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伪科学教育让我无所适从

2016-05-14李丹

时代报告 2016年6期
关键词:威特哈佛卡尔

李丹

很多年之后,马谦云想起来这件事,不知道两人做得对还是错。包包是个心理敏感、脆弱的小孩,那天他一直哭着说“爸爸妈妈,我错了”,声音凄厉,可是她和丈夫都不为所动。

凌晨一点半,马谦云(化名)躺在床上,因为害怕接到儿子包包从学校打来的“求助”电话,而处于半睡半醒之间的朦胧状态。

早上5点半,闹钟响起,她猛地一惊,起身,随即又长舒一口气——儿子晚上11点过后没再打电话,说明晚上睡着了。可她自己头却晕晕的,有点辨不清方向。

马谦云不记得这是儿子在学校失眠的第几个夜晚。每个夜晚,儿子从晚自习下课到寝室熄灯前的这段时间,会不停给她打电话,说害怕晚上睡不着。

在她与儿子一起失眠的夜里,她不停地反思,到底是什么让自己和儿子走到了这一步……

意外

包包的到来是个意外。在马谦云还没做好当妈妈的准备之时,包包出生了。在当时23岁的她眼中,包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个沉重的负担。

面对孩子,我不会做。

即便做了也不好使。

即便好使,也不确定是否正确。

这是育儿专家总结出来的,父母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通常会出现的三重焦虑。而对于马谦云来说,也不例外,问号一直在她心中。怎么吃,怎么睡,怎么让孩子健康地生活,可以照葫芦画瓢跟家里人取取经,可是怎么教育孩子,对她来说,就像面对一座迷宫,找不到出口。

“哪个女人一出生就会养孩子啊,不都是慢慢学的!”“以前一家里面四五个孩子,不照样养大?”家人的安慰也没解决她心中的疑问。于是她找来各种育儿书来看,向家人朋友取经,将自己浸泡在各式各样道听途说的知识里面。

马谦云中专毕业,工作两三年之后便结了婚。她曾特别渴望能够考上高中多读点书,但是为了更早地赚钱养家不得不选择了一所职业学校。工作时曾有人给她介绍了一个博士毕业、在国外留学的对象,在互联网并不发达的年代,两人还曾通过几封电邮,但终因交流不便,无疾而终。但在之后的日子里,她总会想起这段短暂的、算不上恋爱的异地恋,对这个博士虽衣着朴素、但彬彬有礼的第一印象依然深深地存留在她的脑海里。

在包包出生之后,她把自己的人生规划先搁置到了一边,思考起来孩子的未来。那个未来的规划很模糊,但眼前出现的包包长大的样子就是衣着朴素、彬彬有礼,当然,最好还戴个博士帽。

哈佛

2000年,《哈佛女孩刘亦婷》出版。这本副标题为“素质培养纪实”的书甫一出版便风靡大江南北,几乎成了父母们的教育“圣经”。父母们趋之若鹜的背后,有着特别的背景。

1998年,中国最早的早教机构红黄蓝、东方爱婴等机构成立,提出0~3岁早期教育这一概念,而许多父母从对这个舶来品的好奇慢慢转向了询问和参与。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个决定的背后则是民众对学校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方法的不满。而在当年,教育领域另一项重大改革是高校的扩招;在200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199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规模比上年扩大47.4%,增幅之大是多年来没有的”。高校扩招使更多的学生有机会获得高等教育,但是也有不少人表达了对大学生竞争力的忧虑。从孕期、早期教育到中小学教育,再到高校扩招,伴随着民众的焦虑,“教育”成了世纪之交中国社会的一大热词,而这本代表着家庭教育成功范本的《哈佛女孩刘亦婷》,悄无声息地走红了。

2002年,包包呱呱坠地。马谦云在怀孕期间,就不能免俗地跑到书店买了这本书,像其他父母一样如获至宝。封面上“哈佛女孩”四个字用的是红色字体,让所有经过这个封面的眼睛难以忽略这几个字的存在。

《哈佛女孩刘亦婷》一书由刘亦婷的母亲刘卫华撰写,细述了对女儿从0岁一直到高中毕业这个时间段的教育方式和案例。书中将教育分“早期教育,从0岁开始;3~6岁,全面开发心智;小学阶段:塑造灵魂十训练技能;初中阶段:努力保持航向”等几章来表述,对孩子的教育具有极强的规划,随处可见为了训练刘亦婷的耐受力让其握冰这样的例子。而在书中,作者说在怀孕期间得到了一本功德无量的书《早期教育与天才》,这本书介绍了19世纪初德国“神童”卡尔·威特的培养过程,作者就是按照培养卡尔·威特的方法培养刘亦婷的。

看完《哈佛女孩刘亦婷》,马谦云又买来《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封面上的推荐语写着“迄今为止全球最著名、最成功、影响最大的家教案例,全球销售超过1亿册的家庭教育经典。世界各类家庭教育方法真正的鼻祖”。而书中所表述的核心观点是:“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孩子成为天才还是庸才,不是由天赋和遗传决定的,而是由出生后的早期教育决定的;对于儿童的教育,必须与儿童智力曙光的出现同时开始;尽可能早、尽可能多、尽可能正确地开发孩子的智力,这样孩子就能成为天才。”

