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让每个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
2016-05-14齐方国尹占民
齐方国 尹占民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9949(2016)06-0022-04
地处山东省东营市中心城区的东营区第三中学,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虽然学校的办学历史不长,特色文化的积淀还不够深厚,但我们仍不断地思考。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如何才能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办出特色?通过反思办学的历史,透析办学的现状,紧紧围绕“扎实基础、快乐学习、适性发展”的办学理念,探索并实施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需求的“适性教育”。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不仅注入生态学理论、多元智能观点和人本主义思想,促使“适性教育”理念得以提升和完善,而且坚持为每一个师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合适的环境和条件,以植入生活、化育生命为出发点,尊重学生个性、遵循学生年龄特征、遵照教育规律,通过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学思结合,促使师生、生生之间积极、主动地多向融合,从而为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一、探索与实践“适性教育”的理性思考
顾名思义,“适性教育”就是符合学生天性、个性的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和理念,其思想的核心是向受教育者提供符合其特质和需求的学习环境,促使其乐于学习、善于学习,主动地发展个人潜能,实现自我价值。它既是融合团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的“个别化教育”,也是关注学生发展需要、激励自主成长的差异教育。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倡导“因材施教”,可以说是对“适性教育”的最好诠释。
(一)实施“适性教育”的认识基点
基于对传统教育弊端的认识。传统教育对学生成长、成才的评价——重结果,轻过程。过去的基础教育过于看重知识、看重结果,而不重视能力、不重视过程。其直接的结果就是促使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泯灭了创新能力。它无视教育主体人格的塑造和培养,从家庭到学校、社会,历来都是“唯分数论”,有了分数就有了一切。其实我们应充分意识到,教育的本质不是给予与改造,而是发现与引领。在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每一个学生的潜质会呈现出不同的倾向,其教育的重心应是“促长”(促进长处)。
基于对关注人的发展的认识。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2l世纪的教育更要尊重个性的自由发展。社会是要创造适合人的教育,而不是寻找适合教育的人。潜能被最大限度上地挖掘,创造性被最大限度上地激发,社会才能获得最大的发展空间。
基于对建立促进发展的教育评价体系的认识。现代课程评价的最终目的应该是促进评价主体的自觉发展,唤醒主体的自我发展意识,应该是一种发展性评价。其特征具体表现在重视过程评价、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过程动态化、评价方法多样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和互动等方面,评价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发展与改进。但每一个学生都存在自己的特质,他们之间也存在个别差异。因此,教育应考量学生的个别差异,需要善用适当的教育方法,从而让学生固有或潜在的素质,呈现为最佳的发展状态。
(二)“适性教育”的实施原则
在“适性教育”实践探索中,我们认为“适性教育”既是个性化教育的思想和观点,也是注重自我发展的教育方法和策略,其中“以生为本”是核心的理念。在实施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学生的个性、人格、兴趣和能力等方面的因素。因此,践行“适性教育”,应遵循如下基本原则:
合乎规律原则:一切好的教育都是符合学生“天性”、“个性”的教育,对不同年龄、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要求、任务和方法,讲究教育的整体节律,同时对不同学生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所发展,讲究教育的个体节律。在“适性教育”理念的目标追求中,应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发展需求,分年级列出培养目标,让各级培养目标都让学生“踮踮脚就能够得着”,实现学生的梯级、递进和螺旋上升的发展,这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
