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加强博物馆管理工作的认识与思考

2016-05-14吴茜

经济师 2016年6期
关键词:思考博物馆管理工作

吴茜

摘 要: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公共机构,博物馆是我国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博物馆的功能也日益强大,加强博物馆管理工作,也自然成了推动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重心。目前,我国博物馆管理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其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文章重点谈论对目前博物馆管理工作的现状及问题的认识,也对如何有效提升博物馆管理质量提出相关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博物馆 管理工作 制度 思考

中图分类号:G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6-286-02

引言

博物馆是文物的收藏机构,是进行科学研究和文化教育的机构,也是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现如今,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背景下,人们开始注重精神文化,注重精神层面的提升,博物馆成了每一个城市中人们探知历史文化的最佳之地。在这种形势下,博物馆的管理工作也必须引起足够重视,与时俱进,发挥其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推动博物馆事业的发展。

一、博物馆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制度不完善

博物馆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它的工作内容包含着多种方面,并不是简单的服务观众、展出展品、看管文物等。而应该是系统的、规范的、行之有效的。不同的博物馆保管的文物多样,管理内容也复杂不一,为了保证博物馆管理工作的效率,实现精细化管理,就必须制定规范的规章制度。实际上,许多博物馆并没有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建立具有科学性的管理制度。而是根据游客人数的多少随意规定,想起一出是一出。例如有些博物馆,实行的是免费开放的政策。博物馆的参观人数在节假日就显的特别多,甚至出现拥堵情况。如果没有相应的规章制度,不适当控制人数,就会造成博物馆内一片混乱,给管理工作增加一定的难度,也会给文物的损坏带来一定的风险。

(二)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

博物馆是国家文物的存放点,也是重要的保护单位。但是,关注相关新闻就会发现,每年我国丢失或者损坏文物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一方面是因为博物馆管理工作者缺乏安全意识,对安全管理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管理制度的不健全。诸如此类的现象发生,给我国的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众所周知的前些年香港博物馆在故宫博物院的展品失窃案,价值数千万的文物不翼而飞,损失惨重。连我国最大的博物院都难免被盗,其他小型博物馆的安全隐患更不用说了。

(三)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博物馆管藏品包罗万象,参观人员也各有不同的服务和需求,这就要求博物馆管理人员需要较强的专业性。但是现在的许多博物馆管理人员学历不高,文化水平一般,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不会深入研究和鉴定文物,也不知道哪种物质会使文物造成损坏。也有一些服务人员素质低下,业务水平一般,对各种突发事件不知所措,没有好的应对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势必会影响观众的参观效果。

(四)资金不足影响发展

博物馆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国家,长期以来许多博物馆的发展一直依赖于国家的财政拨款。由于博物馆的公益性和非营利性,许多场馆在国家的相关规定下向观众免费开放,没有任何资金收入,制约博物馆的发展速度。另外,在入不敷出的前提下,博物馆硬件和软件设备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建设。种种原因导致了博物馆普遍存在资金不足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博物馆长远的发展。

(五)文物管理手段落后

现阶段我国的博物馆经历了一定的发展,也有基本的管理手段。但是局限于人工进行管理,手段落后,管理成本过高,管理效率也不高,不能适应现代化的高科技发展的要求。虽然有条件的博物馆引进了较为先进的电子管理系统,但也需要技术人员进行维护,才能发挥其最佳效益。

二、对加强博物馆管理工作的思考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笔者认为加强博物馆管理工作,应该对症下药,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根据目前我国博物馆管理事业自身的特点,和不同性质的博物馆的实际发展情况,建立相应的完善的规章管理制度,深化体制改革。一方面,国家应该积极搞好相关文化法律制度建设,完善有关博物馆管理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每一个博物馆都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相符的科学管理制度。制度应该包括文物陈列、展出、保管等服务项目以及各种参观规则等,并要保证管理制度的切实可行。如针对参观制度,在实行免费观馆、游客人数大量增加的情况下,管理人员要有意识地时刻注意进行人员疏散,避免发生安全事故,期间也要注意保护文物,做好相关服务工作。也可以适当限制每轮参观人数,合理控制人流量,保证文物和场馆安全。

(二)建立高素质的管理队伍

为提高博物馆管理工作效率,首先要有一支高效管理的队伍。因此,每个管理和服务人员都应该对管理工作充满热情,有高度的责任心,懂得相关业务知识和良好的服务意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教育。

