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循环缺血所致眩晕90例临床观察
2016-05-14童明仙罗正琪叶芳罗应梅潘博希
童明仙 罗正琪 叶芳 罗应梅 潘博希
摘要: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循环缺血所致眩晕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90例患者采取随机对照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2组患者均采用口服辛伐他汀40 mg,每日1次,晚间顿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口服。治疗2个疗程,对患者治疗结果进行分析并对患者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TCD)检查结果进行比对。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8%,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对比,2组在改善LVA、RVA、BA供血等方面均有明显疗效,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循环缺血所致眩晕患者效果显著。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后循环缺血;眩晕
中图分类号:R255.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6)06-0031-02
后循环缺血所至眩晕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为脑卒中发病的先兆,如果没有及时治疗,部分患者易发展为脑梗死。笔者选取本院90例后循环缺血所致眩晕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本院经确诊为后循环缺血所致眩晕,中医辨证分型为风痰上扰证的患者90例,风痰上扰证:眩晕有旋转感或摇晃感、漂浮感、头重如裹,伴有恶心呕吐或恶心欲呕、呕吐痰涎,食少便溏,舌苔白或白腻,脉弦滑。按照随机对照法将9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5例,其中男23例,女22例,年龄(41~80)岁,平均年龄(48.2±4.2)岁;对照组45例,其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45~79)岁,平均年龄(50.4±4.2)岁。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2008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学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症部分》及2009年的《实用中医内科学》进行诊断,具备以下3点可诊断为眩晕:(1)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则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车,甚者扑倒;(2)可伴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3)起病较急,常反复发作,或渐进加重。
1.3 眩晕程度分级 按照以下眩晕程度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0级:无眩晕发作或发作已停止;Ⅰ级:眩晕发作中和过后的日常生活均不受影响;Ⅱ级:发作中的日常生活被迫停止,过后很快完全恢复;Ⅲ级:发作过后大部分日常生活能自理;Ⅳ级:过后大部分日常生活不能自理;Ⅴ级:发作过后全部日常生活不能自理,且需别人帮助;满足0、Ⅰ级为轻度;满足Ⅱ、Ⅲ级为中度;满足Ⅳ、Ⅴ级重度。治疗组,轻度患者12例,中度患者23例,重度患者10例;对照组,轻度患者15例,中度患者22例,重度患者8例。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纯西医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辛伐他汀40 mg,每日1次,晚间顿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口服,制半夏10 g,白术15 g,天麻10 g,茯苓20 g,生姜10 g,橘红12 g,大枣10 g,藿香15 g,佩兰15 g,神曲15 g,鸡内金10 g,甘草6 g,石菖蒲15 g,远志10 g。连续治疗10 d为1个疗程,第1个疗程结束后,停药3 d再继续第2个疗程。
1.5 疗效标准 中医疗效评定标准参照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痊愈:眩晕等症状消失,疗效指数≥90%;显效:眩晕等症状明显减轻,头微有昏沉或头晕目眩轻微但不伴有自身及景物的旋转、晃动感。可正常生活及工作。疗效指数≥70%,同时<90%;有效:仅伴有轻微的自身或景物的旋转、晃动感,虽能坚持工作,但生活和工作受到影响。疗效指数≥30%,同时<70%;无效:头昏沉及眩晕等症状无改善或加重,疗效指数<30%。
1.6 评价方法 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的变化进行评价:①主证:头晕目眩;②伴随症状:如恶心呕吐,耳鸣耳聋,倦怠乏力,汗出等。③发作频率。同时结合经颅多普勒(TCD)等检查结果综合评价,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1.7 统计学分 析用SPSS17.0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当计量资料为正态分布时用(x[TX-*3/8]±s)描述,并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疗效对比 见表1。
3 讨论
后循环缺血所致眩晕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主要是由于脑动脉硬化,血粘度增高,血管较狭窄等情况导致血液动力紊乱出现脑血流下降,而引起脑缺氧造成的眩晕。临床上将大部分症状为头晕或晕眩的患者均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关于后循环缺血专家已达共识[1],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在临床上是指后循环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由大动脉闭塞或严重狭窄造成的血流动力学性低灌注引起。
后循环缺血所至眩晕在中医学中属于眩晕范畴,病因主要是肝肾虚损,气血虚弱,凤阳上扰,痰瘀内阻等造成脑窍失养。《黄帝内经》中对眩晕早有明确的相关论述[2],“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说明眩晕与肝有密切的关系。朱丹溪曰:“无痰不作眩,当以治痰为主而兼用它药”[3]。脾主运化水湿,而为生痰之源。情志失调,肝郁化火,阳亢风动,上扰清窍,或痰浊中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或肝肾阴虚,肾精不足,脑海失养或气血不足,气虚则清阳不展,血虚则脑失所养而导致眩晕。笔者选择中医辨证型中的风痰上扰证进行治疗观察,选用制半夏、石菖蒲、远志燥湿化痰,白术、茯苓、神曲、鸡内金健脾开胃,天麻平肝熄风,藿香、佩兰清热燥湿,诸药合用,主在祛风化痰,健脾和胃。本研究中,在中西医结合注射液的治疗上,口服中药,可提高疗效,改善LVA、RVA、BA供血,疗效显著。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循环所致眩晕,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总有效率比纯西医治疗高,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焰生.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2006,45(9):786-787.
[2]陆岸英.耳尖放血疗法治疗后循环缺血眩晕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4,10:1899-1901.
[3]刘庆文.金元四大医家眩晕病辨治规律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0.
(收稿日期:2016-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