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用药探析
2016-05-14张鹏飞郭茵丛琳叶建州
张鹏飞 郭茵 丛琳 叶建州
摘要:目的 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药熏洗的用药规律。方法 通过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为关键词,“中药熏洗”、“中药沐足”、“外治法”为副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2006年3月—2016年3月的数据,最终经筛选后实际进行分析文献114篇,对其进行用药规律的初步归纳和统计分析。结果 114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药外洗治疗的文献中共用中药1336味,使用频次前 10 位的中药分别为红花、桂枝、透骨草、川芎、牛膝、黄芪、当归、伸筋草、赤芍、艾叶。使用频率高的药物按《中药学》[1]进行分类依次为活血化瘀药、祛风湿药、解表药和补虚药。结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熏洗治疗以温经散寒、舒筋通络、活血祛瘀止痛为主。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药熏洗;用药规律
中图分类号:R255.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6)06-0092-0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指糖尿病患者在排除其他情况下出现与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的症状和/或体征。其患病率为30%~90%,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DPN属于中医“消渴痹症”,中医学中虽然没有明确的病名记载,但在古籍文献中早有论述。《普济方》中载有“消肾口干,眼涩阴萎,手足烦疼”,《证治要诀》有“三消久之,精血既亏,或目无所见,或手足偏废如风疾,非风也”的论述,《王旭高医案》中有“消渴日久,但见手足麻木,肢冷如冰”的记载。中药熏洗是辅助治疗DPN的重要方法之一,笔者对10年来发表的关于中药熏洗治疗DPN有效的中药方剂进行了分析整理,初步探讨了中药熏洗治疗DPN的用药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1 方法
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药熏洗”、“中药沐足”、“外治法”为副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2006年3月—2016年3月的医学数据。排除动物实验、综述或理论探讨及针灸治疗等文献。根据标准筛选文献,初筛时阅读文献题目和摘要,排除不符合标准的文献。对于不能确定的文献,阅读全文进行复筛。最终实际进行分析的文献有114篇,所有收集的文献及处方药物采用Microsoft Excel进行数据整理,采用频次统计方法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中药使用频率 114 篇文献总共涉及药味1336味,用药以红花为最多,其次为桂枝、透骨草、川芎、牛膝、黄芪、当归、伸筋草、赤芍、艾叶。红花、川芎、牛膝为活血化瘀药,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现代研究报道三者均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粘稠度,有抗凝、镇痛,抗炎的作用。彭其胜[3]研究发现红花注射液对周围神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钙超载和炎症反应有关。川芎具有改善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血流阻力及血压,抗炎、抗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抗氧自由基,保护神经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4]。牛膝具有改善循环、抗炎、镇痛、抗氧化的作用[5]。桂枝、透骨草、伸筋草、艾叶辛散温通,具有温通经脉,散寒止痛的功效,三者均具有镇静、镇痛、解热、消肿、改善关节功能的作用。药理学研究证实,桂枝具有解热、扩张皮肤血管、促进血液循环、解表、发散(汗)、镇痛等作用[6]。透骨草具有镇痛、抗炎、抗菌、抗肿瘤、抗过敏等作用[7]。伸筋草具有抗菌、抗炎、镇痛、清除活性氧自由基及抗氧化、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抗血小板凝集的作用[8]。艾叶具有抗菌、抗病毒、止血与抗凝血、镇痛、激活补体、抗氧化等作用[9]。黄芪甘温,善于补气,气能生血,气行则血行。桑秋凌[10]通过研究发现黄芪多糖可以增加再生神经NGF蛋白的表达,促进神经内血管新生,从而促进神经修复。对大鼠细胞免疫功能有调节作用,在神经损伤早期,也可能通过活化巨噬细胞,影响巨噬细胞分泌功能,促进雪旺细胞增殖的作用方式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再生。当归补血活血止痛,能够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其通过抑制血小板凝聚等作用来达到“活血”的效果。当归对神经系统、免疫系统也有作用,并具有抗肿瘤、抗辐射、抗炎镇痛、抗氧化、抗衰老等作用[11]。赤芍有保肝作用、抗肿瘤、 对神经系统和心脏的保护作用、抗凝、抗血栓、抗氧化、抗内毒素等作用[12]。使用频次20次以上的中药见表1。
2.2 中药分类 114篇文献涉及药味138种,按《中药学》[1]分类,共涉及到18类。用药以活血化瘀药为最多,其次为祛风湿药、解表药和补虚药,这些药物大多也具有温经活血止痛的功效。详见表2
