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阅读解释学的本体论
2016-05-14杨邦俊
编者按:
解释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早在古希腊时期,西方就有讲逻辑与解释的《范畴篇 解释篇》,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更是出现了系统训释《春秋》等著作的经传。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中西方业已形成比较完备的训诂学和解释学理论。但是,到了20世纪,我国现代教育产生以后,语文学科既没有继承古代训诂学的传统,也没有借鉴和吸收西方解释学的成果,来形成自己的理论,因而在文本解读方面,“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几乎没有规范可循,出现了很多混乱。当前,亟需构建一套我国现代语文阅读解释学的理论体系。从本期起,本刊将陆续刊发杨邦俊老师关于现代汉语文阅读解释学研究的系列文章,运用阅读解释学和训诂学研究的成果,从哲学本体论、学科认识论和教学方法论的维度,对现代汉语文学科阅读理解的本原与发生、阅读解释的本质与方法、阅读解文的视角与边界,进行一些较为全面的探讨,以期引发大家对现代汉语文阅读解释学的深入研究,促进我国现代阅读解释学的发展。
解释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我国现代语文学科产生以后,既没有继承古代训诂学的传统,也没有借鉴和吸收西方解释学的成果,形成自己的解释学理论。在文本解读方面,几乎没有规范可循。语文学界亟需构建一套现代语文阅读解释学的理论体系。为此,我们在借鉴现代西方阅读解释学研究成果和吸收我国古代训诂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现代语文阅读解释学的概念,并从阅读解释的本原入手,系统探讨现代语文阅读解文的一些基本规则和方法。本文拟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三个维度对现代汉语文的阅读解释学进行较为全面的介绍。
本体论是对事物的本原性认识。从本原上看,现代人的阅读解释活动是从对文本的认知开始的,阅读解文是关于文本存在的认识、反思和觉解,阅读的过程是以文本为中介、经由主体参与的间性互动。阅读的终极目标是要超越文本,文本内容对生活的世界有一个深刻而又全面的认识。解释则是在上述读解的基础上,走出文本诠释和说明这些认识。阅读活动的发生有三个深层的根源:一是文本的存在,二是主体的存在,三是超文本的存在。解释和说明也离不开这些存在。下面,我们对这“三种存在”作一些本原性探索。
一、文本、文本间性及其存在
经验主义哲学认为:“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广袤构成了我们称之为‘世界的那种物质实体的本真存在。”①作为阅读对象的文本不是孤立的文字、文章,文字和文章记载着人类历史发展中某一时段真实发生的事情,包含着丰富鲜活的生活内容。文本的存在实际上也是一种由时间、空间和语用三维构成的历时性存在。因而,文本所承载的全部内容,同样具有存在主义哲学所指称的那种世界性,并且唯有“世界性”才能准确反映阅读对象的真正属性。
(一)文本、对象化存在及其世界性
从表面上看,阅读的对象是文章,或者说是文章所反映的文本世界。但如果深究起来,文章和文本都还不能直接成为认知的对象。无论是文章所反映的语言的世界,还是文本所反映的言语的世界,其背后都有一个庞大的对象世界。这个世界是历史上某一时间、空间中各种存在的总和,具有历时性、生态性、多样性。单纯记载这个存在的语言系统——文章的存在,还不能直接成为认知的对象,还必须转换成反映这段生活内容的文本;文本也还不是真正的认知对象,还必须对象化,必须重回它原来那个世界的生态,回到历史上发生的那个时刻,还原它全部的生活内容,变成一种对象化的存在,才能成为阅读的对象。我们把阅读对象的这一特点称为文本的对象化,把文本能够以对象化的方式存在的特性称为阅读对象的世界性。要弄清其中的奥秘,需要从语言—言语、文章—文本两个维度来观照。
