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方亲属称谓文化研究

2016-05-14任晓红

关键词:翻译策略

任晓红

摘 要:本文对中西方亲属称谓语进行了文化对比并探讨其翻译的策略和方法。文化对比方面重点阐述汉语亲属称谓系统具有复杂细致、体现不平等关系、重男轻女以及亲属称谓的泛化的特点,西方亲属称谓系统具有笼统简单、体现平等观念和社交称谓泛化的特点,并分析了背后文化方面的成因。翻译策略方面建议运用归化和异化的指导原则,并举例分析了归化与异化的利弊所在。

关键词:亲属称谓语;文化对比;翻译策略;归化与异化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6-0203-0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反映文化的一面镜子。德国学者Christiane Nord指出,翻译就是对两种文化进行比较。文化差异给翻译的学习和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障碍,其中称谓语的差异就是一个典型。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称谓”是指“人们由于亲属和别的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由于身份、职业等而得来的名称。”从讲话人所用的不同称谓上我们可以看出讲话者与被称呼者之间的社会关系,也可以看出他们的社会地位[1]。人们一般会把称谓分为亲属称谓和社交称谓这两个类型。亲属称谓是基于血亲姻亲基础上的,指的是以本人为中心确定亲族成员和本人的关系[2],例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等。由于汉英文化的差异,如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民族心理以及历史传统等方面的不同,导致了汉英两种称谓系统也存在很大的不同。对称谓语的差异有清晰的认识,探究差异背后的社会文化根源对于我们翻译学习者十分重要。了解汉英称谓的差异,掌握恰当的翻译方法,也能够提高译者的翻译质量和水平。

一、中西方亲属称谓语的特点对比与分析

(一)严格复杂与笼统简单

与英语亲属称谓相比,汉语亲属称谓系统主要特点是:复杂细致、规范严格、描述精确。其复杂性首先体现在汉语要区分血亲和姻亲的不同,如姑姑/姑父,姨妈/姨夫;其次,区分宗族与非宗族的不同,如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再者,区分父系与母系的不同,如伯父、姑妈,大舅、姨妈;最后,区分长和幼的不同,如哥哥、弟弟,姐姐、妹妹等。英语亲属称谓比较宽泛,含义模糊,可用词汇相对较少。大家都知道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cousin”这个词,它没有年龄、性别的限制,我们汉语中的“堂兄”“堂弟”“堂姐”“堂妹”“表哥”“表弟”“表姐““表妹”这8个词都可以用“cousin”来表示。其他类似的还有:

uncle:伯父/叔父/舅舅/姑父/姨夫

aunt:伯母/婶母/舅母/姑妈/姨妈

brother in law:大伯子/小叔子/内兄/内弟/姐夫/妹夫

sister in law:大姑子/小姑子/大姨子/小姨子/嫂子/弟媳

grandfather(grandmother):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汉语中亲属称谓语的这种特点其背后的根源是什么呢?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久,封建宗族制度强调以血缘关系为基础。这就使得血亲观念在中国传统的家庭模式中被看得很重,同时注重亲疏之分,注重内外和长幼之别。而西方社会核心家庭结构简单,儿女成年后便独立生活,亲属关系比较淡薄,没有中国人那么强烈的家族观念,因此英语亲属称谓相对宽泛模糊,笼统简单。

(二)等级差别与平等观念

从汉语的亲属称谓语中,我们可以看出其隐含着宗族内部的不平等关系,这是因为中国的封建礼教强调“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而且传统观念是以父系血缘为重心,强调内外有别,长幼有序。例如,晚辈不可以对长辈直呼其名,否则会被认为没礼貌、没教养、大不敬等。长辈称呼晚辈可以直呼其名,平辈之间可以以兄弟姐妹相称,或者直呼其名。再如,中国的传统观念认为,父亲一方的亲属要比母亲一方的亲属更亲些,如堂亲要比表亲亲,因为表兄弟和表姐妹与自己不是同姓。因此,表亲属于“外亲”。西方亲属称谓呈现出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双方平等的特点,没有所谓宗族和外宗族的区分说法。上文中提到的cousin一词包括了多种汉语亲属称谓语,没有宗族界限的痕迹。另外,西方人无论长幼都可以直呼其名,因为这样可以表示出亲近的关系,非常直观地体现出他们崇尚平等、自由的特点。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中国的大家庭生活方式已经不具有普遍性,逐渐向小家庭生活方式转变,这种不平等性已经有所淡化。

(三)亲属称谓语中的性别歧视

汉语中的亲属称谓语有重男轻女、性别歧视的特点。例如,女子结婚后所生育的子女被娘家人称为“外孙(女)”“外甥(女)”,其子女称女子的父母为“外公”“外婆”。这也体现了重男轻女的思想。这种特点的形成是因为中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处于农业社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且,中国的宗族制度也需要男丁来延续本族的香火。英语中也有重男轻女的痕迹。例如很多句子中会用“he”(他)来指代包括男女的任何人。

