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纳西族谚语主要内容及语言特点

2016-05-14李桥春

青春岁月 2016年6期
关键词:语言美纳西族民族性

【摘要】纳西谚语用简短的语言,精炼的文字把纳西族的日常生活,生产方式,宗教信仰及传统习俗形象地展示出来,它是纳西族巨大的文化宝库。本文主要是从纳西族日常生活中所用的谚语上出发,探讨纳西谚语独特的民族性和语言美。

【关键词】纳西族;谚语;民族性;语言美

谚语是地方文化、语言的浓缩。它以简短的语言,精炼的文字把地方的日常生活,生产方式,宗教信仰及传统习俗形象地展示出来。特别是少数民族的谚语,由于生活环境上相对的封闭性和独立性,它能够很好地记录了早期生活生产的情况。本文主要是从纳西族日常生活中所用的谚语上出發,探讨纳西谚语独特的民族性和语言美。

一、纳西族谚语记录了纳西族先民们多姿多彩的生活方式及精神世界

纳西族生活在丽江,丽江独特的地理特点也印在了纳西族身上。他们生活在高山、峡谷、坝子中,面对如此立体的自然环境,纳西族学了会狩猎,学会了游牧,还有农耕,同时纳西族用耳熟能详的谚语一一把他们记录了下来,用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把他们一代一代的传承了下去。

1、以万物为伍的狩猎生活及以师法自然的民族性格

在纳西族谚语中反映纳西族狩猎活动的谚语有很多,一般都是反映纳西族如何观察自然,如何向自然学习,及他们狩猎的态度及与从中汲取的经验。

(1)善于观察,善于学习,以自然为师

①跟虎得顿肉,跟熊舔舔手。

②不会取蜜熊来教,不会打猎跟虎学。

丽江是个多山,多峡谷,森林茂密的地区,动种植物丰富。打猎是纳西族男子必备的一种生活技能,那么这种技能是如何习得的呢?纳西神话的经典之著《东巴经》:猎神是老虎转化的。谚语用简洁而又形象的语言告诉我们纳西族是如何崇拜老虎和像老虎学会打猎的。

(2)善于联想,善于总结,形象的记录经验

③虎的斑纹生在外,人的品行藏在内。

通过“虎”华丽的外表与捕食时凶狠的行为,说明了“人”的外在与内心的差别问题,告诉世人不能只注意外在的表象。

④过鼠不知,鹰过鸡不觉,岁逝人无察。

用大象的大和老鼠的小,鹰的高远快与小鸡的小,然后联系到人一生的成长经历,突然了时间的静,说明了岁月的无声无息。

⑤马鹿走错道,会碰上猛虎;男儿走错道,会碰上仇敌;姑娘走错道,会掉进陷阱。

如何来描述成长中的失误和经验呢?纳西族用在狩猎中观察到猎物们的“失误”而造成“后果”来告诫后人们做人的不易,要保持警惕。

关于人性的复杂,岁月的流逝,人生的坎坷等问题,是每个民族都要探讨的难题。纳西族先民在狩猎的过程中通过对自然中生命的观察,自身的经历,用“猎物”们做了个参照,形象生动展示了他们的人生经验。

二、善用牛马等牲畜为助力及善于向他们学习的民族性格。

丽江地区多山、多水,有众多的峡谷和坝子。这儿水草丰盛,特别适合养牲畜。成群的牛羊猪不但能改善生产生活中的出行、耕种问题外,还能缓解经济上的压力。纳西族用谚语记录了他们如何放牧及与之相处的经验。

1、善于因地制宜的放牧

(1)夏季好放牧,冬季好搬家。

(2)水牛放沟里,吃着两边草。

丽江地区的纳西族,由于地理环境、气候等因素限制,放牧不可能是固定场所和大群的数量,只能是哪儿草多就去哪,所以也见不到“风吹草低见牛羊”,而是在小河边、山坡下、田埂上的一两头牛羊或几十只羊,构成了另一种田园牧歌。

2、善于观察,善于总结由此及彼

(3)自家的马性,还是自家人熟悉。

(4)不出手去喂牲口,牲口不和你亲热。

(5)水牛的犊儿不用训,纳西的儿女不用教。

比起草原大规模的放牧来讲,少了许多牲畜给人的压力,也少了那种粗犷豪放的气质,没有了沉重的劳力之余,人们也能更容易和家畜接近,更容易地观察它们,情感上也多了些温柔和细腻,得出的经验也更直接、更形象。更多的带有了个人的经验和情感。

