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小学数学课堂时间合理安排
2016-05-14刘超颖
刘超颖
摘 要:近年来中小学教育教学不断进行创新改革,但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教育工作者应该不断探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其中如何合理安排小学数学的课堂时间就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师只有合理地规划课堂时间,充分地利用好课堂教学的有效时间,才能够有效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成绩。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时间;教学安排
数学是小学教学中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小学生的入学时间较短,所以对于校园的学习生活还不是非常适应,这些都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合理地安排课堂时间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能够增强教师的教学效果。在对数学课堂的安排上需要教师研究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对待学习的兴趣点,合理的时间安排让学生相对轻松地学习。所以说对小学数学的课堂时间的合理安排非常重要。
一、研究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还不成熟,无论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他们都喜欢感性地思考问题,所以很容易情绪化,例如“三分钟热度”“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出错”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大多是因为小学生还处在生长发育不成熟的阶段,所以在课堂时间的安排上教师就应该按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划分,通常情况下,小学生的自制能力不足,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做好他们的监督工作,不断地激励他们逐渐学会自主学习和自我控制。课堂时间的划分应该科学有效,一般来讲,在上课的五分钟之后学生的注意力会比较集中,这种状态可以持续到课堂时间的前20分钟左右,这段时间的安排,建议以教师的讲课为主,因为绝大部分的学生注意力比较集中的情况下,听课的效率就会提高,也就能够逐渐地融入课堂的教学中去。然而接下来的10分钟,如果教师继续滔滔不绝地讲课,就达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因为接下来学生的注意力已经开始分散,思维和神经开始出现疲劳,为了让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有短暂的休息,又不至于他们的注意力全部分散到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上,这10分钟的课程,可以给他们留下思考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这样在交流的过程中,他们的数学思维将会被重新激发起来,注意力就会集中在对问题的讨论上,而且讨论的过程是口、眼、脑、肢体并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大脑相对于比较放松,所以这样的课程安排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够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为他们的自主思考提供一定的空间。那么剩余的15分钟的课程安排,应该以教师解答为主,经过一开始的教师讲课和中间部分学生的自主讨论之后,接下来教师就应该对学生的疑问和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综合解答,这种安排的方式能够充分地将课堂时间利用起来,不仅增强了教师的教学效果,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自主的学习能力也会进一步提高,这就是对一节课堂合理划分的好处。
二、开设数学趣味课堂
对数学的学习不仅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还要对数学产生足够的兴趣,这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才能够长久,但是小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而且一旦思维跟不上教师的节奏,学生就会产生厌学的心理,如果没有办法解决他们在学习数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就会逐渐地消失殆尽。所以为了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数学的兴趣,就应该对整个的数学课程有一个合理的安排,比如增加数学趣味课程,这部分课程主要开设在小学低年级中,因为低年级的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还没有比较清晰的认识,这就需要教师帮助他们建立起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学习数学的习惯,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的学习数学的能力。趣味课程的开设主要是将需要学习的数学内容改编成小游戏,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数学趣味游戏,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变能力,让他们在放松的环境氛围中学习数学,这也为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提供了机会,所以趣味课程的开设能够极大地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不断地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学习高年级的数学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在小学高年级中就需要安排与他们的这一学习阶段相对应的课程,可以增设数学竞赛课程,这样在学习基础的数学知识的同时让学生接触较高水平的竞赛知识,这样可以进一步地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智力水平。数学竞赛课程的开设主要是通过教师对一些竞赛题的讲解拓宽高年级学生的思路,让他们在解题的过程中能够学会举一反三,所以适当地安排一些适合学生阶段性学习特点的课程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注重师生互动
课堂教学不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需要师生之间的良好的互动。一节完美的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也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配合。数学课堂也不例外,很多教师为了追赶课程进度,只顾自己讲课而忽视了学生才是教学主体的教学理念,这种教学方式导致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思路严重脱节,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思路就会失去学习数学的耐心和兴趣,这也是导致学生的数学成绩一直没有起色的主要原因,所以师生在课堂上的互动非常的关键,每一节课堂教学,教师都应该留出一定的时间与学生讨论,这样教师才能够了解学生的想法,在之后的课程安排上才会更加的合理。师生之间的互动首先需要教师给学生留下良好的印象,让学生消除对教师的芥蒂,让他们能够主动地表达自己的真实的想法,从而使得师生之间的距离缩小,使得整个教学环节能够有序地开展。教师要想真正地融入学生中去就应该切实地考虑学生的感受,尊重他们的同时主动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不断地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极大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以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小学数学的课堂时间安排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师对学生的了解进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每一个班级都有自己独特的学风,每一个数学教师都有自己的一套教学方式,为了能够达到最好的效果需要多方面共同协同发展,按照同一个目标进行努力,所以合理地安排课程时间需要综合多种因素进行考虑,以学生的发展为主要的教学目标,为学生提供最佳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充分地利用好课堂的教学时间,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
参考文献:
[1]陈阳.小学数学课程中时间概念的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2014.
[2]叶旭东.有效练习,提高效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设计[J].新课程:小学,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