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服务型团组织建设的一点思考
2016-05-14蒋小平
蒋小平
摘 要:基层服务型团组织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是共青团事业发展的要求,还能促进共青团员综合素质提升。实际工作中应该采取有效对策,营造良好氛围、创新报道形式、开展青年活动,从而提高工作成效,有效促进基层服务型团组织建设。
关键词:基层团组织;服务型团组织;建设路径
0.引言
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对共青团工作提出殷切期望和系列要求,明确提出共青团要提高吸引力和凝聚力,扩大工作有效覆盖面。在这样的背景下,更应该提高思想认识,转变思想观念,综合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基层服务型团组织建设。事实上,基层服务型团组织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是共青团事业发展的要求,还能促进共青团员综合素质提升,有效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广大团员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培养优秀的后备人才。江宁区委宣传部团支部以争创区级星级青年文明号为抓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始终服务基层、关注民生,以严谨的态度、扎实的工作、创新的举措办好《江宁新闻》,努力为“强富美高”新江宁建设营造浓厚氛围。
1.营造良好氛围,强抓创建基础不动摇
为确保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扎实稳步推进,江宁区委宣传部团支部严格按照区级青年文明号考核评比细则,夯实创建基础。成立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制订创建工作计划,并完善一系列规章制度,把创建工作纳入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形成组织机构健全、考核奖惩明晰、全体人员积极参与的创建工作机制。为使广大团员青年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创建区级青年文明号活动目的和意义,通过宣传栏、标语、会议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 并将青年文明号创建公示、服务承诺等内容张贴在中心醒目位置,给每个办公室都配置了“青年文明号创建集体”台卡和“服务承诺卡”,营造出浓厚的创建氛围,增强大家参与创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时刻以青年文明号集体的一员严格要求自己。
为提升单位团员青年的业务水平和素质,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每月召开两次学习会, 邀请南京日报、新华日报的老报人、资深编辑给记者编辑授课,讲解新闻写作技巧、新闻图片拍摄技巧等。同时,总结点评上一阶段工作情况、部署下一阶段工作。还组织全体人员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创造性的采访》、《新闻摄影实务》等新闻专业书籍,大力提升记者编辑的业务能力。为提升创建效果,江宁区委宣传部团支部还特别把“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的相关内容纳入培训会中,构建起具有“青年文明号”特色的学习体系,不断推动创建工作向纵深开展。
在加强自身学习,努力做到“请进来”的同时,还积极“走出去”,组织业务骨干赴安徽郎溪、广德,浙江安吉,以及高淳等地新闻中心学习办报经验,将好的经验做法加以吸纳、融合。比如,实行的稿件质量评分法就是学习借鉴了安吉经验,这一方法有效提高了记者写好稿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办报质量。
2.创新报道形式,强抓本职工作不动摇
江宁区委宣传部团支部的团员青年主要集中在下属的科室新闻信息中心,和其他服务窗口单位不同,中心的本职工作是办好《江宁新闻》(工作简报),为全区发展营造良好氛围。在这一大前提前下,支部团员青年充分发挥骨干作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为单位扎实开展好各项宣传报道工作做出努力。
积极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开展宣传报道,为全区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同时认真做好中央、省市重大会议精神的宣传报道,中心全体采编人员经常主动加班加点,奋战在报道的一线,及时将会议精神传达给全区人民。会议结束后,立即开设相关专栏,对各街道、园区、部门如何以各重大会议精神指导工作进行全面报道,在全区上下掀起科学发展热潮。
积极利用《江宁新闻》这张报纸,开展好服务民生工作。在二三版上相继开设了《市场观察》、《消费提示》等专栏,为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支招。与区12345政府服务热线合作,开设“直通12345”专版,栏目受到读者的普遍欢迎。
3.开展青年活动,强抓青年素质不动摇
为提高单位团员青年的各项能力和素质,根据本单位实际,广泛开展适合青年的、形式多样的活动。并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提高青年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增强组织吸引力、战斗力和凝聚力。
江宁区委宣传部团支部不仅在党员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还号召广大团员青年创先争优,和党员一起学习创先争优相关知识,以党员为学习榜样,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在工作和学习中争当先锋模范。组织团员青年开展“爱护环境,志愿者在行动”活动,,向广大市民宣传环保的重要性;采访系列稿件,开设相关专栏,动员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来;组织开展“迎青奥、强体魄”职工羽毛球比赛,凝聚青年团员战斗力;联合区卫生、人社、质检、工商和司法部门开展记者节“广场服务”活动,与广大市民面对面交流,听取对办报的意见与建议。
4.工作成效显著,主要领导给予肯定
作为《江宁新闻》办报骨干的团员青年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办好区内的这份工作简报,做出积极贡献,也以实际行动为江宁区的发展做出贡献。江宁区委宣传部团支部的工作业绩得到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的赞赏和广大读者的肯定,区委副书记刘玲亲自为单位获得区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的记者颁奖;区委副书记严应骏来调研时,对办报各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勉励大家继续搭建桥梁、当好“喉舌”,创造良好舆论环境。广大读者还经常通过微信公众号和热线电话,给我提供新闻线索或提出意见建议,为我们办好报纸出谋划策,还有读者为我们的一些深度报道点赞。
每年中心都有一批新闻作品在江苏省县市报研究会、江苏省县市新闻(信息)中心工委组织的好新闻评选中获奖,获奖者也都是单位的团员青年,他们也都是单位的业务骨干。去年,本报共有15篇(件)作品获奖,获奖数量和等次在全省名列前茅。其中,消息《全国最大3D打印机器人在江宁诞生》(作者:詹艳娜)、通讯《汪龙干,“无腿斗士”踏上义工之路》(作者:陈敏)获得一等奖。消息《“江宁智造”伴飞国产大飞机》(作者:沈安),通讯《谷里全民终身教育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注》(作者:吴丹),图片《做群众的贴心人》(作者:戴典金)获得二等奖。另外,《36小时打通爆炸核心区救援通道》(作者:陈敏)《有一种力量叫信仰》(作者:俞金金)、《“文保达人”方青松,用影像记录城市历史与文化》(作者:林奇)等8篇作品获三等奖。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专版(作者:李媛)获得好版面奖,《政府部门做“减法”社会组织做“加法”群众幸福指数“倍增”》(作者:俞金金)获得好标题奖。
5.结束语
总之,基层服务型团组织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实际工作中应该认识其作用,结合工作需要创新方式方法,促进基层服务型团组织建设水平提升,进而顺应共青团事业发展需要,促进广大团员综合素质提升,为共青团事业的发展注入生机与动力。
[参考文献]
[1]黄晓鹏.推进基层服务型团组织建设的思考[J].特区实践与理论,2015(2),73-75.
[2]巫长林.加强基层服务型团组织建设路径研究[J].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5(3), 12-15.
[3]张华.基层服务型团组织建设的内涵与基本思路[J].青少年研究与实践,2015(1),37-41.
[4]武汉市团校课题组.基层服务型团组织队伍建设的对策研究[J].青年探索, 2015(4), 37-44.
[5]杨红燕.加强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的路径探索[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 7-9.
(作者单位:南京市江宁区新闻信息中心,江苏 南京 21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