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课改实施的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探讨

2016-05-14庄凌云

新课程·小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庄凌云

摘 要: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提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如何革新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成为相关教育者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立足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主要分析“新课改实施的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这一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学习其他各个学科的重要基础,更是学生学会生活的主要方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培养小学生听、说、读、写等各种能力,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因此,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当下许多语文教师需要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通过以下四个方面阐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要策略,希望能对语文教师有所帮助。

一、提高备课方案设计水平

备课是教师提前对文章内容熟悉的重要阶段,更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时期,因此,新课改中要求语文教师要从传统的备课方法中转变教学思路,真正地结合学生的特点设计出最佳的教学方案,既能让学生更加热爱语文这门学科,又能开拓老师的教学视野和知识范围,吸收更多新颖的教学思路。而新课改之后,很多语文教师认为新的教学内容不需要备课,在课堂上,随机应变地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但是长此以往,会造成教师对备课设计方面的重视度不够,对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也不再仔细考虑,使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出现各式各样盲目和随意的现象,使教学活动缺乏有效性。例如,在学习《和时间赛跑》时,教师需要提前备课,设计出最佳的教学方案,让学生可以准确地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准确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在设计方案时,教师可以采用举例子的方式,如,龟兔赛跑,告诉学生要时刻保持与时间赛跑,充分利用好时间,发挥自己的人生价值,切不可虚度光阴,帮助学生树立时间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充分发挥先进技术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先进的信息技术已进入各个领域,特别是在教育行业应用较为广泛,教师可以多多利用先进的技术,搜索出更多书本上没有的资料,以便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更愿意参与到语文教学中。只有这样不断进步,才能真正促进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不仅能将枯燥乏味的语文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用美妙的画面感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利用多媒体时,教师需要结合语文的教学特点和学生的个性差异,真正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标,促进语文课堂有效性的提高。例如,在学习《翠鸟》这门课时,教师就可以从网上搜索一些关于翠鸟的图片,通过多媒体方式展示给学生,将色彩鲜明的鸟儿呈现在学生面前,然后再认真学习课文内容,最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翠鸟的外观加以描述,加深学生对翠鸟的印象,让学生更加热爱大自然。

三、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高度重视对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水平。在日常交流过程中对学生阅读水平的要求要高,需要真正理解、吃透他人的意思,这样才能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和交流。学生在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可以更加准确地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真正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此本人提供以下几种方式供语文教师参考。(1)带着问题阅读。没有目的的阅读是在浪费时间,只有让学生有目的地阅读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2)学会做笔记。可以用各种颜色的笔做笔记,也可以用一些特殊符号做笔记,养成这种习惯会终身受益。(3)发散阅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书本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学生具有创造力、想象力,需要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好坏直接决定学生语文水平的高低,在整个语文学习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例如,在学习《燕子》时,教师需要让学生通读一遍文章内容,之后让学生自己总结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锻炼学生在阅读方面的理解能力,真正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四、师生互动优化教学内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是课堂的主人,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师生之间的互动形成一种融洽的语文教学氛围。而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大多照本宣科,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只关注学生的成绩,让学生死记硬背,导致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不断下降。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与学生多沟通交流,这样才能形成一种互动的教学局面,在本质上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学习《画杨桃》这篇课文时,教师需要先拿出一个杨桃,摆在讲台上让学生画出自己所看到的杨桃的样子,通过这件事教会学生多方面、多角度考虑问题,学会用全面的眼光看待事物,切不可片面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之后教师与学生互换,教师画出自己所看到的杨桃,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让学生学会多角度考虑身边的人和事,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未来。

总之,教师需要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之后重新认识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学会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用发展的眼光解决问题,久而久之,真正提高语文素养。同时,语文教师还需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开展语文教学,在语文课堂上多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以锻炼学生的胆量和勇气。

参考文献:

严琳.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4.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