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开展“日行一善”活动的研究
2016-05-14梁子莹
梁子莹
【摘 要】沙墟二小学结合学校实际,明确“日行一善”的规则,将其细化为《“日行一善”十提醒》,并制定了《记善本》,对学生的善行进行表扬,提高学生行善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行善的行为养成。通过长期的坚持,学生在头脑中有一个正确的道德标准,从而养成健全的人格品质,最终成为具有高尚道德的人。
【关键词】“日行一善”;行善;《记善本》
中国民间一向有句浅显易懂的俗语——“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乃是劝世道人心勿生恶念,以做好事为目标。还有一个词语,叫做“日行一善”,这就更进了一步,不仅是要做好事,更要多做好事。据说“日行一善”这个成语,出自清朝人编的一本《德育古鉴》,记载的是宋哲宗时期一名官吏葛繁,此人坚持每天做好事,后来官至太守,子孙昌盛,当时就有人请教他如何能够做到每天都做好事,葛繁便说:“譬如这里有条板凳,倒了妨碍人走路,我就弯腰把它扶正放好,这就是一件好事。”毛泽东同志评价雷锋时也曾说过:“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坚持做好事。”中国先贤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善心善意,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那么,身体力行地将善贯穿到自己为人处事的每个环节,只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本性流露,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那么麻烦。
一、以“醒”记“善”
《沙墟二小学“日行一善”十提醒》是学校根据《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所编写的。有如下内容:1. 礼节:笑脸迎,常问好,恭谦礼让讲文明;2. 守法:守法律,走正道,遵纪守法不乱套;3. 学习:勤学习,苦钻研,互帮互助齐进步;4. 助人:少空谈,多帮忙,尽己之力排他难;5. 环保:爱环境,惜物资,勤俭节约不浪费;6. 处事:遇矛盾,能宽容,互相谅解平是非;7. 孝亲:尊长辈,孝亲人,家务劳动抢着干;8. 尊师:听教诲,求上进,老师恩情记心上;9. 守信:守承诺,尽职责,不离不弃不相欺;10. 仁爱:懂感恩,存爱心,关心社会心连心。笔者要求学生不但要把“十提醒”很熟练地背出来,而且要时刻提醒自己有没有做到,也就是有没有行善。
二、记“善”做“善”
帮助同学打扫卫生,在公交车上让个座,做一次家务,爱护小动物,保护环境等,这些都是在做善事,哪怕是你捡一片纸屑、借出一块橡皮、说一句好话、给别人一个微笑,都是善的行为。为了提高学生做善事的积极性,笔者要求每个孩子准备一本《记善本》,将自己的善行及时记录下来。每个星期一,把《记善本》上交,笔者会对表现突出的同学进行及时表扬,颁发“行善奖”和“爱心章”,发挥榜样的作用,以鼓励更多的同学,使班上形成人人争做善行的良好风气,养成“日行一善”的好习惯。“人无有不善”,每个人心中都深埋着一颗善良的种子,需要爱护的阳光和呵护的雨露,才能使之茁壮成长。我们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善的内涵及行善的方法是多样的。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热心帮助身边的同学,伸出互助的双手。在家能孝敬父母,体谅父母的辛劳,能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在学校,能尊敬老师,体会老师的良苦用心,学会用行动和成绩来回报老师。日行一善活动使学生用心发现生活中的“善”,在细节中感受“勿以善小而不为”,促进少年儿童良好行为的养成,完善学生的健康人格。
三、扬“善”行“善”
当学生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到做好事的快乐时,就逐步实现由“日行一善”到“天天行善”,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家庭其他成员共同参与,起到“一个学校教育一批学生,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的社会效应,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网络,达到全社会参与、全方位育人的目的。在善待环境这一块,我们大力宣传善待环境的重要性。结合我们的综合性学习,以《致家长的一封信》的形式发放垃圾分类的宣传材料,并要求每一位学生在家里做一回“小小环保员”,开展“全家垃圾分类总动员”,由学生向家长宣传,让家长明白一个城市的文明离不开一个家庭的文明,唤醒家庭的环保意识、节约资源的意识,在生活中做好垃圾分类,正确分类投放垃圾,进一步提高家庭的文明素质。日行一善重在实践、贵在坚持,只有通过日积月累、耳濡目染的熏陶,才能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行善的快乐和幸福,才能真正培养行善、乐善的品质,最终形成“一人行善带动一家行善,一校行善带动一方行善,人人行善促进社会和谐”的氛围。
笔者始终坚信学生的本性都是善良的,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因教育和环境的不同而有“习于善则善,习于恶则恶”的差别,教育对人与生俱来的善性的保持和发展显得至关重要。学校开展的“日行一善”活动就是一种善端教育,在学生懵懂的心里播撒善的种子,让学生的每一天都经历善的洗礼,而当善言善行成为一种如影随形的习惯时就能达到积善成德的目的,并培养健康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
参考文献
[1]王咏春.在少先队文化中灌输朴素情感的行与思[J].辅导员,2012(01).
[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