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适当压力”

2016-05-14黄国兵

关键词:压力谈话德育

黄国兵

摘要:班主任的教育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德育,德育要渗透于各门学科中。德育做起来其实很辛苦,而且是一个“慢工程”,需长时间才出效果,有时候效果还微乎其微。在教育的过程中,当教师感到黔驴技穷的时候,可以寻找突破口——“适当压力”,让“适当压力”成为谈话的重要原则,这样才会使谈话更有效。有效的谈话能深入到学生的内心,进而产生师生共鸣、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德育;压力;谈话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7-008-1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的争论至今余音未消。笔者认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寓意学生都是可以“教好”的,反映的是一种学生观。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是对教师的激励,教师要不断提高教育水平。随着时代的进步,教师要不断“充电”,具备先进且扎实的教育理论,并运用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的“病症”对症下药,必然会起到较好的“疗效”。

班主任的教育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德育,德育要渗透于各门学科中。小学德育即学校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如何让学生受到良好的道德熏陶,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塑造学生的向上的情感,是教师德育工作中的重要部分,也是社会普遍重视的课题之一。

如何实施德育?笔者认为,与学生谈心是一种重要的形式,而师生谈心的艺术是取得教育效果的关键。如在进行德育教学的过程中,给予小学生“适当压力”,这样才能使谈话更加有效,对促使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二十元的故事

这学期,我继续留任六年级,并担任六年级二班的班主任,在这个班的学生中,潘浩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天屁股好像抹了油一样,坐没坐像,站没站像。下课铃一响,第一个溜出教室的准是他,下课“游荡”在学校的角落,看不见人影。作为班主任,经过多次教育,并与他的家长交流,他仍我行我素,教育效果微乎其微。

一天,上社团课的下课间隙,他把消防栓的玻璃给弄碎了,其他同学跑过来告诉我:“老师,潘浩文把消防栓的玻璃给弄碎了,玻璃碎了一地。”我赶紧跑过去,只见他在用扫帚在扫玻璃屑,脸色吓得苍白。我让他直接到我办公室,我自己把玻璃屑给清理掉了。

走进办公室,我采取了迂回战术,我打了电话给总务主任,总务主任说:“一块玻璃要二十元。”我对潘浩文说:“这块玻璃要订做的,要二十元钱。”让他说说过程,并让他说出解决方案。他说着说着就流泪了,从没看过他流泪的我第一次震撼了。以前不管怎么批评他都没见过他流泪,难道这次是“鳄鱼的眼泪”?但转念一想:也许这是一次绝佳的教育机会,我得试试。我对潘浩文说:“老师先替你付这二十元钱,如果你表现好了,这二十元钱就不要还了,如果表现不好,那就要还五十元,这也要“利息”的。”潘浩文使劲地点了点头。

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下课再也看不到潘浩文以前的糟糕表现了,他整个人都变了:上课听讲认真,下课也不奔跑了。我想这也许就是“适当压力”的教育效果吧!

微格教室里的特殊练习

“吴超,吴超,无所不抄,天下神抄,唯有吴超”,这一琅琅上口的“押运诗”,在老师和同学们之间就这样传开了,我对这一“神抄”早有耳闻,只是一直没有见面,他的“事迹”是这样的:有个同学叫吴超,学习基础差,在做作业时,每次都抄同桌的,作业抄得一模一样,甚至于质量超过同桌(字迹非常工整美观),有一次期末考试,三门课的分数和同桌是一模一样,连错的题也是雷同。从此名声大震。

无独有偶,这一学期我还真碰上了这位“神抄”,仔细端详了吴超:高高的个子,大大的鼻子,一双大大的眼睛炯炯有神,一看就是一个有灵气的孩子。我在课堂上特别关注他,经常向他提一些问题,从他的回答我没有感觉到他与别的同学有所不同。

一天,进行一次单元练习,我特意把我们班的学生带到学校微格教室去,微格教室具有全程摄像的功能。做着做着,吴超又开始进行老动作了——抄别人的了。下课后我把他叫到办公室:“吴超,你的书写工整美观,在班上都展览几次了,这是很大的优点,以后要发扬光大。可是最近你也有一个很大的缺点,你自己知道吗?能给我说说原因吗?”吴超站在那儿就是不说话,我对他说:“其实老师知道你的缺点。只不过老师要你亲口说,因为这样你才能知道自己的缺点。”吴超还是不说,我把微格教室里的摄像场景给他看,他羞愧得地下了头,我说:“抄袭是一种坏品格,不要让坏品格害了你。老师和你来个约定:你改掉这个坏毛病,老师不会告诉任何人!”吴超点了点头。

一学期下来,吴超也变了:虽然成绩有所下降,但都是真实的,从这件事中他也明白了诚实和诚信这两个词的份量!当我表扬他的时候,他流下了幸福的泪水。

学生犯了错,这在学校也算是“正常”的现象。教师常进行严厉地批评教育,目的是希望学生明白错误并加以改正,教师的初衷是美好的,但一味地指责与批评让学生在心理上与教师产生距离,严重的话会产生隔阂——他虽然在听,但心理上是被动接纳,甚至排斥。

俗话说,世界上最美的表情是微笑。而笔者认为,世界上最动人的表情是流泪,情到深处会流泪。阿豪和吴超的眼泪使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教师的教育教学要深入到学生的内心,这样才能产生师生共鸣,才会事半功倍。所以,教师要做“有心人”,因为“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教师的知、情、意、行对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只有对学生的情况无所不知,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导之以行,并且坚持不懈的实施,才能培养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在教育的过程中,当教师感到黔驴技穷的时候,可以寻找突破口——“适当压力”,让“适当压力”成为谈话的重要原则吧!让我们一起真正感受教育的魅力!

猜你喜欢

压力谈话德育
防止“一谈了之”,《干部监督室谈话工作规程》出炉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浅谈对教师幸福感的认识
对液体压强三种容器问题的浅析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教你如何发起谈话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
(1)阅读理解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