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棚桃树丰产栽培技术

2016-05-14马保瑞

山西果树 2016年6期
关键词:桃树大棚栽培

马保瑞

摘 要:2012年山东省齐河县和乐采摘园进行油桃大棚栽培,栽后第2年春每667 m2产量500~800 kg,第3年春达到2 150 kg,第4年春达到2 650 kg,667 m2收入达到3~4万元,经济效益可观。在生产实践中,从建园、建园后管理、扣棚后管理、采后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出了一套大棚桃树丰产栽培技术,为大棚桃树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桃树;大棚;栽培;技术

文章编号:1005-345X(2016)06-0037-03中图分类号:S662.1文献标识码:A

桃树为多年生落叶果树,是人们非常喜爱的水果。桃幼树生长速度快,成花容易,当年春天栽树,当年冬季扣棚,第2年春即开花结果,获得经济效益了。2012年山东省齐河县和乐采摘园采用大棚栽培油桃,栽后第2年春667 m2产量500~800 kg,第3年春达到2 150 kg,第4年春达2 650 kg,667 m2收入达到3万~4万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根据齐河县气候、土壤立地条件及生产实践经验等,从建园、建园后管理、扣棚后管理、采果后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入手,总结出一套大棚桃树丰产栽培技术,为大棚桃树栽培提供参考。

1 建园

1.1 品种选择

选择适应性强,早实、丰产、果个大,品质优,耐贮运,花期抗低温,耐晚霜的早熟品种中油4、中油5等。桃树多数品种自花结实,但异花授粉效果更好,为保证授粉效果,配置花期一致的授粉品种仓方早生、春雪、春艳等。

1.2 苗木栽植

为防涝、控制树体旺长和早期促花丰产,采用起垄栽培技术,垄高30~40 cm,垄宽 40~50 cm,起垄后将桃苗直接定植在垄上,株行距为(1.0~2.0) m×(1.5~2.5) m。3月中下旬定植,定植前按设计好的行距,挖宽1 m、深0.6~0.8 m 的定植沟,667 m2施有机肥4 000~5 000 kg、生物菌肥50 kg、硫酸钾型复合肥20 kg,将土肥充分混合均匀,回填满沟,然后浇大水沉实。栽植时,将苗木根系向四周舒展,使之均匀分布,扶直树干,填土踩实。注意栽植不要过深,深度以起苗的痕迹为宜。栽植后浇1次透水,水渗下后覆土,形成一条垄台,最后树盘覆地膜。1周后再浇水1次。

2 建园后的管理

2.1 定干

定植后随即定干。芽苗在接芽上15 cm处剪,成苗在50~60 cm饱满芽处剪截定干。

2.2 肥水管理

定植后要加大肥水管理,地下追肥和叶面喷肥交替进行,自4月底始每隔15 d左右追1次速效肥,地下追肥每株施40~50 g尿素,追肥后及时浇水,促进成活及新梢旺长。每隔10 d结合喷药喷施1次0.3%尿素和0.4%~0.5%磷酸二氢钾,连续3~4次。7月中旬以后控制生长,停止地下追肥,特别是氮肥,每10 d喷1次0.3%磷酸二氢钾,连续3~4次。如土壤墒情好,一般不浇水,雨季注意排水。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隔10~15 d喷1次15%多效唑150~200倍液,连喷3次,喷雾要均匀,尤其是新梢生长点一定要喷到,以有效抑制新梢旺长,促进花芽分化。

9-10月份(扣棚前)结合土壤深翻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最好是牛粪、农作物秸秆等,每棚可施入有机肥4 000 kg、生物菌肥50 kg、过磷酸钙50 kg、锌肥10 kg、硼肥2 kg,施肥后全园浇1遍透水。

2.3 修剪

当新梢长到30 cm左右时摘心,促发二次枝,培养结果枝。在树旁立一竹竿,并选一健壮新梢为领导枝,绑缚在竹竿上,防止倒伏,促其生长。

5月中下旬选长势、角度好的4~6个新梢培养为预备枝,其余新梢抹除。6月中上旬,新梢长到40 cm左右时摘心(剪除顶端10~20 cm),促发二次枝,增加枝量,扩大树冠。

7月中旬,选3~4个预备枝培养为永久性主枝,当长至50 cm左右时,应及时捋枝和拉枝开角,拉成60°~70°,其余预备枝拉平,作为辅养枝。及时疏除背上旺梢和外围竞争梢、内膛密生梢。

在高密度(667 m2栽476株)桃树栽植时,可采用弯干处理,在6月上中旬,当中干高2 m时,从基部50 cm处向西北方向一次性拉弯,角度70°,疏除弯干过密的新梢,使同侧枝条保持20 cm间距,其余新梢通过扭梢、拿枝、摘心控制生长。

冬季修剪以疏甩为主,控制旺长中心枝,培养自由纺锤形或圆柱形树形,以利于通风透光。

3 扣棚及扣棚后的管理

3.1 扣棚

冬暖式大棚10月下旬,当外界气温降至0 ℃或霜降后扣棚,白天盖草苫降温,晚上揭草苫通风,使大棚内温度保持在0~7.2 ℃。春暖式大棚在2月10日左右扣棚。大棚钢管架结构,东西长60 m,南北宽8.5 m,高3 m,使用无滴膜。

