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进入公共生活的可能性探讨

2016-05-14唐爽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7期
关键词:公共参与

【摘 要】公共生活是发生在公共领域之中、以人与人之间的言行互动为主要内容的实践交往活动。进行一种“公共的”生活是当代生活的应有之意。学生作为社会的准公民,不能仅关注个人目标与价值的实现,还应广泛地进入学校公共生活,以促进公共知识、公共意识和公共实践品性的养成,为今后进入真正的社会生活做准备。

【关键词】公共生活;学校公共生活;公共参与

一、公共生活的涵义

生活是由“我”与“他人”发生连结所共同组成的,这种“共在”的生活既可以是私人生活,也可以是公共生活,主要取决于活动的场域及场域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公共生活是指什么样的生活?最早给出解释的是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他在《政治学》中追溯城邦产生时指出家庭的聚合产生了村舍,而村舍的组合就形成了城邦,人们在家庭和村舍范围中进行的生活属私人生活,而在城邦中进行的就可称之为公共生活,这是基于场域的视角定义公共生活。到19世纪,德国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基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公共生活作了进一步论述,他认为人们一切以情感为纽带的熟人间的交往活动是都归属于私人生活范畴,而当我们与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在公共环境所发生的自由、平等、无差异的交往活动才是公共生活。基于此,我们可以尝试界定,公共生活就是发生在公共领域之中以人与人之间的言行互动为主要内容的实践交往活动。

公共生活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人们的生活中,汉娜·阿伦特曾论述到,只有当个体的生存需要得到照料,开始与他人就彼此共同关切的事情有所交流时,公共生活才有了进行的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国家经济实力迅速提升的今天,解决生存所需已不再是生活的唯一追求,我们有了进行公共生活的可能与必要,在公共领域中建立与他人的连结是当下生活的应有之意,因为我们不能“单个地”活着,不应将视野仅局限于个人的一己之私,而是应当广泛地参与能让我们周遭环境更和谐、人与人之间关系更融洽的公共事务之中。

二、学校公共生活的开启及内在组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书中指出“学会共处,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是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可见学生从私己生活向公共生活转型已经成为新时期教育的一大主题。学校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场域,好的学校教育不仅是培养具有现代知识和技术的精英个人,还应关注个体于社会的意义,培养具有公共品质的社会公民。在学校进行公共生活,鼓励学生要“走出去”主动建立自己与陌生人之间的连结,扩大与外界交往的接触面,旨在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形成对一般公共事务的基本价值判断,并掌握一些约定俗成的公共规则和进行公共对话的技巧,为日后走入社会生活做准备。具体来说,学校进行公共生活对学生的培养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公共知识的学习是学生进行公共生活的基础。知识的学习对人意识的培养及价值观的养成有着一种无形的作用,学生通过学校的公共知识教育,能够拓展自身的公共意识、充实公共理性精神、形成对公共事务的一般价值判断,进而能够更好地参与校内外的公共交往活动。第二,公共意识的形成。公共意识既是学生将公共知识内化为价值观的结果,也是让公共实践品性付诸实现的前提,它决定我们对待公共事务的态度并引导我们的公共行为。好的公共意识帮助学生获得对一般公共事务的价值判断,让我们的公共参与具有强的行动力和自我约束力。第三,公共实践品性的锻造。学校公共生活对品性的培养主要包括公共理性和公共德性两部分。理性主要指我们在处理公共事务时能运用对话和协商的方式来解决彼此间的冲突、达成共识,而非使用强权和暴力;它同时要求人在公共生活中保持理智并适当约束自身行为,以遵守社会秩序和规则。公共德性则主要体现为“正义”和“友善”两个维度,培养正义和善的公共德性,是个体进入公共生活的基本追求。若所有公民在对待陌生人和公共事务时都能保持正义和友善,可以说整个社会的和谐度就比较理想了。