1.语言、言语及其“世界” “语言是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例如汉语、英语、俄语,或者是西班牙语等都是这样的系统”,“在语言这个系统中的每个成分,即每个语言成分都是由声音和意义两个方面结合成的”②。语言符号及其声音和意义是使用这种语言的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并在后来的运用中,不断得到强化、丰富和发展,形成某种约定。音、形、义的构成不但可以记载、描写、复制,还可以写进《字典》和《词典》,为大众运用提供规范。与此相对,言语则是说出来的话或写出来的话,它不单指语言层面的意义,更包含说话时的语音、语气和语调,以及语用环境中生成的情态、情状和情趣。语言层面呈现给我们的世界是静止的、确定的、易把握的文章系统。言语层面的世界呈现给我们的是生态的、生成的、难于把握的文本系统。阅读解文的关键是需要从语言的世界,走进言语的世界,从情与意、形与神、虚与实、恒与变等维度全面把握文本的内涵、情状和神韵,以及由此生成的精神世界。现代阅读学需要探索言语阅读的途径。
2.文章、文本及其“世界” 文章是通过语言文字符号连缀的有意义的篇章,文本指凝结着真实、深刻、鲜活生活内容的历时性存在。文章的世界指由字词句段篇及标点构成的符号系统,这个“世界”是物质的、有限的、直观的存在。可供人们反复阅读、观看、研究、咀嚼和探讨。文本的世界则指历史上文本生成时承载的所有内容的总和,是一个无限的、精神的、想象中的世界,可供人们自由的预想、猜测,审度、批判和讨论。文章和文本是两个既有区别,又相互依存的统一体。一方面文章是文本的外在形式,人们对文本世界的想象、觉知,要借助文章这个由符号构成的世界来进行。另一方面文本又是文章的精神内核,是文章的灵魂,它是文章所反映的全部物质和精神内容的总和。阅读文章的终极目标是要全面地、立体地、生态地认知对象世界,即文本的世界。所以对文本世界的全面、深入、个性化的认知和解读是整个阅读活动的关键。阅读解文需要经历文本对象化的过程。
(二)文本间、间性存在及其互涉性
阅读需要借助文本进行,文本又是对生活世界的反映,是一种文化生成现象。意义的生成、意趣的产生、生活世界的文本化不是凭空而来的,既有对现实生活的摄取,又有对固有文化的继承,还有作者个人因素的发挥,进入阅读环节后,还会有读者的加盟。因此,作为阅读对象的文本是一个包含有本文、互文、作者、读者复杂结构的间性存在,其间有多种互涉。
1.本文、本文性及其互涉 “本文” 又叫元文本,指阅读的第一文本。它是现实的、具体的,读者可以拿在手头的文本。它的文字、意义可以直接解读,它的意涵、韵味可以直接品评,它的学说、思想可以直接观照。它又是元的,初始的,没有掺入自身以外任何元素,不带有读者因素的文本,它的内容是相对固定的、排他的、前设的。我们把元文本的这种“本文的存在”称为文本的本文性。如果进一步考察,我们还会发现所有的阅读解文,都是基于对本文性的认识而作出的结论,因而任何阅读活动都必须忠实于本文,任何文本解读都必须有其本文性的依据。但是,阅读解文又不能仅仅依靠元文本,不能拘泥于本文。这是因为,进入阅读状态以后的文本不再是它原来的那个“本文”, 由于读者的加入,此时文本中既有“本文的存在”,还有读者“带来的存在”,融入了生活、作者和读者的世界,是一种复合的间性存在。“本文”受到众多与意义有关的方面的影响,这些方面相互牵连,相互干涉,相互守正,相互革新,形成复杂的互涉关系。文本的意涵由此变得异常复杂,意义关系不再简单明了、一成不变,相反,变得隐晦、模糊而可再生。阅读解文受到文本互涉的强力作用,也由此产生了广泛的互文性。
2.互文、互文性及其互涉 阅读是一种文化交流,文本的世界只有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上才能显现,文本的对象化也只有在交流中才能实现。“文本的存在”是在互涉、互照、互证中被认知的。任何一个孤立的文本都无法完成自证,因而都是不自足的。由此观之,文本与文本的广泛互涉构成了我们称之为文化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两个相互关涉的文本甲和乙,如果我们把甲文本称为乙文本的“互文”,那么乙文本也应视为甲文本的“互文”,所谓互文性就是指文本之间因这种互文关系而发生影响的特性。