2.3 中药熏洗方 114篇中药熏洗治疗DPN的文献中,温经散寒、舒筋通络、活血祛瘀止痛为其基本的组方原则。
2.4 治疗结果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助中药熏洗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治疗的有效率,改善患者的感觉神经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同时降低血浆黏度。
3 讨论
中药熏洗是中医传统的治疗方法之一,《理瀹骈文》说:“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尔。”指出了外治法与内治法的机理相同,都是基于辨证论治,只是给药途径有所不同[13]。DPN以凉、麻、痛、痿4大主症为临床特点,是因为消渴病程较长,耗伤气阴,气血阴阳亏损,血行瘀滞,脉络痹阻所致,属本虚标实证。血瘀贯穿于DPN整个病程的始末[14]。王志强等[15]通过研究发现阴亏是发生DPN的关键;气虚是迁延不愈的症结;阳虚是发展的必然趋势;血瘀贯穿DPN的始终。现代医学认为DPN发病机制主要与代谢途径和生长因子有关。代谢途径包括多元醇途径、己糖胺途径、蛋白激酶C途径的激活以及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的形成等,氧化应激不仅可以通过上述几种代谢途径间接造成神经元和轴突的损伤,亦可以直接损伤神经细胞;而生长因子则主要与雪旺细胞的合成和凋亡有关[16]。DNP的治疗以积极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为最根本和最重要的手段,同时早期有效的改善微循环和进行神经修复也是重要的措施[17]。一方面上述中药大多能够改善微循环,减缓氧化应激对神经所造成的损伤,另一方面中药熏洗通过皮肤黏膜的吸收,可以促进肢体血液循环,改善神经缺血缺氧状态,对末梢神经起到促进代谢、保护修复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目的[18]。本文总结了114篇中药熏洗治疗DPN方面的文献,用药规律分析的结果与DPN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基本一致,用药频次高的药物可作为治疗DPN组方的基础药物,并可在辨证的基础上随症加减,能够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陈蔚文.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1-8.
[2]胡仁明,攀东升,崔丽英,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疗规范(征求意见稿)[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9,08:638-640.
[3]彭其胜.红花注射液对大鼠周围神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J].中国药房,2011,23:2139-2141.。.
[4]金玉青,洪远林,李建蕊,等.川芎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药与临床,2013,03:44-48.
[5]赵兴梅,徐光忠,李建利,等.川牛膝和怀牛膝的现代药理研究概况[J].华西药学杂志,2004,03:205-207.
[6]许源,宿树兰,王团结,等.桂枝的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中药材,2013,04:674-678.
[7]张永峰,曾常茜,黄雯,等.透骨草化学成分和药理学作用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09:1960-1962.
[8]蔡卓亚,周自桂,李萍,等.伸筋草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草药,2015,02:297-304.
[9]梅全喜,高玉桥.艾叶化学及药理研究进展[J].中成药,2006,07:1030-1032.
[10]桑秋凌.黄芪多糖促进大鼠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8.
[11]李曦,张丽宏,王晓晓,等.当归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药材,2013,06:1023-1028.
[12]陆小华,马骁,王建,等.赤芍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草药,2015,04:595-602.
[13]彭方雄.浅谈吴师机“外治之理”“外治之药”论[J].时珍国医国药,2001,03:239.
[14]庞国明,闫镛,朱璞,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诊疗规范初稿[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02:260-264.
[15]王志强,庞国明,闫镛,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研究[J].中医学报,2011,04:487-489.
[16]施君,张文川.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01:116-119.
[17]王国凤,徐宁,尹冬,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新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661-1663+1667.
[18]熊广华,李怡.中药腿足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研究概况[J].环球中医药,2015,05:609-613.
(收稿日期:2016-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