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铺八音”与“私伙局”

2016-05-14赵少英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传承

摘 要:流传于中国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安铺古镇的“安铺八音”,是一种始于清代的民间器乐演奏形式;“私伙局”则是广东粤语方言区内,由民间曲艺爱好者自发组织起来,以自娱自乐为目的的业余民间曲艺社团。文章通过对“安铺八音”艺术特色以及广东民间社团“私伙局”的研究,阐述“安铺八音”与“私伙局”在形式与本质上的同一性,以期对“安铺八音”的传承方式做进一步的考证。

关键词:“安铺八音”;“私伙局”;传承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1-0143-02

一、“安铺八音”艺术特色

位于广东省湛江市西南部的廉江古镇安铺,是廉江市工业、商业和文化重镇。安铺镇始建于明朝正统九年(1444年),初建时称之为“暗铺”,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更名为安铺。安铺镇在清朝嘉庆年间曾与中山小榄镇、顺德容奇镇、东莞石龙镇并称为“广东四大古镇”。作为历史上有名的古商埠,安铺镇可谓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据《安铺镇志》记载,清道光元年(1821年),安铺喜逢盛世,年丰物阜,百废待兴,于是大兴土木,筹建戏楼、观音庙,开辟公园等,安铺镇开始在中国的南部大放异彩。“廉江之交运开与此,安铺之风俗源于此,土庶之休养生息尽于此”。①

在安铺古镇,流传着一种始于清代的古老民间音乐艺术——“安铺八音”,至今已有150多年的悠久历史。“安铺八音”作为安铺古镇独有的一种器乐演奏形式,是由清末秀才李六朋与乡绅梁瀚生等多位音乐爱好者,经过多方研究试验,从中国古代传统的金、石、土、革、丝、木、匏、竹等“八音”乐器中,选配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乐器小扣锣1个、小钹1对、煞板1个、小鼓1个、横箫1支、洞箫1支、椰胡2架、高胡1架、二弦1架、三弦1架、沉胡1架、大筒1支、琵琶1架、月琴2架、秦琴2架,并加入了佛家法器法铃1对、木鱼1个、清磐1个,由此十八种22件乐器相结合,并以流传于广东粤西地区传统的《到春来》、《小桃红》、《浪淘沙》、《王姿叫鸡》、《三仙会》等古曲为蓝本,经过融汇整合,改偏形成了“安铺八音”这一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器乐演奏形式。

“安铺八音”在具有地方特色的丝竹管弦等民族乐器中,融入磐声木鱼等佛家法器,使“安铺八音”既有笛之悠扬、箫之哀婉,又兼具佛教法器之纯朴、清凉,尽显其“净觉之音”的特色,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民间器乐演奏形式,带有令人敬畏的神秘宗教色彩。这种独特的乐器编配法有别于其他“八音”乐队,在音乐艺术表演与形式上都独树一帜,具有浓郁的红土风情和地域文化特色,完全有别于全国各地其他地区的“八音”,可谓是民间器乐演奏中的一大创举。②

作为一种器乐合奏,“安铺八音”有两种演奏形式,一是“坐乐”,既乐手们坐着演奏,一般多用于室内表演;二是“行乐”,就是乐手们在行进过程中“且行且奏”的表演形式,多以室外演奏为主,在民间有“行街音乐”之称。“安铺八音”主要是以“行乐”为主的器乐表演,其表演队伍当地人称之为“八音队”,一般由21或23人构成,但在重大节庆典礼或春游巡演时,人数可适当增加。安铺镇每逢正月十五元宵节、二月二十八庙会、端午节等重大节日,“八音队”都会盛装出行,沿街进行巡回演奏,以示欢庆与祈福。“八音队”乐手们身着色彩艳丽的唐装,排成两列纵队,操打击乐者行于前,弄箫琴者随于后,每样乐器上都饰有五彩带、绒球等装饰,乐手们沿街步履安逸,徐徐而来,其“且行且奏”的“行乐”表演琴瑟和谐,音韵飘逸,引来街道两旁观者如潮,场面蔚为壮观,被当地人称为“安铺一绝”。

二、广东民间社团“私伙局”

