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梨树栽培技术的革新

2016-05-14赵玉山

山西果树 2016年6期
关键词:技术革新梨树栽培

赵玉山

摘 要:我国是世界梨树生产第一大国,面积和产量约占世界梨树生产的70%。随着科技的发展,梨树生产不断进行着技术革新,其中对生产影响较大的革新有7个方面:栽培模式向矮化密植发展,整形向轻简化修剪发展,授粉向重视人工辅助发展,片面追求高产向合理负载发展,水肥管理向一体化发展,病虫害防治向无公害发展,果园生态管理向生草覆盖发展。

关键词:梨树;栽培;技术革新

文章编号:1005-345X(2016)06-0011-04中图分类号:S661.2文献标识码:A

我国是世界梨树生产第一大国,2014年我国梨栽培面积111.33万hm2、产量为1 796.44万t,面积和产量约占世界梨树生产的70%。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梨树生产在不断地进行着技术革新,其中对生产影响较大的革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栽培模式向矮化密植发展

过去,我国80%以上的梨园采用乔化砧木,每667m2栽植33~55株,单株占用的栽培空间较大,既不利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又带来修剪施肥和打药等生产过程的费力费工问题,已不能适应现代果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梨树耐密品种选育进展的加快和人们栽植观念的转变,各地采用矮化密植栽培模式的面积不断扩大,一般每667 m2栽植60~70株。梨树矮化密植栽培具有结果早、单位面积产量高、果实品质好、果园通风透光好、便于机械化作业、管理省工省力、经济利用土地等特点,是当前国内外梨树生产发展的趋势。矮密化栽植模式使梨树树冠从大变小,由自然形变成扁形,树体结构也由复杂变简单,骨干枝数量由多变少,由分层变为不分层,由单株变为群体。矮化密植栽培可以通过矮化砧木的应用、适宜矮化密植品种的筛选、宽行窄株等矮化栽培措施来实现。

2 整形向轻简化修剪发展

传统的梨树生产多采用乔砧稀植的大冠树形,整形技术复杂,劳动强度大,并且一旦疏于管理,会出现树冠郁闭、结果性差等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梨产区普遍出现劳动力紧缺、老龄化、生产成本上涨等情况,制约了梨产业的发展,因此,省力高效简化整形技术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强烈,而宽行密植小树冠的树形逐渐成为梨树整形的发展方向。轻简化修剪极少采用短截措施,强调夏季修剪技术,仅用拉枝、疏枝等修剪手法,减少枝干的级次,开张枝条的角度,增大枝干粗度比值,将667 m2枝量控制在6万~7万条,每667 m2产量控制在2 500~4 000 kg。适应生产发展的轻简化修剪树形主要有以下几种。

2.1 主干形

是梨树生产发达国家常用的树形,也是我国推广梨树省力化栽培应用的主要树形之一。树高2.5 m,主干高0.6~0.8 m,中心干高1.6~1.8m,中心干自下而上均匀着生20~25个结果枝组,枝组长度1.0 m以内,枝组基角80°,枝组基部粗度小于中心干1/3,该树形树冠小,结构简单,通风透光好,修剪容易,便于作业,利于早实丰产和品质提高。

2.2 纺锤形

树高2.5 m,主干高0.6~0.8 m,中心干上螺旋式着生10~15个主枝,粗度小于主干粗度的1/2,间隔0.2~0.3 m,主枝基角80°,均匀伸向各方向,同方向主枝间距0.8 m。主枝上着生结果枝组,粗度小于主枝的1/3,纺锤形整形简单,修剪容易,早实性好。

2.3 篱壁形

树冠偏小,通风透光好,树体抗风能力强,利于早产,便于作业。篱壁形需要建园时立支柱,支柱上拉3根铁线,在此基础上开展。树高2.2 m左右,树形分为3层,每层2个主枝,绑缚于铁线上,层间距0.7 m,中心干直立。

3 授粉向重视人工辅助发展

梨属于自花不实的果树,在栽培中即使适当配置授粉树,单靠自然传粉也很难达到理想的坐果率。过去在梨树生产上也采取人工辅助授粉,但重视程度不够。近年来,随着梨树管理技术的普及,为了确保梨园优质稳产,大多数梨园都能做到,在合理配置授粉树的情况下,采取自然授粉与人工授粉相结合,或壁蜂授粉替代人工授粉来完成梨园授粉。

