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视角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设计

2016-05-14肖振红饶志坚段元媛李雄平

经济师 2016年6期
关键词:平衡计分卡可持续发展绩效评价

肖振红 饶志坚 段元媛 李雄平

摘 要: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管理者不再只注重短期利润最大化,而是寻求实现最有益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因此绩效评价体系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的有力武器。伴随传统财务指标导向的评价体系的缺陷日益凸显,非财务指标逐渐成为企业不可忽视的信息。文章基于新视角进行研究,构建科学的企业评价体系,需要注意的是财务指标的重要地位,必须要充分考虑到财务指标的重要性才能够使评价体系更加全面和完善,同时不要忽略其它非财务指标的作用,只有两者相配合,以BSC为基础的绩效评价体系才能够形成。企业的绩效评价体系非常重要,可以真实的再现企业的经济发展等各方面的详细情况,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起到重要指导作用。

关键词:绩效评价 非财务指标 可持续发展 平衡计分卡

中图分类号:F4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6-274-02

一、引言

自20世纪初,杜邦公司运用财务分析体系进行绩效评价,财务评价体系发展至今已相当完善,从财务的各个角度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但财务指标的优点同时也是其缺陷所在,只反映企业现状,无法显示其成因。绩效评价指标并非静止的,而是时刻处于动态之中,随着导向的改变,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也要随之变化,企业在根据实际情况而对其进行研究并做出及时正确的调整,对于企业来说,选择基础指标是非常关键的,这将决定绩效评价体系对企业发展所起作用的大小,也是企业家和学术界讨论的焦点,只有把实务与理论结合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二、企业绩效评价的理论概述

1.绩效评价的指标及标准。从绩效评价指标进行研究,指的是对企业具体方面或者环节加以客观的评价,在整个绩效评价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是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一般情况下我们所说的评价指标主要分为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两大类别,这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划分方法,当然还有其它划分方法,例如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等也是绩效评价中所采用的指标,而企业具体使用哪种指标,则是由企业的实际情况所决定的,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使评价真正的发挥出作用和效果,在此前提下,指标要与企业的发展和经营战略联系起来,充分考虑到企业内部和外部等各方面的情况,并且结合企业特有的文化,要满足企业经营管理的需求,并且具有灵活性,随着情况的变化而随时做出调整。

2.绩效评价的常用方法。目前我国企业在绩效评价方面所采用的方法各不相同,但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目标管理法、平衡计分卡法、关键绩效指标法、标杆管理法、动态管理法等。这些方法在企业绩效评价方面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但其效果并非十全十美,我国的一些学者在此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并提出改进和创新的方案,使其更加完善和高效,除了在企业管理方面发挥作用外,对于其它领域来说同样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3.企业绩效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我国的企业以中小企业居多,在管理等方面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其中最为典型的是被行业称为“流星现象”的情况时有发生,某些企业在短期内迅速发展起来,但没有多长时间又迅速衰落下去,甚至不再存在,为什么在我国频频发生这种情况,其根本原因在于企业只注重眼前利益,为了能尽快实现高利润而不惜采取各种方法,这是一种短视行为,其危害已得到印证。企业要长远的发展下去,必须充分考虑到利益相关者,同时还要认识到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意识到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暴露的是以利润为导向的的绩效评价体系的缺陷,也是企业给予非财务指标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由此可知,企业为了实现长远的发展规划,必须要构建出科学的、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并且从制度等方面进行创新,这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

三、基于新视角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1.基于BSC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平衡计分卡是目前企业比较青睐的方法,是诺顿教授和卡普兰教授经过多年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其核心是财务、顾客、内部业务和学习与成长,把这些环节有机的结合起来,是把企业所制定的目标和战略从抽象转化为具体的行动,同时要注意的是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及时做出调整,在保证目标实现的前提下具备灵活机动性的特点。要促进绩效考核的实效性,必须建立在企业可预见的、未来保持不断发展的势头之上。作为企业的经营者必须充分考虑到企业的发展和所制定的战略目标,具体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考核:(1)顾客角度,(2)内部角度,(3)创新和学习角度,(4)财务角度。如图(1)所示:

每个都处在不同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下,竞争环境的差别很大,所制定的发展战略是各不相同的,目标也是各异的。所以不同的企业在使用这种方法时要构建出属于本企业特有的指标体系,即使目标相同的企业也不能采用相同的指标为衡量的标准。即使同一家企业在评价指标之间体现在关联性上也是不同的。如果产业不同,相同的指标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综上所述,每个企业在构建平衡计分卡时,要充分考虑到自身的情况而不要盲目模仿,否则将会使平衡计分卡的作用无法发挥出来,企业绩效的准确性也无法得到保障。

