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模式的建立方法
2016-05-14国芳伟
国芳伟
摘 要:小学生初学数学时,以自身的认知能力无法将学习的知识融会贯通,所以,很多的小学数学教师都采用了情境教学这一教学模式。从感性到理性认识的方式,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所学知识,填补了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不足。但结合到实际的教学时,出现了很多问题。基于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以期能提高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情境教学;模式创新
一、合理引用“观察——提问题——引入知识点”
每个学生都有积极向上的求知心态,正确掌握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可以在小学数学情境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可以采用先提问后回答的方法,先抛出去一个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先自己思考,再慢慢引导到所要讲解的数学知识点上。例如,在小学数学认识时间这一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先观察钟面,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如,“钟面上有几个大格?”“钟面上有几个小格?”“每大格之间有几小格?”“钟面上有几个指针?”等等,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认知能力把观察到的结果轻松融入学习中,每个学生观察点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知识点,把这些结合起来就是所要讲解的知识点,学生在观察中,自己回答了所有疑问,觉得很有趣味,掌握的知识点也快。
二、结合实际,创造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模式之所以受到教师与学生的一致喜爱,最为主要的是情境教学模式更贴近生活,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扩大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习数学的课堂效率,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在实际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更为显浅易懂的情境教学,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举一反三,活学活用。总之一句话,越贴近学生的情境教学,越能达到好的效果,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牢固。
三、“情境教学”“引导模式”两手抓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不是独立存在的,情境教学要想运用得好,离不开教师的“循循善诱”。情境教学让学生更加客观直接地认识事物,但教师更要“趁热打铁”,深入引导学生思维没有达到的问题上,让学生拓展思维,改变以往思维的局限性,这样在数学教学中,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以一及三,以少及多,吸引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带动了学生的学习动力,由被动变为主动。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效果会更上一层楼。
四、情境教学也可以让数学课以故事、游戏的方式完成
小学生阶段,孩子们周围的生活和他们喜欢的事物,更能引导他们积极的学习。孩子们爱看动画、玩游戏、听故事,这些东西跟实际的学习并不冲突,而且还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如,我们耳熟能详的“曹冲称象”的故事,学生听后,对这个与他们同龄的历史小人物产生很浓的兴趣,也懂得了数学存在于我们生活的角角落落,适当地把有关数学的故事融入数学课堂中,做一些有关数字性的游戏,会让学生对数学更敏感、更喜欢。
五、正能量的比较性、竞争性教学使情境教学更事半功倍
人们常说,大小人都爱听好话,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更想要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这个阶段的学生求知欲旺盛,学习动力足,教师如果能抓住这一学段学生的特点,适当地进行一些正能量的评比和竞争,适当的表扬和批评,都能成为学生的学习动力。让表现优秀的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心得,教师适当的提出问题和好评,都能促进学生的学习氛围,这样一来,上课学生积极回答问题,课后自觉复习,教师和学生长期处于这样的正能量学习环境中,数学教学将会向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的道路任重而道远,采用了情境教学这一模式 教学方法,再加上教师的适当引导和学生的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前进道路上会越走越快、越走越好。总的来讲,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中采用情境教学法,不仅让学生数学学习更加贴近生活,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带动学生的学习动力,在轻轻松松学好数学的同时,还会把这种好的学习方法运用到其他的学科当中去,不但提高了学习效率,还在学习中找到了乐趣,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全能型、多样化的人才,小学数学教学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运用情境教学,使以往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不但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了快乐”,而且让学生“快乐的学习”,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加大了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能活学会用,使学习与实际运用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都得到了提升,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社会创造全能型人才做好了坚实的铺垫!
参考文献:
[1]袁宏.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J].当代教育科学,2013(18).
[2]李星云.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