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校民族声乐教学的多元化发展研究

2016-05-14赖月娟

艺术评鉴 2016年7期
关键词:民族声乐高校教学多元化

赖月娟

摘要:民族声乐作为世界民族声乐中重要的一部分,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面对世界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民族声乐作为符合世界潮流的产物应具有多样性,这就要求高校在进行民族声乐教学时保留其多元化的特点。本文通过对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和高校民族声乐教学发展现状的客观分析,对民族声乐教学的多元化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民族声乐 高校教学 多元化

我国民族声乐最早可追溯到远古时期,在此阶段,民族声乐大多与宗教、巫术相关。随着时代的变迁,民族声乐也在不断变化之中。如今,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在保持中国民族特色的前提下,我国民族声乐唱法在不断创新中缓慢发展,最终凭借其独特的民族特点傲立于世界民族声乐之林。

一、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的原因

(一)我国民族具有多样性特点

顾名思义,民族声乐就是多种民族音乐结合的产物。我国幅员辽阔,少数民族众多。不同民族聚居地的差异导致了民族语言的差异,各民族语言特点的不同最终导致了各民族声乐审美形式和民族演唱形式的差别,这种民族风格上的差异相融合从而形成了现今多元化的民族声乐。

(二)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格局

随着世界各地区之间经济、政治交流的日益加深,世界各国间的文化交流也日益密切。在与各国的文化碰撞中,我国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民族声乐。民族声乐在吸收借鉴了美声唱法和理论的基础上,融入本民族特色,由此形成了我国现代民族声乐的基本雏形,即发展出了具有多样性特点的民族声乐。而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与世界各国交流的不断升入,民族声乐也开始受到其他国家的关注,想让我国的民族声乐被世界所接受就要求进行多元化民族声乐教学。

二、高校民族声乐教学现状

(一)概况

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开展,我国高校的民族声乐教学在党和国家的支持下,涌现出一批极具特色的声乐教育家,如郭淑珍、周小燕等,他们通过自身努力为我国声乐教学新思路的展开做出贡献,我国声乐教学质量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在表现出不断上升的总趋势之下,我国民族声乐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

(二)目前国内高校民族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民族声乐教学缺乏权威的教材

民族声乐的特色是不同于民歌、说唱、戏曲的演唱,但由于民族声乐的受众无法与流行音乐或是美声先比,设置民族声乐教学课程的只是部分高校,从而导致了声乐教学的教材内容不完善,许多院校采用曲谱教材的尴尬局面。民族声乐得不到重视,大部分院校在进行教学时教授的只是一些流传广泛的民族乐曲和过于笼统的声乐知识,在加之优秀的民族声乐教学教师数量较少,而多半教师也是由国内不健全的民族声乐教学教授出的学生,这样的恶性循环最终导致了民族声乐教学无法达到理想的标准。

2.“去民族化”和“原生态”进入的两个极端

(1)“去民族化”

由于受到欧美流行乐的影响,我国高校普遍更注重流行乐和声乐教学,忽视了民族声乐,有的高校甚至没有开设民族声乐课程,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失去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个性。近年来虽然人们认识到了民族声乐的重要性,但“去民族化”对我国声乐教学的影响依旧存在。

(2)“原生态”进入

“去民族化”对我国声乐发展产生的不良影响促使了部分高校步入了“原生态”进入的极端。高校通过“原生态”引入的方法确实补充了民族声乐教学在的不少空白,但由于“原生态”唱法缺乏理论基础,因而在进行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仍然不太成熟,有待研究。

三、高校民族声乐教学的多元化发展策略

民族的多样性致了民族声乐的多元化,从而对民族声乐教学提出了多元化的要求。本文将从以下几点来阐述高校民族声乐教学多元化发展的策略:

(一)优化民族声乐教材及民族声乐课程的设置

1.优化民族声乐教材

面对当前许多高校民族声乐教材以曲谱来充当,忽视民族声乐相关音像材料的尴尬场面,高校应选取与民族声乐联系紧密的音像资料、图片资料和其他教材,丰富民族声乐课程的内容,通过对民族声乐演唱技巧、演唱内容、表达情感和作品风格的具体分析,帮助学生全面、透彻的学习民族声乐。

