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初探

2016-05-14杜刚

亚太教育 2016年7期
关键词:校企合作教学改革

杜刚

摘要: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高职院校的教学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新环境下,高职软件技术专业的教学活动,必须从校企合作的角度进行改革,这样才能全面改善以往的高职培养人才与企业需求人才相互脱节的现象,确保校企衔接的顺畅,下面就校企合作下的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教学改革进行分析。

关键词:校企合作;软件技术专业;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3-0137-01

前言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的带动了软件行业的发展,因此,社会对软件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高职院校虽然每年都会培养出很多软件技术专业人才,但是对软件企业而言,却招不到符合自身需求的人才,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与软件企业所需的人才相互脱节,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就需要从校企合作的角度,对软件技术专业进行教学改革,这样才能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1. 校企合作下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从当前的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情况看,存在着学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要的人才相互脱节的现象,因此,从校企合作的角度下进行软件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已经显得十分重要。对学校而言,要想深入了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就需要深入企业,而对于企业,要想了解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需要深入学校,最好、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实现校企合作,这样学校就能根据企业的运作情况和技术要求,制定相对应的人才培养模式,而企业也可以根据学校的教学情况,来掌握人才的发展方向,从中选择出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人才,由此可见,从校企合作的角度进行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社会的发展极大的带动了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近年来,随着软件市场的快速发展,软件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只是将学校当成是培养、造就人才的地方,并没有考虑到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否能满足企业发展需求,也没有考虑到学生学到的知识是否能真正的应用在社会生产中,在这种观念下,学校培养出来的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并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也不能被企业所用,对此,学校必须走进企业,融入企业,根据企业的需求来改革自身的教学模式,以此培养出更能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

2. 当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脱节的原因

(1)课程设置不能满足企业工作需求。在当前的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学校课程设置没有对社会需求进行考虑的现象,高职院校在设置软件技术专业的课程时,并没有随着市场的改变而进行调整,仍然按照以往的课程设置模式进行课程教学,从而导致学生学到的知识并不能满足当前软件技术快速发展的需求,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软件技术日新月异,对于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必须做到与时俱进,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

(2)培养的软件技术人才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对于高职院校,其人才培养模式和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一定差异,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侧重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但是从当前的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教学模式上看,其人才培养定位逐渐发生了偏离,不再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中心,从而导致培养出来的软件技术人才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3)学生实践能力比较差。对企业发展而言,注重的是生产效率,企业希望招收的软件技术人才能马上适应工作需求,对于高职软件技术专业的毕业生而言,往往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顶岗实习、培训,才能满足企业生产需求,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差,难以适应企业岗位需求,使得校企合作人才脱节。

3. 校企合作下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措施

(1)明确培养目标与方式。校企合作下的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个方面统筹规划、通力合作。在新时期,高职院校进行软件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时,首先要明确培养目标和方式,高职院校要明白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本科院校是有一定差异的,高职院校要侧重于技能型、操作型人才的培养,对于软件技术专业的学生,更加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因此,在软件技术专业教学中,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以此全面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合理设置课程。高职院校在组织开展软件技术专业教学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及市场需求,合理的设置课程,这样才能培养出满足市场发展需求的人才。高职院校要借助校企合作平台,邀请软件企业的专家参与到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上面,这样设置出来的课程更加符合企业用人需求,也更加具备针对性。在新环境下,软件技术的发展十分快速,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在这种情况下,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必须做到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完善,这样才能实现校企人才的有效接洽。

(3)改革考核方式。对于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考核,在以往都是分为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两部分进行,根据学生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的综合成绩,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这种考核方式看似比较合理、全面,但是缺少了实效性,对于软件技术专业的考核,应该具有双重作用,不仅要起到考试的作用,还应该起到考核学生工作能力的作用,因此,在校企合作下,软件技术专业的考核方式应该发生一定的改变,不仅要对学生的在校表现进行考核,还应该考核学生的工作表现,这样才能取得更加全面的考核效果。

4. 总结

在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中,校企合作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高职院校要充分借助校企合作平台,明确培养目标与方式,合理设置课程,改革考核方式,从而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软件技术人才。

(作者单位: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呈宇,何代菊.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初探[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 16(02):22-24.

[2]王海峰.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探索[J].软件工程师, 2013,(12):45-46.

[3]吴瑜,王寅峰.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实训课程建设[J].职教通讯, 2015,(21):65-67.

[4]蒋澎涛,银奕淇.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创新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1, 7(09):121-122.

猜你喜欢

校企合作教学改革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