3.2 覆地膜

升温后第1~2周,在第1次追肥灌水的基础上,待土壤表面干燥时覆地膜。最好选择黑地膜,既可保墒提高地温,又可防止长草,树体能够良好生长。

3.3 温度调控

温度是大棚桃树栽培成败的关键。棚内的温度主要靠揭草苫、开关通气窗通风换气等措施来调控。扣棚覆盖地膜后一定要逐渐升温,不能提温过快,使树体逐步适应棚内环境。如升温过快会导致先长叶后开花,出现前期树体徒长、坐果率低等现象。10月下旬后白天盖草苫降温,晚上揭草苫通风,强制桃树休眠,12月中旬开始升温,第1周,白天揭去一半草苫,傍晚及时放草苫,保证棚内温度。第2周后,揭去全部草苫,萌芽前,温度控制在白天10~16 ℃,夜间2~4 ℃;萌芽期,白天10~18 ℃,夜间4~6 ℃;花期,白天12~20 ℃,夜间8~10 ℃;幼果期,白天15~22 ℃,夜间10~15 ℃;着色期,白天22~27 ℃,夜间10~17 ℃。花期和果实发育期温度过高易引起伤害,造成新梢旺长和落花落果。

3.4 湿度调节

桃树是耐旱怕涝树种,棚内土壤不宜过湿。花前土壤相对湿度一般保持在65%~85%;花期保持在50%左右为宜;果实发育后期,湿度应小于60%,湿度过大,会使新梢旺长,影响光照和花芽分化,在不影响温度要求的前提下,可通过通风换气进行调节。湿度过小,可通过适时适量灌水、地面洒水来增加棚内湿度。

3.5 肥水管理

升温前浇透水,其他时间视墒情适时滴灌。落花后株施尿素100 g,硬核期株施硫酸钾型复合肥150 g,果实膨大期株施高钾复合肥200 g。

落花后至采收前,结合打药喷叶面肥3~4次,前期喷施硼、钙加0.3%尿素,后期喷施0.3%磷酸二氢钾。

3.6 花果管理

现蕾期,疏除枝条基部和顶端坐果率低的晚花、弱花。大棚桃树缺乏露地条件下自然授粉的机会,提高坐果率便成为花果管理的关键。通过采取棚内放蜂、人工授粉、花期喷硼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坐果率。花前2~3 d,可在每个棚内放置一箱蜜蜂(200头/箱)进行授粉。盛花期进行人工授粉(用秃毛笔蘸取花粉,然后转到其他花柱头上,或用鸡毛掸子在花上轻轻抖动,使鸡毛掸子上蘸取的花粉抖到其他花柱头上),连续进行直到花全部开放。

落花后1周开始第1次疏果,疏去并生果、畸形果、小果。当果实长到杏仁大时定果,长果枝留3~4个,中果枝留2~3个,短果枝留1个,外围、上部宜多留,内膛、下部少留。

3.7 修剪

由于棚内温度高,湿度大,新梢生长快,修剪非常重要。当新梢长至10 cm时及时抹芽,把双芽枝、三芽枝全部变为单芽枝,新梢间距10~20 cm。当新梢长到30 cm时,对直立的新梢进行扭梢。可采用吊果枝、合理修剪、铺反光膜、果实近成熟时摘除果实周围叶片等措施促进果实着色和成熟。

4 采果后管理

4.1 修剪

果实采收后及时进行修剪,要充分利用空间,增大结果面积,促成花结果。要选择性回缩更新,并于7月中下旬撤除棚膜。疏除所有辅养枝;主枝在距基部1/2~1/3处缩剪至适当分枝处;枝组缩剪至基部分枝处,留1~2个分枝或全部疏除;对所留枝梢疏除过密枝、背上无空间梢及背下梢,其余新梢留2~4个芽短截。采用圆柱形或纺锤形整形,每层3个枝组,层间距保持20 cm左右,相邻主枝错落排列,待中心枝长到2 m左右时落头摘心,使整个树冠呈圆柱形或纺锤形。

4.2 肥水管理

667 m2施尿素40 kg,硫酸钾型复合肥20 kg,或13︰5︰18果树专用肥100 kg,可分2次施入,再浇1次透水,一般7月上旬又形成新的树冠。

5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害有褐腐病、细菌性穿孔病、炭疽病等;主要虫害有蚜虫、红蜘蛛、桃小食心虫、介壳虫等。采取以下措施综合进行防治。

5.1 清园

冬剪后及时清除枯枝、落叶、杂草,集中烧掉,消灭越冬病虫源。

5.2 芽前防治

扣棚发芽前喷一次5 °Be石硫合剂或45%晶体石硫合剂10~20倍液或200~300倍五氯酚钠。桃芽萌动期使用烟雾剂异丙威防蚜虫,傍晚盖草苫后放烟,封闭一晚,第2天早上放风。

5.3 花前及花后防治

花前喷1次3 000倍20%吡虫啉或蚜虱净,落花后喷1次0.3 °Be石硫合剂,以后每半月喷1次大生M45或80%代森锰锌或70%甲基托布津600~800倍液加3.2%阿维菌素5 000倍液、20%吡虫啉或啶虫脒1 000倍液。交替用药,病害每半月喷1次,虫害见虫用药。4-9月份根据虫害发生情况,选择喷施3.2%阿维菌素5 000倍液或毒死蜱或25%灭幼脲3号悬浮剂1 500倍液或20%杀蛉脲悬浮剂2 000倍液等。由于土壤湿度大,根部易发生根腐病等,可用70%甲基托布津600~800倍液或3 000倍液恶霉灵灌根。

猜你喜欢

桃树大棚栽培
抬水
小桃树的朋友
雾霾天气下改良式大棚温度特性分析
大棚讲课
草莓的立体栽培
种植大棚草莓采摘效益可观
桃树的“吱吱呀呀”歌
桃树醒了
大棚蔬菜富乡亲
不同培养料栽培金福菇对比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