(6)独马无法远行,独牛无法耕作。

(7)得一头野兽,失九头家畜。

通过观察身边家畜在劳动中的牛马们反应和特点,在联想到人在生活中的的经历,用它们做活例”直接而又形象的说明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及处理经验,比相对哲理性的说教,更具有口语化,说唱话,朗朗上口,非常便于记忆和流传。

3、尊重自然,追求精耕细作,敢于改造环境的精神

地处于交通要道的丽江地区的纳西族很早就学习中原的农耕方式,同时因地制宜创造出适合本地特色的技术,不断改进本民族的生产能力,提高本民族的生活水平。一些谚语就反映了这种经验和努力。

(1)反映对农耕的重视及人的重要性

①千亩好良田,不耕不会黑,不播不会绿。

②积肥即养粮,挖沟即取食。

③手杆插土中,不愁饿肚皮。

与游猎生活相比,农业生产方式的优势不言而喻,但重点是否在与接受和实践,纳西族用最直接的语言告诉后人,土地是伟大的恩赐者,但前提是我们要会“耕”、会“播”、会“积、挖”和“插”,没有了我们的“主动,大地不会给与我们如实的回报。

(2)反映尊重自然,强调人的努力可以改变结果的精神

④手脚不勤快,田地生蒿草,院坝长青草。

⑤不去管田边地脚,田心不会有收成。

比起靠“运气和技艺”生存的游猎方式来说,农耕更加强调人的坚持性和耐劳性,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的纳西族对此深有体会。纳西族在生活劳作中特别强调人的努力和坚持,否则天是不会助人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农业的先进程度反映出这个国家、民族的先进程度。在丽江的10多个少数民族中,纳西族人数总体不多,但为何一直在云南西北部占有优势地位,农耕的作用不言而喻。农耕使纳西族摆脱了由运气决定的狩猎及游牧生活,真正的做到了靠天但是又可以用双手来改变结果的新生活。

三、纳西谚语中蕴藏了丰富多彩的修辞手法及审美观

纳西族在日常生活中善于利用常见、常用的事物,用简练的语言,时而直白、时而含蓄的把前人、把别人、把自己的经验、教训用丰富多彩的修辞格及时的记录了下来,用谚语的形式传承。更有胜者,是用民歌的式样,诗歌的语言,谚语的形式展现出来。

善于应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格。

1、纳西族谚语和其他民族谚语一样,都非常善于用老百姓熟悉的比喻、拟人、夸张、对仗修辞凡方法来形象表现自己的经验教训、爱憎情感及审美倾向。

(1)比喻。比喻是纳西谚语中最常见的一种修辞方法,它把纳西族想要表现的思想情感形象的展现出来,直接中带着委婉,形象中暗含隐晦。如:

①父母牵挂儿女犹如一条长路,儿女思念父母只似一节短绳。

在父母眼中儿女们永远是小孩,永远长不大,时时刻刻都担心他们。因为儿女不知道人生的路有多长,有多少坎坷。父母们希望儿女永远走在“大路上”,在自己的视野内成长;儿女则相反,希望自己走得更快、更长,希望“绳子”越短越好。

②太阳是人类的舅父,月亮是人类的姨娘。

纳西族和其他民族一样都对给予他们的温暖、光明的太阳月亮充满了崇拜之情,他们把他们比作是父母,在敬畏中多了几分人情,原来太阳和月亮在他们心目中是有生命和感情的。

③女儿人生如同掷飞石,抛向何方均随意。

“重男轻女”的是个普遍的现象,纳西族也一样。把女儿比作是石子,把她的人生比作是掷石子,表现出对女儿生命的“轻视,同时也对她未来“聽天由命”的无奈。

(2)夸张。夸张在纳西谚语中很普遍,它的夸张不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和描述,而是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出发,通过显而易见的比较,来说明生活、做人的道理。如:

①冬天的日子只有青蛙的肠子长,洗个碗都来不及晾干。

冬天高原地区的日照,气温是怎么的呢?当地的纳西族首先用了一个别的地区的不常见的“青蛙的肠子”作了个比喻,再用“洗碗晾干”来作说明。在时间和长度不可比较的上做了个形象的比较,再用显而易见的“夸大事实”介绍了丽江冬天白天时间短和气温低的情况,在“不是事实”中给人亲切的“真实”。

