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导入与教学情境

2016-05-14仲怀泽

理科考试研究·初中 2016年6期
关键词:摩擦力摩擦物理

仲怀泽

新课程改革中,课堂效率的提高始终是无法回避的话题.课堂是传递知识、生成学习思维、培养优秀品质、促使学生成长的教育系统的物质终端与主阵地.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主要在课堂上完成,教师的教学活动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教育教学的变革与内涵式发展也最终要通过课堂来实现教学目标.初中物理课堂效率与教学环节导入、教学情境研究密不可分,激励学生创造思维、积极思考,真正激发初中物理课堂的活力,以实现物理教学在初中物理课堂中有效实施.

一、自然贴切的课堂导入

物理课堂中精彩的导入就好比是漂亮的“凤头”.要想使学生从课间的松弛状态很快进入到紧张的听课状态需要一个自然的衔接与过渡,新颖的导语,巧妙的导入就会很快吸引住学生注意力,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望,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的思维进入高速运转状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从而使一节课因有成功的开始而有良好的效果.

1.动漫入趣

每节课堂的开始都是十分重要的,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第一步,精心设计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动漫,不但可以让学生尽快投入到角色学习中来,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本课的学习目的、要点,集中学生的思维方向.启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情趣.如向学生展示一幅动漫:正中央是一棵大树,在大树主干上缠绕几圈的麻绳,麻绳的左边是一位大力士选手,麻绳的另一端是一名小朋友.教师根据动漫设问:当大力士用劲全部力量去拉麻绳另一端的小朋友时,大力士能拉动小朋友吗?(同时也可以让一位学生用一根绳子缠绕几圈固定的物体进行模仿演示).结论:当麻绳绕的圈数越多,就越能增加粗糙面的接触程度,摩擦力从而就越大,大力士无法克服摩擦力这一特点,不可能拉动小朋友.通过动漫实例,从而引入新课“摩擦力”,明确摩擦力的概念以及产生的原因,作用以及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2.置疑设趣

让课堂教学贴近每个学生的实际状态,学生思绪飞扬、兴趣盎然,师生积极互动,摩擦出创造的火花,从而涌现出问题和答案.生活中擦地、脱衣服、梳理头发、地砖的凹凸条纹、钢笔写字等都利用摩擦力.摩擦处处存在,摩擦都是有益的吗?在不同情境下,摩擦有时有益处,有时也有弊端.如在挪动重物时,通常看到工人师傅在重物下面垫圆木等,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抓住课堂学生积极体验的心理,领悟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通过一系列的点拨和引导,让学生灵活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物理现象,进一步树立学生科学的观点.又如,自行车哪些地方存在摩擦,哪些是对骑车人有益?哪些有弊的?用哪些方法可以增大和减小摩擦.

3.巧设趣味

课堂巧妙设计悬念,带动学生学习积极热情,活跃氛围.如讲“光的折射”时引用幻想小说内容,大西洋底的人他们来无影去无踪,这些隐形人是怎样隐身的?学生对这一问题好奇十足,注意力立即被吸引,培养物理学习积极性,发散学生思维逻辑能力.

4.巧述导趣

生动有趣的故事诙谐幽默,能激发学生爱科学的意志品质,激发求知欲望.如“电流周围的磁场”一节,向学生讲讲18世纪末,年轻的奥斯特受德国哲学家康德的启发,想象电、磁和各种自然力的统一.经过一段思考反复实验,终于揭开电磁新时代的帷幕.

二、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1.师生共同探讨

教师对教学效率和效果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要能有效地实施情境教学,为了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必须要求学生与老师之间相互配合,多交流,多沟通.师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拉近彼此的距离,促进教学目标顺利实施.

2.激发学生兴趣

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培养.使课堂气氛具有活力,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积极发言,创造性地创设有效的情境,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幅度提高,学习的效果也显著上升.

3.温固知新

新知识与旧知识衔接好,让新知识能自然过渡,为学生接受新知识作了铺垫.同时,在教学中要坚持面向差生,紧靠课本讲课.教法上采用小步子,步步到位的做法,让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每次测验,控制试题的难易程度,让学生感受到跳一跳就能摘桃子的感觉.充分让学生感到学好物理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如,固体压强、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功、功率和机械率;机框图功和电功;电和磁.系统掌握他们共同点,弄清内在联系.

4.鼓励学生自愿参与

初中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情感容易产生迁移,自控能力不够强,教师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乐趣,使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动力.通过声、光、电的显著变化效能刺激学习的感官,开发学习动力,用历史科学家的坚持不懈的追求激励学生克服困难,勇攀学习高峰,根据学生学习差异分析他们心理,情感问题,克服学生心理因素,用亲切的教学态度和热情,真诚的企盼学生乐意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5.提供学生参与的条件

学生积极学习的情感从某种程度上讲教师起着重要作用,我们用丰富的情感,多彩的课堂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强烈的学习热情.多补充趣味小实验,简单的演示实验找学生亲自上台实验,学生在操作时有不当的地方,教师在一旁及时与学生分析讨论,加以纠正.学生能见度可信度显著提高,在眼看、动手、动脑,亲自实验中重现了物理现象,从心理上产生满足感和学习欲望.有的演示实验也可以改成分组实验.举例时尽量贴近生活,从而形象生动,为创设生动的物理情境添加一笔.

总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应该注重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运用,创设课堂教学,激“活”学生新知导入、组织学生实验活动,诱“活”课堂氛围、搞“活”学生思维,促“活”教学交流、用“活”教学情境.思维的运动要“动”而有本,“动”而不乱,“动”而有导,“动”而有得,在活动中为学生创造探索、表现和发展的机会,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课程内容又能够培养学生积极探究地能力和创新精神,有效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果.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科的魅力,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收获和发展.开阔学生思路,训练学生综合知识发展能力

猜你喜欢

摩擦力摩擦物理
留言板
摩擦是个好帮手
神奇的摩擦力
自不量力
动摩擦因数的测定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
神奇的摩擦力
Smart Shirts Generate Electricity
摩擦力做功中需弄清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