尊重差异原则:柏拉图说过,两个人不会生活得完全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然禀赋、遗传和后天环境的影响,因此在身心特征上就会表现出与他人的差异。学生的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学生群体性差异与学生个体性差异方面。“适性”指既要适合处在小学及青少年阶段的学生天性,把小学生与初中生作为儿童与青少年的群体特征区分开来,更要适合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即把学生作为具有个体特征的“独立”生命,把“个体的教育”与“普遍的教育”区分开来。
适性引领原则:在“适性教育”实践中,教师的“适性引领”是关键的要素。因此。“适性教育”呼唤教师素养的全面提升。学校里的学习是师生之间的心灵接触,这就要求教师既要具有设计课程的能力,从而为学生提供可供选择且营养丰富的课程大餐,又要具有驾驭课堂的能力,从而让学生成为课堂上智慧成长的主体,还要具有一定的活动组织能力。在有序且愉悦的活动中充分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从而促使每一个学生顺着其潜质与个性成长为最好的自己。
发展个性原则:“适性教育”的出发点在于更好地发展学生。当然,尊重和顺应学生的发展,并不是“放任”学生,而是加快和促进学生在正确的人生轨道上茁壮地成长。同时,尊重学生的个性不等于只欣赏学生的闪光点,不严格地要求学生,而是严格有度、管理有法,对于学生的个性缺陷,要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善于引导,从而真正地落实孑L子所提倡的“因材施教”。通过恰当的教育途径,提供适合的教育方式,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培养尊重与自信,从而为学生未来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格基础。
完善人性原则:鲁迅说过:“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看,大了以后,也成不了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人性,即人所具有正常的感情和理性。教育实践告诉我们,人性丰满。应该是学生在走出校门时应有的人格形态。从上述意义上来讲,“帮助学生成长为有人性的人”,无疑应成为学校教育的理想,也应是学校教育追求的目标。
二、基于差异性发展的“适性教育”实践策略
(一)在学校文化营建中形成“适性教育场”
营造出“适性”的文化氛围,不但能感染和熏陶学生,更能渗透和影响人的灵魂。学校秉承“崇德尚文、适性发展”的“适性”文化理念,大力弘扬个体发展和学校发展相统一的教育价值观。比如在一至五年级,突显“养成习惯、快乐成长”的“适性教育”要求,开展以“花开的声音”为主题的班级文化建设活动,引导学生用自己稚嫩的画笔、至真至纯的读书音容,装点班级、校园;六至九年级,突出“内化习惯、成人成才”的“适性教育”要求,开展以“理想绽放”为主题的班级文化建设活动,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充分展示自治、自律,以及自我发展和蓬勃向上的精神。学校面向全校师生,开展楼宇命名征集活动和楹联创作大赛,把楼宇文化与楹联文化结合起来;建设“弟子规”、“中华魂”、“体育文化”等长廊,以及网球、乒乓球、篮球等特色广场,镌刻“崇德尚文”,成为校园靓丽的风景线,校报、校歌和校园网也成为校园文化的有效载体。我们让学生沉浸在宽松和自在的氛围中,自由和便捷地享用丰富的校园资源,让教育的目标都在“润物细无声”中悄然实现,让所有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中国教育学会授予“全国优秀校园文化建设单位”荣誉称号,是对学校营造“适性教育”氛围最好的肯定与褒扬。
(二)在“适性课程”建构中强化多样性体验
建设多样化的课程,旨在给每一个学生多样的课程选择,从而更好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学校着力构建以选修课程、万象讲堂、阅读写字为主体的“快悦乐学”课程超市,重点打造阅读书写、戏曲曲艺、足球篮球、手工陶艺等8个类别的学校课程,将阅读、书写、京剧、陶艺等55个门类的校本课程摆上“超市货架”,为每一个年级的学生列出不少于10个门类的选修课程菜单,由学生依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打乱班级,自主选课,走班上课。依托课程超市,组建梅韵兰质京剧社团、话剧社团、国学唱诵团、舞蹈社团、器乐社团、篮球社团、足球社团等40余个学生社团:启动阅读、写字考级工程、三人制篮球联赛、七人制足球联赛、三中好声音、校园吉尼斯等活动,实现学生活动的社团化发展。让校本课程的实施更适合学生个性的差异,是建设多样化课程的有效方式,因此,我们一直在探索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的分层实施,借以强化学生个体差异的“适性”体验。
(三)在“适性课堂”打造中历练教师的教学素质
“适性课堂”是适合学生人性、自然性和社会性发展的课堂。在具体实践中,我们注重建构以“分组学习”模式推动,以团队组织为抓手,以自主、合作和探究为本质,以“三维”目标为标的,以发展学生为方向的课堂教学系统。对于课堂时间的分配,我们要求教师用10%的时间用于确认目标、组内导学;50%的时间用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与交流:30%的时间用于学习成果展示、补充、点评、质疑、检测,借助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辅以多感官参与、主动思考等“适性”措施,实现学生的个性化记忆和运用,帮助提升学生听、说、读、写、思的能力,获得组织、沟通、互助、竞争和探究的意识与能力:10%的时间用于当堂总结、反思、反馈,实现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基于此,学校提出建设“适性课堂”的指标,即课堂是否遵循学科特性:课堂是否尊重学生个性:课堂上是否存在“适性”的思维对话。实践证明,在“适性课堂”中,老师重“引”主“导”、目中有人,创造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开展“适性教育”,离不开拥有爱心的师资队伍。以“课堂观察”为形式,启动名师带动工程和培青工程;全面启动教师专业发展的梯级培养工程,构建“明师一骨干教师一名师一首席教师”四级教师梯级培养平台;全面开展师带徒、一课三磨、青年教师讲课大赛、沙龙论坛等活动,设立名师工作室、名师带动工程和培青工程。教师的专业成长、师资队伍的建设,为开展“适性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在“适性德育”中彰显教育的生活化特质
