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青马工程在新媒体中的建设
2016-05-14陈明郑海怡
陈明 郑海怡
【摘要】高校担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骨干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历史使命,因此,在新媒体形式下,高校的青马工程建设,既是从党和国家长远利益出发,更是现实所赋予的责任。文章将主要探讨高校青马工程在新媒体中如何建设。
【关键词】青马工程;新媒体;高校
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与否,关系着我国能否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领先的地位,关系着未来我党的执政基础和地位是否具备更强大的组织与群众基础。近几年来,在新媒体形式下,文化传播更加方便快捷,但却存在信息的良莠不齐,这让我们不得不深思在新媒体形式下高校青马工程的建设该如何发展?
一、高校新媒体日益多样化对青马工程建设的影响
高校有四大传统媒体:校报、广播、校园新闻网、电视。然而在现今这个“人拿一手机”的时代,媒体平台形式日趋多样化,如:QQ、微博、博客、微信、微信公众平台等。在传统媒体到新媒体的过程中,校园媒体也从局限于“由学校建设的媒体”而扩展为“在校园中出现的媒体”。
在最近出现的多种新媒体形式中,微博、博客、微信平台等等具有代表性的新媒体,他们所具有的技术发展和社会发展使更多的人成为信息的發布者、传播者,不再仅仅局限于接收者,学生不再处于被动的受众位置。而受新媒体深刻影响的高校青马工程建设的路径、重点、方式也必然发生改变。由于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等重要时期都占据着不容忽视的地位,而青年大学生历来都是时代的先锋、未来的创造者,所以讨论如何在新媒体形势下建设高校的青马工程是极为必要的。
二、高校青马工程在新媒体中的建设路径分析
1、新媒体高校青马工程建设路径的多样化
当今,我国很多高校对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方面缺少形式上的创新,学习的方法与形式无法与时代保持同步,无法与年轻人思想的保持同步,部分青年人甚至认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有一些过时,无法对其产生兴趣。针对上述现象,如果高校能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工作过程中,充分利用新媒体内容新鲜、形式新颖、学习便捷的特点,在教学的方法上发挥新媒体的作用,使课堂变得丰富多彩,教学的手段更加现代化,从而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感到新切,更加愿意深入了解、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体系。
虽然说新媒体在科技的推动下不断地发展,但是并不代表传统媒体就要被彻底取代。传统媒体有着其自身的特点,特别是在教育教学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优势。对于高校来讲,在新媒体时代要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既要将传统媒体中对于教育有价值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同时,也要将新型媒体的优势进行深入的发掘,鉴于此,高校可以有效地将新型媒体与传统媒体相结合,将这两种媒体的优势共同发挥出来,一方面,利用传统媒体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起来的资源优势,通过报纸、杂志及电视媒体的宣传导向作用,为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提供宣传;另一方面,结合现代青年人喜欢的新媒体形式,如:QQ、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形式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引领,尤其是对刚步入大学校园的低年级学生来讲,及时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引导,可以有效地引起其关注,有利于树立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金钱观。
因此,新媒体高校青马工程建设路径分析更应该是是多样化的。
2、新媒体高校青马工程建设路径选择与取舍
由于,在网络新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对于“快”文化比较青睐,主要体现在对于网络上的新媒体的兴趣要比书刊、报纸浓厚得多,更多,也体现在对马克思主义这种知识体系厚重的理论没有太大兴趣。在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影响下,青年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兴趣和追求热情持续降低。如果高校能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工作过程中,充分利用新媒体内容新鲜、形式新颖、学习便捷的特点,在教学的方法上发挥新媒体的作用,使课堂变得丰富多彩,教学的手段更加现代化,从而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感到新切,更加愿意深入了解、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体系。
然而,新媒体作为新一代信息平台,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信息量巨大,但也良莠不齐;传播迅速,但也难分虚实;网络信息更是人难以甄别,不确定信息多,无法追根朔源。在大时代的背景下,我们更应学会新媒体高校青马工程建设路径选择与取舍。新媒体作为一项技术,本身并不具有改变社会的能力,反而是社会变革的一部分。是结果,不是原因。社交软件可以改变一切,将社交软件作为主体,是不对的。改变一切的是使用新媒体的人们。
在新媒体中高校青马工程的建设路径,在选择时,我们必须以时代背景为前提,在新媒体信息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使高校青马工程建设的更加美好。
3、新媒体对高校青马工程建设路径的现实意义
现在,青马工程受新媒体传播环境的影响开放性不断提高,加上新媒体在传播信息方面的独特性,大学生们能够轻松、自由获取全面开放的学习信息。这不仅仅是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更为全面拓展大学生的视野创造了良好的契机。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和各种文化相互激荡的时代,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面临严峻挑战,新世纪顺利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希望在于年青一代,积极推进和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训工程”是我国高等学校承担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要增强培训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使命感和自觉性,积极实施“青马工程”的新方法,并把“青马工程”长期、深入的开展下去。要推动高校“青马工程”的有效运行,不断提高增强高等院校学生骨干培养的成效,必须探索一条有效的工作路径:把握特点,准确定位为前提;高度重视,全面部署是保证,同时还要确定认识创新,原则创新,平台创新的原则。
在新媒体中建设“青马工程”是很有有必要的,在创新的前提下,加上传统的媒体信息,坚持马克思主义道路,发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训。而且,高校“青马工程”是长效机制的、立体的。使其与新媒体相结合,应该按照长远规划与循序渐进,传承良策与创新对策相结合的基本原则进行构建,更好地发展青年马克思主义,更优秀的在新媒体形式下建设高校青马工程。
在新媒体中,建设高校青马工程,应该结合新媒体的多样性;在建设路径的选择上懂得取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了解新媒体对高校青马工程建设的现实意义,才能更好地在高校建设青年马克思主义。
本文指导老师:石明
本文系渭南师范学院2015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高校校园电视节目的叙事性研究”部分成果(立项号:15YXK026)
【参考文献】
[1] 赵 健. 运用新媒体加强和改进工勤团工作的探索[J]. 自然科学, 2011,12.
[2] 吴雨蓉. 新媒体环境下共青团工作的创新路径[J]. 传媒观察, 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