1.进行专业培训。在相关人员任职期间,博物馆应该组织进行多方位的专业知识培训,以便时时对业务知识进行更新与补充。也可以不定期邀请专家和文物爱好者来馆,对文物鉴定等多方面专业技能进行现场指导和培训。通过在各种业务训练的不断学习和积累的过程中,逐渐提高自身素质,适应大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真正做到服务于观众,服务于社会。

2.引进高素质人才。博物馆在选拔和任用人才上应该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引进具有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为此,博物馆可以通过高校招聘等,设置职业准入制度,公正公开竞聘,对一些专业对口的、优秀的毕业生择优录取,避免不合格者以次充好,浑水摸鱼。

3.制定奖惩措施。在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下,人人讲求创新,用创新精神来加快博物馆事业发展速度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博物馆管理的创新,可以通过建立奖惩机制来实现管理。也就是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对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奖励,对一些服务差,业务水平低下的工作人员也要进行适当的惩罚以示警戒。这样,奖惩分明,不仅可以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可以实现优胜劣汰,稳定人才,达到建立高水平的人才管理队伍的目的。

(三)强化安全管理工作

博物馆陈列的多是文物,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可以说是我国文化的宝藏。针对屡屡出现的文物损坏和失窃事件,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刻不容缓。这要求博物馆管理人员必须强化文物安全管理意识,能够对存在的潜在隐患做出正确的判断,防患于未然,对文物安全负责任。对于馆内的濒临损坏的文物要及时抢救和修复。当然,这也需要高素质的专业性的安全技术人才。有条件的博物馆也可以进行全网控制,或者增加犬防等,实现多重防护,全面落实安全管理工作。

(四)多渠道进行经费筹措

针对发展过程中的经费短缺、入不敷出的现状,博物馆应该进行多渠道经费筹措,实现多元投入机制。

1.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博物馆要向政府申请加大资金投入。博物馆的配套设施和服务应该随着免费开馆后参观人数的剧增而有所提高和升级,日常运行费用必定大幅增加,这就需要增加资金投入,以保证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

2.吸引社会集资。博物馆可以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吸引社会集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资金压力。比如,可以在政府的合法引导下,鼓励社会志愿者参与博物馆建设,在民间进行文物征集等,发展博物馆公益性的文化事业。

3.自主获得收入。博物馆还可以通过向社会大众提供文化信息服务、生产具有地方特色的纪念品、进行广告招租等多种手段,进行博物馆宣传,获得一定的收入,以解决博物馆经费不足的问题。

(五)应用现代化管理制度

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博物馆的管理工作不能局限于以往陈旧的管理方法,应该与时俱进,在管理工作中引进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这一方面需要国家提供资金支持,使博物馆能有足够的资金购入电子管理设备和引进高科技管理人才。另一方面博物馆管理人员也要能够对这些高端电子设备进行系统操作,达到物尽其用。利用互联网和电子系统,博物馆也要将文物信息录入,实行电子档案管理。在博物馆内可以设置电子监控,对各个展馆进行实时监控。也可以通过设置网站,公布馆藏品的种类布局、展出时间等,对博物馆的日常运作信息进行坦诚公开。这样,既可以节省人员开支,也能够对博物馆进行高效管理和安全性管理,实现博物馆管理的信息时代。

三、结语

综上所述,博物馆的管理影响和制约着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为了不辜负博物馆“知识殿堂”和“文化宝库”的美誉,博物馆必须加强管理工作,来解决博物馆发展过程中的制度不完善、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资金短缺、安全隐患较多等问题。总的来说,博物馆管理任务长期而又艰巨。作为博物馆的管理人员,应该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在博物馆管理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博物馆管理的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使博物馆能够更好地服务大众,在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中得到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1] 纪远新.浅析博物馆免费开放后的运营管理[J].资治文摘(管理版),2010(3)

[2] 严间开.新时期博物馆服务质量的提升[J].旅游纵览,2011(3)

[3] 毕玉霞.对文物博物馆管理体制创新的思考[J].黑龙江史志,2014(21),80-81

[4] 安来顺.当代博物馆的人文情怀与文化角色[J].中国国际友谊,2010(7)

[5] 崔大伟.博物馆开展社会教育工作的探讨与思考[N].中国文物报,2011(8)

(作者单位:晋祠博物馆 山西太原 030025)

(责编:玉山)

猜你喜欢

思考博物馆管理工作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博物馆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露天博物馆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