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高校与快消品企业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研究
2016-05-14许晓冬孙晓程李秀兰
许晓冬 孙晓程 李秀兰
摘 要:经济新常态要求高校人才培养标准必须务实创新。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是高校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平台,对产学研协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阐述了高校联合快消品龙头企业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目标与内容,并提出了加强实践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高校;快消品;实践教学基地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6-0080-02
改革开放历经三十多年了,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新常态给中国社会带来新的机遇。面对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经济结构的调整,高校的人才也必须适应经济的新常态。当下,“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激发了全民创新创业的热情,高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首要阵地,是集结教学、科研、创新创业的桥头堡,高校在创新人才实践领域能力的培养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提供了重要保证
一、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目标与内容
(一)建设目标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特别指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建设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1]。高校依托优势学科与企业联动,创建高校——企业、人才——项目合作平台,探索具有鲜明特色的实践教学模式,推行创新型教育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实现创新人才培养与企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实践基地的建设与人才培养目标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第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校期间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接触社会、深入企业,提高就业能力,并为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第二,将企业资源与高校资源合理利用,通过基地培养更多企业需要的人才,同时为企业员工的进修提供便利条件,使企业员工的理论水平更上一个新台阶,在条件成熟的时机开展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第三,通过实践基地建设与教学模式内化提升式改革,将高校联合快消品龙头企业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省内各高校进行推广与普及。
(二)建设内容
通过高校企业的密切沟通,共同制定校企实践基地联合培养方案,探索产、学、研协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及新型的校企合作共赢式教学模式。
1.完善课程设置
(1)教学内容与形式改革。根据市场调研及探究企业的经营需求改进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对于相关的课程,在校内完成基础理论的学习,进入实践基地,由教师与企业共同担当指导教学,布置项目,学生根据项目要求完成设计方案。结合市场与企业的要求,对相关的理论课程进行学时上的调整,加大实践环节的教学任务,丰富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教学资源的共享。与企业密切交流,将企业实际经营活动与教学相结合,在实践过程中做到双向对流,一方面将课堂延伸到企业,通过企业的职业培训,学生形成职业意识与身份转换;另一方面,将企业的优势资源引入实践基地,聘请企业各部门管理人员授课、讲座,使学生在实践基地身临其境,提升学生对企业、对行业、对社会的全方位认识。
2.创新实践教学
(1)与快消企业共建实训室,加大实践学生数量及拓宽实践范围。结合企业经营在实训室进行具体的产品研发、设计,并制定相应的营销方案、品牌推广等,广泛提升学生实践实习的参与度。
(2)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创业竞赛,联合快消企业举行品牌营销大赛、市场调查竞赛等科创比赛,在增强企业知名度的同时,增强学生科研创新的能力。
(3)与企业协调沟通,组织学生利用假期到公司锻炼学习,企业根据校企实践基地联合培养方案对学生进行校外技能与综合能力的培训。同时企业可以全方位衡量人才的素质,对学生的实习过程给予客观公正的测评,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提供参考。
3.校企师资共建
鼓励教师走进企业挂职锻炼,了解企业用人的标准,提升实践教学水平。鼓励“双师型”教师与企业职业能力培训师在多元化领域进行教学方面的改革,将课堂教学与企业职业能力培训有机结合,以“高、精、尖”的标准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2]。
二、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策略
(一)明确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
