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酒店业海外市场扩张及地域格局演进分析
2016-05-14陈顺
陈顺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酒店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为寻找新的发展机会以及利用不同地区的不同商业周期分散风险,国际酒店业纷纷通过与航空公司的联合,酒店业的兼并、收购以及战略联盟等形式进行海外扩张。国际酒店业全球发展与组织运营需要对东道国的文化、政治、社会和宗教结构深入理解,审慎灵活地培育社会关系和企业内部关系,对海外运营在诸如财务控制、质量管理、生产支持、资源供应、适应当地政策法规、酒店特许经营专利费和利润转出等方面的挑战需要认真考量。
关键词:酒店业;海外扩张;组织运行;地域格局;挑战机遇
中图分类号:F530 文献标识码:A
一、国际酒店业全球化发展与国际化扩张
旅游业和酒店业被公认为跨越国界、逾越文化鸿沟的产业。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导致了世界对现代交通运输和酒店接待服务的需求激增,对于那些努力在国际酒店市场中寻求发展机会的酒店管理公司、酒店联号以及投资商都是大好的时机,首当其冲的就是国际酒店管理集团和大型国际酒店联号的全球拓展,许多与旅游业、酒店业有关的海外扩张,都是被国际贸易的扩张、世界新商业中心和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网络的跨国基础设施的不断扩大所推动的。由于市场营销技术和全球预订系统的发展,诸如酒店业这样与旅游服务相关的大型国际酒店管理集团和国际酒店联号,从全球市场中受益最多。毫无疑问,全球化以及现代通讯和交通业的技术进步,推动了国际酒店管理集团和大型酒店联号的兴起。这些酒店管理集团和酒店联号的管理和市场营销,不但可以相互借鉴,而且还拥有雄厚的财力,以便进行全球性地理扩张。
(一)国际化扩张动力
半个多世纪以来,由于受到世界整体经济繁荣和长期稳定的政治局势的刺激,全球酒店市场需求持续增长,这为世界酒店业的海外扩张提供了空间和动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酒店联号和酒店投资商为主体的酒店业全球扩张如火如荼,其根本动力是实现公司的战略性增长和争夺全球市场利润。国际酒店联号全球性扩张和国际化发展拥有自身的强项和优势,强大的国际市场业务迅速提升了酒店品牌认同,也同时促进了酒店联号在国内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在市场全球化的推动下,酒店联号、酒店管理公司和投资商都开始寻求各种各样的机会服务于不断增长的国际需求。首先,以拓展全球市场作为发展壮大的首要途径。许多大型酒店管理公司意识到,加强海外扩张有助于获取一定的海外市场份额。其次,比较经济优势在酒店业的海外扩展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相对低廉的土地和劳动力成本足可以吸弓l海外资本和国际酒店的进驻。另外,国内环境往往对酒店的海外发展产生影响,由于发达国家国内市场饱和,很多国内酒店管理公司转移到海外发展,酒店管理公司特定的“补缺”产品已经不再拥有国内的发展空间,只好到海外寻找新的发展机会。最后,通过利用不同地区的不同商业周期分散风险。到20世纪80年代末,全世界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吸引了国际酒店集团的大部分注意力。最初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大的门户城市和世界性大都市里,因为这些地方的金融风险最低,而可吸引的投资者最多。这个时期国际酒店集团的发展战略就是先在大城市树立品牌,然后再向二级城市和度假胜地拓展。
总之,海外发展可以使酒店管理集团提高其品牌的全球覆盖率,赢取全球品牌市场营销的声誉和利益。
(二)国际化扩张路径
