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几条实践路径

2016-05-14何煦

教育界·下旬 2016年6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实践

何煦

【摘 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到2020年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投身创业实践的学生显著增加。基于此并结合自身工作实践,本文做了五点思考。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 组织保障 校园文化氛围 师资 实践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和社会群体就业形势愈加严峻。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国家不失时机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创新创业的洪流中,我国高校学生应该是创新创业一支声势赫赫的生力军。然而,就整体显著,大学生创业的实际人数较少,创业成功者或创新成果确显者更是寥若晨星。《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加强,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主要是一些地方和高校重视不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与实践脱节;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欠缺,教学方式方法单一,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实践平台短缺,指导帮扶不到位,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亟待健全。大力开展创业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探索适合高校学生的创业教育模式,是新时期高校就业工作者必须承担的职责。以下几个方面可以作为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创业教育体系的努力方向。

一、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的组织保障

高校要成立以分管校领导为第一负责人的领导小组,成立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办公室,负责创新创业教育的日常工作、氛围营造、信息采集、团队管理等。并完善创新创业扶植政策,加强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估,切实保证机构、人员、经费、场地的“四到位”。制订与时俱进的规章和制度,对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引导、激励和规范的作用,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渗透到高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持续促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制度规章保障要考虑以下三方面:一是立足于建设创新型高校,科学发展,统筹规划,破除制度性障碍,使创新创业教育更好地服务于人才培养;二是立足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认真回顾发展历程,仔细查究问题,全面分析存在原因,明确解决接榫路径;三是立足于不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差异化,细化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要求,吃透党和政府对高校创新创业的新要求,使制订的制度和规章真正做到遵循规律性、富有创新性、具有前瞻性、体现实效性。

二、营造创业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

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的渲染能给大学生的创业群体带来极大的鼓动效应,在一个具有浓厚的创业氛围的社会环境里才会产生较为理想的创业实践行为。比如斯坦福出来的学生,认为没有创办公司就是很失败。在硅谷,创业失败者比那些没有创业的教授更受尊敬和欢迎,因为所有公司都认为有创业经验,比单纯有技术更有优势,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支持作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创业意识不强,而从业的氛围却十分浓厚,这种传统文化氛围严重束缚高校师生的思想。高等学校要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具有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就要在校园内构建和营造一个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经过近年来的探索,创业教育在高校虽然已经不算是一个新生事物,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亮点。但是,与国内外比较成熟的创业教育实践相比,我国的创业教育还处在发展阶段,需要转变观念,不断进行研究和实践,创出特色,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创业型人才。

三、加强创业教育师资建设

实施创业教育最大的问题是教师,教师是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能否取得成效的一个关键因素。高校必须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配齐配强创新创业教育与创业就业指导专职教师队伍,并建立定期考核、淘汰制度。聘请知名科学家、创业成功者、企业家、风险投资人等各行各业优秀人才,担任专业课、创新创业课授课或指导教师。将提高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作为岗前培训、课程轮训、骨干研修的重要内容,建立相关专业教师、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制度。要加强创新创业理论研究,高校是科研的阵地,鼓励教师对创业教育进行理论研究,不仅能够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还能丰富创业教育理论体系,弥补创业教育理论研究的不足。

四、加强对外联系,争取社会资源

缺乏资金对于大学生创业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困难,一些高校已经开始出资对创业项目进行扶持。但单个高校的力量是有限的,需要政府部门组织对已有学生创业项目进行评估,匹配一定的资金,帮助大学生实现创业梦想。另外,要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协助办理小额担保贷款,并结合试点项目经验,积极筹备出台针对大学生的创业优惠政策,为更广大群体的学生开辟成功创业通道。高校实施创业教育不能闭门造车,要主动与社会各界建立多方位、多渠道的联系,争取地方政府、企业及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支持和帮助。政府部门是政策的制定者,高校应该及时将学生的创业愿望和政策诉求反映给地方政府,积极争取地方性创业扶持政策的出台实施。高校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本着“双赢互惠”的原则,在企业建立学生创业实践基地联系企业来校设立创业奖学金,邀请企业成功人士担任创业导师,直接指导学生创业,高校也要积极争取工商联、民营企业协会等团体的指导与帮助。

五、强化创新创业实践

促进创新创业项目成功孵化是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内在要求。借助实践训练孵化基地的智力人才聚集优势,最大限度发挥统筹协调功能,鼓励学生发挥优势,加速学生科研成果的孵化进度。同时要借助各类创新创业基金,共建创新创业实训孵化基地。高校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专业导师的各类科技创新项目,由专业导师牵头组建创新创业团队,依托项目为基础成立学生创业工作室;为培养和挖掘学生创业理念,为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提供做“老板”的实践平台,学校应积极鼓励在校园内和学生生活园区组建自由贸易市场,为更多的创新创业团队提供“低成本、低风险、易操作”的创业零售摊位;鼓励创新创业拔尖团队通过参与“挑战杯”、科技创新大赛、创业计划大赛、素质拓展训练、创业实训、模拟公司经营等开展课外创业教育活动和竞赛,积累创新创业经验。

六、结束语

在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推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既是高等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教育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落实创业带动就业的重要举措。构建涵盖保障体系、课程体系、实践育人体系在内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其目标就是要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科学发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组织管理往往受到部门分割的制约而不能形成合力,对于创新创业教育内涵的片面认识又常常导致将其看成解决学生就业问题的短期行为。高校必须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从人才培养的高度对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整体设计,选择适合自身的教育模式,并从创新创业教育的组织管理、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体系等方面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使大学生不仅成为求职者,而且成为工作岗位和职业的创造者,为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

【参考文献】

[1]唐志敏,苗月霞,庞诗.我国高校毕业生创业政策分析[J].第一资源,2011(02).

[2]王丽花.大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社会视点,2015(21):242.

[3]戴路,黄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陶行知教育理论的借鉴[J].安顺学院学报,2015,17(08):53-54.

[4]曹胜利,雷家骕.中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报告[M].沈阳:北方联合出版传媒,2009.

[5]高晓杰,曹胜利.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新时代事业的开拓者——中国高等教育协会创新创业教育研讨会综述[J].高教研究,2007(07):91-93.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实践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发展及创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