实践证明,只有让受教育者去体验,才能产生最佳的教育效果。德育一定要真实,真实的德育需要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从学生的现实生活、现实存在和现实活动出发,采取感性和实践的方式,让学生在生活去经历、感悟和建构自己的价值理想。从他律走向自律,努力成为有道德的人。尊重学生是“适性德育”的本质和基本原则。学校积极推行德育生活化的育人理念,全面落实生活化、细节化德育。通过养成教育、阅读、写字考级工程、课问静思、学生讲堂,以及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将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道德品质的养成教育,与日常生活、学习细节融为一体。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分年级列出德育目标,从而实现习惯养成和道德培养的梯级递进发展:学生依据自身的发展需求和管理意愿,自行制订班规,推行班级自治,构建学生自主德育机制,实现学生个人目标与班级、学校目标的内在统一;成立学生自我发展中心,通过学生独立、自主地创办校刊,组织开展“国学达人”挑战赛、“三中”好声音等主题教育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能力。“适性德育”要尊重学生,给予学生空间,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做出自我判断、自我选择,从而实现自我教育,这样的德育才是“适性”、真实的德育。
(五)在“适性评价”中激励学生差异化发展
在“适性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学校着手开展多元化评价机制改革,构建多元化评价学生的体制机制。围绕学生的全面发展,设置“优秀学生会干部”、“优秀班干部”、“优秀团队干部”、“三好学生”、“优秀团员”、“优秀少先队员”等全面评价内容:以尊重学生差异为基点,承认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和个别性,设置学习成绩方面的“卓越之星”、“超越之星”,以及德育生活化方面的“纪律之星”、“诚实之星”、“文明之星”、“劳动之星”、“体育之星”、“艺术之星”、“团结之星”、“感恩之星”、“书写之星”、“读书之星”:着眼于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让每一个学生的每一次进步都能得到及时肯定,在分组学习课堂、社团建设、公寓管理等方面,都设置“优胜小组”、“优秀组长”、“优秀组员”、“优秀自管员”等表彰内容。运用对学生多方面激励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评价。让每个学生都找到自己的闪光点,给每个学生获得即时肯定的机会,以便他们获得自尊、快乐和信心。
三、“适性教育”实践的收获与困惑
一是让我们确立学校发展的教育观——尊重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权。教育不是为了“优胜劣汰”。目的是培养人。教育的意义和使命在于尊重人的本性,丰富和发展人的内涵,是每一个人都尽可能地获取全面、充分和自由的发展,使人生活得更美好、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二是让我们确立教育发展的学生观——教育要顺“性”而为、适“性”发展。实施“适性教育”,发觉、培植和弘扬受教育者的潜能,让学生以“个体”的方式,进入我们的教育视野,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发展差异,让每一个学生成为自主发展的主体,让每一个学生成为自主发展的承担者,而且这应当成为现代教育的价值追求。实践“适性教育”,我们要做的就是为学生搭建可供选择的平台,让他们有选择的自由,在选择中发现自己的兴趣、天赋,从而用适合的教育方式激发学生的发展潜能,获取最优的发展。
三是让我们构建起基于“以生为本”的课程观——让教育与学生的生命同行。课程应从人的整体发展出发,综合考虑学生多方面的发展需要;要把学生看作是完整意义的生命,而非是知识的附庸。对学生来说,课程是需要调动自身的生活体验、全身心地参与和创造的过程,同时不断地增加自己的生活经验,获得丰富的成功体验,并使之成为自己生命结构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要以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命为起点,努力增强学习过程中的生命内涵。可以这样说,有什么样的课程,就有什么样的教育。
同时,“适性教育”实践也让我们产生诸多的困惑,中国传统教育方式及应试教育对教学质量的负面影响难以消除,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迫切要求也与日俱增。这一切都为我们实施“适性教育”带来巨大的压力。但我们坚信,“适性教育”是深化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的一个行动方向。在遵循普遍价值观的前提下,实现教育对人的尊重,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办学生喜欢的学校,我们愿意为此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