2.企业绩效评价指标设计。

(1)财务绩效评价指标。平衡计分卡中对财务评价比较重视,其原因在于财务评价的结果对公司战略起到指导作用,同时也是检验管理是否有效的重要依据。在实践中应用较为广泛的财务指标有:经营利润率、现金流量、收入增长、毛利率、回款率、税后净利润、净现值等。

(2)客户绩效评价指标。作为明智的管理者需要进行换位思考,从顾客的角度对企业进行审视能够发现更多的问题。时间、质量、服务、成本这四大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获得市场份额、顾客需求以及满意度的真实情况。客户指标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市场份额、客户满意度、客户留住率、产品退货率和客户获利水平等。

(3)内部经营绩效评价指标。管理者从经营的角度考虑,在实施战略管理时,必须有科学高效的内部流程与之相配合。BSC的理念虽然很重视经营过程的改善,但更加注重企业的长远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性。具体指标有:成本、生产率、生产周期、合格率、新产品开发等。

(4)学习成长绩效评价指标。企业的学习和成长是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很多环节,其中人员、信息系统、企业程序这三部分是必不可少的,也是企业为了实现长远发展规划不可缺少的保障条件和投资,最后将体现为财务业绩。

需要强调的是采用平衡计分卡时,四个指标之间的关系是由一条“因果链”联系起来的,体现出业绩和业绩动因之间的关系。

四、优化后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实际应用

1.平衡计分卡在北京某公司的实践。国有施工单位具有其自身的特征,在考虑评价指标方面也存在一定特性,因而此平衡计分卡法在北京某公司的具体应用仅作为案例说明,具体实施措施还要依据各企业单位自身情况设定,见表1。

平衡计分卡反映公司经过一个周期,通过对各个指标权重计算得出整个期间内公司运行及管理情况,下面是北京某公司二十二项目2000年度平衡计分卡考核结果,如表2所示。

由此可见,北京某公司二十二项目该年度平衡计分卡得分为1.15,按考核标准达到优良状态。当然,这仅仅反映公司一个项目整体绩效,具体到各职能部门及公司整体都应依据该标准进行绩效评价,从而真实反映出公司该年度业绩成果。实施基于平衡计分卡法的绩效评价体系,不仅实现了绩效评价,同时反馈了公司一年的经营管理行为,也为公司未来的战略部署提供可靠依据。

2.基于BSC绩效评价体系的实施启示。从平衡计分卡法的成功应用,首先,我们得出企业实施基于BSC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需要一定基础,要有完善的组织结构、合适的信息系统、明确的部门及相应的职能。其次,作为管理者必须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到平衡计分卡法的价值,在企业管理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只有管理者的思想提升,才会转变视角,改变传统思维方式,以创新的方式引导企业走向更高的阶段。第三,高层领导的作用不容忽视,如果失去高层的理解和支持,组织变革将难以实现。最后,明确公司战略目标,使得企业绩效评价更加行之有效,行之有据。公司的战略目标是企业行动的方向,绩效评价体系服务于企业使之能够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利益,但前提是有明确的、可行的公司战略目标,这样绩效评价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为企业带来预想的收益。

五、结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处于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要想求得长久发展,必须实施相应的动态战略管理:既要考虑到企业长期收益,又要兼顾短期利润,寻找到两者的平衡点;一方面要重视企业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还要实现盈利,使两者形成平衡;还要兼顾企业整体与部门包括员工在内的绩效评价权重平衡。企业的经营情况是复杂的,必须把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够使经营者掌握企业真实的经营情况并以此为依据做出决策。

参考文献:

[1] James A Knight.Performance Measures and Strategy [J].Handbook of business strategy,2000.

[2] 唐芳芳.对企业业绩评价中的非财务指标的浅析[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4)

[3] 陈仕清.可持续发展视角的企业绩效评价初探[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7)

[4] 周良.基于平衡理念的企业绩效评价研究[J].会计之友,201l(19)

[5] 田俊芳.浅析平衡计分卡在企业绩效管理中的应用[J].东方企业文化,2011(7)

(作者单位:第一作者、第二作者、第四作者单位为,云南农业大学;第三作者为云南保山第一中学)

(责编:吕尚)

猜你喜欢

平衡计分卡可持续发展绩效评价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全面预算管理浅析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
绩效评价及其政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