2.合理设置民族声乐课程

民族声乐教学的良好发展离不开合理的课程设置。在进行民族声乐教学时,学校应明确进行民族声乐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将中国民族文化通过音乐的形式传递给全世界,因而“去民族化”的声乐教学是必须被摒弃的。这就需要学校在保证基础教学课程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民族音乐教学相关课程的比重,开设专业的民族声乐课程,让学生能够了解多种多样的民族音乐。同时也要把握世界音乐的发展趋势,将其与我国民族音乐相结合。这就要求高校的教师应该具有较高的民族音乐素养,拥有过硬的民族声乐教学技能,只有这样才能最终达到提高民族音乐教学效率的目的。

(二)重视“原生态”

1.重视原生态民歌的发掘与教学

作为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鲜明特色之一的原生态民歌,在民族声乐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要做好民族声乐教学的发展,首先就应重视原生态民歌的发掘。民族声乐的教学应以原生态民歌为基础,学生在学习原生态民歌的过程中,逐步感受到民族特色,加之老师对于原生态民歌的演唱技巧及蕴含意义的分析,使得学生在不断积累中了解民族声乐。

2.聘请原生态歌手,开创民族音乐教学新局面

要想更好的发展民族声乐教学,传承原生态民歌,就必须更新教育观念,选用原生态歌手。原生态歌手较之学理论出身的教师,其优势在于对民族特色的深刻理解、对民族音乐内涵的彻底掌握。艺术类高校在进行招生时可对具有原生态民歌特长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这些学生长期受到原生态民歌的熏陶,与普通学生相比他们更了解也会更热爱民歌;在进行民族声乐教材编写时,这些学生就相当于是“活动的民歌乐谱”,可以帮助完善民族声乐曲谱,帮助原生态民歌传播,从而开创民族音乐教学新局面,帮助民族声乐教学的多样化发展。

(三)不断完善和发展民族声乐理论体系的构建

民族声乐理论体系的构建是民族声乐教学的基础。目前,我国高校民族声乐理论体系是以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为基础与传统哲学、美学及语言特征相结合发展起来的,而想要不断完善民族理论体系首先就应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基因。民族文化是民族声乐发展的内核,只有民族文化富有顽强的生命力,民族声乐才能久久不衰。

(四)将民族声乐与世界音乐相融合

在全球化发展背景下,想让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声乐被世界所接受,就必须将其与世界民族声乐进行有机结合。我国的民族声乐教学起步于二十世纪的前半叶,一直以来都是在借鉴欧美的声乐教育体系。在进行声乐教学时,引导学生对世界优秀的民族声乐作品进行演唱,熟练掌握不同国家间民族声乐作品特点和演唱技巧,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与本民族音乐相结合,在不断地创新实践中发展处别具一格的民族声乐演唱风格。

四、结语

高校民族声乐教学的多元化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高校在进行教学改革时应注重对民族内容的保留,坚持将民族声乐的发展与时代潮流相配合,将改革措施落到实处,提高民族声乐教学的质量,让学生在不断了解民族声乐的过程中,对民族声乐进行不断创新,以培养出综合实力极佳的民族声乐人才。

参考文献:

[1]刘言娇.关于高校声乐教学现状与改革问题浅谈[J].通俗歌曲,2015,(11).

[2]夏静.关于高校声乐教学现状与改革的研究[J].音乐时空,2014,(03).

[3]孟新洋.我国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的思考[J].音乐创作,2011,(01).

[4]乐之乐.中国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研究[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

猜你喜欢

民族声乐高校教学多元化
探讨构成因素在当代雕塑语言中的多元化体现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关于未来“会诊化”高校教学模式构建
MOOCs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的研究
多元文化格局中的民族声乐教育
民族声乐的演唱风格与方法
探究我国音乐发展的“多元化”
专业化PK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