看完这两本书,她更加笃定自己的观点,一定不能放松孩子成长的每一步、每一刻;仿佛稍一放松,儿子便会因为她的懈怠而成不了天才。

紧绷

马谦云清楚地记得,那时候虽然不上班,但是每天的时间安排得都很满。她本来就是计划性很强的人,在对待孩子的事上,更是如此。

《哈佛女孩刘亦婷》与《卡尔·威特的教育》两本书都极度推崇早教的作用。为了弥补自己在早教经验上的不足,她给包包报了一个早教班,每周上两次课,课上并不学具体的东西,用机构老师的话说,就是“在玩耍中促进孩子大脑的发育”。每次上课的孩子和家长有十几对,马谦云说,有时候会因为孩子表现得比别人差而感到心里“不平衡”。

为了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每个周末她会带包包逛公园,一年下来,郑州所有的公园几乎被她走遍了,而且许多公园还逛了不只一次。

为了让孩子学会一样乐器,马谦云选择了钢琴,因为“近水楼台先得月”,她自己就会弹钢琴。可是包包贪玩,不爱练琴,打了吼了都没用。看到自己教孩子不听话,她又为他找了一个钢琴老师,单独给他授课。不知是孩子贪玩,还是她逼得太紧,包包断断续续学了两年,最终放弃了。

对于《哈佛女孩刘亦婷》和《卡尔·威特的教育》书中的细节,如今的马谦云几乎都已经忘记,但她仍能感觉到那些年如琴弦紧绷着的神经。

“那时候太盲目了,因为不知道该怎么办,市面上最火的就是这两本书,大家都在看。”马谦云说。在刚进入新世纪之时,书籍、报刊仍然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互联网并不发达,没有那么多的正反信息共同出现可供选择和批判性地吸收,于是带来了父母集体式焦虑和随之而来的狂热。

马谦云对包包的严苛随着对两本书的阅读而愈演愈烈。她无法容忍孩子身上的一点点瑕疵,大部分时候,她用批评代替了引导,用指责代替了启发。

包包到现在还记得母亲对他发过最大的一次火。他小时候喜欢日本动漫中的人物奥特曼,家中摆满了各种动漫中出现的小玩偶。有次爸爸给他买了一尺多高的奥特曼模型,买了没多久,妈妈便因为包包专注于玩玩具没有及时回应她,而将奥特曼模型扔出窗外。包包气得憋红了脸,眼泪在眼眶中打转。为此,他伤心了很久。

还有一次,他丢了一件东西,让母亲帮他一起找。找了半天找不到,本来陪他一起找的马谦云有点生气,指责包包为什么这么不小心把东西丢了,“训斥了我好几句,也没再和我一起找了。”包包回忆道。

犯错

在包包进入幼儿园之后,马谦云明显看到了儿子与其他孩子之间的“差距”——在幼儿园里他很少大声说话,不喜欢和别人交流,表现得很乖,有时又不够自信。为了改变包包的性格,马谦云将包包转到离家更远的一家私立双语学校下属的幼儿园。这家幼儿园一个班级只有20个学生,对每个孩子,老师有更多的时间关注。马谦云经常与老师沟通,希望老师多提问他。

转学之后,包包的性格变得开朗了一些,学习成绩很好,“那时他很爱去学校。”马谦云说,“老师也特别喜欢他,过去了好几年都还记得他。”

到了小学,马谦云觉得对包包更不能放松,因为书里说,小学1~3年级是孩子形成正确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的关键时期。班级名次稍微有变化,科目分数低了几分,身上出现了新的坏毛病,都能触碰到她那根敏感的神经。

包包有次从桌上拿了几元钱,出去买了玩具藏在裤兜里。当孩子的爸爸发现这个细节时,和马谦云商量,两人认定必须把这个小偷小摸的习惯斩草除根,如果不好好惩罚他一下,将来势必酿成大祸。

在训斥了半个多小时之后,他们让孩子跪在地板上面壁思过。直到两个小时之后包包写下保证书,此事才作罢。

很多年之后,马谦云想起来这件事,不知道两人做得对还是错。包包是个心理敏感、脆弱的小孩,那天他一直哭着说“爸爸妈妈,我错了”,声音凄厉,可是她和丈夫都不为所动。

失败

网上曾经流传过一个视频,视频中采访了数对母亲和孩子,分别问他们给对方打几分。母亲们对孩子大部分都是抱怨:“他不爱吃饭”“她太喜欢哭”“他有时候太闹人了”……母亲们给孩子最高的分数只有8分,最低的只有5分。而当她们看到记者播放的孩子打分的视频记录时,许多母亲哭了——几乎所有的孩子给自己的母亲都打了10分。

如果让马谦云给包包打分,分数也许只是勉强及格。在马谦云眼里,孩子在各种考试前容易紧张,心理素质不够好,而且对别人要求很严格,有时候甚至是吹毛求疵。

子女是父母的一面镜子。有时候,马谦云会反思,是不是自己的严苛造成了这种局面;而孩子的爸爸也会有意无意地给孩子施加压力,当着包包的面会说,“我儿子就是哈佛的料,除了哈佛、剑桥这些名牌学校,别的都不上!”