1.酒店业与航空公司的联合。航空业把几百年来的住宿与交通延伸到一个更大的地理范围。美国的航空公司在重要城市拥有联营酒店是能否获得特定航线飞行权的重要考虑因素:欧洲的航空公司不断增长的航空业自由化压力和由此带来的对公司收益的潜在威胁,使他们不得不采用航空与酒店联盟的方式开展多元经营,以保持其市场竞争力。
随着航空业对酒店业渗透的加剧,二者之间的联系已经由单纯的拥有产权和合并,转变为部分拥有产权与业务协议相结合的复杂形态。泛美投资的洲际酒店一般要指定管理人员或严格采用合同管理和特许经营管理;环球航空的希尔顿国际酒店参照康拉德·希尔顿的模式,完全采取管理合同,没有股权参与:联合航空对威斯汀酒店的控制包括拥有部分股权和管理合同相结合的形式。很快,这种单一的酒店与航空公司联合的方式延伸为多种联营,这时洲际酒店公司成为一个由多家航空公司联合成立的多国酒店联合体,这种多重联合在机票销售、行李处理、及其他业务等方面反映了各航空公司之间复杂的合作关系。尽管航空公司进入酒店业的初衷是为了保证特定航线上乘客的基本利益,但是后来航空公司却把酒店作为新的利润中心。
航空公司和酒店的伙伴关系产生了协同效应。他们拥有共同的顾客群,具有开展联合营销的潜力。在有些市场上,航空公司的出票量可以根据酒店客房存量预测出来,这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的亚洲酒店市场表现突出,由于在商务和旅行的高峰时期,会发生严重的客房短缺,即使航空公司不能完全拥有饭店,他们也会采取诸如少额投资、租借、管理合同、特许经营、合资、特别代表安排、常客飞行计划搭卖以及连接预定系统等业务与酒店联营。
酒店与航空公司的联合尽管也存在某些弊端,毫无疑问,航空业对酒店业的参与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将继续,无论这种联合的目的是为了协作,还是保持竞争力,还是仅仅作为生产的投资,有一点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在国际酒店领域,成功的企业必须采用专业的经营管理。
2.酒店业的兼并、收购。酒店业的全球化发展,主要品牌成为酒店业主和投资者追逐的主要目标,使酒店的兼并收购成为这场变革的代名词。几十年间一波又一波的兼并收购浪潮,将酒店业推向了金融市场的中心位置,使之成为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产业之一。
大规模的外国投资和酒店并购与兼并,创造出了改变世界各地商业中心和旅游度假区面貌的产业。甚至在美国,许多外国酒店公司和集团都涌入主要的门户城市,以“国际风格”的氛围和服务水准、优质的酒店产品和豪华设备来赢取美国的游客。伴随着历史进程,世界主要的酒店管理集团和酒店联号把目光逐步从欧洲、北美转移到亚太、中东等地区,作为其追求更多利益和发展的途径,规模经济、全球化、占领主要市场和拓展新市场、本地市场的饱和,所有这些因素都在酒店管理集团和酒店联号的并购扩张上扮演重要角色。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国际性并购越来越频繁,规模也越来越大,在1987年像假日集团这样的酒店公司,将其海外分部出售给欧洲的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彻底改变了酒店业的排序和行业内的力量平衡。尽管交易环境越来越困难,投资者在考虑海内外市场时更加谨慎,但是未来的酒店并购趋势仍将继续存在。
酒店业的兼并往往被视为“适者生存”的游戏。市场上一些大型国际性酒店管理集团和酒店联号占主导地位,主要酒店联号控制的客房比例不断增加,客房和专业市场越来越集中到少数强劲的酒店集团或酒店联号,如洲际(Intercontinental Hotels Group)、万豪(Marriott)、福特(Fode Hotels Group)、喜达屋(Starwood)、凯悦(Hyatt Hotels and Resofls)、雅高(Accor)、最佳西方(Best Western International,Inc.)等手中,这些遍布全球的成员酒店具有吸引大量顾客群的能力,这些现象为酒店兼并指明了方向。
