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模式下的高中数学微课教学设计
2016-05-14汤爱美
汤爱美
[摘 要] PBL模式符合高中生的认知规律及思维特征,也积极响应了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等教学学习理念,是一种高效科学的教学方法.高中数学教师应在实际教学中就具体问题设置合理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使其自主学习探究、勇于提出疑问、学会反思,从而逐渐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在“不等式与数列求和教学”中,PBL模式微课设计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关键词] PBL模式 高中数学 微课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6058(2016)17 0018
新课程改革日益深入,传统教学模式“满堂灌”“填鸭式”已经逐渐被“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取代.PBL模式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这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在“问题中心”下,指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结合自己所学知识提出新问题.微课教学与PBL模式相结合,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
一、基于PBL模式的数列求和教学微课教学设计
这里以高中数学中的数列求和知识作为实例进行分析.首先设置好要探究的课题: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根据这一课时制定教学目标.然后采用PBL教学模式.第一步设疑自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先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将17世纪莫卧儿帝国皇帝沙杰为爱妃建造的泰姬陵作为情境导入课堂,泰姬陵主要使用纯白大理石砌建,是世界古建筑的七大奇迹之一,其中陵寝被宝石镶嵌,图案精美绝伦,陵寝是一个三角形图案,它被大小相同的宝石镶嵌而成,一共有100层(如图1所示),教师这时提出问题:同学们知道这个图案一共用了多少宝石吗?
图1
教师使用这个情境问题引出所要讲解学习的知识,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问题情境应采取先进多媒体手段,以微课形式展示出来.可以在正式上课前让学生观看有关这个建筑图案的小视频.接着教师提问学生:看到这个问题情境,同学们能想到那些数学问题呢?学生会就这个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新问题.例如这些镶嵌宝石有什么规律么?也有的想到了怎样求1+2+3+…+100=?等差数列前n项和能使用高斯算法求解吗?这样教师帮助学生梳理问题,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第二大步就是让学生分组合作讨论,小组成员先分层讨论,然后再群体讨论,并展示自己讨论成果,明确各小组课堂任务,选派不同小组在黑板上展示问题的解决方法,通过一系列问题探讨分析后,得出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
因为Sn=a1+(a1+d)+(a1+2d)+…+[a1+(n-1)d],
Sn=an+(an-d)+(an-2d)+…+[an-(n-1)d],
所以2Sn=(a1+an)+(a1+an)+…+(a1+an),
所以Sn= n(a1+an) 2 .(公式1)
接着教师还要给学生进行有关知识补充,学生在此之前学习过an=a1+(n-1)d,因此等差数列的另一种变形公式为Sn=na1+ n(n-1) 2 d.
(公式2)
二、PBL模式下不等式课堂微课教学设计
PBL教学模式以促进学生终身发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最终目标.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就教师设置好问题再提出新问题,通过改变条件、结论等形式来反复编题,培养学生逐渐形成良好数学思维,学生能逐渐使用常用数学方法解题,例如分离常数法、配方法及数形结合法等等.这里我们以高中数学中的不等式知识为例进行探讨分析,将PBL模式与数学方法分离常数法应用到不等式教学及解题过程中.具体如下.
【例】 设x>-1,求函数f(x)= x2+7x+10 x+1
的最小值.
针对这个题目,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这个是什么函数?如何求这个函数的最值?求值方法的灵感来源是什么?
学生会依次回答问题,并得出结果、结论.这个是分式函数.分式函数求最值要先进行变形,从而得到:f(x)=
(x+1)2+5(x+1)+4 x+1
.学生这样进行变形受基本不等式启示,接着教师顺着学生受基本不等式启示引导学生由f(x)=
(x+1)2+5(x+1)+4 x+1 推导出x+1+ 4 x+1 +5≥2 (x+1) 4 x+1 +5=9
当且仅当x+1= 4 x+1 ,也就是x=1时等号成立,所以当x=1时,函数的最小值为9.
教师解答出答案之后,再提出这道题变形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哪些数学题也能这样变形呢?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然后以微课形式在课堂上展示出来,最后进行总结得出结论.综合分析上述及具体题目解答,能够看出PBL模式是一种以问题促进问题的教学模式,学生只有自主探究、剖析数学知识及习题,才能提出有效问题,采取数学思维及数学方法成功解决问题.
[ 参 考 文 献 ]
[1]王聪.高中数学数列模式识别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2]李健.“一题多解”与“多题一解”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价值研究与实践[D].苏州大学,2012.
(责任编辑 黄桂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