但大多时候,这种反省却无法引起行动上持续的改变。

直到包包初一发生的一件事,让马谦云不得不面对自己教育方法的不得当。

学校的初中部为了锻炼学生的独立能力,采用全封闭式教学,全体学生必须住校。最早知道自己可以住集体宿舍时,包包很兴奋——这是他从来没有过的体验,而且终于可以不必被父母管束了!

可是在经过半学期的新鲜感之后,儿子忽然失眠了。

“他说自己就是忽然害怕睡不着觉,越害怕越睡不着。我问他为什么害怕,他说害怕睡不着觉耽误第二天上课,想着课要是耽误了就是浪费我们给他交的学费,就更害怕。”马谦云说,“我分析他失眠的原因是我和他爸爸将来希望他出国,但是他总觉得有压力吧,怕学不好。”

有时包包实在忍受不了失眠的痛苦,请求母亲接自己回家。回到家,他的失眠症又神奇地好了。在经历了失眠、调整、看医生、与老师及校长无数次沟通之后,马谦云和丈夫决定让包包转学,转到离家比较近的可以走读的学校。

努力过后,结果还是以转学收场,失落感深深地嵌在马谦云的心头。“觉得自己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挺失败的。”她淡淡地说,神情有些落寞。

伪书

直到这件事发生之后,马谦云忽然意识到自己长久以来被两本书以及许多看似正确的教育理念给误导了。

马谦云不知道的是,在被她奉为宝典的两本书风靡过后,有人质疑《哈佛女孩刘亦婷》既反素质又反教育,而《卡尔·威特的教育》根本就是一本伪书。

从国内直接考上世界最高学术殿堂哈佛大学的刘亦婷,普遍被人们看成是家庭早期素质教育的成功典型。而这本书的存在,又似乎让所有的父母生出这样的信念——按照书中的方法教育孩子,孩子就能够考上哈佛大学。然而大学毕业之后的刘亦婷接受记者采访时的第一句话便是,“其实我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人,我的父母也是一样。我父母写书成功,并不是我的成功,我还是一个学生。”其中的潜台词不言而喻,即考上哈佛大学并不算是一种成功,而写书的成功并不代表教育的成功。

就像《哈佛女孩刘亦婷的真相》一文中所说:“没有丰富阅历的人看《哈佛女孩刘亦婷》这些书,容易把一个人成功的真正原因误解了。因为每本书强调的侧面都不一样,特别是这些书的表述方式往往丢掉、或者表达不出来一个人成功的背后真正起作用的原因。”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发出这样的疑问:“刘亦婷进入哈佛真的是靠全面的素质和不凡的实力吗?刘亦婷真的是素质教育的典型吗?刘亦婷的家庭教育真的很成功吗?”文章经过一系列分析,认为:“由于(《哈佛女孩刘亦婷》一书)作者写作时的非科学态度,使得本书充满了主观、错谬、想当然、误导、夸大以及牵强附会的成分。”

《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更是漏洞百出。刘恒新翻译、京华出版社出版的《卡尔·威特的教育》,封面语是:“这是一本中外教育史上的奇书,其德文原版藏于哈佛大学图书馆,据说是美国唯一的珍本。”但记者联系了哈佛大学图书馆并没有这本书。书中说,卡尔·威特生病了,妈妈带他去打针,卡尔·威特非常害怕。但1800年出生的卡尔·威特童年时代是不可能打过针的。

在《卡尔·威特的教育》带动下,与之相类似的关于天才教育译书纷纷跟进。粗略统计一下,有《M.S.斯特娜的自然教育》《俗物与天才》《不要为孩子烦恼》《美国家庭的卡尔·威特教育》《一生忠告》《早期教育与天才》《用卡尔·威特法则培养出来的哈佛孩子》等十多种。其中一些所谓外国原著,就像《围城》中的克莱顿大学文凭,只是“译者”的幌子。现代澳大利亚传媒大亨默多克的成长的事迹,竟然出现在1917年著的《早期天才与教育》的全译本中;至于1920年发生的印度狼孩的故事,这样生动的素材,“译者”是不会放过的,自然也是要收入书中的。

在百度百科中,“伪科学”一词是指把没有科学根据的非科学理论或方法宣称为科学或者比科学还要科学的某种主张。撇去一些译著、编著类书籍的杜撰成分不说,在这些带着家长显著印记的教育类书籍,更多的是个人的经验和体会,但在某种程度上,它们就像伪科学一样不值得全盘借鉴。

猜你喜欢

威特哈佛卡尔
卡尔几岁
85%哈佛新生反对特朗普
一场争夺卡尔的战争
哈佛讲堂里的狗
哈佛讲堂里的狗
邻居家被盗
长颈鹿的叫声
照片
哈佛的学生不快乐
我在此处,很高兴你在彼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