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市场饱和以及实力雄厚公司的杠杆作用,并购成为这一时期酒店业的标志。欧洲、亚洲和其他地区的酒店联号,已经迎头赶上了美国的酒店联号。当小型酒店加入市场营销联合体或建立伙伴关系,以期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生存时,将酒店联合为超级集团越来越占主导地位。那些通过联合生存下来的酒店,正在面临着新的全球挑战,会对他们的经营管理产生更大的影响。
3.战略联盟。今天的兼并主题已经由“收购”转向“伙伴”。由于市场的局限,酒店纷纷加入到以营销为基础的战略联盟中,小型酒店往往希望与实力雄厚的大型酒店联营,并加入到他们的全球预订系统中,这种趋势反映了小型单体酒店和地区性酒店的一种需求,换言之,如果要在未来激烈竞争的国际旅游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和世界最大的全球酒店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竞争激烈的行业总能迫使更多的个体参与到联盟之中,21世纪是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区域性贸易和服务壁垒不断被打破,更多的联盟与合作将在世界范围内展开。这种联盟包括横向联盟与纵向联盟:它的成员体系不仅包括酒店,也包括酒店供应链上的各个产业体系叫。这种战略联盟的形式将有效激活市场存量,树立强势品牌,共享市场资源。
(三)国际化扩张地域格局演进
国际酒店公司和酒店联号在世界各地的布局不尽相同,英国酒店公司和联号主要集中在本国和欧洲大陆,在非洲和加勒比海地区也有部分酒店运营业务;法国酒店公司除了欧洲大本营以外,主要分布在曾经的殖民地国家,即非洲的法语国家。相比较而言,美国的酒店公司和酒店联号在亚洲、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区占有优势;日本酒店及酒店联号除日本本土外,大部分布局在北美地区(主要是夏威夷和美国的西海岸)、亚洲(主要是东南亚),近20年以来开始进入大洋洲(主要是澳大利亚和关岛)。而发展中国家的酒店业务则倾向于向发展水平与其相近的国家拓展。
依照已经建立起来的旅游流动模式,20世纪80年底以前,国际酒店业从客房方面来说主要集中在欧洲,占世界酒店总量的45%,北美约占30%,亚洲地区不到13%,其余部分遍布在拉美、非洲和加勒比地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亚洲酒店市场增长率最高,西欧最低,即世界酒店业的年均增长率4.0%,而亚洲的增长率为9.8%,这些趋势既反映出工业化国家酒店市场的相对成熟,也反映出亚洲新兴市场的蓬勃发展。同时也反映一个事实,世界经济活动中心正转移到亚太地区(见图1)。
1.在欧洲的地理扩张与演进格局。第一家扩展到欧洲的国际酒店联号是美国酒店联号。二战后,美国政府的“国外旅游联合会(Interdepartmental Foreign Travel Committee)”开始思考旅游和旅游业在新的国际秩序中所起的作用及其对贸易扩张、金融稳定、加强经济理解等方面可能做出的贡献。该联合会确信,来自美国的旅游业务流量,能够为欧洲带来外汇收入,有利于消除“美元缺口”,并将其纳入马歇尔计划。于是,美国的酒店业大受鼓舞,开始到欧洲大陆发展。同时,欧洲的酒店联号也在发展,例如查尔斯·福特购买了托拉斯饭店(Trust House)创建了托拉斯福特集团(Trusthouse Forte),约瑟夫·马克斯威尔(Joseph Maxwell)在英国建立了大都会酒店联号。随着欧洲本土航空运输的发展,欧洲的酒店联号开始扩张到整个欧洲大陆,与美国的竞争对手一样,欧洲酒店联号的最大市场就是寻找熟悉酒店住宿环境的国内游客啕。20世纪70年代的能源危机和接踵而来的经济萧条,几乎使欧洲的酒店建设出现停滞。随着中东地区石油财富的增长和出口贸易带动的新的资本市场的兴起,国际酒店管理公司和酒店联号开始把注意力转向中东地区并逐步扩张到太平洋沿岸。
