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垒糖旧事

2016-05-14厉同舟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灶王爷花生米芝麻

厉同舟

旧时江南的春节,在寒冷潮湿的空气里总混着些糖味,夹杂着芝麻的香,花生的脆,麦芽的甜,从腊月廿三廿四一直飘到二三月。

淡了糖香,过了播种,再一阵农忙,江南的人们又要开始准备垒糖了。那糖多是各家准备了自己吃的,于是就各有不同,但也不全由着自己,还要听江南的天哩。到了八月,立秋过后,大人们差不多便要忙碌起来了。割来芝麻,摘去叶子,一捆捆扎起倒挂在晾杆上绑好,晒两三个日头,等它慢慢由青变紫,然后便可用敲衣服的棒槌对着地下的竹匾打芝麻了。叶子是干巴巴的,一敲便稀里哗啦地下起了黑雨。小孩子顶喜欢干这事,总爱钻到杆子下去听那叶子和茎秆一下下抖起的声音。打完了芝麻,用筛子抖干净,对着那时节盛行的东南风再扬上几遍,最后铺在大圆竹匾或床单上晒上几日,便可盛进斗缸里备用了。

花生差不多也可在七月到十月制备起来了,这可是芝麻糖里的重头,北方的炸糖糕不如垒糖,或许就是因为在黏糯嚼劲中少了这嘣儿脆。把花生从烂泥里淘出来,挑去嫩的,洗好晒干,若是没有雨,五六天就可以了,若下了雨,就常常要晒上十天半个月了。然后剥了壳,炒熟了,再搓掉花生米的红衣,继续就着日头晒。

就这样,那一个多月,整个村的前门院里都横陈着大小不一的圆竹匾,晒着各种做芝麻糖的东西,在小孩眼里是极诱人的,尤其是熟了的花生米,趁着四下里似乎没人,便揣一把一路吃一路逃。家里人一看,齐整的圈里忽地缺了个空,早猜到是哪个毛孩子又馋了。

接着过了秋收,一阵忙,大雪过后,又该开始准备垒糖了。家家户户都一锅锅地煮大米饭,每家都要做上几十斤,再晒上几天,盛进酒瓮或者洋油瓶里,准备着做饭干。到冬至,就从运输队搬来用作调水泥的沙子里“舀”上三大碗,在河里洗干净。大人爱面子,总遣孩子去。于是,我们这群孩子,或扛着齐人高的簸箕,或捧着大碗,高高兴兴地去偷了来,弄干净之后在油锅里烤到黑色,留着炒饭干用。

冬至前后,还要做糖影,也就是麦芽糖。把大麦在水里浸上一天一夜到胀鼓出芽,在水里烧到黏稠就可以了。有些富裕人家还会多做些,当作灶糖,或卖或解馋,也是旧时冬至因为垒糖而可以寻到的美味。

“廿三送灶,廿四掸尘,廿五掸身,廿六还来啰是瘟神……”真正的烧糖垒糖还要等送走灶王爷才开始。廿三起个大早,点上两支蜡烛,插上三炷香,放上六盘素菜,家人拜过后,便算送灶王爷上天了。

然后便可以开始炒饭干了。不过在这之前,先要将已经冷结成块的饭团搓散晒干,再和之前的沙子混在一起,在滚烫的锅里用柴火烧,炒到颜色雪白膨胀起来,差不多几分钟就要炒上十几锅。接着,再按这方法炒好芝麻、花生。这时候的厨房是我最爱的,那芝麻在锅里刺刺地响,锅是红得发烫的,芝麻是乌黑喷香的,氤氲在一起,一下子,过年时的寒冷空气全消散了。全部炒完,再和饭干按一比十的比例拌匀,收好。

这时差不多已是廿四廿五了,这个时候垒出来的芝麻糖,可以放上三个月,等过了正月初几,便只有二十几天的“寿命”了,旧时江南的天,还真是丝毫不差呢。

赶紧着,再支起锅,有钱的人家买来白糖,手头紧的用黄糖,其实并不差什么,只图个亮堂的颜色。先在锅里盛一碗水,半碗糖,两酒盅糖影,和拌匀了的芝麻花生饭干倒在一起,一边烧一边搅,待水差不多烧干,变成黏稠稠的糖糊,白糖是亮橙色的,黄糖是褐色的,等到了那火候,就迅速倒进各家自己做的四方的木框架里。这时旁边力气大的帮手要赶紧就着框架把糖糊压平,先用手摁,再拿擀面杖来回地滚,再趁着热切成五长条,分开数小块。

这一串行云流水的动作或已不大常见了,却是以前江南小村里每家的成人都拿手的,连不及桌高的孩子也爱凑上前不怕烫似的胡乱拍上几下,不过八成是因为那香气引出了馋虫吧。

各家垒的糖都不大相同,江南人虽细腻,但有的人家便切得不如别家齐整;还有放的料也有多有少,或甜或不甜的,颜色或亮或暗的。虽然大多是自己留着吃不拿出去卖的,不过各家互相拜访,边品尝边评头论足也是极有乐趣的,让这段旧事儿添了不少人情味。

待到大年三十,请完菩萨祖宗,说些大吉大利的话,吃了团圆饭,孩子领了压岁钱,到夜里过了十二点便要吃芝麻糖了。那甜丝丝的新做好的芝麻糖入了口,就预示着一年到头吃不用愁。

大年初一一大早,请回灶王爷后,厨房里忙活垒糖的人们也都消停了。不过这芝麻糖香,却是会再飘几个月的,也算是旧时江南特别的年意了。老一辈的江南人提起这些,就算记忆不甚清晰,但只要手上翻起一本旧节历,便又可絮絮叨叨地说起来了。

(指导教师:张宁)

猜你喜欢

灶王爷花生米芝麻
灶王爷
你有奇迹要发生
四粒花生米
芝麻的秉性
灶王爷托梦
花生米翻跟头
炸花生米省油又香脆的小妙招儿
敬灶王爷的传说
花生米一样的云
某官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