(四)亲属称谓与社交称谓的泛化现象

汉语中,我们经常将一些用于尊称的亲属称谓语泛化,用来称呼非亲属关系的其他人,有时甚至用来称呼陌生人。例如:大哥、大姐、大爷、大娘、叔叔、阿姨等,并且常常增加“大”“小”“老”等修饰成分,用于一些社交场合。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现象仅限于对长辈或平辈的尊称。例如,老爷爷、王奶奶、张叔叔、妞妞妈妈、铁蛋爷爷、警察叔叔等等。这是亲属称谓在社交环境下的泛化现象。在社交中这种称谓语的运用在一方面反映了中国人受传统的封建社会的宗亲和伦理道德观念的影响很大,高度重视宗亲关系、血缘关系,另一方面,这种用法也可能会达到更好的交际效果。因为,这种用法会使交际双方感到亲近,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加深了彼此的感情。与此形成对比的是,英语文化背景的家庭成员常常将社交称谓语引入家庭场合。从电影电视剧中我们经常看到,家庭成员之间的社交称谓方式可以是直呼其名,或者用Mr/Miss/Mirs+姓的方式。儿媳对其公婆或女婿对其岳父母,甚至子女对其父母直呼其名也属于正常现象,不足为奇。西方文化强调个人独立性和平等性,像“Grandpa”“uncle”这样的亲属称谓一般仅限于亲属之间使用。因此,如果美国的小孩不像中国的小孩那样会称一位陌生的男子为“叔叔”的话,我们不应感到奇怪。如果中国的小朋友为了表示礼貌,称呼第一次见面的外国人为“aunt”“uncle”,会使这些外国人感到不知所措。他们一般情况下会直接告诉你叫他的名字就可以。

二、翻译的原则与策略

英汉亲属称谓语的差异决定了翻译手段的多样化。我们常用的翻译方法有直译、意译、音译等。这些都可以归纳为“归化”(Domestication)和“异化”(Foreignization)两个指导原则。归化指的是用目的语读者所熟悉的地道的表达方式来翻译,尽可能地减少外语文本中所含有的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异化指的是保留外语文本中的语言和文化差异元素,把目的语读者带人外国情景,使他们关注到外语文本的语言和文化差异[3]。可以从下面3个例句(选自冯庆华的《实用翻译教程》)来看归化与异化的翻译方法:

例1 “My dear Mr. Bennet,” said his lady to him one day, “have you heard that Netherfield Park is let at last?”(《傲慢与偏见》)

译文1 有一天,班纳特太太对她的丈夫说:“我的好老爷,尼日斐花园终于租出去了,你听说过没有?”

译文2 “亲爱的贝内特先生,”一天,贝内特太太对丈夫说道,“你有没有听说内瑟菲尔德庄园终于租出去了?”

译文1中班纳特太太称呼自己的丈夫为“我的好老爷”,这种表达是中国读者所熟悉的,是一种归化的译法;译文2中对丈夫的称谓变成了“亲爱的贝内特先生”,这是一种异化的译法,保留了西方的情调。

例2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她身上,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了老祖宗。(《红楼梦》,第三回)

译文:I was so carried away by joy and sorrow at sight of my little cousin, I forgot our Old Ancestress.

译文中的“our Old Ancestress”并不是英语中惯用的亲属称谓语,是由“老祖宗”异化而来的,这样翻译体现了贾母在家族中享有的至高无上的地位。

例3我虽捱了打,并不觉得疼痛。我这个样,只装出来哄他们,好在外头布散于老爷听,其实是假的。(《红楼梦》,第三十四回)

译文:Im not in any pain after my beating, just putting on an act to fool them so that word of it will get out to my father. Im shamming actually.

原文中宝玉称自己的父亲为“老爷”,是一种敬畏之称,译文翻译为 “my father”,是采用了归化的方法,很灵活地处理了“老爷”这个词的翻译。但是,译文没有完全表达出原文的文化内涵,缺失了敬畏的含义。

通过以上例句可以看出,归化和异化各有利弊。异化体现了文化融合的趋势和特点,为跨文化交际排除了障碍。但异化的弊端是,其译文能否被目的语读者广泛地接受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检验。归化的好处是避免了目的语读者阅读的障碍,增强了译文的可读性。但同时,归化不能促进文化融合和跨文化交际,因为归化固守了目的语的语言特点和文化习俗[4]。虽然说归化和异化的处理方式是完全不同的,但是他们并不矛盾,而是互为补充的关系。译者在翻译中不一定要采用完全的归化和完全的异化的方法,要注意适度的问题。根据具体情况既可采用归化的原则和方法,也可采用异化的原则和方法。如果在译文中必须要保留一些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差异元素,调整一些文化因素来适应目的语读者的语言和文化习惯,译者就要充分地考虑原文作者的写作意图、原文文本类型和客户的翻译目的,还要考虑目的语的读者群对象是什么。对译者来说,在翻译过程中对中西方两种文化的差异性具有敏锐的意识是非常重要的[5]。这同时“有助于有着异域文化背景的人们透过翻译认识了解中华文化,把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加以融合,减少和避免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与冲突。”[6]

参考文献:

〔1〕何兆熊.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2〕李幕杰.汉英称谓语中文化差异初探[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2):58-60.

〔3〕Venuti, Lawrence.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5.

〔4〕徐丹.英汉亲属称谓语差异及其互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1,14(3):39-43.

〔5〕连淑能.英译汉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郝瑞松,李涛.中国文化特色词语的英译探讨[J].长春大学学报,2015,25(1).

(责任编辑 赛汉)

猜你喜欢

翻译策略
浅析《书剑恩仇录》英译本的翻译策略
翻译目的论指导下的英语电影片名翻译
浅谈青岛市公共标识语英译现状及翻译策略
《作者自述》两个译本的对比赏析
原型理论和广告英语的翻译
旅游景点名称翻译的原则与策略研究
汉语叠词及其英译
国际会展用语特点及口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