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

2016-05-14杨洁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6年7期
关键词:有效性策略现状初中语文

杨洁

【摘 要】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教师更应当重视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中,笔者针对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各种问题,探讨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有效性策略

自2001年伊始,我国开始了新一轮的新课程改革,旨在改变传统落后的应试教育,促进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语文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门重要科目,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语文的阅读教学而言,对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语文教师应当立足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思想,不断改革和创新,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

一、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然而,就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开展的现状来说,其还存在很多的问题,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无法得到高效的提升。而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阅读教学理念传统落后

在现阶段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很多的阅读教学还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理念,也就是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方式。这样的教学理念具有被动性,初中生无法锻炼其语言能力,在对语言的积淀上存在明显的不足,语文功底并不牢靠。在阅读教学中,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使得学生并不自主进行阅读的时间和精力,教师成为了教学的主体,占用着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学生沦为了教学的工具。初中生本身就好动,其无法在课堂上展开阅读,那么在课下的时间就更加不可能自主进行阅读,其无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样就会严重影响到阅读教学的效果,使得学生的阅读能力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

2.阅读教学方式不够科学完善

由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沿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得很多的教师在进行阅读文讲解的过程中,会将一篇文章分为两个课时或者是三个课时进行讲解,但是教师也只会挑其中的重点进行讲解,这样就使得阅读的内容并不完整,阅读内容被肢解为多个模块,使得学生无法通顺的了解阅读文的主旨内容。这样的肢解教学方式,并没有起到良好的引导学生学习阅读的作用,而是一种控制性的教学方式,同时,在将课文肢解后,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也不够连贯,这样就会使得学生丧失对阅读的学习积极性。

3.教学模式依然是以考试为基础

由于我国的教育目前是以应试教育为主,所以,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也着重对考点知识进行讲解,而忽略了对其他知识点的讲解,教师会采用反复阅读的方式和死记硬背的形式使得学生能够记住相应的考点,却没有使得学生深刻的理解相关的内容,学生很容易出现临场健忘的情况。

一些教师由于过多的重视讲解考试重点知识,对于考试的结果也过分的重视,在开展阅读教学的时候,一味的进行阅读试题的训练和讲解,完全将学生培养成做题的机器,而一旦遇到扩展题,学生往往只能够蒙题,这样的学习方式,使得学生的阅读情感无法得到良好的培养,在阅读兴趣上更加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新课改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面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加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改革十分重要。下面笔者针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应对策略。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积极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文章的内容来选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使得学生能够获取到相应的资源。开展阅读教学,主要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对阅读产生好奇心,可以自主的加入到阅读学习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自主的进行阅读内容的获取。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虽然其属于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项目,但是其也有着其自身的独立性,相关的教师一定要充分的认识到这一点,转变阅读教学的理念,采用新的教学理念来取代传统的教学理念,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的将阅读教学的独立性体现出来。教师要注重为学生提供一个更为适宜的教学环境,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的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重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引导,培养学生能够独立的进行阅读学习,为学生预留出大量的阅读时间,展开开放式的教学,使得学生能够自觉的深入到阅读教学中,针对文章中的内涵进行深刻的了解,加强其记忆力,以更好的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比如在讲解《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时候教师应当从阅读的题目开始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针对该题目,教师可以将其分为两个观点,将认为这个观点正确与不正确的学生分成两小组,鼓励学生通过阅读来进行观点辩论。

2.加强阅读内外条件创设

阅读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教师在开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时,要考虑到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使学生利用自己的学习兴趣作为内在动力参与到阅读学习中来。对于学生来讲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对于自己喜欢的书具有明显的阅读倾向,而学生的需求也正是阅读教学效率提高的重点。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应当强迫学生完成对某些问题答案的寻找,而是要让学生自主选择合理范围内的阅读素材引发思维的活动。

另外教师要关注课外阅读活动将阅读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学生喜欢读什么样的书,喜欢用什么方式阅读,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选择。教师可以给予学生正确地引导,为学生推荐一些有利于青少年发展的名著或者现当代小说,教师的有效指导会使学生的阅读目标更加明确。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对于那些不懂的问题可以与老师进行探讨,这样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总而言之,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初中语文教师应当深刻认识到当前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教学手段的改革和创新,全面提升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保兰.初中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探究[J].初中数学教与学,2011(12)

[2]骆亮亮.文本阅读方法探寻[J].文学教育(下),2011(04)

[3]许先江.谈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12)

猜你喜欢

有效性策略现状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论初中英语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浅论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探讨小学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性策略
浅析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策略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