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分析
2016-05-14代健
代健
摘 要:五千年的历史文化,造就了我国百家思想共争鸣的现状,传统文化由此渗入人心。随着时代的进步,古典教育理念随之兴起,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从《三字经》到《离骚》,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所以,如何更好的将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文教学中是需要共同探讨的一项问题。笔者基于当今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现状,浅析其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分析。
关键词:传统文化 教育 语文教学 渗透分析
传统文化是表现民族文化内涵的思想及形态,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包括诗词歌赋、曲艺文雅、百家思想及风俗观念等多方面内容。而小学生作为基础学习的传播者,是语文教学中受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影响的主体,基于从小培养的教学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理念已成为语文课堂的主导。通过改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将传统文化渗透进语文教学中,有利于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让小学生从内心接受传统文化的精神理念。
一、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现状
我国传统文化在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内涵,在艺术、习俗、思想等各方面都有着精神引导力。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小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兴趣,教师多以让学生死记硬背的形式记住文章内容,导致学生机械化的学习语文,而难以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此外,传统文化内涵深刻,但小学生领悟能力低,教师难以将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渗透进学生的思想中。所以,当前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作用并不理想,急需改进。[1]
二、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分析
(一)传统思想的教育
语文作为小学教育中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小学生思想认知深受其课程影响,现今很多小学会将《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等作为校规考察的内容,这种方式就是从课前教育角度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生的思想中。小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尚未形成,更多以模仿性学习为主,而语文课堂课时仅有40分钟,无法达到传统文化渗透的作用,通过课前对学生加以传统文化的教育,可以将语文教学延伸到生活中,让学生时时刻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
(二)课堂教育的规划
1.教材案例的引导
语文教学离不开课本的支撑,其文章内容无不体现着传统文化的精髓,不论是寓言故事,还是近代文学,都饱含中国特色的文化特质,所以,为渗透传统文化的思想作用,教师在授课时应该深入案例引导,通过阐述分解文章内容,加强学生对文章的分析能力,从而明确文章内涵,在理解的程度上学习传统文化。[2]
古诗词一直是传统文化的经典内容,在教学时,小学生由于缺乏对古文的理解力,很难从内心深处理解全诗词义,只靠死记硬背记住诗文,但是却缺少对核心的掌握,这样不利于传统文化精神的渗透。基于此,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教学模式来加深古诗词的影响作用,比如在讲解杨万里的《小池》时,可以将班级同学分组,将古诗内容以表演的形式呈现,有的学生表演“无声的流水”、有的学生表演“静谧的树荫”、有的学生表演“初生的荷叶”、有的学生表演“快乐的蜻蜓”,通过故事编排将这首古诗以简短话剧的形式演绎出来,然后评选表演最好的小组,但是奖励要平等的给所有学生,避免出现不公正现象。这样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虽是新的教学体验,但是小学生的表演欲望强烈,也喜欢互动实践性教学的课堂气氛,这种方式是最能让学生理解古文并能深刻记忆的。这种方式有利于传统文化内涵的传承,让小学生从思想到言论全面了解古诗含义,以此达到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内涵的效用。
2.读写能力的培养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名言警句一直作为我国实践教育的核心,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必须不断加强学生的读写能力,看文章与背文章只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想要渗透传统文化的精神魅力,仍需以读写教学为主。[3]
笔者认为,读写不是简单的朗读和写作,而是要进行情感阅读和挖掘性书写,即教师在教导学生阅读时要根据文章内容声情并茂的读出文章,并将重点内容标记,多多书写,比如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时,由于全诗透漏着淡淡的思乡怀亲之情,所以在读诗文的时候,言语应展现恳切、悲伤的情感,并对其翻译让学生不断书写,让学生逐字逐句的了解该文的核心及内涵。读文是为了让学生在朗诵的过程中体验文章的情感与内涵,而手写是将所学内容记于心里的手段,通过有效的读写指导,学生能够改变模仿学习语文的习惯,从小树立自己的读写风格,在潜移默化中渗透传统文化。
(三)多媒体的应用
如今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教师可以将传统文化制作成PPT、动画,通过多媒体播放宣传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小学生对于人物、风景、卡通等视觉性的感知较强,也极其喜爱动画的形式,所以,利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使其愿意接受传统文化语文教学,并对学习有一定的理解力。[5]
并且“慕课”的形式也对传统文化的渗透有一定帮助,教师可以通过课上将教学内容、教学重点等录制视频,发给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放学期间也能够随时复习,这种课上讲解、课下复习的多媒体结合形式,有利于将传统文化渗透进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主动学习传统文化的习惯。
结语:
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受到其他文化的影响,正在逐渐丧失其精神教育效用,为改善这个现状,我们需要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性教学,加大传统文化的学习力度。通过完善小学语文教内容,将传统文化渗透进课堂、生活及实践中,能够有效传达其精神理念,让小学生由最初的模仿学习逐步渗透进主动接受的思想,从而促进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是打好基础的前提,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的文化素养。[6]
参考文献:
[1]房殊.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1).
[2]范剑南.播下一粒种,收获一份情——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知识[J].考试周刊,2013(75).
[3]石皇冠,程小娟.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一)[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4(11).
[4]张海霞.将传统历史文化教育渗透于小学语文教学中[J].中国校外教育,2015(25).
[5]栗静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新视角[J].新课程学习(下),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