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下神坛的中南海邮局

2016-05-14王建柱

党史纵览 2016年6期
关键词:中南海投递山河

王建柱

中南海邮局,是一所特殊而带神秘色彩的邮局,它坐落于北京的府右街,与中国政治最核心地带中南海仅隔路相望。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既不挂牌,也不对外开展业务,直至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对外营业。从简单的送信送报到储蓄汇款,从只为中央领导服务到面向社会开放,如今的中南海邮局看上去已经和其他普通邮局没有太多差别了,但是众多寄往中南海的信件仍会汇集到这里,统称为“人民来信”。作为沟通普通百姓与中央领导的一个驿站,中南海邮局仍然在书写着传奇……

“山河邮局”:“三大战役”的捷报从这里发出

追溯历史,中南海邮局的前身是西柏坡的山河邮局,由晋察冀边区邮政管理局于1948年2月21日筹备成立,是专门为中共中央机关提供通讯服务的邮政机构。一般而言,邮戳上所属的都是地名,但晋察冀边区历史上并没有被称为“山河”的地方。之所以用这个名字,其实是为了保密,山河邮局的名字分别取的是平山的“山”,和流经平山县的滹沱河的“河”。山河邮局成立之初,正值辽沈、淮海、平津战役迅猛发展之际,刊登三大战役胜利消息的各种报纸,都是通过山河邮局向中央机关发送的。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同年3月27日,山河邮局的部分职工随中央办公厅由西柏坡迁至北平。当时山河邮局有工作人员8人,其中5人于5月初到达香山,筹建党中央邮局。建局的总原则是,“既要对中央住地保密,又要解决好与外界邮政的通讯联系问题”。

进京之初,山河邮局被称为“北平第五十支局”(1949年10月1日后改称“北京第五十支局”),负责为党中央寄发邮件。中央机关进京之后,把香山作为临时驻地,毛泽东等领导人都住在香山并在这里办公。因此,五十支局也是专门为驻在香山的党中央机关和领导服务的邮局。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机关为了便于开展工作,陆续迁往市内,到了1950年2月,中央机关大部分已经搬进了北京城内的中南海。为中央机关服务的邮递员也随之迁往中南海,继续履行服务党中央的职责。

落户中南海:“看见毛主席要避让”

据中南海邮局的老交通员付江海回忆,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他的“公车”就是一辆自行车,每天都载满了报纸和信件。单是《人民日报》就有200份,未经折叠就被分为4卷卷起,整个报卷有半米多长。老乡见到他常打趣:“嗬!比小驴子驮的还多呢。”他说,当时,“每天都是三四点起床,摸黑赶到20公里外的人民日报社取报纸,然后再到冶河邮电局交接邮件,10点钟前后返回邮局”。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南海邮局是属于中南海的内设局,从各地寄给中共中央、政府各部门和国家领导人的信件、邮包和报纸杂志最终都会被发送到这里,盖上“中南海”的落地邮戳,才能被投递到中央和国家机关以及中央领导的各个家庭邮箱。

据在邮局工作过的一些老同志回忆,那个年代,在中南海里面见到中央领导是常有的事。老职工尚元清至今还清楚地记得,除了中央办公厅机关外,中南海里还有百十来户首长住家,每家都有各自的信箱号码。尚元清每天早上6点就开始投递邮件,8点必须投递完。

有时候,他会碰上一早出来遛弯的陈毅,陈毅就说:“这么早送报来了,辛苦了!”有时候,陈毅还会主动把信报都接过去,说:“行了,都给我,我给送去。”

不过,最令尚元清难以忘怀的,还是与周恩来夫妇相处的难忘时光。

尚元清到中南海邮局工作的时候,邮局已经整体搬到西门内,这里距周恩来生活和工作的西花厅不足百米。周恩来和邓颖超时常会到邮局来看望大伙儿,嘘寒问暖。1964年3月8日,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在人民大会堂公演时,周恩来特地来到邮局给员工们送票,还动员尚元清的父亲和妻子也去看。这成为了尚元清一家心中最珍贵的回忆。

1961年到1971年间,李振才也在中南海邮局工作过,他回忆说,夏天的时候,周恩来经常会自己出钱买一大堆西瓜,放在西门内的一个桌子下面,桌子上则放一把水果刀,谁想吃都可以自己拿刀去切。