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国际酒店联号的第二次发展浪潮才开始对欧洲产生兴趣,这是由于当时的欧共体决定,通过消除12个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而逐步形成欧洲统一市场。这时的国际酒店联号,诸如华美达(Ramada)、马里奥特(Marriott)、日航饭店集团(Nikko)、欧比瑞集团(Oberoi)、泰姬(Taj)这些国际酒店联号都着手在欧洲的酒店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目前,欧洲拥有世界40%左右的酒店客房,尽管许多大城市以外的酒店是由私人拥有和经营的,小型的家族经营式饭店还是比较常见。鉴于欧洲入境游客流量以及东欧市场的开放,总体而言,欧洲仍不失为大型国际酒店联号的重要市场。
2.在北美的地理扩张与演进格局。除了少数几家加拿大酒店联号外,北美的酒店业实际上是美国的酒店联号和独立经营商一统天下。20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了一个转折点,北美酒店业市场由美国酒店输出的单向通道转变为双向车道,国外的酒店联号向北美扩张。比起很多新兴工业化国家,美国经济的稳定、低廉的制造业成本更具吸引力响。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美国的地产相对便宜,这主要是由于美元贬值和中小饭店缺乏资金实力而导致的脆弱性。
拉德布鲁克有限公司(Ladbroke PLC)并购希尔顿国际饭店,福特饭店集团(Forte PLC)并购旅游海滨(Travelodge)和威斯康特(Visscount),欧奇公司(Aoki Corporation)并购威斯汀饭店(Westin),塞卜沙森(Seibu Saison)并购洲际饭店,以及假日集团(Holiday Corporation)和巴斯有限公司(Bass PLC)的合作都是20世纪80年代北美酒店业市场重组的产物。
虽然北美被认为是一个成熟的市场,开发成本在许多地区尤其是二级城市地区是比较合理的。但是,用美元外的货币来衡量,北美的饭店估价偏低,尽管如此,北美的酒店市场仍然是一个有吸引力的地方,因为它占据了世界酒店客房总量的1/3。
3.在亚太的地理扩张格局演进。30多年以来,许多国际酒店联号将其发展重点集中在了亚洲,特别是环太平洋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由于亚太地区的大众化旅游时代较欧美国家而言姗姗来迟,快速增长的游客数量对酒店的需求变得更为迫切,小型酒店已经不能满足大量团体旅游的需求,因此,那些拥有著名品牌的酒店联号立足于建设大型豪华酒店。最初的国际性品牌酒店往往是希尔顿国际酒店、洲际国际酒店、凯悦国际酒店、喜来登、假日酒店这样一些美国酒店联号创建经营。20世纪80年代以后,欧洲、日本、和亚洲其他地区的品牌酒店也开始出现在亚太地区的一线和二线城市。
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中国改革开放,使得酒店存量迅速增长,仅从1984年到1988年中国的酒店客房数就增长了200%,在一些城市甚至出现了酒店过剩。其他一些地区,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澳大利亚等也存在类似的现象。尽管在一些城市出现了客房过剩,但那些新兴国家,诸如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韩国和越南,受到众多酒店开发商的青睐,尤其是那些以阳光沙滩著称的目的地,正在兴起建设大型综合性度假区的趋势,包括酒店、便利的购物中心、餐饮、娱乐、休闲健身针对国际游客的旅游吸引物。
总体而言,国际酒店公司在亚太地区的发展成败参半,尽管早期的市场开拓者们获取了赢利,但后来发现只能在面对生产能力过剩的情况下,在过度饱和的市场中竞争,而且这一地区的酒店数量还在持续增长。这一地区人口的急剧攀升、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旅游目的地的崛起,昭示着亚太地区旅游业的巨大潜力。酒店发展商坚信,酒店业将随着休闲旅游和商务旅游的增长而得到发展,能够带来酒店权益增值的不动产才是投资目的所在。此外,较高的毛利率可以使经营高星级酒店有利可图,这些方面亚太地区要好于欧洲或美国。
二、国际酒店业全球发展与海外运营的组织形式
(一)国际酒店业全球化发展与海外运营的环境与条件