“安铺八音”从其产生,直至发展到现在,一直都是以“私伙局”的形式存在的。所谓“私伙局”,是广东民间俗语的叫法,是指在粤语方言区内,由民间曲艺爱好者自发组织起来,自备乐器,以自娱自乐为目的的业余民间曲艺社团。

“私伙局”一词从字面上来解析,有其特定的历史含义。“局”是娱乐性的集会,在中国古代,“伙”同 “火”相通,古代兵制以十人为火,共灶起火。因此,军中同火的人即为“火伴”。“火伴” 中的“火”,后来写作“伙”,故“私伙”即“私火”。“私火”一词最早是源于古代用火的风俗。而“私火局”或“私伙局”这个词的出现和指称意义则是语言学中所说的借词现象。“私伙局”一词具有方言词汇开放性的特点,其指称意义随着历史时期的不同而发生改变。经长时间的演变以后,用以指代民众的以自娱自乐为目的的音乐活动,进而指代这种活动的组织。③

“私伙局”这种活动起源于明末清初时期,当时民间的一些曲艺爱好者群体,自带乐器,相约伙伴们于某地(一般都有相对固定的场所),自弹自唱、自娱自乐,但并不公演,这种怡情悦性的娱乐方式在粤语(广东话)方言区内风行一时,并且一直延续至今。在上世纪20年代后期,这种自发性质的娱乐方式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具有一定的组织性,有固定或半固定成员(成员多为业余音乐爱好者或少数专业人士),有固定活动场所的民间音乐组织,被冠之以“私伙局”的名称。后来“私伙局”多以乐社为名,聚集开局,在民间拥有大批忠实的追随者。“私伙局”最大的特点就是不以谋生为目的,活动既无功利性,也无商业运作,完全以自娱自乐、怡情悦性为目的。在上世纪20至30年代,是广东“私伙局”发展的巅峰时期,仅在广州市内就有庆云、素社、济隆等知名乐社30多个,其广泛的群众基础使得广州附近的农村也存在有大大小小数量众多的“私伙局”。民间“私伙局”繁荣之风一直延续至解放后,但是在十年“文革”期间,“破四旧”之风曾令“私伙局”一度沉寂了下来,但热爱音乐的群众很快因地制宜,将其变通为弹唱“革命乐曲”的阵地,人民的喜爱和智慧使“私伙局”得以生存了下来。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对于生活的要求已不局限于吃饱穿暖,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和享受,群众性的音乐活动在社会上空前地繁荣起来。在政府和各地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私伙局”更是焕发出了勃勃生机。“梨园歌舞赛繁华,万人围住看琼花”。“私伙局”作为岭南民间最为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之一,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为社会的群众活动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可以说“私伙局”是岭南民间音乐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更是孕育“安铺八音”这朵音乐奇葩的肥沃土壤。

三、“私伙局”是“安铺八音”主要传承方式

光绪二十三年(1906年),“安铺八音”于当年秋季创建了安铺第一支“八音队”,从成立之日起,“安铺八音”就是以“私伙局”的形式得以拥有一百多年的传承与发展。

“安铺八音”缘自安铺民间,是由安铺民众自发组织,自行娱乐,自我创新,是极具强大生命力的乡土民间艺术。初期“八音队”队员秀才李六朋与乡绅梁瀚生等人皆为当时的文人雅士或音乐爱好者,平时躬自教练,痴迷于音韵萦绕之间,只有在每年元宵佳节或端午节龙舟竞渡等重大节日之时,“八音队”才会受邀隆重出队演奏,以示欢庆与祈福。“安铺八音”自创始人李六朋先生去世后,经过李连(李六朋之子)、梁陆洲(梁瀚生之子)、周枢、陈友兰等老艺人的努力,使“安铺八音”表演艺术日臻完善。直至解放后,“安铺八音”依然以“私伙局”的形式活跃于百姓之中,但是在“文革”期间,“私伙局”被禁止,“八音队”也在民间一度难闻其声。改革开放后,经过戚维谦、黄晖轩等第三代继承者,以及李康权、谭文贞等第四代传人的传承与发展,“安铺八音”得以重放光彩。时至今日,“八音队”依然遵循着“私伙局”的宗旨,成员们于固定的时间,相聚于老地方,或者在天气晴好时,大家相携于公园的凉亭、草坪、湖边、桥底等室外就地“开伙”。众人各司其职,吹拉弹唱,悠闲惬意。“八音队”活动无关生计、无关名利,纯粹以怡情悦性、娱人娱己为主。但每逢安铺迎来欢庆节日之时,“安铺八音”都会出街进行“行乐”表演,吸引了无数路人驻足观看,男女老少欢欣鼓舞,气氛十分热烈。

