。”

猜你喜欢

拼音对联习作
对联知识小问答
自对在对联中的作用
我怎样教写对联
『对联』一词的出处有了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