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细致有序的审题能力

2016-05-14王明亮

理科考试研究·初中 2016年6期
关键词:做题审题题目

王明亮

初中时期的数学学习,是学生一生学习数学的黄金时期.在这个重要阶段培养细致有序的审题能力,是帮助学生取得良好数学成绩的关键.指导学生拥有细致有序审题能力的方法,是教师在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本文分析了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细致有序审题的重要性,着重介绍了教师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获得细致有序审题能力的方法,希望对广大师生有所帮助.

在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认真学习教师教授的内容,教师竭尽全力去教授,他们尝试各种方法,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实际中,普遍存在学生在审题时急于做题,反复出现审错题,不明白出题人的意图,导致数学成绩糟糕的情况.为此,学生和教师一直都在为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成绩而困惑,笔者认为,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正是学生缺乏细致有序的审题能力.下文便做具体探讨.

一、细致有序的审题能力的重要性

审题能力是指学生在面对数学题目时,对题目所涉及信息的提取和利用的能力,是正确解答题目的关键.在初中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在做数学题时,往往急于解答,题目未读完,已经有了解题过程,给出了错误的答案,错失分数,学习成绩不理想,从而丧失学习兴趣和正确的自我认知意识,陷入学习成绩差,不爱学习的恶性循环中,让家长,教师还有学生自身陷入严重的困境.细致有序的审题能力是做对题目的前提条件和必然条件,是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一大法宝,也是每位教师应该教授,每位同学应该获得的重要学习能力.正所谓“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那么学好细致的审题,什么数学习题也就都不怕了.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其著名的理论三段论就是一个典型代表,必须有大前提,小前提,才可以得出结论.学习严谨的科学,需要细致有序的审题能力.因此在初中的数学学习阶段,细致有序的审题能力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二、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审题能力的方法

1.做题前,选择恰当的题目进行审题练习

在初中的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帮助学生掌握细致有序的审题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课前预习习惯,让学生对新知识有所了解,通过简单的课堂提问环节,收到学生对新知识的初步反馈,进而为学生设计一些适合的教学题目,通过反复多次的练习,让学生获得细致有序的审题能力.教师在选择数学题目时,需要进行一番研究,如果选择题目不够合适,将不利于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和提升,甚至会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下滑.教师在选择题目时应做到:第一,选择的题目应该具有一定的隐含条件(隐含条件不能太偏),引导学生通过审题把隐含条件挖掘出来,为进一步解题创造先决条件.第二,选择的数学题目难度应与学生当前能力适宜,不能跳跃式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教师所选题目的难度不宜太难,如果太难,会增加学生的畏难情绪,打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在新的一轮教育体制改革下,现在考试题目难度一般不大,如果教师所选题目难度过大,就会脱离考纲要求,不利于学生们的进一步升学考试.

2.做题时,给予恰当的审题指导

教师在教学课堂上,需要面对不同学习能力和水平的学生,及学生在审题过程中的不同表现,对于这些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给予进一步指导,及时地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逐步获得自主的审题能力.在之后的学习生涯中以不变应万变,克服一个个学习生涯中的困难.在进一步引导过程中,对于引导度的问题,教师即要防范“过”又要防范“不及”.所谓“过”指的是,教师对学生给与的指导过多,让学生的自主意愿受到限制,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动性受到限制,学习兴趣下降,不利于学生审题能力的长久培养,长期发展.所谓的“不及”指的是,教师对学生所涉及的问题不能及时深入的发现、不能做出鞭辟入里的回答,学生的疑惑仍然存在,达不到醍醐灌顶的效果.因此,在日常的做题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给予科学,恰当的审题指导.教师要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长远的理念出发,从用眼观察,动口朗读,动手操作,复述题意等基本方法入手,一步一个脚印和学生逐步步入数学学习的殿堂.

3.做题后,引导进行必要的审题回顾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及时准确地获得学生的做题反馈,如多做课堂小测验,给予分数评定,发现同学们的丢失分数节点.如在解题时,没有运用限制条件等.引导学生注意此类问题,以及找出同类型,同等级的习题,让学生反复练习做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在之后课时学习中,合理及时地穿插审题教学的回顾课程.在讲授课程时列举学生审题、解题过程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启发学生自主审题,知错就改意识,并培养其及时发现自己存在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反复回顾审题、解题的方法,使细致有序的审题成为学生一生的良好习惯.其中基本的方法如用眼观察、动口朗读,动手操作,复述题意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反复和学生共同练习,直到每一位学生完全掌握审题方法具备细致有序的审题能力.对于学习能力差、学习水平低、学习速度慢的学生,更要跟进做题后的反馈工作.在教学活动允许的条件下,可以成立专门学习小组、一对一帮助学习小组、细致审题兴趣小组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尽可能地提升学生的兴趣.对进步大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奖励,运用好激励理论,逐步提升整个班级的审题能力,形成浓郁的学习氛围,进而提升整个班级的数学学习成绩,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在初中的数学教育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十分重要,而且极为关键,审题能力的培养是教师数学教学中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学生只有拥有较好的审题能力,才能够充分理解出题目的条件、意图,进而做对题目,获得较好的成绩,不断提升数学知识水平.笔者希望更多的专业人士能投入到培养学生细致有序的审题能力的研究中,为提高我国数学教育教学工作水平,做出重要的贡献.

猜你喜欢

做题审题题目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做题做恶心
高考《不等式选讲》考什么
准确审题正确列式精确验证
七分审题三分做
注重积累,大胆探究
再三审题,由表及里
追根求源
你的情绪够稳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