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数学教学中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培养策略

2016-05-14张俊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心理障碍数学教学

张俊

摘 要:数学课堂教学同其它课堂教学一样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是全面育人的主阵地,数学课堂教学的优与劣,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品质,必须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在数学课堂中去激励,去唤醒、去诱发学生的情感、激发兴趣,培养他们独立、自主、自信、进取、主动和创造的精神,克服不健康的心理品质,使健康的心理品质得以发展。

关键词:数学教学 心里品质 心理障碍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253-01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学生心理品质健康与否,对于他们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心理学实验表明:学生在不同的状态下学习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如果学生在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下学习,他们的思路就敏捷,记忆力就强,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反之,如果学生处在消极的状态下,那么学习就不起劲,反应迟钝,对学习失去兴趣。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它的途径是多方面的。

1 创设和谐氛围,诱发学生情感

大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的:“教学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卢梭更明确指出:“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中,有的教师认为只有对学生板起脸孔,学生才能安分守纪,信奉“棍棒底下出人才”这一教条。这种师生之间的“猫鼠关系”对教育教学工作是极为不利的。如果教师经常以各种方式表示对学生的亲切关怀,表示对学生的信赖和鼓励,他们之间就会建立起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和谐的心理氛围中学习,就会使学生感到学习数学是一件愉快的事。例如:在新学期开始的第一节数学课上,为了燃起学生心灵的火花,课前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别是对那些容易“被遗忘”的学生。一上课,教师先做自我介绍,然后真诚地告诉同学们:“我非常愿意和你们在一起,跟大家共同进步。”真诚和蔼的开场白,使学生立刻产生对教师的信任、亲近的情感。有针对性的一两句话,启动学生的心扉,使学生看到了希望,体验到教师对他们的爱,师生建立和谐的情感,学生对新学期数学学习充满了美丽的憧憬。

2 运用成功激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学习上取得成功是学生精神力量的唯一源泉,它能产生克服困难的动力,激发学习愿望”。知识的获得来自于思维活动的过程,学生一旦通过艰苦的思考找到问题的答案,就会产生成功的喜悦,从而就会激起无休无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并强烈地期望进一步成功的心理现象。实践表明: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强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得成功的努力,创造成功是促使学生形成稳定而持久的积极学习情感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应注重从成功的喜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动机。要善于把握有利时机,以满腔热情为学生积极创设成功的条件,想方设法给学生创造表现和体现自我价值的机会,让学生从成功中看到自己的力量,增强信心。例如:上数学课时,教师提出难度较大的问题,学生经过努力思考,准确完整地回答了教师的问题,教师及时加予表扬,学生就会很高兴,看到自己的学习被肯定,从而产生自豪感并继续努力,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使师生的情感更亲近。

3 鼓励质疑,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学数学中,教师应要善于把蕴含于教学内容中的逻辑顺序与儿童的思维顺序巧妙地结合起来,顾及到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地制造悬念,使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得着,才能使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需求欲望。

例如:在“长方形的周长”教学中,让学生先围一个长方形,再量一量长、宽大约有多少厘米,让学生回忆,熟悉长方形的周长的概念并让学生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学生想出把长方形的四条边相加的方法,为了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点燃创造精神的火花,让学生想一想一共有几种方法能够计算出长方形周长,制造悬念。最后让学生比较看哪一种方法最简便,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变消极被动的等待为积极主动的出击,把学生的思维引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4 尊重学生是学生向上的心理动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自尊心是青少年最敏感的角落,是学生前进的潜在力量,是前进的动力、向上的能源,它是高尚纯洁的心理品质。”尊重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前提。教师的权威,只使学生表面服从,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感情,爱护他们的自尊心,才能使他们真正的信服并用真诚的心尊重老师。绝大部分学生都有这样的心理:“不能比别人差”。即使是成绩差的学生,也有赶上先进的心理愿望。教师要做到对全班学生一视同仁,不能漠视后进生。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而且要激发了学生自觉愉快的动机,形成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5 改变数学课堂评改手段,培养学生自信、进取的心理

教师评改学生的课堂板演、课堂练习,会影响着学生对学习的信心和动力,以往的评改方法,不考虑学生的情感因素,会使学生,特别是后进生丧失信心,不求进取。在深化整体改革实践中,教师依据心理学的动机理论,实施了双因素评改法,克服了学生心理障碍,增强了自信心和进取心。对学生课堂板演,练习中的认知和情感两个同时进行评价,根据评价标准对于正确的可评为优,对于有错误,但在正确率、解题方法、书写等方面比上一次有进步的,尽管认知因素评不上优,而情感因素可评为优,这样不但对学生认知情况给予了反馈,还对学生的努力程度给予了肯定,使学生增强了自信和进取心。

总之,成功的数学课是科学性、艺术性的有机综合和充分运用心理规律的完美统一,这样的课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猜你喜欢

心理障碍数学教学
情绪疗法干预围绝经期心理障碍的研究进展
冰壶运动员心理障碍的克服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渗透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浅谈如何克服后进生的心理障碍
煤矿井下矿工酒精所致心理障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