现在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运用,文化交流的方式和途径变得异常广泛,文本间的互文关系也更加突出,互文性几乎无所不在。诚如法国后结构主义批评家朱莉娅·克里斯蒂娃所说:“任何作品的文本都像许多行文的镶嵌品那样构成的,任何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③在阅读的互动中,一方面通过“本文”的“存在”向“互文”发出要求交流的信号,输入认同、否定、修正和创新的信息,促进文本间的碰撞、交流和修正发展。另一方面,“互文”的“存在”又逆势地向“本文”发出同样的信号和信息,产生同样的影响。阅读发生和交流的空间变得异常广阔,这就要求我们的阅读必须放弃以往只从作者与作品自身的维度来认识读解文本,忽视跨文本的互通、互证和互解的传统做法,转向一种宽泛语境下的跨文本的文化解读,大力提倡互文性阅读。
二、主体、主体间性及其存在
阅读解释学,从本质上说属于精神现象学研究的范畴。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对人类的精神现象曾有细致的研究,他在《精神现象学》中,引入实体和主体的概念,深入论证了人类精神活动由实体到主体的生成、发展的运动过程,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精神产品的生产和认知领域的奥秘,为现代解释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20世纪西方解释学兴起,对主体的研究更加深入,作为哲学本体论和认识论范畴的主体间性,受到解释学家的高度重视。狄尔泰等一批现代西方解释学的先驱,以此为基础来“构想理解活动,阐释其生命解释学的思想”④,创建了现代解释学理论。我们借鉴国内外同类研究的经验,深入考察汉语文阅读发生的过程,获得以下一些重要的认识。
(一)实体、主体的存在及其同一性
“实体”和“主体“是西方哲学本体论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实体,指现实世界中那种自在自为而存在着的东西。它是一种生态的存在,既含有某些物质的因素,又必须是能够上升为精神的东西。这种存在具有自我异化的功能,能够不断地在自我否定中,褪去物质的外衣,上升为纯粹的、精神的自我。因此,实体从本质上说是精神的,它是在由物质趋向精神实现自我的过程中最终完成的那个自我。在黑格尔看来,“它(指实体)必须是关于精神的东西的知识和作为精神自身的知识。”⑤那些带有物质属性的东西还不能称为实体,只有脱离了物质关系,完全实现自我以后的那种纯粹的精神的存在,才可以称为实体。主体则是指实体在生成过程中完全上升为精神以后的那个实体。如果说实体在它成为自身的初始阶段,还保留着某些物质的属性,那么随着它一步一步地上升为实体,一次一次地实现对自我的否定,一次一次地排斥作为个体的质的规定性,上升为抽象的类的规定性,最终完全脱离了物质的属性,变成一种纯粹的精神的存在。这时的实体就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实体了,就主体化了,就是主体了。基于这种认识,黑格尔提出著名的实体即主体的论断:“不仅把真实的东西或真理理解和表述为实体,而且同样理解和表述为主体。”⑥这就是黑格尔哲学中著名的实体和主体的同一性理论。需要说明的是实体和主体的同一,并不是说二者完全相同、没有任何区别,也不是说任何实体都可以无原则地上升为主体。实际上,它反映的是人们对事物运动状态的一种认知。这种认知必须是基于事物自身条件作出的合乎逻辑的推断,而不是一种完全脱离文本和生活的纯粹自由的行为。实体与主体的统一性原理及其运动规律,既揭示了人类认知世界的奥秘,同时也深刻地反映了汉语文阅读解文过程中文本理解的某些奥秘。
(二)主体、间性存在及其互动性
人类的阅读活动是依靠文本实体和阅读主体来支撑的,由于作者、读者的加盟,文本的世界呈现出多个实体与主体相生共存的复杂结构。阅读过程中,实体与实体之间,主体与主体之间,呈现出一个巨大的“中间地带”。这个地带构成整个阅读活动赖以发生的环境,所有的阅读解文活动都是在这里发生的,所有的读解都在这里生成,是整个阅读的真正“战场”。我们把阅读过程的这一特性,称为阅读发生的间性,把阅读过程中的这些存在,统称为间性存在。阅读发生的间性理论揭开了阅读活动的真正奥秘。