笔者于2013年3月2号至3号赴廉江安铺镇,在对“安铺八音”传承人李康权和张镇国先生进行了调查访谈了解到,“安铺八音”正是以“私伙局”的形式得以存在与发展的。在“安铺八音”的这个“私伙局”中,成员中没有从事音乐或曲艺的专业人员,都是来自社会各行各业的音乐爱好者。如“安铺八音”第四代传人李康权老先生是位自由职业者,张镇国和曹德钦都是安铺镇人民医院的医生,朱里岳和黎东是教师,谭志汉和关玉兰都是工人,此外还有个体商人及退休人员等。他们中有的是“八音队”老成员的后人,有的则是跟随“八音队”师傅学艺的徒弟,从而顺其自然的加入了进来。由于“八音队”全部是由业余艺人组成,受工作和生活等诸多因素影响,成员的流动性比较大,因此乐手人数与乐器的配置并不十分固定。“八音队”成员大多数人有着稳定的收入和优渥的生活,但对传统音乐的浓厚兴趣和情感,使他们自发地聚集在了一起,众人各司其职,弹奏民乐,唱颂民歌,纵论时事,畅谈人生。

安铺镇各个“八音队”都成立有自己的组织机构,制定有活动章程,成员自愿参加,来去自由。成员平时各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基本上每周利用空闲时间,自备乐器,在固定的场所进行排练。1993年起,安铺镇活跃着两支民间“八音队”。一支是“安铺业余民间曲艺社”,社长麦益寿,名誉社长叶新,副社长戚土荣、吕良富、林康泰,队员有38人,每周星期二、星期三晚上在吕良富家里集中排练。在吕良富辞世后,这支“八音队”随即转到了安铺镇文化站进行排练;另一队是“安铺业余艺术协会”,会长邱法,副会长邱德、黄振广,会员有24人(其中女性6人),通常在星期六、星期日晚上集中练习。④目前“安铺八音”大部分成员平均年龄都在四、五十岁以上,整体年龄结构偏大,其中年纪最大的李康权先生已经年近80高龄,但这些志同道合的知音们“以曲会友”、度曲排练,相互拍和,相互指教。当丰富的民间音乐文化资源如水土流失般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时,“安铺八音”历经沧桑,借助“私伙局”这一岭南品牌民间文化活动方式,以其旺盛的艺术生命力在民间顽强地延续了下来。

近年来,“安铺八音”倍受众多新闻媒体的关注,新华社、《南方日报》、《湛江晚报》、《廉江报》等先后作了宣传报道。2006年8月1日,在廉江市民政局、文化局、文联的支持下,“廉江市安铺曲艺协会”和“廉江市安铺八音曲艺团”先后成立。2007年4月,“安铺八音”被列为湛江市第一批民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申报了广东省的申遗项目。“安铺八音”是前辈传给我们的艺术瑰宝,希望更多的人们认识、关注和喜爱我们的民间艺术,并为这些传统乡土音乐文化的延续和传承做出努力。

★本文系湛江市哲学社会科学共建规划项目“‘安铺八音研究”(项目编号2013G07)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廉江县安铺镇志编纂小组编.安铺镇志[Z].内部资料,1986.

②赵少英,湛江民间器乐“安铺八音”艺术特色初探[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6(02):75

③万钟如.广东民间曲艺社团“私火局”及其乐器[J].乐器,2009(04):48.

④廉江新闻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安铺八音.[EB/OL].http://www.ljxw.com/Read.asp?NewsID=3622,2012-02-02.

猜你喜欢

传承
中国传统招幌对当代广告设计的影响
小议“柳青文学创作精神”的传承和创新
镇沅麻洋纸的现状与对策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