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幼儿图书装帧设计的审美特征

2016-05-14朱元吉

艺海 2016年7期
关键词:审美特征

朱元吉

〔摘 要〕幼儿图书装帧设计有着自身的审美特色。幼儿与成年人在心理、生理上有非常明显的区别,因此幼儿图书的装帧设计应该符合幼儿的心理特征,使书中的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以及审美性相互融合,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进而真正理解图书的内容,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关键词〕幼儿图书 装帧设计 审美特征

幼儿指的是学龄前1至5岁的儿童,这是一个特殊群体。幼儿图书指的是符合幼儿心理和生理特征,能够开发幼儿智力,引导幼儿快乐成长的图书。幼儿图书是对幼儿进行学前启蒙教育的初始教材,对幼儿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因此,幼儿图书的装帧设计十分讲究,要求非常之高。实验调查发现,幼儿的生理特征导致他们的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他们观看图书的时间比较短,一般难以超过15分钟,所以,幼儿图书的装帧设计必须符合幼儿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使之更具趣味性和美观性,将图书内容中承载的优秀思想和正确的价值观逐渐引入幼儿的头脑之中。

一、幼儿图书的细节处设计

(一)幼儿图书的色彩设计。幼儿极其容易被高纯度、鲜艳、明亮的色彩所吸引,研究结果表明幼儿最喜爱的色彩包括:红色、黄色、蓝色、绿色、橙色以及粉色等。实验研究表明,幼儿出生时就追随视觉上的刺激,对于色彩具有本能性的偏爱。幼儿通过双眼开始认识这个世界,最先辨别出来的不是物体的形态或形状,而是色彩,因此幼儿图书装帧设计中色彩的合理运用是非常重要的,幼儿图书的封面以及内部插页都应该使用鲜艳的色彩图谱进行设计,大胆使用过渡色。而且幼儿对色彩的喜爱在性别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差异,一般女孩子最喜爱的是红色和黄色,橙色、绿色和蓝色次之,能够体现出女孩子的娇俏性格;而男孩子更喜爱黄色和蓝色,红色、绿色次之,男孩子更适合比较稳重的颜色。

(二)幼儿图书的开本和正文页面设计。幼儿对图书的概念理解思维还没有像成人一样被固定住,被模式化,并且幼儿的心理审美特点包括期待有趣的东西,因此幼儿图书的开本设计比较有发展空间,幼儿图书设计者无需拘泥于书架空间以及印刷规定的约束,能够在图书开本上进行具有更多功能、更多趣味、更多装饰的设计,丰富幼儿图书的形态,引导幼儿多动手进行翻阅,多用眼睛去观察,满足幼儿心理对审美的需求。

幼儿的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阅读时间不长,因此幼儿图书的装帧设计可以在图书承载正文的页面增添更有趣的因素,提升幼儿对图书的观看兴趣,增长幼儿的观看时间。

(三)幼儿图书的插图设计。幼儿的思维主要是形象思维,具有无尽的想象力,因此他们对于图书插画更加关注。幼儿与成人在心理和生理上具有很大的差异,从而导致审美观念上也有很大的区别,成年人眼中优美的插画经常得不到幼儿的喜爱。幼儿并不关心图书插画是否精致优美、图中的造型是否与实物相似、插图采用的是何种绘画方式,幼儿对插画的喜爱与否来自于该插画能否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因此幼儿图书装帧设计中的插画绘制应该比较夸张,富有童趣。

二、幼儿图书注重实用的审美设计

(一)设计要防止幼儿受到身体伤害。幼儿的视力尚未完全发育,因此为了使幼儿在阅读时眼睛更加舒适,图书的字号设置不应小于5号,文本行距也要大于1.5倍,每一行文字应该控制在12厘米左右,如果太长就会使幼儿在阅读时失去耐心;文章字体的选择应该是粗细适当,比如楷体、宋体或者是细圆体等都是比较适合幼儿阅读的字体。幼儿的未完全发育导致他们缺乏保护自己和爱护图书的意识,因此,图书的制作应该更加结实和安全,还要照顾到图书色彩的设计,幼儿图书封面设计应该选用强度较高、质量较好、耐折力较强并且能够将色彩表现得更好的纸张。图书内页应该选择厚度适中、质地比较柔和的纸张,书角可以放弃直角的设计,采用安全的弧角设计。内容不仅有文字还有图片的幼儿图书,应该使用较厚的纸张,防止图案印刷时颜料透过纸张,因此书芯纸张多选铜版纸。虽然铜版纸的色彩还原度比较好,但是书页两面在光的照射下比较刺眼,而且其硬度较高,经过裁剪后纸张边缘比较锋利,容易划伤幼儿的手。可以采用当前比较流行的有色胶版纸,该类型纸张本身具有一层浅淡的底色,能保护幼儿的视力。

