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评价体系
2016-05-14赵培勇
赵培勇
【摘 要】大多数高等学校并未建立专门的通识教育评价体系,在评价目标、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上尚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因此,可以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师生间的互动三个方面来完善通识教育评价体系,以达到促进教学改革的目的。
【关键词】通识教育评价体系 高职院校 构建
一、我国高校通识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现状
近年来,随着通识教育的深入开展,通识教育的教学质量评价工作也纳入各高校的议事日程,但大多数高校尚无专门的通识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没有形成科学系统的通识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在教学评价方面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评价目标不够清晰,评价内容不够全面
由于很多高校未能确立明确的通识教育目标,因而对于通识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到底要评价哪些内容尚不够清楚,只是将通识教育课程教师的教学态度是否端正、语言是否流畅、思路是否清晰、学生课堂纪律好坏等作为了衡量教学质量的主要指标。事实上,全面的通识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应该包括对课程教学目标的评价、教学内容的评价、教学形式和方法的评价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价等多个方面,而对每一方面的评价又应该有多项评价指标,这些指标必须科学、具体、详细,具有可操作性。
(二)评价标准未能凸显通识教育的特色
现行通识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大多沿用一般教学评价标准,往往包含于教学评价工作中。教学评价是针对所有课程的评价,其评价标准往往比较宽泛,没有针对性,未能凸显通识教育的特色。通识教育具有如下的自身特点,如:
1.基础性。通识教育要求大学生在人类广阔的知识领域进行基础性的学习,即了解和掌握各门学科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以获得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为以后的专业学习及个人的发展打下广泛的基础。
2.通融性:通识教育的特质是要体现学科的通融性,要整合不同领域的知识,在学科的交叉学习中形成跨学科的创新能力。
3.深刻性:通识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取多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的学习,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其理性,触及其灵魂,发扬其人性,陶冶其人格,从而促进人的和谐全面发展。
鉴于通识教育所具有的以上特点,因此,通识教育的教学质量评价应该有自身独立的评价标准,凸显通识教育的特色。
二、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评价体系探究
教育评价不仅是为了有助于教师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效,更是为了有助于改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提高服务功能。只有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构建不同的教学评价体系,才能有效地促进教学。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评价,有普通教学评价的内涵,但又不完全相同。完整的通识教育评价必须包括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三个方面。因此,下面参照一般教学评价体系的模式,结合通识教育的特点,对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评价体系进行探讨。
(一)管理机构
通识教育课程目标设置、管理力度、经费投入、教学指导等,都有赖于管理理念。一个计划的有效执行,必须由良好的上层管理部门和高效的评价管理机构支持,管理是否符合要求,是通识教育是否能科学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建立或完善通识教育管理机构是国外有效开展通识教育的经验。
(二)教学评价
1.教学目标评价。教学目标表述是否清晰、具体、全面,目标的科学性、层次性,目标是否充分考虑教育活动对实现目标的可行性,是否体现学生的个别差异。通识课程的教学目标可分认知、能力和情感三大目标。
2.教学内容评价。通识教育的内容必须符合通识教育目标,即教学内容是否具有科学性、系统性、综合性和深刻性,是否有利于学生主动性、创造性、想象力的培养。
(三)评价方法
在评价方法上,仅仅通过测试学生获得多少人文科学知识和课程设置的优劣来评价通识教育效果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新的视角寻求更科学有效的通识教育效果评价范式。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可采用下列几种评价方法进行综合评价:
1.标准化考试。这是课程内任课教师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各种评价的一种传统方法,适用于对通识教育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的检测。
2.问卷调查和访谈。问卷调查通过匿名调查的方式,并不作为学生考核的标准,所以它所得到的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可以更客观地了解学生的发展变化。
(四)评价反馈
教育评价既可以是学生对教师的效果和教学质量进行反馈,又可以为教师发现教学问题提供参考。教师获得评价的反馈信息后,一方面,能了解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组织中的某些不足,诊断出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与困难,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另一方面,能明确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及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形式和方法是否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学生获得反馈信息后,一方面,能加深对自己当前学习状况的了解,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另一方面,能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作用。
总之,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评价在我国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同时,通识教育本身的内涵和外延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因此,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评价体系有待于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以期达到促进教学改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小红.大学通识课程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5.
[2]袁琦.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评价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04.
[3]曹莉.关于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的辩证思考[J].清华大学教学研究,2007,28(02):24-33.
[4]冯惠敏.中国现代大学通识教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17.
[5]左甜.大学通识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1.
[6]庞海芍.通识教育困境与希望[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268-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