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进行高校的班级管理

2016-05-14张祖孝

青春岁月 2016年6期
关键词:管理机制班级管理

【摘要】班级管理是指班主任、科任教师、学生等与班级有关的人员共同处理班级事务,形成班级的共同目标、正确的集体舆论,建立完善的组织结构、合理的规章制度,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条件,以促进教育目标达成的一系列活动。在高等学校教育大众化教育背景下,90后大学生成为高校学生的主体,高校学生班级管理凸显了很多新的情况和新的挑战,传统的班级管理的理念、制度、模式和手段已很难适应高校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本文论述了班主任或辅导员在高校班级管理中的基本原则及管理学生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班级管理;管理机制;沟通方式

一、遵守高校学生班级管理的基本原则

辅导员或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是学校内部最基层的管理。学校教学工作的实施、学生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等工作要靠辅导员的管理来贯彻落实。因而只有管理好高校每一个班级小细胞,才能促进学校的各项管理。要管好班级首先是要求班级管理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不断提高业务能力,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同时结合管理学的原则,辅导员和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坚持以下几大原则。

1、方向性原则

辅导员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用正确的教育思想、理论、立场和方法来指导班级工作的开展。高校班级建设要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为宗旨,把班级建设成学生政治素质良高、学风正、班风好、团结、积极向上的集体。

2、整体性原则

一个班级就是一个整体,因此在整体上必须以系统论的思想来指导班级的建设,不仅要坚持从整体上进行班级管理与综合性部署,同时又要考虑到班级管理中全体学生的配合与学生个体的差异,使全班能够很和谐地围绕班级管理的总目标进行运转。

3、民主集中制原则

民主集中制是民主管理的灵魂,在高校班级管理过程中,采用民主集中制原则,针对不同的学生主体,结合学生在学校的不同阶段,采取各种不断创新的形式开展民主建设,是实现高校学生班级管理的有效途径。

4、目标管理原则

工作与权限是密不可分、联系紧密的,辅导员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应适当地放权给学生干部,在给学生干部布置任务时应委让相应的权利,同时在放权给学生干部后,就必须要求学生干部设定自己的工作目标,并监督其完成目标,若学生干部在权限范围内任务和目标完成的不错,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便会相应的提高,这样就可以更有效地促进班级整体目标的完成。

二、班级机制的制定

1、激励机制

在班级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采取恰当的激励,可以使学生的活动和行为大为不同,可以让学生形成积极进取的心理状态,激发班级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使班级充满勃勃生机,成为一个团结奋进、积极向上的班集体。在班级管理中根据不同需要采取合适的激励策略,不断完善班级激励机制,促进班级管理的科学化和有效化,激发班级成员的潜能。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激发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规范、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进而使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等个性品质得到发展。

2、评价机制

评价,是一种信息反馈,正确的评价对学生的各种行为活动有重要的激励作用。评价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口头的和书面的,语言的和非语言的,定期的和随即的等等。辅导员在平常工作中,在学生做的好时或是有突出表现时应给予相应的鼓励。若学生表现不好或犯错误时,应该给予客观评价和引导。

3、反馈机制

完善班级信息反馈制度,及时收集班级同学对班级管理、班委工作以及辅导员工作的意见等信息,并及时给与反馈。同时可以了解班级学生的各种需求,根据学生的需求,每学期定期举行学生交流和座谈活动,互相讨论学术观点,请学习优秀的同学上台交流自己的学习经验与方法。针对突发性事件,班级还可建立了一套《班级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用于指导班委在应对突发性事件时如何进行处理和反馈。

4、民主机制

在班级管理中,坚持“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工作原则,鼓励学生踊跃参与到班级的各个管理环节中来,努力实现学生班级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有序化。我们在班级管理中可以采取双轨制的民主机制,即在班级管理中建立两大体系管理体系与监督体系,让班级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班级的管理和监督工作中来,打破以只有管理体系而无监督体系的直线型班级管理模式,以实现班级民主化改革与管理的一种新型班级管理模式。

5、自主管理机制

当前的班级管理更多的是辅导员直接指导和管理,班级学生被动地接受管理,缺乏自我管理的主动性。通过班级同学的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发现问题,自我分析问题,自我解决问题,以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进而自我提高,自我创新,自我超越,推动组织不断发展与前进,形成一种人人平等,人人有责,相互牵制,相互竞争,相互交融的管理机制。同时,辅导员也可以从繁琐、具体的班级管理事务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谋划班级班风和学风的建设,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学习情况,关注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三、采取舒适的沟通方式

1、建立学生谈心谈话制度

辅导员在班级管理中要多与学生沟通,通过沟通交流才能了解和掌握班级和学生更多的信息。谈心是关心、爱护和理解学生的一种沟通方式,在与学生谈心谈话时,一定要在安静、合适的环境和融洽的氛围中进行,才能让沟通更有效,在谈话中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和工作上的困难和障碍。

2、班干部值周汇报制度

与学生的沟通除了传统的当面交谈、网络聊天,还可以通过制定班干部值周制度,值周班干部每周以书面报告的形式,准确及时地反馈一周内班级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和工作等方面的情况。通过这种形式,辅导员可以及时地掌握和了解班级的一些特殊情况。

3、多渠道与班级学生沟通

有的同学有困惑和建议在在老师面前不敢说,但通过电子邮件,QQ,微信和飞信等虚拟方式沟通,他们的主动性会大大增加,对于个别问题学生更要耐心细致的沟通交流,经过多次真诚的沟通,解除他们思想上的包袱,帮助他们逐渐树立起塑造全新自我的信心,逐渐融入班集体大家庭中。

4、多與家长、任课老师沟通

多与家长、任课老师沟通是从侧面了解学生学习、个性和纪律等方面情况的重要途径。加强与任课老师和家长的联系,可以全面掌握学生学习等各方面的情况,可以在班级学生管理上行程有效合力,有利于学生的教育引导和班级的管理。平常工作中,辅导员要经常保持与学生家长联系,争取得到家长在学生管理和教育中的积极配合。

5、班级沟通平等化

沟通平等化是人与人之间有效沟通的保障。老师与学生之间平等沟通的关系可以营造出和谐的班级管理环境和氛围。班级沟通平等化包括师生之间平等沟通、同学之间平等沟通。也即沟通双方具有平等的话语权。辅导员要努力成为学生的“同龄人”,消除与学生之间的代沟,保持与学生平等沟通交流。

【参考文献】

[1] 刘慧娟. 班级管理共同体以及构建研究[J].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 2012.

[2] 齐 昊. 浅谈高校班主任强化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1(3).

[3] 蒲绿荷. 对高校班级管理工作的思考[J].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2002(12).

【作者简介】

张祖孝(1981—),男,湖南浏阳人,本科学历,广东科技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管理机制班级管理
重点主题实践型社会责任示范基地管理机制优化研究
文化资源与青少年校外教育结合的几点思考
浅析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机制
浅析应收账款的产生原因和对策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