(二)设计要照顾到幼儿的行动能力。幼儿的生理特点包括,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观察力和注意力等都比较差。图书的开本过大,幼儿阅读时比较困难,开本过长,难以翻阅。幼儿的行动能力较弱,一只手固定图书,一只手进行图书翻页活动比较困难,而且幼儿使用物品时比较随意,比较冲动,因此幼儿图书设计所选用的材料要求不易被破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比如骑马订的书页展开较好,能够将书页随便摊平开并且固定,这种方式比较适合幼儿阅读。精装版的幼儿图书使用较厚的纸张材料作为封面,甚至是图书内页也采用质地较硬的纸张,这样能方便幼儿的翻阅,有效保护图书。

(三)设计要尊重幼儿的阅读习惯。幼儿图书的内容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这是为了方便幼儿对图书内容进行观察,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一般幼儿图书都采用满版编辑的模式,有效利用图书的内页空间,而且这种方式更加适用于尺寸较小的图书。幼儿图书的色彩比较鲜艳、画面和谐、内容简单、文本字体较大等等,这些在图书细节方面的合理设计,无一不显示出对幼儿的爱护。幼儿正处于对事物的表象进行直观认识的阶段,其当前年龄段的审美观点比较随意、直接、简单,因此幼儿图书的装帧设计不要被固定的图书设计思维所约束,可以跳出常规模式,可以是比较常见的矩形页面,也可以是圆形或者一件物品的形状等等,图书的内容可以处于一个平面,也可以出现在两个平面内,以此提升幼儿对图书的翻阅兴趣,丰富幼儿的生活。

三、幼儿图书设计在趣味中增添美感

阅读能够促进幼儿的成长,幼儿通过阅读图书获取知识,在阅读的氛围中培养自己的理性,这就是幼儿图书与普通图书相比最明显的功能。因此,幼儿图书的最终目的就是在趣味中为幼儿传达美感。

快乐教育理念认为,幼儿在愉快的状态下更容易认识事物,幼儿在气氛欢快的游戏中的认知能力、记忆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等都能够达到最佳状态,这种气氛更容易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幼儿图书中可以添加一些比较夸张的视觉因素,或者是触觉因素等刺激幼儿的感官体验,引导幼儿对图书内容进行认知,实现图书的审美教育功能。

在幼儿图书中传递美感的唯一介质就是各种图像。图像的信息比文字更加符合幼儿的认知方式,图像所传达的美感是直观的,这也符合幼儿的情感表达方式,具有美感的图像对幼儿审美能力以及创造力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色彩能够直接传递图像的美感,给予幼儿视觉感官上的刺激,使幼儿在生理上产生审美愉悦,与图像相结合更能发挥其传递美感的作用,进而使幼儿在心理上产生审美愉悦。幼儿图书中的文本知识对幼儿来说并不是非常重要的美感传递因素,因为幼儿的视力发育未完成,认识的字比较少,而且幼儿的生理发育决定他们比较好动,对长时间的文字阅读缺乏兴趣,但是幼儿的好奇心理非常强,认知能力和接受速度快,因此幼儿图书中文字信息排版应该突破常规排版的制约,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从中感受有别于图像的新奇美感。幼儿图书的设计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智力开发和动手能力,创新图书的形态,使图书更具有新颖性、趣味性以及玩具化,促进幼儿动手能力的发展。

结语

幼儿时期是人类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成长阶段,在这个阶段他们刚刚开始认识、接触这个世界,不仅仅是单纯地接受知识,还有选择美丽的想法,从中体会到感情的真挚。幼儿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幼儿图书,幼儿图书的内容、封面等细节设计是否具有美感能对幼儿心理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幼儿图书的装帧设计要考虑到幼儿不同于成人的审美观念,尊重幼儿生理和心理的成长规律,设计出安全性、舒适性、教育性较高的幼儿图书,促进幼儿快乐成长。 (责任编辑:尹雨)

参考文献:

[1]李冬梅.幼儿类图书中的插画设计[J].科技经济市场,2010(12).

[2]黄群.幼儿读物插图的视觉形式研究[D].安徽大学,2013(05).

[3]赵汇鑫.趣味性儿童图书多维形态设计[J].科技与出版,2012(08).

[4]刘敏妮.谈儿童图书装帧设计的儿童特点”观照[J].出版发行研究,2011(06).

[5]胡雪燕.基于儿童心理特征的少儿图书选题策划研究[J].出版广角,2015(08).

[6]张勇,马晓华,李红涛等.儿童图书装帧创新设计理念的交互式思考[J].湖南包装,2015(03).

猜你喜欢

审美特征
伊斯特伍德女性电影的审美特征
中国画与西方油画的艺术审美特征对比研究
动画艺术的审美特征探讨
自然与建筑
北海与上海两地水彩画比较研究
论广西龙州旦歌的审美特征及功能
浅谈影视音乐的审美特征及艺术功能
苗族蜡染艺术的审美特征
试论动漫艺术的审美价值
新世纪贵州苗族题材电影的审美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