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

2016-05-14李健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7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创新能力

【摘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巧设疑问,鼓励学生参与,同时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创新热情,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创新能力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已成为一个民族兴衰存亡的关键。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即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摆在每一位思想政治课教师眼前的头等大事。下面就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谈我的见解。

一、师生互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创新热情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幕:教师站在讲台上照本宣科,滔滔不绝,满堂灌;学生坐在教室里昏昏欲睡。如此教学,怎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良好的师生互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不可缺少的前提。新课改提出新的教学观,强调师生的互动关系,倡导主动的、多样的学习方式,塑造师生之间多种多样、多层面、多维度的沟通情景和沟通关系。要求教师应给予学生足够的展示自己才华,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机会。在教学中,学生是积极、主动的求知者。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培养。教师应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注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融,才能创造一种平等、尊重、和谐、发展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民主、活泼的课堂氛围。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开拓学生思维,把课堂变成实现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心的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二、巧设疑问,鼓励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哲学家波普尔认为:“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发展知识,去观察,去实践”。教学过程是一个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教师在课前要认真研究教材,精心设计问题,才能在课堂上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来,所提问题应能与生活实践相联系,令人深思,给人启迪,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要有思考价值的。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爱因斯坦说:“被放在首要位置的永远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总体能力的培养,而不是获取特定的知识。”重力加速度理论的产生,超导体的发现,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相对论的提出……无不是对既有观念的质疑,而获得成功的。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巧妙设计疑问,让学生讨论,激励学生质疑,积极引导学生去探索学习。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到讨论中去,以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研究者的角色进行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大胆探索,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还要善于捕捉学生创造的火花,及时鼓励,及时引导。如:在教“商品的含义”时,我采用多角度、多层次的迂回式提问:①提到商品,同学们很快就想到了商店的食品、衣服、家电等。那么,这些商品是怎样来的呢?它们又到哪里去呢?②大自然中的阳光、空气是不是商品?为什么?③医院给病人输的氧气是不是商品?为什么?④你送给同学的生日礼物是不是商品?⑤劳动产品是不是商品,关键看什么?这种迂回式提问,能使学生的思维由浅到深,由窄到宽,由形象到抽象,使学生创造思维的敏捷性、发散性、聚合性、发现性和创新性等要素都得到了有效训练。

三、改变学习方式,鼓励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改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索、研究等认识活动突出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新课程改革,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批评意识和怀疑意识,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化与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这就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对学生的好奇和求异加以引导和鼓励。没有求异就没有创造,求异往往成为创造的开始。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的求异,让学生知道没有绝对的真理,不要盲目崇拜,要敢于对权威、对理论、对教材、对教师提出质疑,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设想,引导学生去探索、去质疑、去创新,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例如:我结合“孟母三迁”的故事来论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时,很快有学生提出了“近朱者不一定红,近墨者不一定黑”的观点,并说出了自己的理由,我对此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四、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创新来源于实践。我们要指导学生要用所学知识去观察、认识、分析、思考、解决现实生活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也就是说理论来源于生活实际,而理论又要反过来指导生活实际。所以在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中要要强调理论联系时事、联系生活、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才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关心时事、关心生活、从实践中获得新知识、新信息。特别是要思考所学知识与当今国内外重大时事热点问题是否相结合。例如,讲到清除封建残留思想时,就要联系到生活中存在的迷信思想,以及邪教“法轮功”的危害等;讲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时,就要联系到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意义及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等;讲到维护祖国统一时,就要联系到台独分子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及其危害等;讲正确对待挫折时,就应联系学生遇到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中遇到的挫折等;在讲“消费者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时,可拿出一些商品让学生当场鉴别真伪,如盗版书、“三无”小食品等,这样学生非常感兴趣,不仅学到了法律知识,而且增长了生活常识与经验。教师再进一步引申到其他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事,让同学们谈买到假冒伪劣商品时的感受,最后引导回答提出解决办法等等。只有学以致用,才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将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录音、投影、录相、电子白板等引入课堂,打破“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格局。这些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直观、生动、情境性强等特点,能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有机结合起来,增强了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能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创设让学生思维层层展开、步步深入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学生分析能力、综合能力的提高。特别是现代网络的高速发展,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教师应熟练掌握和应用网络信息,教会学生使用网絡远程技术来收集资料、整理数据、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体验中培养创新的能力。例如:在教八年级法律常识时,我建议学生多看“今日说法”、“焦点访谈”等电视节日,有时我会把一些精彩节目录制下来,拿到课堂上与他们一同分析、探讨,还鼓励学生在网上与网友谈论有关法律问题。

作者简介:

李健(1973.12~),男,四川省南部县,本科,汉族,工四川省南部县教研室,教研员,中学政治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