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与燃灯者
2016-05-14邱磊
邱磊
每一个人的自发成长,总是带有些许的盲目性和不确定因素,他们常常在大千世界中被种种“象”所迷惑,也容易在价值诸元的冲突中,迷失自我而陷入停滞甚至于倒退。如果在人生湍流的拐角,可以顿生灵悟,或被他者点拨,则常常横生妙趣,做事做人,多能成一番境界。这番道理,化在教育上,便是铸成名师的不二法门。
今年58岁的特级教师凌宗伟,人称“老凌”,对“优秀教师”的标准很有自己的一套,名曰“三会——会说、会写、会上课”。若“会上课”,则职业底线足以保证,解决了生存问题,如再能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教学主张和课堂哲学,可谓小成;若“会写”,则能在方寸之间汇纳百川、集万千气象;上可传播思想、自成一体,中可阔论评谈、启智生慧,下可躬身促修、扣己问心。会此两者,可谓中成;若还能“会说”,口齿伶俐,逻辑清楚,强闻博记,化雨春风,则想不“优秀”也难了。
恰恰,老凌就是这么一个典型:每天在自媒体上挂一个名为“原来如此”的“个人箴言”,如潺潺细水,既不激荡回肠,也不滔天骇人,就这样“静静”地淌着、流着,而总有细心之人,点滴间被温润、被点化。他常说“越短的文章越难写”,所以因为“畏难”和“偷懒”的缘故,他最常见的东西都是万儿八千的,读来却在心坎儿上,大呼过瘾。说到“上课”,更是他“起家”的手段,即便今日,你问他平生最得意的是什么,“上课”恐怕是永远不二的选择。
课者,本生而道立
课堂者,教师安身立命之所也。虽然我们的课堂仍然人挤人,依旧书山题海,我们的黑板也似乎永远被“题例”、“考点”、“识背”扭曲得越发狰狞,但能不能最大程度地给生命以关爱和尊重,能不能在有限的“可能”里减轻孩子们的痛苦,甚至恢复他们久失的朝气和活力?这都是老凌在思考的。
一落闲,他就给不同年段、不同班级、不同基础的孩子授课。毫不夸张地说,老凌可能是国内最早反对所谓“课堂模式”的专家之一。教育专家肖川博士曾用十二个字评价老凌的课“细处摄神,机敏灵活,旷达潇洒”,也算是在某种程度上对其张扬个性的概括。在老凌眼中,课堂不能一潭死水,更不能落得“一言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发性即是一门艺术,一种成长的必须。他的一大魅力在于:可以魔术化地解构乏闷、单调、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并使之与家常生活、时下热点、自我经验重构。学生在他的课上,画思维导图、制表、讨论,乃至观影、表演、辩诉等,不一而足。
老凌主张,只有彻底抛弃了对课堂“师本位”的追逐,走下讲台,放下身段于学生之中,才有可能听到学生真正的心声。虽然说起来简单,但像体罚、恐吓、停课、呵斥、专断、强制、灌输、威胁……如此种种的“恶灵”仍时刻萦绕在教育界,如何能知行合一?只有多听、多看、多问、多想,舍此无它。于是,在这一场修炼中,老凌从如饥似渴地收集资料开始——他的术语叫“抄书”,短短十个月的中师,竟抄下超过一尺高的资料来。这一习惯推演下去,就是对教材的全面渗透,将之“从厚读薄,再从薄读厚”,反复几轮,直至上课能施万千奥妙于“三只粉笔”的乾坤中。
但课堂仅以“器术”之争来论,格局总嫌不足,其更需“以文载道”。这其中的“道”,就在于生命成长。以文本为依托,用理念做支撑,便是他上课之秘。今天的课堂,充满着以标准答案为代表的实利主义趋向,语文本由“语”和“文”共同组成,两者相辅而成,互得益彰。但人们如今最关心的是“语”(偏重技巧的语言本身),却对“文”(语言本身承担着文化乃至文明)视而不见。仅就语言而言,当然有齐刷刷、统一的逻辑与规则,但教学仅止于此,未免气场不足,功能也是不完整的。老凌以为,语文的“文”,更多的是引导学生发现、了解、热爱民族文化和精神的内在魅力,从而丰润和健全个人的生命。语文,在古代先贤的眼里,是可以“窥天地之奥,达万物之极”的,其内涵深刻旷远,怎么可能被一个标准答案卡死呢?
今日,老凌的课行云流水,博古通今,贯通中西,遇有异变,也能因势利导,曲径通幽。如此之境,始自于从“学徒工到教书匠”的转型,他曾说“不谦卑地做学徒,就难以出师;不潜心修炼,就不可能成为技艺精湛的匠人”。他生根散叶的基础,即是做一个好为人徒的“工”和一个大巧若拙的“匠”——工匠精神在当下的教育领域早被夸夸其谈,可真正视之为生命的,却不多。
化者,万物皆备于我
许多人并不知晓,老凌曾系统地研习过陈式太极拳,其招式、身法、拳理都得自高人真传,虽未能亲见,但他将“四两拨千斤”、“借力化力”、“以力打力”等武术思想嫁接于教育理念中,堪称完美,其“融通”的本事似乎一点也不逊于对课堂的驾驭。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即教育”,看来,只要视野足够广阔,学会触类旁通和推己及人,什么不是教育呢?取法之道,存乎一心罢了!
