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国好声音》为例
2016-05-14苏美文
摘要: 2012年7月13日,一档名为《中国好声音》的综艺节目在浙江卫视播出。收视率一路飙升,节目广告费纷沓至来,成为那个夏天人们最热议的话题。
《中国好声音》有对荷兰原版的模仿,也有其独特创新的地方。本文旨在通过对电视综艺真人秀节目《中国好声音》节目特色的分析来分析同类音乐真人秀节目的类型特点。
关键词:《中国好声音》;制作模式;节目定位;正能量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00-01
一、独具特色的节目内容
(一)先“声”夺人。
The Voice的最独特之处在与初选阶段,各国在购买到The Voice的版权之后,都会加入本土元素,但盲选的初选赛制都会保留。中国也是如此。《中国好声音》初选阶段导师不能看到选手的长相,形体,只能通过声音来评判,这样的赛制在中国是首次出现,让所有观众眼前一亮。节目的原则在与“好声音”这一选择标准,除了导师选择学员,学员也能在多位导师转身后拥有选择导师的选择权,这样有趣的双向选择变成了节目的精髓所在。《好声音》一再强调:声音是这个节目唯一的要素。而先“声”夺人的这一赛制也变成了其他同类音乐节目争相模仿的对象。
(二)赛制花样翻新。
比赛一共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盲选,第二阶段是对战,第三阶段是个人独秀,第四阶段为四强对决。在盲选阶段之后,导师们会亲自培训战队成员同时邀请一位梦想导师一起指导,将他们两两分组进行对战。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拥有梦想的人太多,可是他们缺乏指导,节目组的这种设定就相当于是告诉热爱音乐的人,我们提供给你资源,只要你有梦想,你有胆量,你有能力,那么你就能得到最专业的指导,冲着自己的偶像,大多数有能力的唱将都会参加中国好声音以求最专业的培训。在我看来,对战阶段是最激烈最有看点的。每一次两个学院上台的时候,观众都能惊喜的看到他们的变化,导师对他们的指导也让观众对对战充满了期待,设置是导师决定去留。前两阶段的选择权都在导师,而从第三阶段混战开始,节目组请百家媒体加入,导师和媒体共同打分,让节目更显公平,第三阶段结束后,每位导师只有一位学员进入最终的总决赛。而在总决赛,决定权则交给了全国观众,年度总冠军由大众投票和全国观众网络投票产生。
(三)真情流露的导师。
《中国好声音》的导师为每一音乐类型领域的元老级人物,他们拥有绝对的发言权,导师的选择决定了这档音乐节目能否说服参赛选手和全国观众。这也是音乐真人秀节目的特点之一,导师们完全是发自内心的评论,发自内心的交流而没有固定的对话。虽说《中国好声音》做音乐,但也不该枯燥乏味,于是,导师也变成了看点。观众会惊喜的发现,台上光鲜亮丽的明星台下并没有疏离感甚至很可爱。导师们会在盲选阶段为了争抢选手而互相攻击,也会在听到好声音的时候激动地一跃而起,在组内对战阶段他们会因为无法割舍自己的学生而痛苦纠结,他们也会在决赛阶段带着自己的学生一起演唱,给他们力量。观众都很好奇明星的日常,从那英的每一期独特造型到杨坤32场演唱会的独特恶搞,《中国好声音》也成为了一种让人们了解到明星台下真实性格的平台。
(四)本土化的表达。
虽然有荷兰原版好声音的模板,但《中国好声音》还是融合了本土的元素和理念。这档节目由《中国达人秀》的导演操刀,运用灵活地拍摄方式和颇具煽情性的节目剪辑手段使这档节目体现出浙江卫视和中国人自己独有的感觉。这档节目的生产模式与浙江卫视“中国第一梦想频道”的定位一脉相成。节目组考虑到中国人对于家庭和情感的重视,加入了声音背后的故事,在每一位选手演唱之前,都会有一个短片来介绍他们热爱唱歌背后的故事,导师们不会因为这个短片而影响判断,他们只有转身后才有机会了解,但观众会因为故事而记住这个选手,不仅仅是声音,而是整体形象,让每一位学员在观众心里都是丰满的。但是这一处理方式也有缺陷,观众在长时间经受情感轰炸后就会出现情感疲劳,甚至怀疑故事的真实性。
二、与众不同的节目定位带来广泛的受众群体。
(一)反选秀的人文情怀。
《中国好声音》的外包装有点选秀的味道,但精神实质却是反选秀的。在选秀中选出来的选手总带有噱头的一位,与实力无关。而《中国好声音》的选手并不是出自海选,而是节目组在全国各地挖掘的,他们本身就有很强的实力,导师和学员也是互选的模式,所以实质上其定位是音乐评论类节目。
(二)传递正能量的价值观。
中国从来不缺令人感动的人,但是在经历了不一样的遭遇后还能勇敢追求梦想的人就显得十分正能量了,这是好声音的节目价值观。也是节目成功的关键之一,综艺节目需要反映社会生活,参与社会生活,承担社会责任,《中国好声音》遵循着这些要求,不断推出正能量,不断激励所有有梦想的人,这样的节目,能带给人启示,所以被人们推崇。每个背后的故事或多或少都会让观众在某一点上与之产生共鸣。比如吉克隽逸,一个台上活力四射的女孩,其实她是北漂一族,每天都很辛苦,在为自己的音乐梦想奋斗,我们每个人都有梦想,所有同一年龄段的青年也许都会为她的经历产生共鸣。不只是对热爱音乐的人,对全国观众都很受用。
三、细致的节目制作
(二)强大的技术支持。
节目录制过程中的所有灯光、机位都经过严格设计,有现场观众表示,每一场比赛都是一遍过的,没有重复来过。这就说明拍摄时的每一个镜头都只能拍摄一遍,每位选手也只能演唱一遍。如果没有强大的技术支持是没有办法完成这只有一次机会的录制的。对导师,对观众,对选手,对陪伴人员都有机位设置。对舞台的展现更是突出了高品质的特点。烘托气氛的灯光,伴奏的交响乐队,音质清晰的音响设备都保证了节目的顺利进行。
《中国好声音》无疑是成功的,也开创了中国音乐真人秀节目的一个新的时代,从第一季到第三季,一直在不断改革,就我个人而言,这类音乐节目的出现就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档节目的成功最终还是在于其创新,虽然在《好声音》之后中国还出现了很多同类音乐节目,但观众却不买账,因为同质化的节目没有独特的创意。中国音乐真人秀的时代已经到来,在经过不断地总结和改革后一定会迎来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音乐电视真人秀节目运作》 中国人民大学
[2]《中国好声音受众需求的满足与超越》 翼晶
作者简介:苏美文(1995—),女,回族,甘肃兰州市人,学生,广播电视编导本科在读,单位: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研究方向:影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