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天赋自由

2016-05-14张书献

师道 2016年7期
关键词:天命中庸天生

张书献

《中庸》开篇提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意思是说,人的自然禀赋是天性,顺着人的自然本性行事是道,按照人道的原则修治是教。

奇妙的是,英国教育家肯·罗宾逊也提出了类似的论断:“当你从事自己热爱又擅长的工作,才可能觉得活出了真实的自我,成为理想的自己。你觉得自己做着天生该做的事,成为天生该成的人,就归属于天命的状态。”

看来,让天赋自由,是人类的共同追求。

现实中,有一些教师,因不曾悉心寻找天赋与热情的交叉点,而天天哀叹,空空而归,碌碌无为。有一些教师,则沉浸于自己那个版本的世界里,在天赋与爱好的交汇处,把潜能发挥得淋漓尽致,活得很有成就感。

遵循天性,让天赋自由。你会怀着一种深深的喜爱与痴迷,一种神圣的认同与使命,把自己的付出与社会的责任及人民的福祉联系在一起;你会陶醉于生命巅峰状态的愉悦与表现之中,感到身边的世界都在离你而去,沉醉于忘我的境界。

在忘我的境界里,你尽情地与时光共舞,追寻那份强烈的人生使命感,持续不断地点亮你那盏生命的灯。你越是专注追寻,灯光就越强越亮;相反,亦如是。三心二意的人,收获终归有限,甚至只能收获失望与绝望。

令人担忧的是,当下一些教师,并没有擦亮生命中的那盏灯。

“道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中庸》开篇便警示我们,要将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修行、自我教育,贯穿于人生修行的全部过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明道、行道、修道,尊重教育、教学和学生,让教育天赋自由。

记得美国舞蹈家玛莎·葛兰姆说:一个人真正开始跳舞之前,要花上十年的时间练习基本功,真正的艺术其实需要技巧、约束和历练。天赋才能也是如此,只有不断地磨砺,才能达到最佳状态。

是的,天赋需要鞭策,需要有意识、有方向、有约束、有监督地探索与发现,磨砺与锻造。所以,我们应释放内心的繁冗与复杂,回到原初最自然的那条路上,捡拾起自由与踏实的感受,积极地发掘潜能与创造力,才能在自由的天赋里,有所感悟、发现与创造。

让天赋自由,遇见精彩的自己!

(作者单位:广东东莞市长安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萧 田

猜你喜欢

天命中庸天生
人的伟大
中庸自明
Chapter 14 Realize your personal legend 第十四回 履行天命
张山毅
不安天命,愿汝可明
新见所谓“鱼匕”铭文再考
天生好闺蜜
ntheImportanceofCulturalFactorsinOralEnglishStudying
萌娃天生爱搞怪
女导演 天生就爱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