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随风潜入夜,涧物细无声

2016-05-14邓忠英

新课程·小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发展性潜移默化沟通

邓忠英

摘 要:“爱就是人生……如果你错过爱,就错过了人生”。(金伯利·克伯格)既然爱如此重要,所以我们要用爱来打开学生的心灵。“你可以用爱得到全世界,你也可以用恨失去全世界。”用爱的雨露去滋润学生的心田,也许学生得到的不仅是一个普通的世界,而是开满鲜花的充满春天气息的世界。

关键词:爱;沟通;潜移默化;发展性;预见性

坐在课室里,望着那一张张看似熟悉而又陌生的脸庞,我不禁问自己:我给了他们什么?他们在我带领下的这个班级里又得到了什么?直到一张张写着“谢谢您的教导”的圣诞贺卡飞来,直到一篇篇周记在不断加长,我才真正意识到,我付出了,我收获了。

对于班主任,工作量最大、最令人头痛的是学生的德育工作,这需花费很多精力和时间,且还不一定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如何才能收到较为理想的效果呢?骂、打、罚,也许是公认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然而我们的德育工作是长期性的,这些方法不一定能取得长期的效果,甚至时间长后会产生负面作用。这些年的德育工作经验使我体会到德育工作就应像那滋润万物、给万物带来生机的绵绵春雨那样,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受到教育,这也是我们常说的“潜移默化”。

一、让学生的心灵听到“我爱着你们”

“爱就是人生……如果你错过爱,就错过了人生”。(金伯利·克伯格)既然爱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就用爱来打开学生的心灵。我们要从点点滴滴去爱学生,注意学生的细微变化,进步了给予表扬,退步了给予提醒,身体不适要给予问候,且这一切都必须出自于内心,绝不能有半点的虚假。

也许有人会说“对于这些学生可真是‘想说爱你而不容易呀”。这里就关系到我们用怎样的眼光来看学生了,我们应该用发展性的、预见性的眼光来看待学生。今天的他并不是永远的他,“如果一个教师,能够根据对于事实的分析,预见到他的学生在明天,在一年以后,在三年以后将是什么样的,那么这种意外情况就会大大减少。缺乏预见的教师工作,对教师本人就会变成一种痛苦的差事。”(苏霍姆林斯基)而且我们总要以乐观的态度来预见学生的未来。“一个心里有彩虹的人,就能维持美丽的心情,在彩虹升起的时候,会觉得阳光与雨都很好,因为没有雨,彩虹也就不能看见了。”(林清玄)只要我们想着播下的种子总会发芽,总会开花,我们就没有理由不爱起来。

二、爱的基础——了解

要给予学生爱,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的需要。做到这一点,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写周记。写周记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在这里,学生可以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想,还可以在里面尽情地倾诉自己的心声。而我们老师也有足够的时间根据学生的思想作出相应的辅导,书面的交流要比口头的交流更为理性,更为全面、透彻,现在学生们都喜欢在周记上向我倾吐他们的心声,拉近我们的距离。

我的学生会告诉我他们与父母之间的互不理解,特别是对父母的误解;他们会告诉我他们对学习成绩的担心、对学习压力的不堪负重、因友谊而产生的忧虑……而我每到星期一最渴望做的事情就是阅读学生的周记,并喜欢在他们的周记本上写下我的见解、感受,有时还会用上自身说法。如有一位非常不错的女生,由于心直口快惹来了一些不快,她非常伤心,一口气写了三篇反映这一问题的文章。我看完之后,很同情地写道:“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然后我再给她讲我是如何改正这一缺点及它给我带来的不幸。让我感到欣慰的是,上星期她居然以“我的快乐”为题写了一篇周记,非常高兴,她已经走出情绪低谷了。

每次批阅周记我都写得不亦乐乎,我也希望学生们能通过这种交谈走出心灵的困境,不断成熟,更加聪明。

三、班会课——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

也许有的老师会觉得班会课是班主任的一大负担,常常为班会课讲什么而头疼。而我觉得我们应好好利用每周一节的班会课。这一课中,我们可以和学生来一个全面的接触。我们可以倾听学生的心声,这时我们只需做一个忠实的听众;我们可以讲讲自己的故事,读读感人的篇章,这时我们就像是那春雨,让学生沐浴在清新的甘露中,接受心灵的洗礼。我很喜欢《读者》,我也很喜欢给学生讲述《读者》里的故事,如《小夜曲复活了》《乞丐让我富足》《是谁出卖了刺猬》……我相信学生们能在这些平凡而感人的故事中得到启发,从而思考人生,不断成长。

学生的真心交流当然会有更强有力的影响,“以心换心”主题班会让学生们认识到了团结的重要性,认识到了“以爱生爱”的真理,最后一位学生的发言也证明了这个班会的价值,他说“让我们团结友爱,开开心心地学习,快快乐乐地回家,每天都带一份美好的回忆回去”。这不正是这一节班会的成效吗?

四、以谈心代替批评

“来,坐下,我们交流一下”,这是我对犯错误的学生经常说的一句话。教育界的前辈们告诫我们“当你想发怒时,就站在讲台上由一数到十,如果你感到激愤,就由一数到一百”。这无非是告诫我们遇事要冷静,莫要冲动。我发觉有时带着怒气来处理事情只能令事情更遭,你怒气冲冲,也许能镇住学生,也许会让学生更燥,使他的错误越犯越大,最后变得难以收拾。于是发生事情后,我都会叫学生坐下(当然很多时候学生是不敢坐的,因为他们心虚)。当学生说时,我不发表我的意见,我只说“接下来呢?”“后来呢?”“你做了什么呢?”“你是否有错呢?”之类的话。这样下来,事情也就真相大白了,然后再来做思想工作也就顺利多了。现在学生做了错事基本上都能从自身去分析,做自我检讨。

两星期前,课后一位老师把两名学生带到了我的办公室,说是在教室打架。那时我正忙于备课,听到后心里特别不是滋味,只望了他们一眼就继续备课。差不多要上课了,我才转过身子望着他们,其实他们平时表现都还不错,特别是秦××同学是个特别文静的男孩。我还未开口,崔××就小声说:“老师,其实是我错在先,我先打了他一下。”这一点是我所没想到的,再加上他说话小声,我听了三次才听清楚。接着我只问了他打人的原因,然后就转望着秦××,这时秦××也不好意思地说了事情的经过,最后加上一句“我也打他了,我也不对”。这时我已不用再说什么了,我相信在我沉默的那一段时间里,他们的自我批评已经很深刻了。

“你可以用爱得到全世界,你也可以用恨失去全世界。”用爱的雨露去滋润学生的心田,也许学生所得到的不仅是一个普通的世界,而是开满鲜花的充满春天气息的世界。

参考文献:

王琼.潜移默化育桃李: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的粗浅认识[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7(4).

猜你喜欢

发展性潜移默化沟通
浅析小学数学学生兴趣培养
精读深悟 复述出彩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如何渗透德育教学
基于中韩合作办学背景下的韩国语课程学业成就发展性评价
决策咨询活动中的沟通艺术
让高中物理“生命化教学”绽放绚丽之花
谈诵读经典诗文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