与国内的运营环境和影响因素不同,所在国的行政管理、文化、习俗、法律和决策等因素对跨国运营的酒店公司有重要影响和制约作用,可能面临的诸如所在国当局出台限制酒店解决某些特定问题的制度和规定,包括针对进口货物或供给品可能被当局认为是同国内产品的竞争。在某些政局和安全剧变的极端情况下,酒店资产极有可能被收归所在国国有。跨国运营的酒店管理者有必要提前制定好偶发事件的应对计划。
另外,跨国运营的酒店公司还应该对所在国的社会文化环境高度关注和审慎对待。酒店公司及其运营者必须认识到宗教、文化、风俗、伦理等方面的文化差异,会成为酒店与所在国社会各阶层及有关组织建立有效沟通、有效联系的障碍,由于酒店运营者需要与当地各阶层和利益团体打交道,因此,酒店运营成功与否取决于解决这些困难的能力,酒店管理者必须首先理解东道国文化。
(二)国际酒店业全球化发展与海外运营的组织形式
发展全球性酒店企业需要具有全球化的规划、战略和组织结构,跨国组织、多国组织和全球性组织是国际商业组织的三种常用形式。它们在业务挑战、组织响应、培训计划等方面各有侧重,见表1。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跨国组织在全球范围内运营,允许每一个酒店凭借自身的能力依照本土市场的需求来发展;多国运营者则使用成功的样板酒店,为其他国家的酒店提供发展理念,将国内的经验用于国际化扩张;全球性酒店运营者将世界视为统一的市场,需要的是标准化的、可靠地、可复制的品牌化酒店。
跨国组织认识到酒店所有层级的管理者和雇员要与本土供应商和政府管理者一道,寻求共事的方式,尊重文化差异。这样,会有更多的团队工作和责任要共同承担,并产生一种扁平的、非正式的组织结构。在这种组织里,鼓励员工们拥有一个共同的愿景、使命和战略,同时也鼓励创新,并以本土化的形式贯彻使命。无独有偶,国际性酒店公司的发展方向在很大程度上倾向于跨国组织所采用的方法。一些成功的酒店联号,如希尔顿国际、凯悦国际和洲际酒店等,长期以来采取了“全球化思维、本土化经营”战略思维。然而,全球性组织和多国组织结构中的很多思想,也可以恰如其分地用来描述假日、喜来登及其他一些成功的酒店联号的早期运营。
(三)多国环境下国际酒店业跨国组织运营
在稳定性、透明和预见性良好的国家和地区,酒店公司通常采用集权式管理体系,对尽可能多的变量和要素实施控制。然而,在稳定性和预见性较差的海外环境中,各种变化因素和条件纷繁复杂,以至于酒店东道国以外的任何酒店运营者,难以理解和控制这些因素,这样会降低酒店运营者及时采取灵活性措施应对本土环境变化的能力。因此,很多国际酒店公司采用与集权式管理体系截然不同的管理体系,即分散化管理体系,这种管理体系具有内部自我控制和平衡机制,以确保酒店公司和酒店联号的运营标准能够得到很好地实施和保证。分散化管理体系确实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为企业运营带来益处,但是,像财务管理和财务决策、人力资源总体协调、员工培训计划、全球采购和物流配送等问题,公司总部实施和处理更有效率。此外,外汇管理应该由联号的公司总部而不是单个酒店的层面实施。
对于酒店计划的制定,必须考虑到所在东道国特有的环境变量,针对这些变量在运营层面进行修改,使二者相适应。基于以往的经验和思考,应该将不确定性转换为可以量化的风险,然后加以确定、评估并减少所承担风险的程度。
在公司层面,应该有一个柔性的计划体系,能够不断调整以适应运营环境中的动态变化,如可能发生的社会和政局剧变、员工罢工、顾客流中断、信息问题、供应停止、货币流入流出的限制等。为了保持必要的灵活性,国外酒店的计划和控制应该具有如下特征:首先,制定酒店预算应该以酒店的特殊性为基础,一个刚刚进入市场的新酒店,会需要设置一个与那些成熟酒店不同的运营计划和目标。其次,确定的预算应该能够满足多重及不断变化的目标要求,并且,随着目标的变化,成本结构和水平也相应发生变化。最后,计划和控制系统既应该包括定量指标,也应该包括定性指标,如出租率、市场份额、所有者和顾客及本土社会的满意率、竞争地位、员工士气、销售额、酒店洁净度,以及最重要的品牌标准。
三、国际酒店业全球化发展与组织运营的障碍与挑战
首先,酒店业国际扩张最大的挑战之一,就是理解东道国的文化、政治、社会和宗教结构并与之相妥协。在建设新酒店和履行合约之前,对上述领域获得充分的了解是至关重要的。有多少经商之地,就有多少经商之道,国际酒店管理集团及其管理者都应该熟悉投资所在国规范的或当下的商业惯例,包括谈判风格、政府和商业礼节、管理优先权和市场营销手段等。
