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
2016-05-14员彩兰
员彩兰
摘要:兴趣,是一个人积极完成一件事物的重要前提和条件。二年级小学生年龄还比较小,稳定性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要改变这种现象,必须使小学生对数学课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了对学习的兴趣,他们就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
关键词:小学生;兴趣;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00-01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更新正在轰轰烈烈地展开。新课标的推出,要求我们更新观念,与改革同步。如何组织教学,怎样做才能体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我们的角色转变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怎样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创新课堂教学形式,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新课堂教学形式,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兴趣,让小学生自主参与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组织一些和教学内容相关的小数学游戏,调动小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数学游戏中来。例如,组织模范营业员的数学游戏,教师提前准备一些不同面值的零钱,对一些书本、橡皮、铅笔进行标价,让不同的小学生扮演营业员,教师扮演顾客去买东西,让小学生自己动手为顾客找零钱,教师检验小学生找回的钱是否正确,最后让小学生共同选出最模范的营业员。通过这样的数学游戏,为小学生营造了真实的购买情景,充分调动了小学生的参与性,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掌握了人民币面值的加减运算,培养小学生实际的生活实践能力。
二、创新教学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将全班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合作学习小组,让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解决数学问题,完成数学任务,充分调动小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多个小组,布置一道有一定难度的数学应用题:小李和小刘在周长为400米的环形跑道上跑步,小李每秒钟跑5米,小刘每秒钟跑3米,他们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反向而跑,那么,二人从出发到第二次相遇需多长时间?每个小组进行讨论研究,开动脑筋,最后哪个小组的解题方法最多、最简单,哪个小组获得最后的奖励。通过这种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让每个小学生积极地参与讨论,自由交流自己的想法,探究数学问题的答案,小学生在融洽的团队合作中,相互帮助,相互进步,主动地进行学习,并且在沟通合作的过程中不断创新。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积极创新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调动小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小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教学环境中学习进步。
三、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往的教学方式将教师放在主体地位,“填鸭式”教学、强效灌输是教学的常态。随着新课标教材的颁布,与以往教材最明显的一个变化就是将学生放在了教育系统的首要位置,因此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了解他们看待问题的方式、方法,在备课的时候多进行换位思考,不能再一味地按照课件进行讲解,应该随时根据学生课堂的反馈调整授课内容、进度、方法。教师也要注重关心学生的个性发展,放手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并进行独立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的表现机会,与学生形成一种良性的师生关系,能够和谐相处、易沟通,再一次地强调了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性与交流性的重要程度。例如,在学习求和、求剩余的加减法运算的时候,教师讲授基本解题思路,让学生相互交流、提问,逐渐总结出解题思路,摒弃了以往教师一味讲解的强加式的教育。
四、以玩为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被其他事物分散,学习时没办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40分钟的课堂授课时间,单一的理论讲解是无法达到最佳效果的。新课标中明确提出,教师应通过创设一种合理的、有效的、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因此,需要广大教师进行具有趣味性的教学,将游戏、故事等“玩”的项目加入到课堂中,创设新型的教学情境,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多样化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鼓励学生将生活中遇到的和数学有关的问题带到课堂上与大家一同分享,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新意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能做到劳逸结合,有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例如,把一个边长为24厘米的正方形剪成四个相等的小正方形,问剪完后图形的总边长比原来的边长增加还是减少了。这类问题就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剪一剪,通过过程建立类似的数学空间感。
五、团队合作,完成数学知识的转化
现在的小学生都是家长手中的宝,他们习惯于满足,这样难免将这种陋习带入学习中,导致在课堂上出现不团结、团队意识差、动手能力弱等问题,尤其是学生中难免有学习程度不同的情况存在,而通过团队合作不仅能够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进行分层教学,还能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在新课标的数学教材里有很多课后习题需要学生分成小组去共同完成,根据分工不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有动手、动脑的机会,同时在班级中分组也能够形成良性的竞争意识,作为学生学习的动力。例如,在让学生认识几何图形的时候,准备不同的道具,将学生分成不同的组,让每一组按照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类,有的学生会按形状分,有的按照角的数量分,有的按照直线数量分,同一个问题就会得到不同的解答方法,不仅提高了效率,也扩大了知识面。
在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广大教师仔细研究新课标的要求,通过学习并结合传统教学中值得借鉴的地方,不断去摸索、研究,逐渐形成具有个人特色又能够普遍推广开来的教学方法。小学数学教学既要围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进行,又要科学正确地传授知识,这是一个艰巨而又富有挑战性的任务,也是新时代教育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张芳.浅议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转变[J].新课程(小学);2014-04-28
[2]二年级数学教学总结 - 台州市双语学校[OL].
[3]数学科教学总结[OL].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