因为邮局外面不让挂任何牌子和标语,为了提高邮局职工的服务意识,时任邮局局长的李振才便提出在邮局办公区墙上贴上诸如“为人民服务”“安全第一,服务至上”之类的标语。

当然,中南海邮政局也有自己的“家规”。尚元清回忆,第一“规”是,在中南海里骑自行车投递时,看见首长必须下车,在路上看见首长散步或开会回来,不要主动和首长讲话。“看见毛主席要注意避让”。

李振才回忆说:“当时普通邮局每天递送3次,邮递员都必须身着邮政系统定制的统一制服。但中南海里的邮局,按照首长们的作息时间,每日早晨8点、下午3点投递两次,邮递员不用穿制服,大家都喜欢穿与中南海工作人员风格一致的军大衣上班。”

在那个年代,中南海邮局每天都会收到大量的人民来信,这些信件经过盖戳登记后,被送往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室。早在1951年,针对群众来信的分类统计、来信反映的问题,以及对这些来信处理的情况,毛泽东就转发了中央办公厅秘书室关于处理群众来信的报告,并做了重要指示。据中南海邮局原局长崔敬章回忆,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民来信能占到总邮件数量的80%至90%,每天至少1000封左右,多的时候能达到两三千封。在尚元清的记忆中,每天早上8点,他都会准时将投递来的人民来信,送往中南海的信访部门。经过信访部门的程序处理,甄选出来的人民来信,会送到领导人手中。这也是绝大多数的人民来信在到达领导人案头之前必经的组织程序。

迁出中南海:“中央收发室”走下神坛

20世纪60年代,出于安全考虑,中南海内的一些机构开始往外迁。邮局迁出的问题,也被提上了议程。因为随着中南海内办公机构的变少,邮局的业务量也大量减少。最终,上级决定,邮局从中南海内搬出,但只是办公地点变更,隶属关系和业务范围都不变。这样,在上世纪60年代末期,中南海邮局搬到了现在的府右街乙27号院内。小院依旧不挂牌,不对外营业,不和附近居民打任何交道,邮局职工吃饭、洗澡、参加文体活动,都可以在中南海里。

这时的邮政业务也和过去一样,最多的是投递报刊和信件。当时的信函,除了少量私人信件外,大部分仍然是全国各地人民群众写给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给毛泽东和周恩来的来信最多,然后是寄给其他各位首长的来信,统称为人民来信,一般都占所有信件的70%到80%以上。

中南海邮局只服务中央党政机关的状态止于1997年。那年,北京西区邮局决定,将这家特殊邮局的服务对象从中南海里扩展到普通公众。经过全面装修后,邮局所在的四合院恢复了古色古香的样貌,“中南海邮政支局”的招牌总算被挂了出来,在府右街关门闭户近30年的中南海邮局突然一跃出现在公众视线之中。

如今的府右街乙27号如果不是悬挂着一块标有“中南海邮局”字样的金属招牌,路人很难将路边这座低矮的暗色仿古四合院,与上送下达中南海信件的中南海邮局联想到一起。

对于大多数民众而言,投书中南海,邮路是唯一的选择。如果你贴上足资的邮票,写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名字,信首先会被送达中南海邮局。中南海邮政支局支部书记王磊解释道:“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邮政局首先会按照来信者身份是机构还是个人粗略对邮件进行分拣。机构公函一般直接投递给相应对口单位,而个人来信则根据收信人身份区分送至国务院和中央办公厅的两个信访室登记处理。”这两个信访室于2000年升级为国家信访局。

最终,一些信件可能到达相关领导的秘书那里。据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主管的《秘书工作》杂志记载,曾任中共中央书记处政治秘书室主任的田家英会筛选出重要的群众来信,供毛泽东批阅,其余由他代为回复。但即便是毛泽东自己手写的回信,田家英也会重新誊抄一遍再发出,把原稿留下。

如今,挂着“中南邮政支局”金属招牌的府右街乙27号四合院依旧静静地伫立在那里。60多年的岑寂,时光渐渐远去,它仿佛仍在向人们诉说着自己的沧桑岁月,过去和今天……(题图为中南海邮局)

(责任编辑:胡北)

猜你喜欢

中南海投递山河
山河已无恙,奋斗在路上
习近平
山河美
亚马逊无人机完成首次商业投递
大迷宫
中南海:曾是寻常百姓家
中南海:曾是寻常百姓家
中南海:曾是寻常百姓家
派发广告分工做得好 人人努力效率高
曹薰铉重拾旧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