一般情况下,1 kg的新鲜花朵产生的花粉量可用于5 000 kg果实的花朵授粉。根据实际需要,尽量多准备花粉,以备不时之需,采集的花粉要在低温干燥条件下保存。授粉时,面积较小的果园可用橡皮头或毛笔点授,为提高效率,也可用鸡毛掸子滚授。面积较大的果园,可以利用机械喷粉,喷时加入50~250倍的填充剂或溶于15 kg水溶液中,先加入1.5 kg砂糖(有效防止花粉破裂)、75 mg花粉,随后加入0.1%硼酸以增加花粉活力。

4 片面追求高产向合理负载发展

过去不少果农追求梨果数量,只注重当年收益,不考虑长远发展,对疏花疏果,保持梨树合理负载量的重要性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对挂果量和果品质量的关系关注不多,基本上任其生长,导致梨树的大小年现象严重,经济效益下滑。近年来,广大果农越来越认识到,保持梨树合理的负载量,可以均衡树势,减少梨树不必要的消耗,减少大小年结果现象,稳步提高产量,提高商品果率,生产优质果品。合理负载主要采用疏花疏果方法实现,包括疏花芽、疏花(花序)和蔬果3种途径。

4.1 疏花芽

本着宜早不宜迟的原则,人工疏花芽在冬季修剪时期就可以开始,而且80%的疏除工作应该在此阶段完成,提早疏除花芽可以保持树体营养,避免不必要的流失。确定每株树的留果量后,对于花芽质量好且数量极多的树体进行重剪;对于长势弱且花芽较瘪的枝条进行及时疏除,以保持花芽质量;对于整体花芽质量较差的树体要适当多留花芽,以保证花芽数量。

4.2 疏花

在花期可以根据负载情况疏除过多的花序,疏花时留2~3朵边花,要优先选留花柄较长的花朵,并疏除花柄较短的花朵。由于梨花芽是混合芽,在疏花过程中要注意保留叶簇,以保证后期果台副梢的抽生数量。

4.3 疏果

在坐果期到生理落果期间均可以对过量幼果进行疏除。幼果定果期,结果枝上留果的果台间距控制在20~50 cm,对于大果型品种每个果台上留单果,其余品种根据情况部分果台(果台总量的1/3左右)留双果,多留纵长果、斜生果及下垂果。

5 水肥管理向一体化发展

加强水肥管理是梨园获得高产优质的一项基础工作。过去,有些果园化肥施用量偏大,施肥方式不当,多年连续施用一种肥料,施肥与浇水结合不紧,导致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使土壤的水、肥、气、热综合肥力下降,抗旱生态环境变劣,制约着果品产量、质量的提高。近年来,梨树现代高效土肥水管理中,更多提倡增大有机肥施用比例,减少化肥施用,合理利用农业废弃物,优化绿肥和畜禽粪肥的使用,采用“畜-沼-果”模式,发展生态果园,施用土壤调理剂和微生物菌剂改良土壤。开发新型生物肥料,液体肥料、缓控肥料,优化施肥技术,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使化学肥料在减施的情况下更加精准化、高效化。在干旱地区梨园,采取各种节水保水技术措施,推行穴贮肥水,集雨窖灌,肥水耦合等措施。梨树施肥一般以基肥、追肥为主,同时结合叶面喷肥,以便达到树体生长及结果的营养需求。

5.1 秋施基肥

基肥多采用条沟深施,以有机肥为主,每667 m2不少于3 000 kg,可伴施少量氮肥、磷肥,在距离 60 cm左右进行机械开沟深施,施肥后应及时灌水,有利于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利用。

5.2 追肥

一般梨树每年追肥3次,第1次在萌芽至开花前,以氮肥为主;第2次在疏果到套袋前,氮、磷、钾肥配合;第3次于收获前1个月施入,氮、钾肥配合。每次追肥后一定要灌水,以利于根系吸收。

5.3 叶面肥的施用

在叶片生长25 d以后至采收前,结合防治病虫,可掺入尿素、硼砂、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进行喷施,能提高叶片的光合作用,也可减少畸形果的数量。

6 病虫害防治向无公害发展

危害梨树的病虫害较多,如黑星病、梨锈病、炭疽病、蚜虫、梨小食心虫等,病虫害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梨果产量和品质,严重的可导致果品失去商品价值,因而在生产中,不少果园喷药次数多,用药浓度大,有的年喷药次数达20多次,对梨树生产及消费者的身心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近年来,大力推行以生物与农业防治为主,科学防治病虫害技术得到应用,将病虫害降低到经济允许水平以内,科学使用化学农药,有效地控制了病虫害危害。