三、学生进入学校公共生活的路径

学生进入学校公共生活是作为主动的参与者,学生凭借参与公共生活而获得对公共知识、公共意识和公共品性的真正理解。本部分尝试从学生的课堂学习、班级管理和校内外活动出发,提出学生进入学校公共生活的可能路径。

第一,实践课堂是学生参与公共生活的基本形式。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要窗口,也是学生校园生活的主体部分,开展实践活动课堂是学生参与公共生活的基本形式,活动课的形式可以是辩论会、演讲或是主题沙龙。具有公共性的实践课堂打破了传统课堂上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输入模式,它是允许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的场所,允许有不同的声音出现,鼓励让学生都参与到所讨论的话题中来,并表达自己的意见。学生通过交换意见和协商,最终达成共识并遵守共识,从而使个人知识转化为公共知识。

第二,班级管理、校学生会工作是学生参与公共生活的重要组成,学生可以通过加入班委和学生会展开学生工作而进入学校公共生活。比如在进行班干部选举的时候,每个学生都有积极参与的必要,因为这是与班级日后的工作和管理息息相关的事务,班委选举的进行尊重每个个体的态度,无论是参加竞选的学生还是实施投票权利的学生,均可以在此时发表自己的观点。又比如在学校举办重大活动时,由学生会组织承办,通过对活动的场地安排、人员调动的工作,学生干部可以从中培养与人沟通和任务协调的能力。

第三,社团活动是学生参与公共生活的主要平台,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学校的各种社团活动来开展公共生活。学校社团是学生自行建立的,社团在全校范围内招募会员,彼此陌生的学生因共同兴趣而聚在一起,这为其进行公共生活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同其他成员展开自由地对话和沟通,有利于话语模式多元化的形成,且活动本身也因吸收了来自不同角度的声音而变得更具公共价值。同时,学生对社团活动进行自主管理,既可锻炼学生在公共领域下的自我约束力,又可以充分培养其处理公共事务和维护公共秩序的能力,其自身作为社会准公民的责任意识也能得到相应提升。

第四,学生进入学校公共生活的范围不应仅限与校园内,还可扩展到学校外延的社区和更广阔的社会中,在校外开展社区服务和社会志愿者活动是学生进入公共生活的必要补充。在社区中为需要帮助的对象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有利于学生独立人格的养成和服务意识、主人翁精神的塑造。学生还可以在寒暑假的时间里报名担当一些大型展览会、体育赛事、生态环保活动的志愿者,在更广阔的社会范围中去体验公共生活。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仅可以学到待人接物的基本礼仪,拓展自身的见识和视野;还可以学会在公共领域中灵活地运用对话方式与不同身份、地域的人来展开交流。

学生通过在校园内、社区里以及更为广阔社会中积极地参加有意义的公共活动和承担力所能及的公共事务,不仅丰富了自身的经历和公共参与的能力,同时还能让周围的人和事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秩序更趋美好。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学会了如何在个人意愿与公共权益中相平衡,我们离良善公民的距离也就不远了;如果我们都能以积极参与的心态看待世界,我们的公共生活一定可以不断走向美好。

参考文献:

[1]刘铁芳.公共生活与公民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2]馮建军.论学校教育作为公共生活[J].教育科学,2014,(3).

[3]叶飞.公民教育:从“疏离”走向“参与”[J].全球教育展望,2011(8).

[4]方丽芳.大学生公共精神培养路径研究[D].苏州大学,2013(10).

作者简介:

唐爽(1992~ ),女,汉族,湖南长沙人,研究生在读,单位:湖北大学教育学院,研究方向:教育学原理。

猜你喜欢

公共参与
公共参与核心素养的培养与践行
关于政治课教学中提高中学生公共参与能力的思考
浅析协作治理视角下的非营利性场馆与NGO的合作开发
浅析协作治理视角下的非营利性场馆与NGO的合作开发
新闻跟帖中的话语表达与情感宣泄
“模拟政协”:思想政治核心素养培育新路径
中国民粹主义三个动向
公共参与:科学构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的根本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