其次,在许多国家,为了保证酒店正常运转和不受外界干扰,除业务关系外,还要审慎灵活地培育社会关系和企业内部关系。尽管酒店业的国际化程度很高,但是,不同国家之间在文化、社会习俗、价值观、语言、工作方式和社会行为上,存在相当大的差异,酒店管理者经常会对这些多样性存在始料未及或者防不胜防,难以满足不同国籍的客人或员工的不同需求,甚至引起客人或员工的不满、投诉或冲突。
第三,由于经济、社会、文化、政治、法律和风俗习惯的冲突和障碍,海外运营的酒店扩张很难实现快速的获利和成功。民族主义、贸易保护、文化差异以及缺少可靠而又稳定的供应商,可能会导致海外酒店运营产生一系列问题,诸如酒店所在国资源的可获得性、当局对产品质量一致性和标准的保证和承诺、无法控制的各种费用开支等问题常常困扰着外国运营者。
第四,从酒店公司的角度来看,海外运营在诸如财务控制、质量管理、生产支持、资源供应、适应当地政策法规、酒店特许经营专利费和利润转出等方面都可能存在种种限制。其他如:时差、物流配送系统和后勤保障、不断增加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产品营销等问题,都需要在做出向海外运营和国际市场扩张时要考虑的因素。
第五,对酒店公司和酒店联号来说,进入国际市场的时机选择也至关重要,无论是依据酒店公司的发展规划来选择,还是考虑到全球产业发展趋势或者和能否获得某个引人入胜的商业机会联系起来,在做出全球市场扩张决策时,酒店公司对国内战略进行认真考量至关重要豳。必须对国内实行的战略进行有效的甄别,哪些是可以直接应用到海外市场;哪些是需要进行调整才能在海外运用;哪些是根本不能在海外市场运用。
四、总结
从世界范围来看,经济衰退、政治冲突、能源危机、不断加剧的通货膨胀、熟练劳动力的短缺、生产效率的低下、严重的过度建设、相互之间激烈的竞争、外汇的起伏波动、债务和现金流困境、数不胜数的所有权变更,上述因素都在一定时期内对酒店出租率和利润率产生了冲击,但是,从来没有从根本上阻碍世界酒店业的发展进程,新的全球市场将使未来的世界酒店业更加具有挑战性,同时也会为其增长带来新的契机。
酒店业之间全球化扩张的动机各不相同,但是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市场份额和扩大对酒店品牌的认同。然而,酒店业的国际化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除语言和政治方面的障碍外,还会经常遇到文化差异、熟练员工短缺等问题。此外,在不同的东道国,在遵从那些与公司冲突或不利的政策法规以及协调不同的会计制度和内部控制体系时,往往会遇到困难。此外,在国内运行良好的策略,在其他国家环境下,不一定能够行得通。
在国际酒店业中,跨国扩张的类型遵从着某种逻辑。那些地位已经稳固并将目光投向海外的酒店联号,一般会在邻近国家或同本国有共同联系的国家中寻找机会。此外,对于跨国公司来说,一个有着安全、稳定的投资及商业环境的投资避风港,总是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进入国际领域的酒店联号,必须分析每一个将要运营的酒店所处的环境,对于不同地理区位的酒店,管理者要做出由各个地区的特殊性所决定的运营决策,以响应本土市场和商业环境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考虑是采取集中化还是分散化管理模式。酒店所在地理位置与总部距离越远,越有可能存在信息迟滞,从而越迫切需要独立自主的决策授权。
国际酒店业的未来与世界政治和经济变化以及国内外旅游业长期发展的趋势密切相关。国家间经济相互依存的增强,以及国际商贸的扩张,将继续推动酒店业的全球化进程。尽管经常发生经济衰退、过度建设、货币贬值等问题,但对酒店投资商、开发商和经营者来说,仍然充满了众多的发展机会。越来越多的国家,为了满足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所需的资金和就业要求,而制定了新的产业政策,其中也包括旅游业,这必将为旅游业和旅游接待业带来新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