②蓝天不能信手拉下走,大地不能任掌掬起。

③夹菜贪多筷子断,挑担超重被担压。

丽江处在茶马古道上中转站,是四川、西藏云南进的必经之地,历史上的“唐标铁柱”“元跨革囊”都与它有关。生活在在这种多民族交流之地的纳西族,用上面的谚语告诉人们做人做事要脚踏实地,量力而行,不能好高骛远。否则对个人和民族都都将产生危害。

(3)拟人。拟人是纳西谚语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它通过把“物”人格化,把人“物”化的方式来阐述道理经验。如:

①爹有山羊的脾气,娘有绵羊的性格,世人各自有禀性。

慈母严父是古今中外父母的共同特点。纳西族用身边要强、倔强、善于领路的山羊比拟作父亲,用温顺、体贴、习惯跟随的绵羊比拟作母亲。让外人在惊奇中,体略到天下父母都是一样的感慨。

②看着蝴蝶飞,蚱蜢想自杀。

汉语中有“人比人气死人”的俗语。纳西谚语则要委婉地多了,在大千世界中,你我不是最不幸的。每个民族都会用自己的方式安慰自我,给自己勇气前行。

③孤客在他乡,好比岩羊隔崖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样是对游子的描述,纳西族没有“鸿雁”“班马”等的诗意,而是用两只岩羊隔着深涧相望的真实。岩羊的痛苦、无奈都如此,跟何况是多愁善感的游子呢?

2、语言对仗整齐,简练含蓄,富有哲理

语言整齐对仗,押韵是谚语的基本特征,纳西谚语也具有这一特点,同时纳西谚语还充分发挥了纳西语的语法特点,把整齐、对仗、押韵做到了有效的融合。纳西语法和汉语语法中动宾结构顺序是不同的,纳西语是“宾动”顺序,这就解决了纳西谚语中不需要找同义词,同音词等来达到对仗的要求,还更解决了押韵的问题,本身就同一个韵。如:

①地里的野燕麦多,世间的坏人儿多。

②田里的青苗不兴踩,树上的青果不兴摘。

③桃子一颗心,石榴心籽千万粒。

④锅碗会有碰撞时,牙舌会有摩擦日。

⑤花美在外表,人贤来自内在。

纳西谚语更多的是反映纳西族普通百姓的生产生活上的经验,他是在普通人们用来教育警醒自己和他人的,因而不需要太多了的复杂和深奥,简练能很直接的说明白用意,含蓄而不伤人自尊心,能够让受教者警醒的同时,也记住了这个谚语的内涵和使用的方法。

3、诗的形式,诗的语言

纳西谚语中有大量的这种谚语格式,文字多,语句较长,具有民歌和诗歌的结构性形式,但同时他的内容和传播方式又和正规文学体裁不同,有的具有诗的优雅,有的有诗的形式,却是“俗”的内容。由于篇幅原因选择几则来欣赏。

祭祀不敌鬼,借力于盘神和禅神;

猎狗不敌兽,借力于猎神和风向;

男儿不敌仇,借力于铠甲和武器。

如果这是一首诗的话,那么就是追颂祖先的遥远,歌颂自然的伟大和纳西族男子的勇敢。但从结构上看,前面的两句其实是为最后一句作铺垫,说明男儿的勇敢除了内心强大的精神之外,还必须有坚实的物质基础,提醒后人要认清现实的本质,不能做精神万能的傻事。

鸳鸯追逐海涛,白鹤追逐云彩。

老虎向往高山,马鹿向往平原。

这里用“鸳鸯、白鹤、老虎、马鹿、海涛、云彩、高山、平原“常见的事物,来表达万物的本性—回归自然,那作为万物中一员的人其实也没有什么特殊性,人一生追求的也只不过回到原点而已。这些事物没有中原地区丰富的文化内涵,使人一看就明了,但却有意无穷的韵味。纳西族长期处于半游牧半农耕的社会中,对身边自然界中的事物观察得很仔细,常常信手拈来就可以表达他们内心的追求和感悟。

鹡鸰带来寒风,云雀带来白露,大雁带来雪花。

比起抒情的描述和委婉式的表达,对生活中遇到越俎代庖和无奈的情形时,则用欢快和幽默的方式来展现。

狐狸扒泥鳅,遇着小水獭。

狐狸自羞愧,水獭也也好笑。

用狐狸的“好奇”到“羞愧”,再用水獭的“好笑”构建了一幅有趣的画面。表面好像是在说明狐狸的不务正业,但其实是在暗示狐狸抓不到东西吃,饿极了,只好来“抢”水獭的食物。面对不合理或者无奈的事时,则用对比和常用的语言来表达不满。如:

阿公出气打阿婆,

阿婆出气追小鸡,

小鸡出气啄苍蝇,

苍蝇无奈吸板壁。

这种是生活中最常遇到的现象,但是通过顶真的修辞方式,层层推进,把个性的场面演变为共性的事件;通过动词的变化把满是委屈的事件刻画成有点滑稽、有点可笑场面。用这种方法来指出现实中这种现象的不合理之处及无效的处理方法,引起人们的思考。

四、纳西谚语中包含了纳西族特有的东巴文化及精神信仰

丽江位于云南西北部,西接迪庆藏族自治州,北靠四川,是历史上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藏传佛教、汗传佛教、道教、苯教、本主崇拜等宗教在这生根布道。而纳西族先人们汲取了这些宗教的精华,结合自己本民族的信仰,创造了新的宗教及文化,那就是东巴教及东巴文化。纳西族谚语也以自己的视角记录了这些文化信息。如:

①正月间,祭天大。

②纳西以祭天为大。

纳西族是一个崇拜天,自认为是天的子民的民族,每年都要进行祭天,祈求平安。在生活中他们也常用祭天来比喻事情的神圣和重要,祭天等祭祀活动也逐渐成为谚语的所引用的内容。祭祀成为纳西族日常生活动的一部分,祭祀仪式甚至比谋生和饭菜都还要重要,如:

③能丢下做的活路,却不能丢下放着的牧群,能丢下吃剩的饭菜,却不能丢下半截的仪式。

和其他民族一样,祭祀中的祭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生活中可以享受到一些特殊的“礼遇”,纳西谚语中对这种也保留一些,如:

④纳西祭天者,吃食由天赐。

⑤祭司食物不断,歌手难享晚餐。

⑥祀者的双手务必要干净,祭者的颂词务必要真实。

提到祭祀、祭师往往充满了神圣和敬畏,但是在納西谚语中却作一体两面的看,在敬重之余还拿他们说事,如:

⑦对山歌对不过牧人,对事讲理讲不过东巴。

⑧喇嘛念泥偶,东巴念木牌,道士念纸符。

⑨只吞一口炒面不会饱腹三天,仅念一本经书不能解决问题。

许多人都把认为东巴和东巴文化在纳西族心理的是神圣,高高在上不可亵渎的,但是事实是东巴和东巴文化在普通人心理是平易近人的,实实在在的,谚语能最真实的放映出他们在老百姓中的形象和地位。

东巴文化几乎深入到纳西族族的日常生活中,从生老病死,婚丧嫁娶,到出门远行,至生活中一些鸡毛蒜皮的纠纷都要请东巴来进行祭祀祈福,东巴文化就是纳西族心理文化的写照。纳西谚语则从另外一个层面记录了它们的实际状况。

五、结语

纳西谚语是一个巨大的文化宝库,它从民间的角度出发记录了广大纳西族老百姓的生活、生产经验,反映了他们待人接物的原则,是纳西族全体人民的智慧结晶。我们从中可以了解到他们的生产的方式及生活的态度,是纳西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他们民族性格、宗教信仰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参考文献】

[1] 泥土歌吟——施甸布朗族民间口述文学浅议[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第27期第四卷, 2008,7.

[2] 哈萨克民间诗歌简述[J]. 伊利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1,3,1.

[3] 和洁珍, 编, 译. 纳西谚语集[M]. 云南民族出版社, 2009.3.

[4] 郭大烈, 郑卫东, 主编. 纳西谚语——科空[M]. 云南民族出版社, 1998.

[5] 白庚胜. 东巴神话研究[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9.

【作者简介】

李桥春(1977—),男,白族,云南剑川人,硕士研究生学历,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少数民族及地方文化。

猜你喜欢

语言美纳西族民族性
传统门窗装饰元素在民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纳西族东巴文化保护条例和测绘条例于5月1日起施行
纳西族“东巴”和彝族“毕摩”比较研究
引领学生踏上优美旅程
从羌族与纳西族宗教舞蹈看巫舞的起源与演变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民族性不是票房毒药
狗年说“狗”
论传统雕塑的民族性
论城市雕塑语言的民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