6.1 农业防治

优先选用无病毒苗木;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合理控制负载,保持树势健壮,提高抗病力;通过合理修剪,保证树体通风透光,恶化病虫生长环境;利用套袋技术防止病虫侵害和病害的发生;适期采收和合理贮藏;冬季清除枯枝落叶,翻树盘,剪除病虫枝果,刮除枝干老翘裂皮,并将树皮烧毁,以杀灭越冬的病菌虫卵,减少病虫越冬基数;不与苹果、桃等其他果树混栽,砍除果园周围的桧柏,斩断梨锈病的中间寄主。

6.2 物理防治

梨园生产中可利用瓦棱纸吸虫带、黄色粘虫板、糖醋液、频振式杀虫灯、树干缠草绳等技术措施进行捕虫杀虫。利用物理防治的方法不仅可以杀死害虫,还可以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降低了果实药害发生的几率。

6.3 生物防治

利用赤眼蜂、瓢虫、草蛉、食蚜蝇等害虫天敌来控制害虫;利用有益生物及其代谢产物防治病虫害,应用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使害虫致病,利用昆虫性外激素诱杀或干扰成虫交配。

6.4 化学防治

在休眠期,全园喷施5 °Be石硫合剂,清除病枝病叶、病果。刮除感染梨枝干轮纹病的枝干病斑,并用石硫合剂原液涂抹枝干。在生长期,使用高效低毒无残留化学农药杀灭害虫和防治病害等。可根据病虫发生(侵染)危害状况,做到防治对象、防治时期、防治药剂“三对口”,并安全合理用药。根据天敌发生特点,合理选择农药种类、施用时间和施用方法,保护天敌。注意不同作用机理农药的交替使用和合理混用,以延缓病菌和害虫产生抗药性,提高防治效果。严格按照规定的浓度、每年使用次数和安全间隔期要求用药,施药均匀周到。

7 果园生态管理向生草覆盖发展

过去,不少果农在梨园管理上采用“卫生田”式管理,及时中耕除草,平整地面,带来水土流失、土壤结构差等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果园生态管理宜向生草覆盖方向发展。果园生草能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增加果园表层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可加快土壤中养分的转化,能够稳定果园土壤表层和近地表的温度和水分,减少土壤表面蒸发,防止水土流失,土壤中的有益生物蚯蚓以及蓟马、草蛉、瓢虫等天敌昆虫数量会大大增加;同时可节省中耕除草的劳力,提高工作效率。生草覆盖可采用自然和人工两种方式。

7.1 自然生草

选留无直立、强大直根系,须根较多,植株生长矮小,茎部不木质化,匍匐茎生长能力强,能尽快覆盖地面的乡土草种,能够适应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需水量小,与梨树无共同病虫害,且有利于果树害虫天敌及微生物活动的杂草品种,如马唐、稗草、牛筋草、狗尾草等。应及时铲除或拔除恶性杂草,如茼麻、藜、苋菜、菟丝子等,通过自然竞争和刈割等人为措施,对自然生草加以调控。可以对全园地面进行生草,也可以在果园行间进行带状生草,行内进行带状清耕,或将树干周围50 cm树盘进行清耕,其他地面生草。

7.2 人工生草

可供梨园人工生草的品种较多,具体要根据梨园的土地条件因地制宜进行。一般应当选择耐阴、短期生长、高速活化及固定养分的植物品种,如白三叶草、黑麦草;沙地梨园可以选择耐瘠薄的毛叶苕子;盐碱地和滩涂地可以选择喜湿、耐盐碱的田菁;旱地梨园可选择特耐旱且能肥饲两用的紫花苜蓿。生草长成后,可采用树下压青或集中沤制,将刈割后的植物压入施肥沟中或放入沤制坑中,压青沤制腐熟后,补充果园有机肥。

猜你喜欢

技术革新梨树栽培
小气的梨树(下)
小气的梨树(上)
小气的梨树
草莓的立体栽培
当代定格动画的技术革新和真实性研究
钢纤维混凝土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运用
突出优势降成本,技术革新增效益
不同培养料栽培金福菇对比试验
鸡腿菇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