怎么“借力”?主要是借名师、学者等方家之力。所谓名师,不仅仅是自己的“名”,而是能化万物于一身、融万理于一炉的通达之“名”,近乎老子说的“名可名,非常名”。2008年下半年以后,凭借老凌的影响和邀请,先后有张文质、许锡良、孙绍振、成尚荣、陶继新、陈大伟等人来校讲学、交流。2016年开始,老凌又在搞“初中农村青年语文教师工作站”,“忽悠” 了一帮全国知名教授、学者前来布道。如此绚丽的精神饕餮宴,其意义早已超越了学科、课堂本身,而成为众多志同道合者心中的一丝甜蜜、一缕挂念和一份美好,至今仍闪动着、涤荡着各自的心灵。
借得如此之“力”,“消化”却有另一手妙方。当“大家们”纷纷从不同的视角、阅历、学养、品性等诸方面大放教育的异彩时,诸多教师也于此春风化雨般的润泽中,逐渐“改变自己的行走方式”,哪怕心中曾有的一阵悸动,也是有价值的。老凌以身垂范,引导大家创设论坛、开主题会、搞“开放日”,记“我的一天”,品“语文课堂”……纷繁锦簇的“消化”活动足以让许多苦耕三尺讲台一辈子的教师们开了眼界,天天卯足了劲连轴转。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此中的“大美”就是一种万物皆备于我的“大教育观”,以及这种教育观下的旷远、通透、融一。大家慢慢习惯并爱上那种学习、思考、写作;再学习、再思考、再写作的螺旋式递进,目之所触,耳之所闻,思之所及,无一不是课堂,无一不是教育。于是,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多做些思考,愿意弯下腰来对话,愿意读书和“码格子”,真心记录每一个有益的瞬间。如此,戾气减退,和气蕴生;浮躁消匿,而尚真尚实之风则渐成。这般风雨兼程路,却也苦中作乐了!
知者,明心而能见性
一个走向文化与生命自觉的名师,是不能拘囿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的,而是需要传递火种,点润四方。如何做?那便是找到一切机缘,跳出学科看学科,跳出教育悟教育。老凌爱好写作,爱好分享,一直以此为乐。他很早便是“1+1”教育网、搜狐教育、米力教育网的博客达人,在诸杂志开设专栏,并建立个人网站、运行微信公众号“宗伟在线”。“文之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老凌将大量的个人行走、识见、思考化成文字,每天都会推送给学校管理者、青年教师、家长、学生。日积月累,如冥冥中自有定数般,老凌的不停“折腾”,终于将这种“爱好”赋之以新的生命。在这个精彩的世界里,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思考,那些感受,变得如此的真实和迫切,“教育”与“教学”不再是一个个空洞的名词,而是在每个人的行立坐卧、眼耳鼻舌中有温度、有质感、有精神。
渐渐地,不断有人将自己的活动感受、个人得失、教学感受的文章贴出来,不断有人坚持“回归原典”,在历史的溯源中恪守教育的常识和伦理底线,用持续性的思考、阅读与写作来筑立生命的成长。老凌也好,受他影响的“小伙伴”也罢,人生的成长就是在这分分秒秒的键盘敲击中,被教育叙事、学科论文、心理研究、时评杂文所累积和串接,并慢慢彼此促成和提升。他最著名的一句口头禅是:“多留下点痕迹吧”。
正如苏格拉底所说的“我只知道我一无所知”那样,老凌用不断锤炼和示范,在课堂、写作与讲座中,让大家看到个人的“无知性”。所谓教育,正是开始于“无知”(费尔南多·瓦尔特尔语),但在这个“无知-求知-获知”的摸索中,彼此之间逐渐形成一个共同的“生命场”,彼此取暖,交换有无。所有人不再以“教师”为养家糊口的职业,而是能明心见性,立地生根,看到个人的价值坐标和方向,这才是“器术”之上的“道法”,才是对人性真正的“形上的关怀”。
在老凌的教育经历中,我们看到,名师之“名”,在初级意义上,是能以“工匠精神”,在这个士林凋残的生态中,重建教育人的尊严和价值,并由己推人,带动大家“守拙”、“居弱”、“见素抱朴”,以一种理性回归的姿态,找寻职业常识和职业伦理;在终极意义上,是以孔子般“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责任心,凭一己之力,广种福田,让更多的人能充满勇气和自信地“面对未来”(康德语)。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通州区金沙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