要弄清阅读的本质,还必须了解阅读发生过程中一些真实的情况。诸如,阅读中,作者、读者与文本的关系是怎样的?作者、读者是以什么状态参与的?作者、读者之间是以何种方式互动的?互动生成的各种读解和认识与主体间的关系又是怎样联系的?此前,我们对这些问题曾做过一些现象学层面的考察,初步认识到:“阅读解文的真实过程,从形式上看是读物负载的文化观念,在一定情境氛围中得以‘接受——再生的过程,从实质上说是阅读主客体互动性发展的过程。”⑦但是,由于忽略了对作者、读者以及其他关系者的本体论研究,理论基础不甚厚实。直到引入阅读解释学理论来研究,才获得重大突破,发现其中的一些奥秘:一是多元主体的间性。阅读活动从表面上看是文本作者、现场读者之间的互动过程,实际上是由他们演化而成的主体间的互动。文本对象和阅读参与者的主体化给阅读互动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间性”空间。主体与主体之间,因为这个空间而存在,并发生联系,由此引动整个阅读过程的完成。二是文本对象的主体化。一篇文章从表面上看是由某一作者完成的,是对特定现实生活的反映,应该具有客观唯一性。但是,如果从本体论的角度来观照就会发现,作者及其反映的生活世界,进入阅读的间性空间以后,由于经历了“实体——主体”的演化,实体的“身影”逐渐消弭在主体的世界里,作者及其文章对原作者、原生活不再是简单地的“一对一”的反映,而是上升为抽象的“类”的反映。在整个阅读活动中,文本对象中的各种关系者都脱掉了物质的“外衣”,上升为纯粹的精神,只能以主体的面貌存在并参与互动。三是阅读参与者的主体化。在阅读发生的过程中,读者带着原有的生活经验、知识储备和思想“武库”, 进入阅读的“间性空间”,但他们一旦进入这个空间,受到阅读机制的作用,就被主体化了,就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读者,而是一个完全主体化的对象,只能以“主体”的存在方式参与文本的阅读互动。四是主体间的互动性。阅读过程中,因为文本的“间性”作用,形成一种主体间“相互碰撞,相互交流、相互否定、相互修正,互动发展”⑧的机制。阅读的真实发生过程,实际上就是在这种间性的作用下,主体间广泛的、深入的、全面的互动过程。作者、读者、文本的主体化及其间性理论,褪去作者、读者和文本的物质外衣,抛开以往对阅读过程的狭隘认识,使我们能够从纯粹的理性层面考察阅读发生的真实过程。
三、超文本、复合间性及其存在
考察一个真实的正在发生的阅读存在空间,我们发现这里不但有围绕文本而存在的众多主体,而且有远离文本而与文本遥相呼应的生活,我们把前者称为文本的存在,后者称为超文本的存在。那么这些文本和超文本原本隶属于不同的时空范畴,它们又是怎样走在一起的,又是怎样相互作用的呢?下面我们对这一复杂的间性结构进行一些较为周密的解析。
(一)超文本及其存在
在阅读的间性存在中,有一个由言意构成的文本世界,还有一个由本象构成的超文本的世界。写作通过“言”来传达“意”,但很多时候,人们并不是采用简单明了的方式,“以言尽意,以言达意”,而更多的是采用比较隐晦的方式,在“言意”中间引入“象”,用作譬喻,通过艺术的手法,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意”,“以象尽意,以象达意”。因此,在那些比较复杂的阅读过程中,就存在一种“言—象—意”的认知结构。在这个结构中,“言”构成直接的文本。“意”和“象”则较为复杂:一种情况是作者在文中把意和象直接表述(或写)出来,自然属于文本的范畴;另一种情况则是作者在通过“言”表述“意”的过程中,经历了一个“抽象化”的过程,将“象”的成分一次一次地抽去,读者阅读时已无法从文本中找到象的“身影”,需要在言外去追索,需要掺入自己的生活经历去补充。因而,由此生成的意义也更为模糊,根本无法从文本中直接获取,需要经过精细的解读和体验才能得到。这一类远离文本的“言外之象”和“言外之意”,则属于超文本的范畴。超文本的存在,使言、意、象的关系出现两种情形:一是言意的模糊性。文通过“言”来传“意”,但很多时候,“书不尽言,言不尽意”,需要“立象以尽意”⑨,这样,“言”所传达出来的“意”就具有了模糊性,这种模糊性一方面给我们阅读解文制造了较大的难度,另一方面又为阅读解文提供了巨大的创造和发展空间。二是象与意的非对称性。