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高年级习作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2016-05-14张建春
张建春
摘 要:在教育事业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困扰小学老师的最大问题便是学生的习作问题。习作时语言表达空洞、形式内容单一是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大量文献及调查研究得出,在中高年级的小学生习作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运用多种形式、多种教学方法保证学生的习作数量。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习作教学;教育现状;解决策略
经过各方的共同努力,现如今小学习作教学已有了显著变化。然而,由于在应试教育体制的持续影响下,小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并没有建立起独特的认知,再加上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握小学生心理发展阶段的特点,使教学与实践发生了脱离。课堂与自然的脱离导致了教师教学困难、学生学习困难的情况。这说明,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运用合理有效的方法优化学生的习作环境,构建学科间有效的联系,丰富学生的情感,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一、小学中高年级习作教学的现状
由于学生缺少对自然社会的体验与自己的感触,所以,他们普遍缺少对周围事物的实际感情,在习作中便会呈现出虚假情感。这种虚假情感会包括言语虚假、寓意虚假、感情虚假等方面。这种虚假情感会对学生写作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1.习作情感虚假
什么是习作情感虚假?举个例子:在调查研究过程中,随机翻阅了不同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习作作文,很多学生为了烘托气氛,在文中写到自己失去双亲或从小孤儿,又或者自己发生车祸导致失明。学生用几近诅咒的方式呈现文章内容显得十分可悲。这种习作方式不仅会使习作过程失去原有的意义,久而久之,会影响学生的习作目的。
2.习作过程虚假
习作的本质是学生对生活的一种反映,也是自我情感的一种倾诉,是对现实社会的领悟和思考。习作本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分内之事,而最近几年小学中反映的情况并不乐观,有些学生的习作作业并不是独立完成的,大部分在家长辅导下完成。而即将毕业的班级,学校和老师更是呕心沥血地进行“押题”,让学生提前写出并背熟以应对考试。这样做便失去了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意义,学生不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他们的想象力和积极性被压制,而变成了习作的傀儡。网络技术的成熟,带来的是大量的信息,学生可以从网上找出相关内容的文章,有些学生甚至直接把文章下载下来充当作业。举个例子:某学校某班学生的习作作业题目为“我爱我的___”,有百分之八十的学生的题目都是“我爱我的妈妈”,其中百分之七十的学生的文章内容都是妈妈在他生病的时候照顾他,他要好好学习长大孝敬妈妈。这种虚假的习作过程得来的高分对学生来讲,又有什么意义?
二、对小学中高年级习作教学问题的解决策略
1.走进生活,注重生活中元素的积累
为了改变学生在习作过程中情感虚假的问题,教师应鼓励学生展现真实情感。那么如何丰富学生的情感呢?关键一步就是要学生融入大自然、大社会中,感受身边一点一滴的事物变化,探索自然的奥秘。学生在与生活结合的过程中会无形中积累丰富的文学素材,这些素材会成为写作的基础。学生可以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或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开阔视野,感受不同的生活,观察新鲜事物,锻炼思考能力,从而享受生活中的乐趣。教师可以开发其他的途径丰富学生的情感,比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分享自己觉得有趣的事情,每天安排几个学生轮流讲给大家听。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对于写作充满信心。
2.适度降低期望,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
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教师首先要摒弃传统陈旧的教学理念,接受新的思想。现在教学研究更倾向于重视学生本身,更关注于习作的过程而不是内容和结果,这样更能准确地把握学生作文中的真情实感和表述的乐趣。然而,现在大多数的教师并不能深刻理解这一理念,把关注的重点依旧放在习作的结果。
例如,一名学生在作文中写道:“鱼的记忆只有七秒钟,我想做一条自由自在的鱼,这样就会忘记不开心的事情,游到世界的任何角落……”老师觉得阐述的内容并不符合规范,因此,老师否定了学生的真实想法,认为他没有远大的理想,缺少人生目标,认为这样的作文就不是优秀的作文。事实上,教师由于太注重习作结果反而忽视了学生在作文中表达出来的真实情感,教师吝啬鼓励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久而久之,会让学生在习作时产生畏缩情绪。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个体差异性,尽量做到因材施教。
总之,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创造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将教学融入生活中,创造有声有色的课堂内容,建立学习—生活—习作之间相互联结的综合框架,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寻找切合实际的创新教学策略,使之能真正帮助小学生提高习作水平。
参考文献:
[1]邱光飞.浅谈农村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4(9).
[2]杨九庆.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