本着培养学科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适应面广,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业人才为目标构建“三、三、六”课程体系。
第一,挖掘“三、三、六”的内涵,遵循人才培养的科学规律,建立基础实践体系、专业实践体系、企业实践体系,对应三大实践教学中心与基地,依托六大教学平台将课程体系有机整合,循序渐进,有目标、有方法、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素质。
第二,在通识基础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专业基础平台上构建学科群,满足不同方向学生的偏好;建立课组,优化课程体系,提高教学效率。在三大教学平台上,开展各种商务营销策略、市场调查、大学生创新创业等竞赛,鼓励学生利用企业提供的实践基地平台开展项目的开发与拓展[3]。
第三,强化实践环节,增强实训、实践环节的课时。发挥实践基地与企业实习基地优势,将拓展学生实践能力的手段不断从平台实训、创新创业竞赛、职业资格证书向参与企业产品市场调查、营销策划、品牌推广、销售实践等转变。
(二)探索新型教学模式与方法
经济全球化与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也推动着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究式、互动式、讨论式等各种层次的师生交流丰富了教学课堂。
第一,改革教学模式,以实践任务、企业目标为线索进行课程内容的设计,强化实践能力训练,将“课、证、赛、岗”融合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与职业资格考证的“应知、应会”融为一体,建立“双证融通”、“以赛促学”的新型实践教学模式。
第二,充分运用国际化教学方法。采用最早在德国实施的“项目导向法”、“行动导向法”,将头脑风暴、企业创立流程、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融于教学中,培养心、手、脑一体化的职业教育模式。
第三,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打破传统教室进行教学的固有模式,把课堂搬进实训室及企业实践平台,让师生都以职业人身份开展教与学,充分体现了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第四,创建高效、新型的网络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电子教材、教学单元设计、学习指导、习题集、案例集、实训项目库等资料能过网络技术融入教学体系,建立精品优质资源共享课。
(三)完善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资源
以精品课程建设与精品实践教材建设为手段,以培养创新能力及实现社会适用性为目标完善课程内容、优化课程资源。学校结合各层次专业学生的教学内容、学制时间,学生数量,与公司共同编写教材(讲义),拟定教学方案并进行具体实施。将企业先进的思想与成果引入教材、带入课堂,扩宽实践教学的内涵,使学生全面掌握学科与行业发展前沿信息[4]。
(四)完善实践课程评价体系,创建多维考核平台
在实践教学考核模式的改革中确立三个转变,即从某特定项技能考核向知识的掌握、运用和综合能力的考核转变;从单一的考核方式向多元考核方式和途径转变;从一张试卷定终生向过程评价转变。建立以项目实训、平台模拟、科创竞赛、基地实训、企业岗位测评覆盖整合的综合性考核体系,全面、客观、系统地衡量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与团队的协作水平[5]。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新进教师的层次
第一,按照“优化结构、提高素质、培养双师、造就名师”的总体思路,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实施品牌战略,采取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培养形式,全力打造专业素质高、应用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教师队伍。
第二,鼓励年青教师深入企业实践,提高本校“双师”及“创业培训师”的比例;为年青教师搭建企业实训平台,鼓励教师参与企业职业能力培训,促进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的提升;组建由企业管理人员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保障实践教学体系与时俱进。
第三,提高新进教师层次,从学历、职称、企业挂职、科研能力等方面遴选专任教师。制订计划,选派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专任教师到相关生产单位实习锻炼半年以上,建设“技术型”师资队伍。
校企联合进行人才培养的实践在欧美国家运行了很多年,无论是德国的“双元制”还是英国的“学徒制”,其共同特点是将企业引入高校课堂,进与出并举,摒弃了传统的课堂与岗位之间的屏障。高校联合行业企业建设实践基地是经济新常态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它是否能打造人才培养新格局的关键是能否统筹高校、企业、社会的目标,只有符合地区经济、企业利益的人才培养目标才能够保证资源的有效利益,校企达到共赢互利、共同发展的的可持续的新常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长期教育改革规划纲要
[EB/OL].中国教育网[2010-7-30].http://www.edu.cn
/html/e/2009/gangyao/.
[2]许晓冬.转型期高等教育理念重构与协同创新人才培养
模式研究[J].北京教育,(16).
[3]何根海,谭甲文.新建本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路
径选择[J].中国高等教育,2011,(2).
[4]许晓冬,崔艳娟,程晓谟.协同创新理念下的消费产业人
才培养模式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4,(11).
[5]许晓冬等.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性
研究[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