文章通过“立象”来尽意,通过“抽象”来运思。在“言”与“意”之间徘徊着一个“象”,这个“象”与“言”有时相随,有时分离;有时显明,有时潜隐。“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⑩。有时“一对一”,有时“一对多”,有时“多对一”,具有非对称性。举例而言,“白”,当初写作中,作者对它的认识,可能出自“白花”中的那种“白”,也可能出自“白马”“白纸”……任何一种实物中的那种白,但是一旦上升为抽象的“白”,写入文章,就脱离了原来的物性,变成了一个纯粹的理性的概念;读者在理解“白”这个概念时,只要能找到生活中任何一种关于“白”的实物(象)的感觉,就能获得对“白”的正确理解。只是,在真实的读解中,不同读者找到的象,可能是不同的,有人可能是“白马”,有人可能是“白纸”;数量上的对应,有人可能是一种,有人可能是多种。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阅读中的情境和心理状态不一样,阅读中对“言”“ 意”与“象”的比契也不一样。因而,不同读者,阅读解文的方式和途径是不一样的,是充满个性的。
(二)复合间性及其存在
既然阅读的过程是在作者、读者、文本、超文本之间发生的。那么在文本的空间、主体的空间之外一定还有一个更大的复合空间。这个空间能够包容阅读发生中的文本、主体以及超文本的存在,形成一种文本与文本,主体与主体,文本与主体,文本与超文本之间的多向联系,构成交互的间性结构,从而引发综合的阅读互动活动。我们把上述特性称为阅读的复合间性,把其中包容的对象称为复合的间性存在。关于这种存在我们可以用下面的图例来演示:
复合间存在
复合空间的阅读互动生态示意图
进入阅读时间,读者首先接触的是“本文”,由此进入“本文”的空间(作者潜藏在这个空间),此间经过“实体——主体——对象化”的过程,“本文”的空间分化出读者和作者两个主体存在(图中实线箭头所示),并形成互动(图中短虚线箭头所示);随着阅读的深入,被激活的“主体”,在“本文”的空间互动中,一方面经过想象、回忆等环节进入“超文本”的空间,在这里,经由“主体——实体——生活世界”的逆向还原,追溯到一个庞大的生活世界,形成对“本文”的比对和认证;另一方面,“主体”的存在,经过比较、筛选等环节,找到与“本文”有关联的“互文”,由此进入“互文”的空间。同理,“互文”也会分化成类似“本文”的主体,并形成“主体间”“文本间”的深入互动。此时,一个更大的复合交互运动的空间就会悄然来临,“本文”“互文”,“文本”“超文本”,“主体间”“文本间”,在这里形成广泛的互动(图中长虚线箭头所示),构成阅读发生过程的真实生态。超文本的形成有赖于读者的人生经历和想象、创造能力的发挥。创造性阅读,大都在这种复合的间性互动中生成。
文本、主体、超文本的间性存在及其互动,隐含了阅读生成的全部奥秘。对其本原性探索,为现代语文阅读解释学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①〔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年版第106页。
②高名凯、石安石主编:《语文学概论》,《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6页。
③转引自黄念然:《当代西方文论的互文性理论》,《外国文学研究》,1999年第1期。
④田方林著:《狄尔泰生命解释学与西方解释学本体论转向》,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1页。
⑤⑥〔德〕黑格尔著:《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7、12页。
⑦⑧杨邦俊撰:《阅读互动论》,《教育科学》,2002年第2期。
⑨黄寿祺、张善文撰《周易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563页。
⑩〔魏〕王弼撰、楼宇烈校释:《老子德道经注校释》,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52页。
[作者通联:湖北宜都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